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專家:蘭海高速失控大貨連撞31車15死44傷真正原因

11月3日19時21分許,一輛重型半掛載重牽引車行經蘭海高速蘭臨段一處17公里長下坡路段時,因駕駛人頻繁制動導致車輛制動失效,與前方收費站排隊等候的多車相撞。

事故造成31車受損,15人死亡、44人受傷

公安部專家:蘭海高速失控大貨連撞31車15死44傷真正原因

在國內,連續、長距離下坡路段常被人們稱為“死亡路段”,類似事故並不鮮見。

據中國商報報道,僅蘭海高速2004年開通以來,這段“奪命17公里”陡坡路段就至少造成66人死亡。

公安部專家:蘭海高速失控大貨連撞31車15死44傷真正原因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特約專家官陽認為:

這次事故暴露出道路設計和收費站選址問題、收費技術落後導致的收費站排隊擁塞問題、多次發生嚴重事故而沒有得到有效整改等很多有代表性的問題


但是,要想完全避免這些問題、在短期內全部改造所有類似長下坡隱患路段也是不現實的。

公安部專家:蘭海高速失控大貨連撞31車15死44傷真正原因

針對這樣的連續長下坡路段的公路事故,在線型、坡度、收費站位置設置等方面一時無法改變的情況下,防範事故主要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重點考慮。

一、打造“自詮釋道路”,“積極引導”駕駛人做正確的事

自詮釋的道路,就是要用積極引導的辦法,設法在視覺方面吸引和控制駕駛人的注意力,及時告訴駕駛人該怎麼做。

蘭海高速多車相撞事故,制動失效後車速加快,駕駛人驚慌失措,錯過了收費站上游最後一個緊急避險車道,導致事故發生。

公安部專家:蘭海高速失控大貨連撞31車15死44傷真正原因

如果提前通過視覺控制與引導告訴司機在哪裡要控制車速,控制什麼樣的車速,在哪裡要控制什麼樣的車距,在哪裡要檢查剎車等,事故或許就能有效避免。

二、儘可能減少會引起駕駛人突然改變駕車狀態的因素

很多事故的起因,都與出乎意料的非常規因素打亂了基於心理預期建立起來的一連串自動化動作有關,這種突然出現的狀況,導致了駕駛人的“磕絆”。

像這樣的持續長下坡、多彎道的路上,有兩個非常典型的突發事件就是“變道超車”和“彎道疾馳” ,這會使行駛速度和車距發生突然改變,導致前方或後方車輛的駕駛人措手不及,更頻繁地使用剎車。

公安部專家:蘭海高速失控大貨連撞31車15死44傷真正原因

解決這兩個問題的關鍵有三個:一是控制車距,二是控制車速,三是抑制危險的變換車道行為。

可以通過標誌和標線技術,在路面、路側提供更清晰準確的參照物。

抑制超車行為,我們就需要在標誌標線上做功課,一方面設置禁止超車標誌,另一方面改變行車道的標線形式,用實線代替虛線,還可以增加隆聲帶來強化這種提示。在危險路段前,一定要禁止超車。

公安部專家:蘭海高速失控大貨連撞31車15死44傷真正原因

在限速方面,在設置降速限制時,也要每隔300-800米做一次降速提示,逐級降低車速,為的就是給駕駛人車速逐級降低、路況逐漸複雜的提示,是道路路況的一種“自詮釋”方式。

美國的國家標準要求,限速標誌要每2英里(3.2公里)設置一次,以便讓駕駛人有持續的限速意識。

三、結合長下坡等道路情況 加強對貨車的積極引導和管理

在實際中,大貨車長下坡剎車失靈的事故並不鮮見,這些都催促我們要檢視我國目前的貨車技術標準要求、監督檢查機制以及駕駛培訓機制。追求發展速度,不能以犧牲生命為代價。

公安部專家:蘭海高速失控大貨連撞31車15死44傷真正原因

此外,還應該設法結合道路條件進行一些改善:

一是要在路上提示駕駛人避免剎車過熱,儘量使用液力緩速器;

二是要在剎車開始過熱的路段,設置醒目和容易使用的降溫區,強制車輛進行降溫;

三是國家應該考慮在這類貨車上安裝剎車系統溫度傳感器的可行性,給駕駛人明確報警提示。

公安部專家:蘭海高速失控大貨連撞31車15死44傷真正原因

在特別危險的一些地方,應考慮設置強制要求大貨車進行臨時停車降溫或檢查後再通過的設施,這樣做也許會犧牲更多效率,但如果沒別的方法,也比冒險更值得。

在緊急避險車道之前,設置充分的預告設施,告訴駕駛人在哪個位置就應該檢查剎車了,而不是讓駕駛人一路往下開,等錯過了緊急避險車道才發現剎車失靈。

公安部專家:蘭海高速失控大貨連撞31車15死44傷真正原因

四、提升駕駛培訓質量 培養駕駛人的規則意識和安全意識

長下坡公路不是中國獨有,但這種路上的事故之多卻是中國獨有的。

道路是危險的,在國際上,有公認的三個級別的安全對策方法:消除、減輕、警告。

也就是說,能消除的一定要消除,消除不了的,要設法減輕(路側障礙物前增設導軌型護欄就是一種減輕方式),減輕也做不到的,就要有充分的警告,讓駕駛人能設法保護自己,少犯錯誤。

公安部專家:蘭海高速失控大貨連撞31車15死44傷真正原因

長下坡路的危險,消除不易,但減輕和警告,應該是可以儘量去做的。


作者 | 官陽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特約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