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向中外9名杰出女数学家

致敬!向中外9名杰出女数学家

2014年8月13日,37岁的伊朗女数学家米尔扎哈尼在第27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荣获“菲尔兹奖”。消息一出,立即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因为“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设立于1936年,而米尔扎哈尼教授是该奖的首位女性获得者,这标志着女性摘取国际数学大奖的时代已经到来!

米尔扎哈尼教授的获奖激发了人们对女数学家的关注。事实上,数学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女数学家是古希腊的许帕提亚(Hypatia,约公元370-415),她是新柏拉图学派的数学领袖,拥有很高的学术声望,可惜惨死于宗教迫害。她的去世标志着古希腊文明的衰弱。在此后的大约1400年里,数学似乎成了专属于男人的事业,直到进入19世纪,数学界才逐渐出现了女数学家的身影。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兹遴选出九位杰出的中外女数学家简介于此。品读这些“女大侠”的丰功伟绩,你或许更能体会中国那句古话——巾帼不让须眉!

1、热尔曼

致敬!向中外9名杰出女数学家

数学家索菲·热尔曼

热尔曼(Germain,1776-1831)——法国数学花木兰,法国数学家,生于巴黎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早年学习父亲的藏书,受阿基米德事迹的感染,立志学习数学。身为女性,她被拒于巴黎综合工科学校的大门之外,但她自修了牛顿、欧拉、拉格朗日等人的著作,并写出了心得寄给拉格朗日,受到其赞赏。后与勒让德、高斯等人长期通信,探讨学术问题,并在高斯的推荐下于1830年成为哥廷根大学的荣誉博士,可惜一年后她便因乳腺癌于巴黎去世,终生未婚!

致敬!向中外9名杰出女数学家

费马大定理

热尔曼对数论和数理方程有重要贡献。她证明了费马大定理的第一种情形,当“n=5”时成立(即:是100以下的素数且与之互素时,无整数解)。还于1816年赢得法国科学院悬赏有关弹性表面数学表达式的奖金,成为了第一位凭借自己的学术成绩获得“科学院金质奖章”的女性。为了纪念这位法国数学史上最杰出的女数学家,巴黎的一条街道和一所高中都以热尔曼的名字命名。

2、科瓦列夫斯卡娅

致敬!向中外9名杰出女数学家

科瓦列夫斯卡娅

科瓦列夫斯卡娅(ковадевская,1850-1891)——首位数学女教授,俄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生于莫斯科一个炮兵团长的家庭。16岁时掌握了高等数学课程。当时俄国仍不准女性进入高等学府,为了出国求学,她于1868年与俄国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科瓦列夫斯基举行了假婚(5年后他们才正式结为夫妻),次年迁居德国,进入海德堡大学,并研究了许多数学名家的著作。1870年她成为德国著名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的学生,并取得了显著成就。1874年获得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同年回国,因就业困难而从事文学写作。1883年起,她受聘为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讲师,1889年晋升为教授,是世界上第一位女数学教授,可惜两年后,她便因肺炎英年早逝!

科瓦列夫斯卡娅的主要论著有《偏微分方程论》、《光在晶体中的折射问题》、《刚体绕定点旋转问题》等。此外,还有关于阿贝尔积分和无穷级数的研究成果。在天文学方面,她研究了土星光环的稳定性。她的论文《关于刚体在重力影响下围绕定点的运动》于1888年获得著名的Bordin奖。此外,她还曾获巴黎科学院、瑞士科学院的嘉奖。1889年,她还成为了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为了纪念这位19世纪最杰出的女数学家,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用她的名字命名。德国的洪堡基金会设立了科瓦列夫斯卡娅奖,从2002年开始颁发。

3、诺特

致敬!向中外9名杰出女数学家

艾米·诺特(Emmy Noether)

诺特(Noether,1882-1935)——才冠群雄未成婚,德国数学家。1882年3月23日生于埃尔朗根的一个犹太数学世家,父亲马克斯·诺特(Max Noether,1844-1921)是埃尔朗根大学的数学教授。 她的研究领域为抽象代数和理论物理学。她善于藉透彻的洞察建立优雅的抽象概念,再将之漂亮地形式化。被帕维尔·亚历山德罗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让·迪厄多内、赫尔曼·外尔和诺伯特·维纳形容为数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人。她彻底改变了环、域和代数的理论。在物理学方面,诺特定理解释了对称性和守恒定律之间的根本联系,她还被称为“现代数学之母”,她允许学者们无条件地使用她的工作成果,也因此被人们尊称为“当代数学文章的合著者” 。

1900年,诺特考入埃尔朗根大学旁听(当时的大学均不准女生在校注册),选修数学、历史和外语。1903年,她转入哥廷根大学继续钻研数学,并得到了闵可夫斯基、克莱因和希尔伯特等名家的指导。1904年,返回埃尔朗根大学专攻数学,1907年获数学博士学位,导师为“不变量之王”哥尔丹。1916年,应希尔伯特邀请,到哥廷根大学任教,1919年成为该校第一位女讲师。1922年,她以自己的数学才能获得了教授称号,随后领导了一个数学讨论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928年,应亚历山大罗夫等人的邀请,到莫斯科讲学一年。1932年受邀在苏黎世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做1小时学术报告,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数学家。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她被迫移居美国,经大数学家H·外尔介绍到布隆·莫尔女子学院任教,并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讲学。1935年4月14日,诺特死于手术意外,终生未婚!

诺特一生主要从事抽象代数研究,发表了论文37篇。1921年,她的经典性论文《环中的理想论》发表,标志着抽象代数现代化的开端,同时带出了范·德·瓦尔登、中山正、曾炯之等一批有影响的数学人才。她还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给出了一种纯粹数学的严格方法,提出统一的数学概念,促进了相对论和粒子物理学的发展。此外,她在拓扑学的研究中也有重要成果。为了纪念这位德国数学史上最杰出的女数学家,1960年,埃尔朗根市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条街。

4、罗莎

致敬!向中外9名杰出女数学家

罗莎(Rozsa,1905-1977)——递归函数论之母,匈牙利数理逻辑学家。1922年,罗莎进入布达佩斯的恩奥特弗斯·洛兰德大学读化学。不久,他的兴趣转向了数学。1927年毕业以后,直到1945年以前,整整18年内没有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只是做临时性的教师,以私人身份教点课。不过,在这18年里,她成长为一位世界著名的数理逻辑学家。1932年,她在苏黎世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递归函数”的学术报告。1935年为她的博士论文答辩,1936年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高阶递归”的演讲。1937年,国际上最权威的《符号逻辑杂志》邀请她参加编辑部的工作。1945-1955年,她是布达佩斯师范学院的教授,其间她出版了《递归函数》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递归函数的著作。后来师范学院撤销,她回到母校恩奥特弗斯·洛兰德大学任教授。1973年被选为匈牙利科学院通讯院士。她做了很多数学普及工作,提倡妇女在科学上作贡献。她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晚年注意数学教育,亲自到小学里去研究数学教育改革。1975年退休,1977年因患癌症去世。

5、鲁宾孙

致敬!向中外9名杰出女数学家

鲁宾孙(Robinson,Julia Bowman,1919-1985)——AMS首位女主席,美国数学家。生于密苏里圣路易斯。早期就读于圣地亚哥师范学院,后转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随塔尔斯基研究数理逻辑,1948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是《算术中的可判定性和确定性》。1948-1976年,她一直在伯克利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1976年被聘为教授直至1985年退休。1976年,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1978年,被选为AMS(美国数学会)副主席;1983年,当选为AMS首位女主席,两年后因白血病去世。

鲁宾孙把数论方法用到了解决数理逻辑问题上。1970年,她曾在解决希尔伯特第10问题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使该问题得到了否定的解决。1971年,她曾指出应改变问题的提法,“不是问一个给定的丢番图方程是否有解,而应问对于什么样的方程,已知道获得解的方法”。这一提法对丢番图方程的研究有重要意义。1973年,她建立了基于14条公理的一个单变量函数的理论,并证明了该理论满足皮亚诺公理的子理论。

6、胡和生

致敬!向中外9名杰出女数学家

胡和生(1928- )——苏步青高徒女院士,中国数学家。生于上海。1950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1952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师从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后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1956年起任教于复旦大学,1957年与同门师兄复旦大学数学副教授谷超豪结为夫妻,1980年升为教授。1984年起任《数学学报》副主编,并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1991年被选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现称为“院士”)。1992-1997年任上海市数学会理事长。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诺特”讲席学术报告。200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胡和生主要研究微分几何。1950年代初在仿射联络空间、子流形变形理论和常曲率空间的结构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成果。1960-1966年间给出了决定黎曼流形运动群所有空隙的一般方法。1970年代中期将微分几何运用到规范场研究中,与杨振宁合作得到了关于规范场强决定规范的结果。1980年代,发展了孤立子的几何理论,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曾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著述有《微分几何》(1980,与苏步青合作)、《孤立子理论及其应用》(1990,与谷超豪等合作)等专著。

7、麦克达夫

致敬!向中外9名杰出女数学家

麦克达夫(1945- )——荣获首届“萨特奖”,旅美英国数学家,生于英国伦敦。1971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从事研究工作两年。1973-1978年,先后在约克大学、沃里克大学任讲师。1978年赴美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1980年代升为教授。1998年受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1小时学术报告。

麦克达夫早期曾集中研究过微分同胚群的分类空间与叶状结构理论间的关系。1980年代,她从事整体辛几何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首先在流形上构造了属于同一上同调类且不合痕的辛结构。1989年前后,她对包含具非负自相交数辛嵌入2维球的紧辛流形进行了完整的分类,还建立了4维辛流形为有理曲面或直纹曲面奇异的简洁判别式。1991年,她荣获首届萨特(Ruth Lyttle Satter)数学奖,该奖由美国数学会设立,专门奖励在数学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的女数学家。值得一提的是麦克达夫的丈夫是著名的美国拓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约翰•米尔诺。

8、张圣蓉

致敬!向中外9名杰出女数学家

张圣蓉(1948- )——“华裔算杰”偏微分,美籍华裔数学家。生于陕西西安,1970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74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1974-1980年先后于纽约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马里兰大学任助理教授。1980年起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后升为教授。1986年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学术报告,是华人女数学家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200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主任。

张圣蓉从事几何型偏微分方程及相关的极值下等式和等谱几何中的问题研究。她在黎曼流形上的偏微分方程的研究中有重要的成果,特别是她在谱几何中的极值问题和在三维紧流形上固定保形类中等谱度量的紧性方面的工作。她曾于1995年获第三届萨特数学奖。

9、米尔扎哈尼

致敬!向中外9名杰出女数学家

米尔扎哈尼(1977- )——“菲奖”新科女状元,生于伊朗首都德黑兰。1994年和1995年连续两届获得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中学毕业后,进入位于德黑兰的谢里夫理工大学。1999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1998年的菲尔兹奖得主麦克马伦,并于2004年取得博士学位。2004-2008年,米尔扎哈尼在克莱数学所和普林斯顿大学作助理教授,2008年成为斯坦福大学数学系教授。2009年获得美国数学会颁发的布鲁门塔尔奖,2013年获得萨特数学奖。2014年8月,在韩国召开的第27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1小时学术报告,并荣获“菲尔兹奖”,是获得该奖的第一位女数学家。据国际数学联合会报道,“米尔扎哈尼是因为对黎曼曲面和及其模空间的动力学和几何学的突出研究而被授予菲尔兹奖”。

参考文献

[1]《数学辞海》编辑委员会.数学辞海(第六卷)[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8

[2]张奠宙.20世纪数学经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3] 百度百科[W].http://baike.baidu.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