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音樂能像舒伯特“即興曲”這樣直截了當地打動心靈呢?


有多少音樂能像舒伯特“即興曲”這樣直截了當地打動心靈呢?




“即興曲”的美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訴諸感官的,極易被人們接受,無需高深的音樂修養。很難說這樣的音樂具有怎樣的深度、怎樣新穎的手法,但它驚人的美是不容否認的。相形之下,現在的許多作曲家們熱衷於複雜繁瑣的構思、“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新技法、迴避感情流露的超然冷漠,而其中有多少能象“即興曲”這樣直截了當地打動心靈呢?


有多少音樂能像舒伯特“即興曲”這樣直截了當地打動心靈呢?



乍一聽,有人會認為它太通俗,其實不然。仔細分析它的調性安排、主題的發展變奏手法,我們不能不佩服舒伯特的匠心。他的轉調比貝多芬更大膽、新穎,音樂語言(在有些地方)比貝多芬更簡潔,連技術性的經過句也無一不美。最重要是,舒伯特的旋律比貝多芬的美得多。貝多芬不是不想寫優美的旋律,只是苦於寫不出罷了!象小提琴奏鳴曲“春天”裡的旋律已經是貝多芬筆下最美的了,而在舒伯特的筆下,有多少不下於、甚至比“春天”更美的旋律啊!怪不得,老年貝多芬讀到舒伯特的樂譜,立刻大呼“天才”。他發現了一個真正能繼承他事業的人!


有多少音樂能像舒伯特“即興曲”這樣直截了當地打動心靈呢?


音樂史家始終未能考證出這兩位大師是否見過面,但在貝多芬的葬禮上,舒伯特舉著火把,走在最前列,這卻是史有明載之事。雖然上帝沒有給他足夠的時間來充分發揮其才華,在貝多芬逝世後第二年,他也匆匆辭世,年僅31歲,但正因為他站在“樂聖”貝多芬這位巨人的頭頂上,所以,他看得更遠,在某些地方,做得比貝多芬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