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一种零食,证明你老了?

彬哥野钓


说到小时候的零食,真的是可以勾起很多回忆。

西瓜泡泡糖,圆圆的和西瓜很像,有一条条的纹路,当时记得应该是几毛钱几个吧,上了初中好像就没见过了。


大大泡泡糖,包装上还有一个卡通的超人,隐约的记得电视上超人吃着泡泡糖吹着泡泡的广告。真的好怀念。


无花果,里面应该是萝卜丝吧,现在想起来还回味得起一点它的味道,甜味还带着一点其他特别的味道。

冰袋,记得我这叫什么格格棒吧,一毛钱一袋,也有两毛钱一袋的,小时候的零花钱就是几毛钱的,只能买一两袋,记得有些土豪,一次性就买五袋十袋的分给小伙伴,真是羡慕啊。


健力宝,不知道大家喝过没有,和雪碧很像,也是汽水,记得也是没有颜色的吧,包装当时也是绿色的,但是不知道后来怎么就不流行了。


星夜落


89年的,作为最小的一批80后,也奔三了。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虽然不缺吃穿,但是也仅限于粗茶淡饭,山野里的孩子从来也不甘只吃一天三餐,到山上摘野果,到小河捞鱼捞虾,风风火火又一天。童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每年七八月份的时候山上就长满了一种叫捻子的野果,小小一个胖嘟嘟的,那个时候村里的孩子都会结伴上山摘捻子,从这个山头串到另一个山头,也不知道累越摘越兴奋,村里大人说月牙疤痕的捻子不能摘,是被鬼指甲掐过的,吃了会被鬼附身,又是大人编出来吓小孩的,不过我们这帮小孩还真信了呢,看到有月牙疤痕的立刻马上丢一出去,生怕被附身。不知不觉三十个年头了,人生也算是过了一小半,父母已老去,而自己还在为生活奔波。捻子也已经很多年没吃过了,即使吃也不是当初的味道了,只能存在记忆里了。





菜包叶


很高兴与大家分享小时吃过的这些东西,不知道能否证明我老了呢😄!可能现在00后见都很少见。

高粱杆子,雨米杆子,小时候上学时有同学家里种的,再拿到学校去卖给同学,我们家乡话叫甜杆,很甜5分钱俩节。

茅根,放牛的时候拔几根没事就爵爵。

刺泡,桑椹,每年四五月的时候熟吃的满嘴嘿黑黑的连舌头也是黑的。

野苹果,我们家叫救命粮。听老人说战争时候没有吃的都吃这个充饥。马桑果,红红的很诱人,但有毒,吃多了会吐。

八月果,我们家叫八月炸,是一种野生带藤的植物接的果实,八月成熟,熟了就炸开口所以叫八月炸。








安漯


出生于70年代的人,许多人小时候的零食,大都来自自然界。在我的记忆中,我的零食包括了各种野果甚至野草。比如下面这种红红的蛇泡果。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样吃过这种果子。在那个年代,小朋友可以吃的东西很少。虽然家里的长辈说这种果子是蛇流的口水,但是还是忍不住经常去摘来作为零食享用。感觉味道甜甜的,果子外面的小秄嚼在嘴里嚓嚓作响。在那个没有零用钱的日子,聊胜于无。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这种红果子的学名叫蛇莓,可全身入药,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的功效,并可治疗蛇毒和疔疮的作用。


还有就是这种田间地头被称为酸唧唧草的野草,其实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酸咪草。据说也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味道也和它的名字一样,酸溜溜的。现在在很多地方看到它们也成为城市绿化植物。

真正好吃的零食是下面这种植物的果实,名字叫做香地瓜。过去在丘陵山坡和田埂上很多。成熟的果实香气浓郁,糯软香甜。可惜现在已不多见了。


北路5号


真是老了吗?我翻遍全网的有关糖的图片都没找到我儿童时期最想吃的零食之一“根根糖”

我们小的时候,因为条件艰苦。一般走亲戚送礼大多都是“两包糖”,不管是看生病的人也好,还是拜新年探望长辈,都是送“两包糖”。一般情况就是一包“白砂糖”,一包“冰糖”或“根根糖”。而这“根根糖”正是我们小孩子最爱的。

“根根糖”长约十一,二公分,食指粗细,颜色呈乳白色状,面上稍软里面芯坚硬,味甜,用类似于装白糖样子的塑料袋包装,一包一斤

那时候,因为物资条件不好,大人们一但有了糖,就悄悄地把它藏起来,好留到“走人户”时用。而我爷爷则是这“藏糖人”中的“绝世高手”。只见他趁我“熟睡”之际,蹑手蹑脚的来到一个装满麦子的坛子面前,轻轻地揭开盖在坛子上面的石块,然后把麦子挖开一个深坑,再把糖埋在下面,盖上收工。且不知我等这机会已经好久了,故意装睡。正所谓“一山还比一山高”,我掏出心仪的“根根糖”,从一个不易察觉的袋口角落,抠开一个小洞,取出一根再把它放好。细细的“品尝”起来!不知是故意“炫耀”,还是确实是抵抗不了“根根糖”的美味诱惑。一包糖没到几天就“瘪”了下去。剩下几根长的充充场面

但这能难得住“聪明”的我吗?我把另一包白糖撑得鼓鼓的垫在下面,然后把“根根糖”码放整齐一根一根铺在上面,虽然有点“平”倒还像是一包呢!接下来几天静静地观察“动靜”。

这老头兴许是年纪大了吧!居然没有“发现”,因为我没有被“骂”!又或许他老得来忘记放了包“根根糖”吧!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连根拔起,毁尸灭迹,(吃完后连袋子都给扔了)。时隔两月我再次翻开坛子……

想“检查”到底被发现没有时,惊喜再次出现!又一包“根根糖”来到了坛子里,不由分说“照单全收”。嘿嘿!😝!我爷爷真“傻

”,真“傻”!居然一次都没“发现”,而我也太“聪明”了。古有“大圣偷桃盗丹,今有傻哥偷糖”。而我的童年伴随着一包包的“根根糖”渐渐地离我远去……

的确找不到“根根糖”图片,仅为代替,如果朋友们有,可以发来看看。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219个傻哥


米梗,一种大米做的零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农村老家能吃到的一种零食,一般都要逢场赶集才能吃到,川渝地区不少70、80一代人肯定吃过。


在那个水果糖都要放到化了才能吃的年代,甜食是最受欢迎的零食,科学也证明甜食可以让人有愉悦感。即便当年卖5分钱一根,一毛钱三根,我也很少有机会能吃得上,毕竟最嘴馋的时候是家里经济状况最不好的时候。

我还记得在七八岁的时候吃过两次,还是父母跟商贩砍价后6分钱买的三根,还记得当时吃得特别开心,程度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随着年纪的增长,读书工作,也正是中国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小吃、零食琳琅满目。米梗这样的传统零食逐步被淘汰,当然还是可以吃到,只是可遇不可求罢了。



去年在重庆一游乐场门口遇到有商贩在卖米梗,柴油机机器轰鸣,也是第一次晓得米梗是这样做出来的。不过是按斤卖的,二十几块钱一斤,买了两斤,发现没小时候的味道,可能并不是因为它本身味道变差了,而是现在物质丰富了,没了童年的那种渴求心理。


饮言食语


很多偶然发生的事件会打开我记忆的闸门,回忆便像洪水一样倾泻而出。这两天,由于一个很偶然的原因,无意之中,我将前一天的剩菜:一条清蒸鱼放在冰箱里,结出了一层薄薄的鱼冻,惹得我食欲大动,一下子就引发了我对40年前的往事回忆。



鱼冻是我小时候最喜爱的食品之一,这很大程度来源于一个小孩子对那个赤贫年代的一些记忆,文革期间,所有的肉类食品都是要凭票供应的。能偶尔买到鲜鱼,那真是珍品中的珍品了。所以,在全家吃完鱼后,妈妈总是要把剩下的一点鱼汤汁留下来,在冬天的时候,很快就能结成一层鱼冻,我就最爱吃这个鱼冻。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冰箱,所以,只有冬天才能吃到真正的美味鱼冻。



我猜想:我对鱼冻的热爱恐怕与今天小孩子们对果冻的热爱不相上下。就味道而言,我认为鱼冻更胜一筹,较之果冻,鱼冻有一种莫名的鲜味,妙不可言!很多年之后,我一直有一种惆怅:为什么有那么多商家制造果冻,却没有人制造鱼冻,看来,有我这种爱好的人还是少数。


临时客


时光飞逝,岁月匆匆,回首往昔,总是有些美好的事物,让人难以忘怀……

香甜美味的野山莓在五月初大多都已成熟,红彤彤的果实藏在绿油油的叶子下面,那夹在空气里的香甜味,飘香四溢,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总是在放学后,背着布袋书包,穿着硬胶质凉鞋,穿梭在一片又一片的草林中,寻找着那不用花钱买的美味“零食”,摘一个,便迫不及待的放进嘴里一个,酸酸甜甜的感觉,那便是人间美味了吧!

无忧无虑的日子,总是那么美好。春日里,和玩的最好的小伙伴,躺在青草地上,看着蔚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总是会互相问,天上真的会住着神仙吗?那她们吃没吃过我们这里的清草香的茅草针呢?还有那微微甜的白茅根,和漫山遍野的山杨桃……

转眼间,恍惚已中年,忙碌的生活,早与儿时的快乐渐行渐远……

如今又到那“香甜的”五月,身在繁华都市的我,已无更多机会畅游于大自然,接受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一路走来,山变了,水变了,路变了,我也变了……

唯独对儿时的记忆,对大自然的免费“零食”和无忧无虑的快乐,还依然留在那山,那水,那欢声笑语里……







馋乐么


回想小时候吃过的零食,一串串记忆浮现在脑海中……

小时候拿着一毛钱去小卖店买根辣条,吃在嘴里感觉整个世界都美美哒,提着袋子到地里这头找到那头寻找酸不溜的情景历历在目,如今才知道所谓的酸不溜叫灯笼草和龙葵,那时候田野里长得到处都是,小伙伴争着抢着,尤其喜欢吃。拔毛根、吃唐僧肉、吃冰棍等成了小时候最美好的回忆,现在想起来感觉自己小时候真幸福,在农村,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跟大自然亲密接触,体验城里人体会不到的农家乐……



相逢笑脸


翻了几个回答的答案,没有找到和我一样的,作为一名老去的90后,没有人和我一样吃这些长大的吗?

果丹皮

西瓜球泡泡糖

唐僧肉

大大泡泡糖

小时候拿着小勺一点点放嘴里,那酸甜,啊

小丹丸

日本豆:初中上着课,从桌兜里拿出来偷偷放嘴里

过年时吃的粘瓜。还有酸枣面,有谁吃过

小时候夏天就盼着这个箱子

有没有人吃过和我一样的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