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阿里巴巴的沛公还好吗?

沛公(涂子沛)离开阿里巴巴已有时日,大数据这个江湖似乎已经慢慢淡忘这个人,在阿里巴巴担任副总裁期间,也曾被马云直接diss过,今天重读沛公的《数据之巅》,再回望大数据这几年的发展历程,《数据之巅》作为一本非正经讲大数据的书,居然藏着很多不辨自明的道理。

重读《数据之巅》 - 离开阿里巴巴的沛公还好吗?

有人说管理的核心是做决策,也有人说管理的核心是提高产品质量,不管是哪种提法,最后都回到数据统计上来。

人口统计也好,生产统计也好,自然界存在的数据,除了被测量出来,就是被记录下来,但是要从这些数据里面获取有用的信息,那就要做统计。过去的统计方式,最早用笔记录,再后来有了信息化系统,有计算机记录,存在数据库和文件中。

今天的大多数数据,除了数据库和文件外,还有很多数据存在于日志中,语音文件,图像和视频文件中。要想从这些非结构化数据中统计有用的信息,需要借助大数据的力量,通过计算的方式,基于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以及NLP自然语言理解来获取有用的信息,进而进行统计。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基于交通摄像头进行通行车辆的统计。

重读《数据之巅》 - 离开阿里巴巴的沛公还好吗?

似乎今天的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成为最为炙手可热的高科技,但是本质还是在做着统计工作,通过统计后的数据,为管理者做好决策。

沛公的《数据之巅》从美国独立战争说起,从美国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以及美国的参众两院的设立说起,一度以为这是一本讲美国历史的书,一度想要弃读。

在做了很久大数据的实践者,再重读这本非正经大数据著作,方才懂,阿里巴巴王坚博士要求沛公回国加入阿里巴巴时说的话,大多数阿里巴巴搞大数据的人都是读沛公书长大的。

重读《数据之巅》 - 离开阿里巴巴的沛公还好吗?

今天的大数据,已经被炒的甚嚣尘上,无论应用于智慧城市,还是应用于智能制造,本质上与数十年前,美国将统计学应用于人口普查,还是日本将统计学应用于生产质量改进,本质上并无差。

重读《数据之巅》 - 离开阿里巴巴的沛公还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