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裡的“溜索村”最後家庭搬遷 住進新房上新學校


雲貴兩省交界的牛欄江大峽谷的貴州省威寧縣海拉鎮花果村大石頭組,12個小學生每天凌晨4點半艱難求學,4月18日系列報道發出後,引起廣泛關注。貴州省委組成工作組,最終確定對包括花果小學的7所鎮、村小學,增加總的面積是5340平方米寄宿設施的工程項目,新建宿舍140間,可容納1120個學生,可徹底解決海拉鎮符合寄宿條件學生的寄宿問題。

縣各有關部門組成的工作組進入大石頭上下寨,分組入戶開展易地搬遷勸說工作,並說服10戶此前不願意搬遷的家庭答應搬遷,全寨29戶未搬遷戶於4月28日全部搬遷至威寧縣五里崗易地搬遷安置點,19箇中小學生就近入學,開始新的生活。圖為2019年4月28日,貴州威寧,孩子們在新家。

2019年4月27日,貴州威寧,15歲的卯會朵、12歲的卯申文何9歲的卯米會在即將搬離的老房子裡合影。他們是大石頭組最後一戶搬遷戶,也是所有搬遷戶唯一的四代同堂的家庭,經過省市縣聯合工作組的細緻工作,大石頭組29戶未搬遷戶全部實施搬遷,其中包括有19箇中小學生的8戶家庭,全部是實施搬遷。遷到威寧縣五里崗易地扶貧安置點的碧海陽光新城,孩子們分別在威寧第七小學和威寧九三中學就讀。


2019年4月28日,貴州威寧,上午9:55分,鎮裡的接送的車到對岸了,大家開始溜索過江。卯穩樹給孫女卯米會綁上安全繩。

2019年4月28日,貴州威寧,9:50分,一家人走到了溜索點。因為鎮裡的車還沒到,大家在溜索點等待。

2019年4月28日,貴州威寧,91歲的何蓮美拉著9歲的卯米會。卯米會搬遷到縣城後,將來或許只有寒暑假回來,平時孩子們在身邊繞慣了,老人捨不得。但,老人說,進城好,孩子上學就不苦了。

2019年4月28日,貴州威寧,71歲的高關妹每天都要用黑色麻布纏頭,是延續當地漢族傳統的一種化妝方式,一般情況,當地的女性到60歲以後都要纏頭,以擋住白髮,讓形象更好看。

2019年4月28日,貴州威寧,卯穩樹和高關妹,卯穩樹說,進城了,老伴的繡花衣服一樣穿,這是好傳統。

2019年4月28日,貴州威寧,卯米會看著奶奶高關妹纏黑色麻布纏頭,一直不明白奶奶為什麼要纏,高關妹說:“麻布一丈二,拿掉不好看,拿掉俗得很,戴上是講究”。

2019年4月28日,貴州威寧,出發前,卯米會撲在老祖的懷裡。

2019年4月28日,貴州威寧,出發前,91歲的何蓮美握著9歲的卯米會的手。

2019年4月28日,貴州威寧,早上,卯米會挑出玉米里的雜物,準備用玉米餵豬。

2019年4月27日,貴州威寧,卯米會和姐姐卯會朵的臥室裡放著一隻玩具熊,這是卯米會的唯一玩具,搬到新房子是不是帶著它,卯米會沒有想好,她說,要帶的話,得先給小熊洗個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