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曾国藩为何被人诟病?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做为晚清第一大名臣,不管是在训练湘军,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建立了丰功伟绩,还是在提拔李鸿章,左宗棠等一大批后世名臣中都是值得肯定的。在当时被称为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家书》也被我们后世学者,读者竞相传颂,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有一件事也被更多的人所诟病,那就是 1870年6月21日的天津教案,那么这场事关民众与洋人的一个案件为什么会成为曾一生的污点呢?

关于这场教案的前因后果,简而言之。1870年(同治九年)4、5月间,天津发生多起儿童失踪绑架的事件。6月初,天气炎热,疫病流行,育婴堂中有三、四十名孤儿患病而死,每天有数百人到坟地围观,挖出孩子的尸体查看。于是民间开始传言“外国修女以育婴堂为晃子,实则绑架杀死孩童作为药材之用”等荒谬谣言,民众烧毁望海楼天主教堂,杀死法国领事丰大业等前后数十人,以法国为首的七国公使联合抗议。清政府派时任直隶总督的曾国藩处理此事,最后曾以“一命抵一命”处死为首杀人的18人马宏亮、崔福生、冯瘸子等,以及流放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充军发配到黑龙江,赔偿外国人的损失46万两银结束。

关于此事民众群情激奋,开始诟病曾国藩,骂其卖国贼,“外惭清议,内疚神明”,曾国藩于一年后即去世。

笔者认为有几点需要我们深思: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两千年以来被统治阶级奉为主要纪念的儒家思想,在处世学问上提倡出世,“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曾国藩做到的,也是后世学习的榜样。

2.中华民族历经千年,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但面对外来文化之时,中华文化早就形成的认同感就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中华文化天生的保守性就会成为不可抵抗的排斥力,甚至是盲目的排斥。

3.盖棺定论,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都会对曾国藩做出评价。个人也认为曾国藩虽称不上像孔夫子一样的万世师表,但也是后世学习的楷模。

上述皆为个人看法,望请指正。

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曾国藩为何被人诟病?
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曾国藩为何被人诟病?
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曾国藩为何被人诟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