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部为何没有一挺马克沁重机枪?

捂爱的人


抗战初期,八路军武器装备是非常差的,像马克沁重机枪这种宝贝疙瘩,八路军是没有的。就是李云龙的独立团,后来使用的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都是用多少战士的命换来的。



九二式重机枪性能远不如马克沁重机枪。但对李云龙来说都是大宝贝了。在日军对冀中根据地大扫荡时,李云龙被迫炸掉一挺重机枪就心痛的要命。

当时独立团被日军包围,骑兵连全军覆灭,李云龙亲自操作重机枪扫射日军。但由于日本人多势众、武器精良,李云龙被迫率部突围。

临走的时候,李云龙说了一句:“多好的重机枪,我舍不得。”李云龙虽然十分心痛,但没办法,马克沁机枪太重,带不走。最后这挺重机枪被赵刚临走的时候炸掉了。


八路军武器来源匮乏,抗战初期时像主力团都没啥像样的武器。比如跟李云龙同级别的129师385旅独立团,全团1200多人,只有轻机枪3挺,步枪除特务连、一连各50支外,其他连队一个连只有二十支左右的步枪。

这种武器短缺的弱点,让八路军在1941年日军大扫荡时,就遭受了重创。在《亮剑》中,李云龙的独立团2000多人,最后就被打的只剩下500多人。

1942年,为提高战斗力,八路军进行全军整编。将团一级划分为甲种团(9个连)、乙种团(6个连)和丙种团(4-5个连)。


人员精简,武器集中,八路军各团的武器装备才有所提升。拿丙种团来说,全团编制1180人左右,步枪600支,手枪100支,轻机枪8挺,重机枪2挺,掷弹筒15支。虽然比之前提升不少,但跟日军差距还是巨大的。

日军一个大队跟八路军丙种团人数差不多。但他们的标配武器有:三八大盖人手一支,12挺重机枪,轻机枪36挺,掷弹筒36支,九二式步兵炮2门。

从上面可以看出,八路军和日军在重武器方面的差距是巨大的。所以按史实来说,李云龙是可能拥有马克沁重机枪的,除非下次有导演拍神剧时,给李云龙的独立团配制几挺。



花木童说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主要是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很差。

八路军是从红军改编而来,而红军缺少重机枪。

中央红军在长征期间,尤其是爬雪山过草地时,被迫丢弃了很多重武器。

就火炮方面,中央红军只带着2门火炮到了陕北。

重机枪方面也所剩无几。

当时八路军组建的时候只有4万人,重武器奇缺。

据1937年10月7日129师上报总部的《一九三七年十月份人员武器统计》,各类枪支数量如下:长枪3412,马枪724,盒子炮539,手枪93,花机枪3,重机枪29,轻机枪93,手机枪7,合计4965。

看看,一个1万多人的师,只有29挺重机枪。

而129师的武器装备是八路军最好的,因为他们主要是红第四方面军第4、第31军,张国焘的部队。

这些红四方面军曾经兵强马壮,成建制歼灭过国军多支主力师,又没有像中央红军一样遭遇长征的减员。


而八路军在8年抗战中,最多也就是制造步枪和子弹,轻机枪都几乎造不出来,更别说复杂的重机枪了,没有获取重机枪的渠道。

军工部所直辖的兵工厂,是八路军最大的武器自产基地。该厂其年度总结报告:1940年全年,军工部共生产步枪3360支,另有手榴弹7.4万余枚,子弹12万余颗,燃烧弹200个,地雷95个。

并没有轻重机枪的记录。


很多人认为,那么缴获日寇的重机枪就是了。

你们哪知道缴获日军武器有多么困难?

别说缴获日军1挺重机枪,就算1杆38大盖也够自豪了。

八路军“太岳纵队”曾参加百团大战之“榆辽战役”,其战报显示,此役,该纵队共缴获敌军步枪21支,迫击炮1门,八音手枪1支,步马枪子弹1240颗;共损失步枪45支,手枪1支,驳壳枪1支,消耗步马枪弹21236颗,驳壳弹1130颗,轻机枪弹14971颗,重机枪弹6727颗,手枪弹1002颗,迫击炮弹58颗。

损失的枪支,是缴获的2倍,而损失的弹药,则是缴获的30余倍,没有缴获机枪的记录。

其实,日军非常顽强,往往坚守到最后时刻,然后砸毁武器再自杀。

所以缴获重机枪的难度是极大的。

实事求是来说,八路军抗战中缴获的武器,主要来自于伪军以及***。伪军装备也低劣,没什么重机枪的。

本来自己就没什么重机枪,而八路军又在抗战中中扩大到了十多倍,新编的部队别说重机枪,轻机枪也没有几挺。

话又说回来,国军中央军也是重机枪奇缺。

其实,在抗日神剧中,要啥重机枪啊,手撕就可以了。


萨沙


这个问题恐怕并不准确,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连续剧,虽然没有肯定的说明李云龙的独立团装备过马克沁重机枪,但也没有强调过独立团没装备过马克沁重机枪,这实际上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话题,由于没有说明,也无法得出独立团没装备过马克沁重机枪的结论,但如果结合历史和实际情况来说,这个话题也有着一定的分析价值。



首先可以肯定的强调,不管是李云龙早年执教的新一团,还是后来执掌五年的独立团,纵然缺乏武器装备,但作为重火力的重机枪,八路军团级部队还是有着少量装备,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例如1943年独立团在经过一年前的反扫荡突围重新整顿之后,李云龙再一次与老战友的聊天中,李云龙曾经提到自己的独立团现在装备着20多挺轻重机枪,显然独立团是有重机枪这个武器装备的,但究竟是什么型号,是众所周知的马克沁重机枪,还是大家熟悉的九二式重机枪,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结合和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来说,八路军的武器枪械由于以缴获居多,虽然呈现万国牌,但马克沁重机枪的比例恐怕不会太大。



可以说,无论在抗战之前还是在抗战之后,马克沁重机枪始终是中国军队重点配备的基层重火力枪械之一,但对于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来说,这样的装备不容易得到,首先从军工制造方面,抗战时期八路军虽然开设众多兵工厂,但都以仿制轻武器为主,即便抗战中后期开始研究轻型火炮但产出数量仍然少的可怜,由于缺乏足够的装备和技术,重机枪在八路军的军工生产中属于空白,即难以制造,即便是一度成为八路军最大军工厂的黄崖洞兵工厂,也仅仅是出产单兵步枪马枪子弹手榴弹等轻型武器,指望八路军通过自行生产来批量获得马克沁重机枪,这是一件完全做梦的事。

当然抗战前八路军手中也有一定数量的马克沁重机枪,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补给和保养,在战时的严重消耗使用之下,一旦武器装备出现重大磨损将很难得到保养和维护,最后的结局只能报废或提前破坏,也造成总体装备的数量不会太多,比如1939年首次歼灭日军大队(实际参战人数不足大队编制)的梁山歼灭战中,关键时刻为了拦截突围的日军,参战八路军用仅有的一挺马克沁重机枪拦住了日军刚打开的突围缺口,成功帮助八路军歼灭日军300余人,从这场战斗的情况来看,在如此重要的战斗中马克沁重机枪也只是孤零零地出现了这一挺而已,这个现状在八路军的抗战历史中不断的连续出现,例如抗战期间八路军曾经缴获了相当数量的歪把子轻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但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最后只能以提前破坏或报废来结束。



所以同样的情况自然也会出现在马克沁重机枪的身上,尽管前期有少量装备,也有来自国民政府的少量提供,后期在与伪军的交战中也会有相当数量的缴获,但缺乏真正制式化的补给,马克沁重机枪虽然在八路军中有所装备,却很难融入到八路军惯用的军事体系中,以至于在亮剑当中的独立团里,李云龙频频谈到歪把子和九二式,却从来没有提到这款重机枪。

原因就在于独立团交手的主力部队就是日军,尽管长期回避主力交锋,不断地以四处袭击来壮大自己,但这样的连环打击也给自己带来了四处补充的机遇,因此也有着足够的渠道来获得歪把子轻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即便战斗中途磨损破坏,也完全可以通过新的战斗来缴获,例如1941年的反扫荡作战,独立团在突围作战中自行摧毁了故障频频和无法带走的九二式步兵炮和九二式重机枪,但一年多的时间就通过缴获重新抢回了两门步兵炮和20多挺轻重机枪,由于日本鬼子的手里有足够数量的重武器,在有着如此“流水线”供应的体系下,李云龙完全会把目标放在日军手里的轻重机枪上,至于数量不多且保养艰难的马克沁重机枪,自然不会再放到眼里。


辽宁资深球迷


李云龙是个“独立团”,这种部队属于抗战早期,国共合作用来钻空子的部队,所以哪有那么豪华的配备,还马克沁?有米尼岗要不要?

正好,历史上还真有类似的“独立团”,《陈锡联回忆录》里记载了1938年129师385旅独立团成立的故事。

全团1200多人,只有特务连、1连这种精锐才有50只步枪、3挺轻机枪。其余各连队只有杂枪10只,大部分装备的是大刀片和长矛。八路军的独立团就是靠着这种装备和日本人干。

《董存瑞》不少人应该也看过,已经是个战士的董存瑞,子弹带里塞的都是木棍子,发给他的子弹只有5发,还得瞧精细了打,不然打光了再想要可就难咯。马克沁机枪一分钟射速600发,1分钟打的够普通的八路军装备一个连了。

要知道,八路军战斗力本就不俗,所缺的其实无非装备而已。军事博物馆里躺着的一架古铜色水套的马克沁,无疑是最好的答案。

原广州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炮兵副司令员王子衡同志揭开了这挺重机枪的故事。在《胶东子弟兵》中,他写下了 《难忘的1938年——山东蓬莱抗日武装草创记事》。

1938年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第2路军一部攻克蓬莱县城,部队当时装备很差,连枪都没有。结果大军阀吴佩孚闻讯,慷慨捐出家中全部武器,机枪、步枪、手枪百余只。其中就有这挺水套镀铜的马克沁。有一些野史说这挺枪是吴佩孚藏在自己棺材里的。

同年10月,救国军拿这挺马克沁在山东平度大青阳一带阻击日伪军,连挫对方三次进攻,毙伤敌人200余,从此战士们给它起了个名字“老黄牛”。

39年3月,已经改编成八路军的山东纵队5支队带着这挺机枪打招远,在老黄牛的掩护下,八路军击溃伪军刘黑七,阻击增援日军,取得了毙伤敌军1000余人的胜利。

41年3月,这挺机枪在胶东战役中击退国军4000多人的进攻。45年9月,老黄牛参加了攻击华北绥靖军的战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50年代以后,它被作为革命功勋枪,放进了军博陈列。

八路军有了机枪战斗力是如此凶猛,敌人哪敢让这些杀器落到中国人手里?


41年山东纵队缴获了一挺92式重机枪,结果竟然引发日军骚动。为了夺回机枪,日军展开了疯狂的扫荡,还打出了“还回机枪,停止扫荡”的标语。

李云龙那大尾巴鹰的独立团最多也就装备个轻机枪,马克沁他们是没办法弄到的,除非晋绥军的楚云飞部能给予支援。但很显然,楚云飞部自己也不是很富裕,虽然有炮,但未见能有多少马克沁。

什么叫贫穷的弱国呢?当年的中国就是如此,还得亏大清的李中堂有远见,引进了马克沁机枪的技术。中国抗战期间一共就生产了3万挺马克沁机枪,绝大部分是金陵的24型;再加上洋行引进的、苏联、美国援助的、军阀藏匿的、大清留存下来的,总共不超过5万挺。

5万挺马克沁能做什么事啊?这东西轮到谁也轮不到李云龙身上,楚云飞估计还得再升一级才摸得到这家伙。

更何况独立团的编制是在缩减的,影视中只讲了独立团的壮大,却没有对八路军不同时期的政策叙述清楚。在38年以后,八路军的确是在壮大,改编、整编了不少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但41年日军开始大扫荡后,根据地缩小、抗日队伍伤亡惨重,中共中央很快就在1942年1月开始了“精兵简政”。

具体以129师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实施精兵建设的命令》为标志,129师开始了“甲乙丙”型分级团制度(也称上中下)。这次的精兵简政对解放军现代的军事管理制度都有深远影响。

甲种团3个营9个连;乙种团2个营6个连;丙种团3-5个连。此后129师整编成了4个甲种团、7个乙种团、13个丙种团。

这个时候的甲种团缩减到2000人上下,乙种团缩减到1200多人,丙种团则只有900人。

后来八路军又推出了“小团”,这种小团没有营级建制,团部直接指挥到连级,专门用来进行游击战争和快速破袭战。李云龙他们在大扫荡“化整为零”后,实际应该就形成了这种部队。

根据1943年3月17日聂荣臻、肖克、唐延杰《关于晋察冀军区北岳部队精简整编致中央军委、八路军总指挥部电》的规定,小团的编制就是团辖八个加强连:侦察连、特务连再加上5个步兵连和团部。全团1180人,战斗员996人,步枪598支,短枪101支,轻机枪8挺,掷弹筒15个,重机枪2台,迫击炮20。

这个时候李云龙肯定有马克沁机枪了,他先是独立团,后又是主战的大团,扫荡后精兵简政变小团,合该有重机枪2挺。但编制是有,装备有没有多半得自己去弄了,没见他手下那帮人连意大利炮都能弄来么?

只不过,这个时候李云龙估计也没地方去弄马克沁,日本机关枪倒是多的很,大尾巴鹰贼着呢,呵!两挺92重机,什么时候吃亏过?

抗日是艰难的历程,也是民族浴火重生的过程,“李云龙”们一开始只能用大刀片子和破烂的汉阳造抵挡敌人,一门外国破炮就能令他们欣喜若狂。

“马克沁”或许从不曾有过,但“李云龙”们却夺来了敌人手里的“92式”;血肉的长城和坚韧的精神远比马克沁有威力,所以若干年后,我们才能将“真理”掌握在手中。


王司徒老百科


典型的弱智问题。李云龙部还没有坦克呢……还没有步兵战车或者反坦克导弹呢……更甚至作为陆军连个陆航直升机都没有……

有意思吗……难道武器装备就可以直接决定战争胜负了?那美国诺曼底登陆和太平洋战争干嘛打的这么辛苦,直接早点把原子弹往柏林和东京一扔,不就彻底解决问题了……

诚然,不能否认原子弹对于提前结束二战有着特别的意义,但也不是说,原子弹就是盟军获胜的最重要原因了。盟军之所以能赢得二战的胜利,除了轴心国的不得人心之外,从敦刻尔克撤退、中国远征军血战缅甸、八年抗战再到诺曼底登陆、血战钢锯岭等等,靠的还是盟军一个山头一个岛屿的争夺、每一场战斗的牺牲。

说回到马克沁,实际上在亮剑所说的那几年中,类似马克沁这样的重装备实际上并不是特别合适更多还是在敌后打游击战的八路军部队,因为这种高射速的重型武器对于后勤、弹药补给的要求太高了,用得起养不起啊……

再说了,后期平安城格勒战役之后,独立团鸟枪换炮,装备大升级,什么92式、歪把子,甚至连意大利炮都有了……就是没提到马克沁,为啥呢?独立团的装备都是从小日本那里缴获来的,侵华日军也没有装备马克沁这样的神器,李云龙又从哪里去搞呢?去南京找蒋总裁申请?这种连番号都没有的部队,估计国民党军部都没有登记在册;去晋绥军找楚云飞周济?似乎楚兄也要到抗战结束之后全部改美械装备时才有这玩意儿吧……那会双方兵戈相见了……


搬不动的小强


风语者来回答吧。

说到原因,《亮剑》中李云龙的独立团说到底还是土八路,虽然是正规军,但完全是中共为了民族抗战,有意扩编的,由于抗日战争的需要,在蒋介石的默许下,许多没有正规番号的抗日部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独立团也是其一,蒋介石连正规八路军的物资装备军饷都不管,何况那些其他武装,所以别奢求什么马克沁重机枪了,能容忍你挂八路名号都千恩万谢了,还要啥自行车?于是乎,土八路的装备就几乎全靠缴获了,打了胜仗,也没有马克沁的影子,日本人没有啊!

再说说马克沁重机枪,这种枪是在清朝后期引进中国的,国内且有生产,量不多,军阀混战时多用,到抗战时,国军还在大量用。作为一战时期的终结武器,马克沁重机枪的出现完全改变了后来的作战样式,集团冲锋必成自杀,也基本淘汰了骑兵这个军种,两次世界大战中,在枪械史上,死于马克沁重机枪的人数远比其他枪械多,足见威力之大。李云龙没有马克沁的原因应该如此,但《亮剑》中有几集说的是晋绥军385旅某营长钱伯钧反水投敌,李部趁火打劫替楚云飞清理门户,后来人倒是放回去好几百,全部武器弹药死活耍赖不给。穷八路太看重那两个营的装备了,以风语者断言,至少应该有马克沁重机枪的影子吧,闫老西是土财主一个,不会买不起,而且是旧军阀出身的,应该有吧。纳闷的是剧中就是没见过有,个人揣测兴许是导演实在找不到马克沁了,毕竟这东西一分钟600发子弹也实在消耗不起,还是免了吧,能省则省。

电视剧制作成本低,没有那么较真……风语者个人观点,欢迎吐槽评论转发,点赞谢过!


风语者034


给也不要啊,重机枪只能打阵地战。一挺重机枪需要好几人个搬运。子弹浪费的很厉害。抗战时期重机枪国民党军队很多。但是做用不大,主要就是火力压制。做战不灵活多数被迫击炮定点清除。八路军更喜欢轻机枪。灵活性大。


人生39713


这个问题还是有点意思的……

马克沁重机枪,11.43口径,金陵兵工厂曾经仿制,称作民24重机枪,曾经是国民革命军的制式重机枪,在淞沪会战等战役大展身手。那么为什么这样一款优秀又不难得到武器李云龙部没有采用呢?原因出在晋系阎锡山身上。小说里李云龙部所在位置是在山西,而当时的太原兵工厂制造能力虽然十分优秀,可以造迫击炮,机枪甚至于飞机,但是阎锡山本人对于给友军提供装备这事十分消极,当年的川军和后来的八路都没讨到过什么,而且山西缺水,阎锡山的部队装备的不是水冷的民二四,而是气冷的仿日制式机枪和zb26,李云龙的装备主要靠缴获和支援,手又伸不到南方去,自然也就拿不到民二四这种东西了。不过话说回来,在缺水和需要游击战的情况下,老李可能还真看不上民二四这种重机枪,捷克式更好一点。


MrLonely59532949


李云龙的部队没有马克沁重机枪?没有就对了!

马克沁重机枪重量重,耗弹量大,是阵地防守战神器,李云龙是打防守战的性格吗?

一个以进攻为主要态度的部队会整天抬着马克沁?想什么呢?

李云龙只稀罕进攻类武器。冲锋枪,轻机枪,迫击炮,意大利推轮炮,那些原地防守的阵地战武器白送他他都会扔会卖了。


AUTUYT


我认为,八路军就像个体户,什么都要靠自己,所以有好多东西他们是不具备有的,个体户什么都要靠自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国民党的军队是靠国家配发,一个国家再穷也比个体户有钱,所以他有正式的军装,正规的武器,二八路大多都是靠民间自己的大刀长矛,晚上一大伙人出其不意摸到小鼓敌人的窝里,缴获他们的枪支弹药,以装备自己的部队,后来慢慢的武器多了,就开始渐渐的和大股的敌人作战,所以他们很少有正规的武器,更别说那么高级的机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