“要命”的輔導作業,家長搞定它,只需這一招(附猶太式學習法)

“要命”的輔導作業,家長搞定它,只需這一招(附猶太式學習法)

作者 | 楊瑤

生活中有什麼事,能讓家長一邊叫瘋一邊堅持?

家庭作業。

作為一箇中年老母親,自從這四個字進入我的生活,整個世界再也沒有安靜過。

1

生孩子前,曾幻想過的種種美好,竟成了自己給自己下的套。

剛開始帶娃,還會存有一些幻想,母慈子孝的意念比較堅固,即使做作業時偶爾來個雞飛狗跳,反思一下,還能以一片平和收場。

但漸漸的,情景每況愈下,似乎被捲進了無盡的漩渦,孩子的缺點盡數看在眼裡,母慈子孝一掃而光,留下的是孩子受傷的眼神,和老母親逐漸崩潰的心。

進入自暴自棄、生無可戀的狀態,那是分分鐘的事兒。

生活還要繼續,這樣下去只會繼續陷入焦慮。忽然想起以前某位老師曾說過一句話:想要立刻緩解焦慮的最好辦法,就是找到一幫同在一個戰壕裡的“戰友”。當你知道別人一樣有這樣的問題時,你的焦慮就會減少幾分。

尋親問友,上網搜索,果然發現了一撥同在“陪讀”崩潰邊緣的爸媽。

他們的陪娃經歷,是這樣的:

“要命”的輔導作業,家長搞定它,只需這一招(附猶太式學習法)

天下當媽的果然都一樣,為娃都操碎了心。但同時也激發了我想要去探索和解決這個問題的心,既然是問題,那肯定會有解決辦法。

2

夜晚夜深人靜的時候,我開始細細回想和娃在一起寫作業時的場景。

“要命”的輔導作業,家長搞定它,只需這一招(附猶太式學習法)

是什麼導致我最後的崩潰?是孩子真的笨,學不會,還是其他。

經過一番慎重的、仔細的內心覺察後,發現:在孩子不會的背後,藏著老母親一顆無助的心

內心的暗語:

“我認為這道題他應該會做的呀”

“他怎麼這麼笨”

“誰來救救我”

終於明白了,不是我以為的我以為的就是我以為的。在氣急敗壞下,斥責孩子的語言裡藏著一個高高在上的媽媽。因為我是你媽,你沒有聽我的,所以我很崩潰。

原來,並不是孩子本身導致情緒的產生,而是“我是你媽,必須聽我的”產生的。

在找到了這個情緒的源頭後,眼前豁然開朗,等不及要晚上再輔導孩子寫作業,這麼久以來,從沒有這麼迫不及待過。

晚上,我問:“寶貝,你能跟媽媽說說輔導作業時,你的感受嗎?”

孩子一臉認真的說:“其實,你每次輔導我做作業,我的心也挺急的,我也想很快的去理解。希望我們以後,你輔導我做作業的時候,能心不要那麼急,能更好的理解我。”

聽完後,老母親瞬間淚流滿面。

“要命”的輔導作業,家長搞定它,只需這一招(附猶太式學習法)

3

在聽完娃的心聲後,痛定思痛,在輔導作業這件事上,我們不能再坐以待斃了,必須主動出擊,找到適合我們的學習方法。

於是,我訪親問友,諮詢教育專家,巴拉巴拉,終於找到了一個能讓我們母慈子孝持續下去的學習方法。

“猶太式陪讀法”。

這個是日本教育專家坂本七郎在研究了大量與猶太人相關的書籍後,被猶太人推崇的高級學習法,也被稱為“面對面學習法”。顧名思義,就是家長每天能夠拿出20分鐘,面對面的和孩子交談,讓孩子把今天學的知識講給家長聽。

這個學習的目的,是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給家長講授當天學到的知識。其實就是保證了他的學習水平,至少是在“理解”的層次之上了。理解是應用的前提,如果孩子每天的學習都能達到理解的水平,那麼自然就會做題,成績自然也就能夠快速的提升了。

具體怎麼做呢!

  • 前奏:打好鋪墊,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
“要命”的輔導作業,家長搞定它,只需這一招(附猶太式學習法)

  • 其次,告訴孩子具體的方法
“要命”的輔導作業,家長搞定它,只需這一招(附猶太式學習法)

  • 第三,前一天定下學科
“要命”的輔導作業,家長搞定它,只需這一招(附猶太式學習法)

4

猶太式學習法實驗了一段時間後,從讓我從內心懂得什麼是真正的陪讀。

以前常常認為,成績、名次是衡量孩子好壞的標準。現在才發現:

讓孩子學會自我認可、自我激勵,跟自己比,不斷的進步,才是他真正的硬實力。

以前常常認為,孩子一定很多事情做得好才算是好孩子。現在才發現,他能夠當天的事情當天完成,不拖拉,少依賴,可以獨立解決部分生活和學習上的問題,就已經很優秀了。

如果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做好榜樣,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給孩子一個和諧的環境,及時多瞭解孩子的心理狀況,給予足夠的關心,能夠走得進孩子的內心,就可以為自己點讚了。

我很欣慰早早的明白了這一點。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