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碳肥”的神祕面紗

最近幾年,新型肥料層出不窮,而碳肥,從一開始的備受質疑到現在的普遍應用,都是基於它的應用效果不錯,那麼碳肥到底是什麼,大多數人還是雲裡霧裡,咱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首先,農業部是沒有關於碳肥的登記證的,

揭開“碳肥”的神秘面紗

也就是說,雖然很多肥料裡含有碳,但碳肥不能作為一個肥料的品種,再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肥料管理條例關於有機肥的定義:

揭開“碳肥”的神秘面紗

對,有機肥的·定義就是含碳的肥料,包活含氨基酸、含腐殖酸、生物有機肥、微生物菌劑都含有碳。既然國家標準沒有碳肥的規定,那麼行業中碳肥是怎麼定義的呢?行業內做的比較早,比較好,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兩種觀點:一個是在缺氧的條件下,有機物經過五六百度高溫熱解產生的穩定的,高度芳香化的,富含碳素的固態物質,當然也是不水溶的,另一種觀點就是以有機物為原料,經過生物發酵或化學分解產生納米級的小分子有機碳,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當然就是水溶性的。

雖然兩種觀點觀點有些矛盾,一個是不水溶的大分子芳香物質,一個是水溶性小分子物質,都含有碳,都可以作為碳肥使用,那是不是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存在就有其合理性,不管是大分子還是小分子,不管是要經過緩慢分解還是直接吸收,都有效果體現,就是可以採用的,那麼碳到底是什麼呢?

揭開“碳肥”的神秘面紗

眾所周知,碳氫氧、氮磷鉀是作物生長必須的6大元素,而碳通常意義來講,來自空氣中的CO2,葉片經過光合作用,將CO2轉化為糖類澱粉等碳水化合物,同時釋放氧氣與能量;而連續陰雨天氣,光合作用接近終止,空氣中的CO2不能正常被吸收轉化,作物的碳營養和碳能源雙雙下降,就會產生黃葉、落葉等症狀,難道我們補充碳就是因為陰雨天碳的缺乏嗎?不是的,不僅陰雨天,還有夜間,光合作用停止了,作物的呼吸作用新陳代謝仍在消耗能量,如果有根部吸收水溶性碳作為補充,不但可以繼續進行物質轉化與積累,還可以供應新城代謝的能量,使植物不至於養分不足而早衰,我們之所以補充碳,是因為土壤中的碳太少了!

揭開“碳肥”的神秘面紗

為什麼土壤中的碳會少了,不夠用呢?答案是土壤有機質已經消耗殆盡!要知道有機質的碳係數是1.724,也就是1.724個有機質裡有1個碳,而我們全國80%的土壤有機質已經低於1.5,甚至有的低於1%,這就意味著植物基本上是不能從土壤中吸收到水溶性碳,來完成上述工作,那我們就得人為的補充碳,那怎麼補充呢?

揭開“碳肥”的神秘面紗

碳分為有機碳和無機碳,有機肥裡面的碳,基本全是有機碳,碳肥裡面含有大量的腐殖質、維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物,而二氧化碳、碳酸鈣、碳酸鉀、碳酸鈉、小蘇打等只是無機碳,它就不具備有機碳所含的豐富養分,原則上不能作為碳肥使用。

看到這裡,大家基本明白了,碳肥不就是有機肥嘛,其實不全是,首先國家登記就沒有碳肥的事,不能直接賣碳肥;而含碳的肥料太多了:除了有機肥,含氨基酸、含腐殖酸、生物有機肥、菌肥、微生物菌劑等等都含碳,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做法是用個碳的商標,或商品名,成分是有機肥,含氨基酸、含腐殖酸、生物有機肥、菌肥、微生物菌劑等等,這樣問題就解決了。如此看來,碳肥也就沒有什麼可神秘的了。

揭開“碳肥”的神秘面紗

還有一個土壤指標就是碳氮比,不同的作物碳氮比是不同的,不過共同點就是碳氮比高,也就是碳多了長根,碳氮比低,也就是氮多了長葉,瞭解了這些,咱們就知道了什麼什麼時候該補充碳,什麼時候該補充氮了。

揭開“碳肥”的神秘面紗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不是現人們掠奪式生產,導致土壤日益貧瘠,也就用不著這個碳、那個碳的費心費腦的選擇困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