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40年,開放迎新顏——家鄉(四川仁壽縣)

四川仁壽縣

1978年,隨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中國開始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為探索前進中的中國開闢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從此,神州大地從農村到城市,都逐漸迎來了翻天覆地的大轉變。而我,卻沒能一睹決策之初,全國人民熱火朝天搞經濟建設、謀發展致富的場景。

改革40年,開放迎新顏——家鄉(四川仁壽縣)

仁壽天梯頂石碑


直到1987年,我才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降生於四川仁壽的一個偏遠鄉村,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從長者口中依稀瞭解了在我錯過的這幾年時間裡,家鄉人生活發生的顯著變化,過去生活的“慘不忍睹”。幼時的我,對改革開放這個詞尚屬陌生,但唯一明確的就是生活比以前更好了。

改革40年,開放迎新顏——家鄉(四川仁壽縣)

黑龍潭水庫


上學後,在教科書里正式和“改革開放”碰面了,通過一連串的名詞解釋加具體案例在結合老師的講解,我算是第一次比較清楚的明白了什麼叫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對中國的意義,以及改革開放實行後帶來的方方面面的變化。參加工作後,對改革開放的理解就更深刻了,不僅是北上廣這些大城市的發展令人驚歎,單是仁壽的發展也足以讓人刮目相看。

改革40年,開放迎新顏——家鄉(四川仁壽縣)

天府大道


曾經,仁壽在眾人眼中都是丘陵遍佈的貧困縣,提起仁壽不少人的反映就是:路爛、吃紅薯……有外地人曾戲言:仁壽除了人多,黑龍灘大,怕找不到啥過人之處的優點了。外人的點評足見曾經的仁壽在各方面的條件有多麼“糟糕”。

但是,所有的不如意都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之後慢慢發生改變。最直接的就是群眾生產、生活用水的解決。隨著1978年,黑龍灘水庫建成,全縣農業灌溉用水得到了解決。再到2016年曆時5年的仁壽縣統籌城鄉全域安全飲水工程完成,全縣162萬人喝上了黑龍灘的水,實現全域安全飲水。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我相信這是難以實現的。

改革40年,開放迎新顏——家鄉(四川仁壽縣)

仁壽的夜景


此外,曾經“條條爛路通仁壽,鄰居齊把仁壽笑”的局面也逐漸終結,迎來的是“條條大道通仁壽,鄰居齊把仁壽贊”。遂資眉高速、成都三繞、成赤高速、天府仁壽大道、紅星路南延線、仁沐高速、連汪燕鐵路……隨著一條條交通線的貫穿,群眾出行更加方便。有了交通的保障,不僅本地的農產品、工業產品也逐步走向全國,“征服”全國人民,而且仁壽也成為了一方投資熱土,各種大型企業紛紛接踵而至。可以說,當下的仁壽社會經濟的發展是穩坐春風中,欣欣向榮。而這一切,也都得益於改革開放的推進。

改革40年,開放迎新顏——家鄉(四川仁壽縣)

農村的風景


再看農業大縣的農業發展,曾經外地人認為的“吃紅薯”早已成為偏見。仁壽已從自己吃飽,發展到讓外地人吃到、吃好,讓仁壽味道走向全國,農民增收早就不是事兒。其他農產品暫且不說,單看仁壽文宮的枇杷和曹家的梨,藉著互聯網的東風,從本地銷往全國,銷售成績一年好過一年。有了改革開放提供的機遇,農業大縣處處展新顏。

40年說短也短說長也長,從曾經的“落後”仁壽到現在的“大美”仁壽,仁壽人民是穩穩地抓牢了、抓好了改革開放的機會,並且始終都保持著奮進拼搏的狀態,在群眾生活、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轉變。

幸福並不遠,美麗看得見。曾經“貧困”的仁壽用而今的大美新顏告訴世人:改革開放40年,仁壽不負時光、不負己,仁壽的今天是美麗的,仁壽的明天也必將更美麗,活在仁壽定是一種幸福。這就是我的家鄉,我為我的家鄉驕傲!

路過的老鄉,請留下你的大拇指。大家也說說你的家鄉有什麼變化?記得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