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兵的日子》連載二:舅舅的軍帽

《當兵的日子》連載二:舅舅的軍帽


從小到大,舅舅一直都是我心目中的偶像,也正是因為他,讓我對軍人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情結,當兵的想法深深刻在了我的腦海,從來都沒有放棄過這個信念,這也是我最終還是選擇了當兵這條路的原始動力。

在我很小的時候,舅舅送了我一頂87式陸軍軍官大簷帽,上面鑲嵌是的55式帽徽,母親一直幫我放在衣櫃裡面,經常放學回來後或者閒著沒事的時候,我就喜歡把帽子拿出來,左看看右看看,面對眼前這頂帽子,似乎它有很多話要對我說。

我總是會對著鏡子,很莊重的戴上這頂帽子,學著電視裡軍人的樣子面對鏡子中的自己,敬上一個莊嚴的軍禮,動作顯然不是那麼標準,而且自己年齡小,戴上大人的帽子,就像是頂著一口平底鍋,頭和帽子的尺寸實在是不成正比。

所以,每當我戴起這頂軍帽的時候,我就盼著自己快快長大,因為長大了,就可以戴得下這頂軍帽了。

時光在不知不覺中流逝,我也從兒童時期走向了少年,這頂軍帽也成了我的老朋友,我還是經常會對著鏡子戴上這頂軍帽,發現帽子慢慢變得小了起來,此刻才發現自己長大了,而且離這頂帽子越來越近,彷彿有個聲音在告訴我,終有一天,我和它會在火熱的軍營裡相遇。

小時候,我對軍人的概念其實很模糊,我最想當的兵種就是特種兵,覺得有能耐又威風,握著鋼槍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的場景,時刻縈繞在我的腦海,我只知道這個兵種應該在野戰部隊,所以將來就算我當不了特種兵,我也一定要進入野戰部隊,因為那裡才是一個男兒應該要去的地方,那裡有我深埋了多年的夢想。

對於這個兵種,我的理解是肯定要求身體素質過硬,而且能打,可是少年時期的我很瘦小,渴望能學到一身本事。父親的書架上有幾本關於氣功和武術的書,我經常對比著書上動作示意圖照貓畫虎,總覺得這一定是武功秘籍,學會了肯定可以長本事,只不過小小年紀,很多東西都看不懂,只能是自己瞎比劃。

有一天發小告訴我,他要去上武校了,問我願不願意去,他希望我和他一起有個伴。我當然想去了,於是趕緊跑回家跟父親說自己也要上武校,希望父親能同意我跟發小一起去。

我們兩家都是鄰居,彼此關係很好,好到什麼程度呢?

整個暑假我都是在他們家睡,倆人經常玩到半夜再回去,按說農村也沒啥好玩的,不像現在手機電腦一應俱全,那個時候用電有規劃,每天下午5點左右停電,一直要到晚上9點來電,特別是夏天,根本就沒法進屋,所以大人們都出來納涼閒扯,小孩子就成群結隊的到處撒野。

小夥伴們在一起玩的時候,我最喜歡玩的一個遊戲就是跑酷。當然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這項運動,也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但是玩法差不多,可以理解為基礎版的跑酷。

我們家住的是一層樓的平房,那是原來知識青年下鄉時知青點的房子,都是幾戶人家連在一起的平房,我們這一排房子住了三戶,我家在最東面靠馬路的第一間,靠近路邊的牆角經常都會堆著草垛或是棉梗(收完棉花後把枝幹連根撥起,捆成捆當柴禾備用)。我和發小經常從樓頂往這柴禾堆上跳,然後再從柴禾堆跳到地上 ,學著電影裡來個前滾翻,目的是卸掉從地面傳到腳部的受力,防止扭傷或骨折。

慢慢的,我們就喜歡上了這種玩耍方式。在大人眼裡,我們就是調皮,但是對於我們來說,真是好玩得停不下來,後來乾脆把柴禾堆給移走了,直接往地上跳,特別還要挑路上人多的時候,有人從這邊走過時,我們就開始陸續往下跳,總會收穫一些驚恐和羨慕的眼神。十歲出頭就敢從一樓直接往地上跳,而還來個標準的前滾翻,很多大人看了都覺得這幾個小孩不得了,膽子也太大了。但是我們就覺得這個好玩又刺激,現在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國外那麼多人喜歡跑酷這項運動了。

為了讓遊戲更有挑戰性,我和發小不滿足這一個起跳點,其它地方都想嘗試,後來圍著樓房的一圈我們全部跳了一遍。但是光往下跳覺得沒什麼意思了,於是我們又琢磨從地上不走樓梯的情況,怎麼可以上到樓頂。

過了一段時間,這排房子東西兩頭的牆上都被我們砸出了大小不一的窟窿,我們可以順著這些小洞爬上樓頂,然後再從不同的地方往下跳,反覆練習了兩天之後就可以熟練的爬上跳下了,再把村裡的其它小夥伴約過來,教他們怎麼玩,大家都喜歡得不得了,但敢玩的也沒幾個人,都覺得太危險了,不敢跳。

現在這項運動倒是普及了,而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攀巖。當然,在此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這也可以成為一項運動。

因為我特別喜歡動,所以也很想去上武校,我認為在武校學點本領,將來有機會去部隊了一定可以用得著,關於上不上武校的事情,父母猶豫了好幾天,我也求了好幾天,等暑假一結束,發小就要上武校了,而且是封閉式管理,意味著我馬上就要與最好的小夥伴分開。

正當父親準備同意我去的那段時間,我犯了一個錯誤,把別的小夥伴給打了,人家父母來我家告狀,自然我也免不了父親的一頓打。其實挨一頓打對我來說不算什麼,本身我們那個年代的小孩子基本都是棍棒下長大的,農村裡的小孩大多都很野,有時候不打一下還真壓不下來。

不過真正讓我後悔的也是這件事。因為我打人,父親就打我,然後我就頂撞反抗,父親就氣呼呼的告訴我,要不是因為我這次跟別人打架,他還真打算送我上武校,可是一看我就是個不安份的主,就決定不讓我去了。他說,你要是真學了一身本事,今天欺負別人,明天就會欺負你老子了,堅決不讓去。

後來,父親就真沒讓我去,我鬱悶了很長一段時間,可是又不能把氣撒在父親身上,誰讓當初自己不聽話,要跟別人打架的?這下好了,唯一的機會被我自己斷送了,想想幹脆就死心吧。

不過慶幸的是,發小每年寒暑假都會回來,我們每天形影不離,他教我打沙袋、學武術套路還有硬氣功,天天練,甚至有點著魔。一個暑假下來,我的拳頭上都是老繭,頭頂也可以開啤酒瓶了,那時要是誰家發現自己屋後的碎瓦片突然一下多了,就是我們用頭頂給砸開的。

等假期一結束,發小回了武校,就又只剩下我一個人了,我也還是經常看看那頂軍帽,心中無數次暗暗發誓,我一定要真正擁有它。這頂軍帽一直影響著我的整個童年和少年時期,就是那種魂牽夢縈的感覺。

可能是冥冥之中有一個聲音在對我召喚,競讓我十多年來矢志不渝守護著自己的夢想,無論生活環境怎樣變化都不曾改變初衷。

或許,在舅舅送我軍帽的那一刻,他壓根就沒有想到這頂軍帽會帶給我不同尋常的意義,甚至改變了我的人生方向。

而今,我所有的努力與全部的夢想,就是為了有一天能真正擁有一頂屬於自己的軍帽。

(本節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