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書法中的“造眼”?

顏振東


書法中的造眼,本質上就是有意表現,誇張,突出字的結構或者章法的某一部分。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

一、是字形結構的造眼

1、表現密不透風

米芾 啟
米芾 鑄


蘇軾 驚

蘇軾 舞
2、表現疏可走馬

顏真卿 同

顏真卿 期

王羲之 張

王羲之 悲

3、表現重如千鈞

王羲之 離

顏真卿 歲

米芾 足

蘇軾 煙

4、

表現輕如蟬翼

顏真卿 久

顏真卿 稱

米芾 夌

米芾 所

5、表現突出主筆

王羲之 省

王獻之 此

顏真卿 史

米芾 巳

6、表現畫龍點睛

王羲之 尋

王獻之 問

顏真卿 賊

米芾 惑

結構上的造眼,不僅僅不限於上述。奇正,收放,長短等等對比關係,所形成的反差,都是書法上造眼的元素。此處不一一列舉。

二、章法組織上的對比造眼

1、片、面的營造

書法作品中,在章法佈局上,以塊面組織形成強烈反差,引人注目。

孫過庭《書譜》局部

楊凝式《盧鴻草堂十志跋》

《淳化閣帖》汲黯書法局部

王志《一日無申帖》

二、前後對比和局部突出

前後不相稱,以一部分的相對輕、細、小,以突出另一部分的重、粗、大。形成強烈反差,

使觀賞者的眼光被吸引到一個點上。

王羲之《十七帖》局部

王獻之《委曲帖》局部

懷素《過鍾帖》

米芾《臨沂使君帖》

答主作品釋文

賦梅 【元】 趙秉文

寒梅雪中春,高節自一奇。人間無此花,風月恐未宜。

不為愛冷豔,不為惜幽姿。愛此骨中香,花餘嗅空枝。

影斜清淺處,香度黃昏時。可使飢無食,不可無吾詩。

“快樂書法營”專注於書法結構與造型的研究和探索。獨持己見,不隨俗說,不迷信權威,以事實為依據,以自己的獨立判斷解析書法方面的各種課題。杜絕講故事,杜絕弄玄虛,杜絕口水文,持續為喜歡書法的朋友們奉獻絕招乾貨。

關注“快樂書法營”,快快樂樂玩書法


快樂書法營


書法中的“造眼”並不是一個很新鮮說法,古代就有這種書論了,雖然說的不是“造眼”這個詞,但意思是一樣。這個說法最早是由北宋四大家之一的黃庭堅提出來的,黃庭堅認為:“字中有筆,如禪家句中有眼。”

黃庭堅的這種說法也是藉助了唐人論詩中的術語,禪家句中之眼是藏有禪機的字句,能夠令人回味的地方。在這裡他用“眼”比喻“筆”,實際上指的是“擒縱”和“起倒”。“擒縱”望文生義,說的是書法用筆中的收和放。

而“起倒”則是指俯仰、輕重、起伏的意思,這即涉及到字法又涉及到筆法。如果不知用筆的“擒縱”和“起倒”,寫出的字就很容易造成結字的平庸和用筆的單調。

所以我們看黃庭堅的書法中他是怎麼“造眼”的呢?黃庭堅的做法就是強化了視覺對比,在結構上誇張聚散的對比關係,中宮緊縮,突出四維,使得字呈輻射狀態,突出字的主筆。在用筆上黃庭堅增加了提按的效果,甚至一筆之中有多次提按(橫畫的寫法),用戰掣的澀勁用筆,寫出真力彌滿的槎枒線條。

上圖黃庭堅的《花氣燻人帖》中第二行的“中”字,一筆書畫佔了一行的三分之一的位置,留下大面積的留白,與左右形成強烈的對比,雖然在章法的下半部,但讓人第一眼看上去,卻最能引起注目。

留白這是大的“字眼”,小的“字眼”則落於字與字之間的“擒縱”和“起倒”,也就是前面我們說的收放、輕重、俯仰、起伏的種種對比關係。例如第一行中的“人”,突破縱向的秩序,勁力向左右的橫向突破。其它還有一些用筆的輕重對比,燥潤對比等等。因為有了這些“字眼”你就會覺得一幅作品很有看頭,耐人尋味。

上圖中劉洪彪先生的草書作品裡的“中”字,就是非常精妙的一個“字眼”。

那麼字眼如何營造呢?一般是在一幅作品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位置,通過巨大的疏密對比反差,以形成大片空間布白,相當於在密室當中開了一扇窗戶(窗戶是建築的眼睛),不至於形成擁塞之感。

但一幅作品中相同效果的“字眼”也不能太多,“字眼”太多也就等於沒有“字眼”了,俗話說“萬綠叢中一點紅”最醒目的就是那一點紅。


翰墨今香


書法中的“眼”,是指作品中最吸引眼球的地方。

下圍棋要有“眼”,一塊棋要有兩隻“眼”才能活。圍棋中的“眼”,是指沒有棋的地方。

書法也要有“眼”,有眼則整件作品就靈動,有了生氣,無眼則顯平淡、呆板。


書法中的“眼”,可以是如天外飛仙一般的一筆長畫,也可以是密不透風中空出的一片跑馬之地,也可以是連綿枯筆中突然出現的一筆濃墨。

說白了,書法中的“眼”,就是根據節奏變化的需要,作者有意製造出來的矛盾。

書法中的“眼”不宜多,一件作品有一兩處就夠了,多了重點就分散了。

比如上面這個局部,中間長豎就是“眼”。

而這件作品中,“戰”字漲墨的使用,即為作品之“眼”。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從書法創作的意義來說,一篇書法作品,如果沒有一個顯眼個高潮,似乎也是不恰當的,而且好的書法作品,總是給人以波瀾起伏,高潮迭出的絢爛之美。所以,現代人用“造眼”來形容,書法作品中那個高潮的潮點,那是很有道理的。

不過,既然是“眼”就不應該是“腳”。所以,注意高潮點的章法位置,就非常重要了。所以,大體的經營位置,應該在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前三個字的位置,比較合理。

具體的情況,由於字體不同,也不好說。

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字眼”的位置,如果不是第一行的第一或者第二個字,就是第二行的第一或者第三個字。

我們說的情況,還要符合一行是多少個字。如果一行只有三個字,我們這個書法,肯定就是錯誤的。所以,從一行的大體比例來說,字眼佔據的位置一般不要低於三分之一,也就是說,一行十個字,字眼必須在十分之一的上端位置。

當然,這只是一個一般的造眼章法。具體因書寫的內容篇幅不一,也不是絕對的。

但是,字眼安排設計在作品的上部,這是絕對的。就像剛才我們說的,既然是造眼,就不能是“腳”。

從書法作品的安排章法總規律來說,一般是上部密一些,下部疏一些,沒有反過來的。

書法作品的章法,一旦上部疏而下部密,那是最大的眼腳顛倒。

至於具體的造眼,有突出一個字大小的,有突出一個筆畫的,也有在圍困之間以小博大的,既有從全局看“眼”的,也有從一字看“眼”的。總之,藝術手法,從來沒有定則,得意而已。






千千千里馬


這是一個新詞兒,一般我們都聽過“造勢,造險”,那麼這個造眼又是什麼呢,我們可以這樣想,書法講的是漢字,漢字特別注重結構和章法。


可以說結構是書法藝術的生命線,書法藝術不是單純的寫字,雖然說臨摹是書法的畢竟之路,但學會古人的章法和結構在加以運用,所以書法重要是設計字,要求擁有造字能力。



這個“造字”就很關鍵了,我們先來理解一下“造”這個字,“造”可以想象成,建造。建造就像是蓋建築,打好基礎,然後才能蓋上層建築。


字也有長相,從長相入手,要有造字的能力,給字畫上眼睛,空間即字眼,這個空間就是所謂“字眼”,說白了就是字的空間關係,“字眼(留白)”是單字運用疏密的結果,包括收放、大小、長短、寬窄、向背等等。


一般來說,有“字眼”的作品,才會顯得有神采、有品味,畫龍點睛。


字眼在章法上的疏密,會襯托出很大空間,有留白,有佈局,那麼整體書法看起來才會使人舒適。

以上是我的個人理解,就看各位老師們有沒有其他意見了,不過我覺得書法中理解也有不同,只要不是偏了道就好,融會貫通嘛。



玩轉文化生活知識,關注【東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買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選!本回答來源於東家Su,圖片來源於網絡。


東家APP


我是三品齋主李存章,書法愛好者與習練者。

”造眼“一詞可能是個生造詞,我所接觸過的有關書法術語,在古書古論中還沒見到過,好像收聽或收看一位所謂的書法家講課,聽到過這個詞,也沒有太在意,也忘記了是哪位高人講的。

今天,看到朋友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才想起確實聽過這個說法。歷來書法家講書法時用語都比較費解,造眼一詞也很費解,應屬正常現家。

書法作品中之造眼,也許是某些書法家們追求創新的謀種創新吧。這種所謂的創新,恐怕很難被書法界普接受。據我的記憶,書法造眼是指一部書法作品的中間靠上半部的其一個字要誇張來寫,或把字寫大,或把字寫草,或結構誇張,或筆畫誇張,也就是說把這個“眼“造得與眾不同,鶴立雞群之勢,能把觀看者的眼球一下子吸引過來。還說,一幅作品這“眼“只能造一個,不可多造。

我是不主張這種造眼之行為的。造眼似乎與造假是近親,造眼有造假嫌疑。

書法之神品,多出於自然,著意安排,著意製造,著意造作,而出產的書法作品,絕對不會是美妙優秀的作品!




李存章藝術園


書法中造眼,這個新生詞彙的關鍵在“造”。

既然為“造”,那就是人為的去做,具有用心去雕琢、刻畫的主觀故意,屬於刻意而為之,就好像本來一馬平川,卻非要鼓起個山包以為噱頭,那這個山包就為眼,是“造”出來的結果,也叫“造作而為”。

而那崛起的山包,就讓四下的平川成為了一種襯托,所謂的烘雲托月,突出的無非就是它的雄峙和威儀。

我們欣賞一幅書法作品,無非就是從線條、筆畫、結構、章法、留白、鈐印幾個維度去留意、觀察,當然我說的是具有挑剔眼光的所謂專業人士,而非一般的普通觀眾。普羅大眾頂多看個熱鬧,冒充一下兒文人雅士,也叫附庸風雅,無非是看哪一筆如長槍大戟,破空長嘯,顯得氣勢凜然、跳澗飛虹。

古人作書,雖然也存在主觀刻意,但不會為了一個“造”字頗費周折,去挖空心思故弄玄虛的“造”個什麼眼出來,書寫的是一種放浪不羈、無拘無束的士子情懷,可以說是字字珠璣,滿篇錦繡,一幅秀色可餐卓爾不群的字跡,怎麼還會需要用“造”眼去烘托陪襯——當然我說的是那些擁有深厚文化底蘊、濟世情懷的士子碩儒,而非一般沽名釣譽之徒。

就拿蘇子的《寒食帖》舉例,那筆破空直下、酣暢淋漓的筆觸,絕對不是什麼故意“造”出來的眼,而是情之所至,情感的由衷表達,至情至性,至尊至純,也表明蘇子身處艱辛卻灑脫的豪邁與豁達,黃山谷也說,即便是蘇子本人,再來一次的話也會寫不出那種一瀉千里的效果。

這就是所謂的我口我心,念由心生、靜水深流的大雅大俗,大開大合,大智若愚。

而今天的人們卻為了博眼球贏好感,去刻意為之,實為一種“造”眼的誤讀,是在扭捏作態、東施效顰,“造”出來的結果,就是慘不忍睹+稀奇古怪,是一種對庸俗和風情的無謂迎合與討好,奴顏媚骨、欺世盜名,如此而已。


龍吟148119260


我從接觸書法到今天,將近四十年,耳濡目染的是傳統的詞語。書法中有造勢,造險。造眼不知為何物。

傳統書法講求的是意趣,韻逸。講求的是自然而為。最反對的是造作。造眼,為展廳效應中,奪人眼球而產生的一種渲染手段。為的就是在寬敞的展廳中,佔有突出視覺的效應。

今天總算明白了傳統風格的書法作品,為什麼不能入展的真正原因了。因為傳統書法不懂得現在書法的花樣。你寫一幅沒有“視覺衝擊力”的作品,沒有現代“書法線條”感,不懂用“線條”“造眼”。想靠筆法精妙的點畫去獲得評委的親睞,用思想保守,觀念陳舊來說都算是客氣的。



子衿書法


你好,對於書法作品中的造眼,我認為是有必要的。原因有下:

1.有字眼的字,才有生氣,看起來才生機勃勃。字眼,就是一個字的結構佈局,合理的對字進行空間佈局,會讓字看起來特別的大氣。

2.有字眼的作品,看起來才氣勢磅礴。一篇書法作品,空間結構佈局緊湊有序,或緊馳有度,這樣的作品看起來猶如千軍萬馬奔騰,使人賞心悅目。

3.書法中,通篇章法不可能寫的波瀾不驚,書法的輕重緩急、墨色的濃淡的最為精彩處,就是“書眼”

4.所以,寫字要懂得“造眼”,也就是要製造矛盾,再協調矛盾,這樣的字,才有生氣,有看點。寫字和做人也一樣,要會做人,也要會做鬼。就像社會的運轉一樣,製造需求,再製造供給,最後把二者平衡,才能和諧。


小慄丶


書法作品中的“眼”,就是作品中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可以是某個字,可以是某個筆畫,可以是突出的重墨,可以是突出的渴筆,可以是豐茂筆畫集中的地方,可以是纖細筆畫集中的地方,可以是激情礴發的地方,也可以是無字處……。一幅作品的亮點不可太多,要突出重點。就象一支樂曲,重錘處有一、二擊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