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微商頭子,現成功上市,價值近200億,成電商界“奇蹟”

5月3日,飽受爭議的雲集微店在納斯達克上市了,市值近200億人民幣。

曾經的微商頭子,現成功上市,價值近200億,成電商界“奇蹟”

自此,電商雲集的杭州再多一位百億身價的電商新星。

提及雲集,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肯定都是涉嫌傳銷、微商頭子。

但過去四年,中國電商界有兩大“奇蹟”:一個是拼多多;另一個則是剛上市的雲集。

01

一個普通人的創業故事

雲集的創始人肖尚略,小時候家中並不富裕,高中畢業後就出來工作養家。

曾經的微商頭子,現成功上市,價值近200億,成電商界“奇蹟”

1999年,21歲的肖尚略從安徽銅陵老家來到杭州,幫一個老闆打理汽車用品生意。

雖然沒機會上大學,但肖尚略生性愛思考,喜歡大量閱讀,對新事物敏銳,他說:“那時候經常讀報紙,覺得汽車產業和地產有機會,我就選擇到了汽車產業”。

他們給4S店、汽車經銷商提供汽車音響、坐墊、地膠、皮套等用品。肖尚略機靈能幹,一年半後,老闆讓他獨立負責用品的批發業務。

1999年,是中國電商開天闢地的一年。中國第一家電子商務C2C平臺8848上線,3個月後邵亦波在上海創辦的易趣上線,再一個月後,身在杭城的馬雲做出了阿里巴巴。

曾經的微商頭子,現成功上市,價值近200億,成電商界“奇蹟”

敏銳的肖尚略,也察覺到了在杭州發芽的電商浪潮,但當時的他卻沒有資本去做,而等到肖尚略與電商的命運交匯,卻是在四年後了。

這期間,肖尚略也與老闆的想法背道而馳,他認為應該專注一個品類,把產品做到極致,做到全國前幾,才有競爭壁壘,獲得豐厚利潤。

於是,他離開什麼都想賣的前老闆自己創業,開始專注於給4S店提供高端的汽車香水。

2003年,在SARS的陰影下,線下實體受到了嚴重衝擊,此時的肖尚略迅速把線下的汽車香水生意複製到了線上電商,店鋪取名“小也香水”,

曾經的微商頭子,現成功上市,價值近200億,成電商界“奇蹟”

抓住了市場紅利的肖尚略,經過多年經營,成功的實現了財務自由。

02

創辦雲集

時代總在進步,永遠不會停滯不前。

隨著線上電商開始在B2C領域發力,線下大品牌和廠商紛紛開始入駐線上平臺。

在品牌方的衝擊下,C2C電商也陷入了“泥潭”。那兩年,“小也香水”的銷售額增長十分緩慢,利潤卻在縮減。

這期間,閱讀和跑步成了肖尚略的唯一愛好,每天清晨他會沿著江畔晨跑8~10公里,他說這能讓他“停止焦慮,靜下來思考”,試圖找到新的突破口。

在反覆思考的時候,國內的移動社交也大火起來,肖尚略也意識到,已成熟的電商結合新興移動社交網絡,將會是“鐵板一塊”電商產業變革關鍵所在。

2015年,他開始逐漸放棄對小也香水的運營,創立“社交電商”雲集微店。

曾經的微商頭子,現成功上市,價值近200億,成電商界“奇蹟”

當時正值社交電商產業的爆發期,憑藉對市場的把握和敏銳的嗅覺,肖尚略的雲集也迅速發展起來。

2016年雲集的GMV達到了18億。兩年後,這一數字達到了驚人的227億,基本是一年一個臺階,業務量蹭蹭往上漲。

截止2018年底,

雲集付費用戶達到了近740萬,年收入130億,和去年上市的拼多多僅僅只有1億的差距。

曾經的微商頭子,現成功上市,價值近200億,成電商界“奇蹟”

最終,成立不足四年的雲集微店,成功上市,被譽為近年來中國電商的兩大奇蹟之一。

03

成功背後,滿是偏見

如今的雲集,看似風光無限,但其實背後也經歷了種種磨難。

由於自身的“拉人頭”模式,雲集遭受了來自社會各界的種種質疑和偏見。

第一,就是用戶對雲集的偏見。

早期雲集的主要銷售方式,以藉助朋友圈和社交網絡模式為主,這一模式在廣大用戶看來與微商極其相似。

曾經的微商頭子,現成功上市,價值近200億,成電商界“奇蹟”

在當時,雲集也被普遍認為是微商的另一種“變形”,甚至連雲集自身的店主也遭受了許多人的質疑。

隨著輿論的愈演愈烈,2017年,雲集因模式涉嫌三級分銷,被監管部門處以958萬元的罰款。

此外,雲集的微信公眾號、服務號等,也先後被騰訊封禁。

曾經的微商頭子,現成功上市,價值近200億,成電商界“奇蹟”

第二,則是投資者對雲集的偏見。

雖然雲集自成立起,其業務發展非常迅速,但投資圈始終對雲集將信將疑,認為雲集的模式存在經營風險,投資很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自然而然的,眾多投資機構也形成了對肖尚略視而不見的默契。

曾經的微商頭子,現成功上市,價值近200億,成電商界“奇蹟”

那時候,每當肖尚略千方百計找到一個能坐下來傾聽的投資人,還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向其解釋雲集商業模式的合法性和前景。

同時,由於眾多投資人在選擇項目時往往會以自身的消費習慣作為判斷依據,而他們大多又來自於一線城市,對於雲集這種主要活躍在微信朋友圈的電商模式並不十分熟悉。

曾經的微商頭子,現成功上市,價值近200億,成電商界“奇蹟”

也正是由於這種偏見,再次加深了雲集和投資人之間的隔閡。

在發展的歷程中,一個企業如果上述種種困境,很可能一蹶不振。

但對於肖尚略和雲集來說,這樣的偏見反而加快了他們對自身模式的反思,讓雲集也進入了快速迭代的發展期。

而伴隨雲集的進一步壯大,終於變成了投資人和用戶眼中無法忽視的存在。

04

想要成功,

最大的挑戰是要克服“偏見”

世間萬物就是這樣,沒有一成不變的商業格局。

社會和商業的發展和進步,總會出現新的商業模式來顛覆或打破舊的格局,而新模式出身往往也會伴隨著爭議和質疑。

這個曾經引發爭議的電商, 不僅是一群普通人和寶媽群體的勝利,也給創業者帶來一些啟示:想要成功,最大的挑戰是要克服“偏見”。

中鼎資本合夥人孫豔華也曾說“

如果不能放棄投資人偏見的話,雲集是很難被看見的,因為投資人離這樣的消費習慣太遠了。


曾經的微商頭子,現成功上市,價值近200億,成電商界“奇蹟”


就好像在一線城市生活久了的人,很難相信中國還有數千萬生活都成問題的人群。

這跟拼多多當初的遭遇有些類似,長期生活在“五環內”的人,對拼多多的理解就是個假貨橫生的平臺,一度嗤之以鼻。

曾經的微商頭子,現成功上市,價值近200億,成電商界“奇蹟”

但經歷過爆炸式增長之後,人們才發現,社會還存在數億“五環外”的群體,他們在購物時,每一塊錢他們都會精打細算。

他們不需要消費升級,他們需要的就是能湊合用,但是足夠低價的商品。

而其實對於投資人或是想創業的人來說,也不失為一種經驗,中國地貌廣闊,有著龐大人群和需求,只要你願意去挖,金礦總是會有的,關鍵是你能否取下自身的“有色眼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