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宝宝运动发育比同龄的小孩落后?

盧豔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TA们也会开始掌握各种运动技能,若宝宝运动发育明显比同龄宝宝落后,那么宝妈们则需加重和警惕发育之后。

一般宝宝的正常运动发育过程:3个月龄的宝宝,头可稳定地抬起90°,胸部也能离开床面;4个月龄的宝宝,慢慢会开始翻身;7个月龄的宝宝则可自己独立坐着;8个月龄的宝宝会开始学习爬行;10个月龄的宝宝可以自己扶着东西站着;12个月龄的宝宝已经可以开始独立走路了。

一、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运动发育缓慢?

1个月龄时,宝宝身体发软,运动显著减少;

2个月龄时,不会与人对视、不会笑或推迟发笑时间;

3个月龄时,不会发声,抬头时不能保持固定姿势、宝宝手脚有力,但活动困难;

4个月龄时,经常握拳不能张开,或者大拇指内收;

5个月龄时,不会翻身,也不会用手将东西放入嘴里;

8个月龄时,不会独立坐着;

9个月龄时,不会爬行;

15个月龄时,不会独立行走。

若宝宝出现上述情况,那么宝妈们一定要引起注意,尽量带宝宝去医院检查,避免影响宝宝运动发育。

二、运动发育迟缓会影响下一步发育吗?<strong>

宝宝运动发育迟缓肯定是会影响下一步的发育。如当宝宝开始学会坐后,TA的腰部力量会增加,身体平衡能力也会提高,那么TA就可以开始学习爬行。但宝宝7个后还不会独立坐着,那么TA就没有能力去学习爬行,从而也就会影响宝宝学习走路,与同龄宝宝的差距也就会越来越大。并且,宝宝若出现运动发育迟缓,但未能及时治疗,那么可能会影响其智力发育。

三、哪些宝宝容易运动发育迟缓?<strong>

一般早产儿或出现过缺氧、病理性黄疸、营养不良、颅内出血的宝宝相对比足月正常的宝宝更容易出现运动发育迟缓的现象。若宝宝以前出现过上述情况,那么宝妈们平时在照料宝宝时一定要注意运动发育的情况,若发现有异常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母婴参考


儿童运动发育规律:

儿童从胚胎起发育成熟的过程是连续的。儿童运动发育遵循着相同的顺序和规律,其运动发育方向呈由头至尾的顺序,逐步发展成熟。头的控制先于躯干的控制,故小儿先会抬头,然后才会翻身和坐;上肢先于下肢,匍匐爬比手膝爬要早。发育的方向性还呈现出从近端到远端的顺序。上肢的整体运动先于前臂和手腕运动,手的精细动作发育成熟更晚。胎儿期的自发运动在出生后3~4个月逐渐被有意识的自主运动所代替。弥漫、广泛的运动逐渐被分离、精细的运动所代替。


正常儿童的粗大运动发育里程碑

3、正常儿童的精细运动发育里程碑

几点重要提示:

1、小儿一般须遵循上述发育里程碑的顺序依次进步,最终达到完全成熟。但也有一些例外,如并不是每一名儿童会走之前都先会爬行。发育的连续性也并不意味着其进步的表现是逐日的、均匀的,而是可以呈现出阶梯式的跳跃过程。

发育的变异性还突出表现在发育速率上存在很大个体差异。如正常小儿独走年龄可早至10个月,也可能晚至18个月。

2、发育里程碑是一个区间,而且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能单凭一项指标就做出判断,必须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分析。

3、存在上述警示性指标并不一定异常,一部分婴幼儿以后可以追赶上就不是异常

4、运动发育里程碑在正常范围也不能保证儿童运动发育正常。如痉挛性偏瘫的脑瘫儿童多在18个月以内就能独走,但步态异常

5、要特别注意观察重要的运动功能:3个月不能俯卧抬头竖头、6个月不能扶坐、8个月不会独坐、12个月不会扶栏站立、18个月不会独走是粗大运动发育迟缓的警示性指标。而3个月不追视、6个月不够物、8个月不会倒手、12个月不会捏取是精细运动发育迟缓的警示性指标。


了解运动发育迟缓的识别与诊断流程

上图为常规的识别和诊断流程,有几点重要的提示如下:

1、任何发育评估均不能替代医生的综合判断。

2、详细的查体可提供给临床很多信息,有助于对疾病的甄别。一般查体中包括头围、体重、身长等项目的检查,可帮助临床鉴别是否可能存在小头畸形、脑积水及矮小症等。如果出现呼吸窘迫、三凹征等体征,可能提示为神经肌肉病。肝脏增大则可能提示为贮积性疾病,如糖原累积症、溶酶体贮积症和黏多糖贮积症等。

3、对运动发育迟缓的儿童均需进行肌张力的检查。通过观察婴幼儿姿势、牵拉坐起、晃动肢体末端、检查围巾征等方法检查肌张力。检查内收肌角、腘角、足背屈角也很重要,由于关节活动范围也受到韧带等软组织结构的影响,不是肌张力的可靠指示。对于肌张力增高的患儿来说,往往是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如脑瘫等,可呈现各种中枢性运动障碍表现。


儿科医生鲍秀兰


严重的早期儿童发展延迟是促进父母与孩子主治医生讨论病情的警示牌(表)。

在粗大运动发育迟延方面,包括了在3个月左右不能将头稳固地抬起,在10个月时不能独立保持坐位,在18个月不能独立行走。

精细运动的警示牌包括在6个月时,不能将手举过中线(在身体前将双手集中)或者不能将食物送入口中。持续的保持握拳动作的孩子应该重视,在3个月或4个月龄时,孩子们应该度过握拳阶段,持续保持这样的姿势会同时影响粗大和精细运动的发育,一直保持握拳姿势的孩子应对其在潜在的神经协调不平衡方面加以检查。

语言发育迟延引起关注的原因,包括8个月时没有咯咯声、嘘嘘声、咕咕声,15个月没有智能词汇,在2岁时不能说出两个不同单词的词组。任何有这类语言方面发育延迟的儿童都应当做听力功能问题方面的检查。另外,不能对很大的响声感到震惊的婴儿、无法辨认声音方向的6个月婴儿、一岁仍不能回应自己名字的儿童,都需要进行听力功能评估。如果约3个月大的婴儿眼睛不能注视人脸,或者不能跟随移动的人或物体,也必须对其视力产生疑问和关注。如果孩子的眼球随意运动(眼球震颤),父母应当通知接受儿科检查。

然而社交和情绪方面的“警示牌”却比机体方面的更难以辨别。原因在于不同的文化、种族以及家庭的期望会导致儿童在情感构成和性格上的差别。但婴儿出生几个月后,在与朋友和亲人交流时不露出笑容,应该给予检查。如果抱起出生6个月的婴儿出现如下情形时也应予以检查:变得强硬或显著的“无拥抱”感觉的。这种儿童与运动缺损导致肌张力异常儿童的区别是,后者在生理上无法实现拥抱的功能,而前者是有能力以一个拥抱或一个亲密的姿势作为回应,但他完全没有兴趣这样做。孩子通常与父母或与自己相处融洽的人做眼神交流。出生几个月后的婴儿无论在发育的任何阶段,如果不能或拒绝与熟悉的人有眼神接触,那么他可能存在潜在的社交和情感问题。


婴幼儿早期综合康复


从宝宝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妈妈们总有操不完的心,除了宝宝的吃喝拉撒外,妈妈们最操心的另外一个话题是宝宝的运动发育。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养孩子不能简单的追求“高、大、胖”,大脑的发育质量才是婴幼儿发育的核心。我们每天都收到大量家长非常希望了解自己宝宝发育情况的咨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秘宝宝的身体发育标准,并逐一剖析家长们提到最多的问题:“如何才能发现自家宝宝的运动发育比同龄的小孩落后?”

在谈婴幼儿的大运动发育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是大运动?大运动即神经对大肌肉群的控制活动,如俯趴、翻身、跑跳等。那我们如何才能发现宝宝运动发育比同龄的小孩落后呢?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但也只有父母这个岗位社会没有要求“持证上岗”,很多事情往往我们在实践以后,不行就重新再来,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不能重头再来。父母这个岗位是如此重要,但社会上没有要求父母上岗的必须条件。很多新手妈妈甚至一些二宝妈虽然已逐渐意识到宝宝成长发育的重要性,但还是不知道如何判断自家的孩子发育是否落后,大部分父母只能拿自家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看到同龄的孩子会的技能,如果自家孩子还没掌握,才会着急起来,那有没有方法可寻呢?有的,我们的婴幼儿发展王荣辉科研室目前在广州地区开展生长发育评估服务,针对不能到现场评估的外地家长,我们根据目前国际上主要发育标准和方法整理了有关婴幼儿生长发育评估的系列文章,妈妈门可以上纽诺育儿的公众号详细查看系列文章。

下面,我们主要针对0-1岁的宝宝大运动发育及父母容易走入的误区进行说明:

0-3个月的宝宝 新生儿在刚出生时就能进行短暂的俯趴,这时候宝宝四肢卷在体侧,能稍微抬头。有很多家长担心婴儿俯趴会伤到软弱的身体,直至3个月或有些等到7、8个月大才让宝宝俯趴,这是很多家长最容易踩到育儿坑。晚俯趴,会造成宝宝的颈椎和手臂因为锻炼不够,力量不足而感到俯趴十分艰难,一趴就哭。大家可以看我的有关“俯趴”文章。

如果宝宝从月子开始,一直在坚持少量多次给宝宝进行俯趴,并从最初的1秒、2秒妈慢慢增加,俯趴时间会越来越长,俯趴和抬头较好的宝宝,肩颈相对有力量,会减少头部向后仰的情况,部分宝宝并开始了翻身动作。

4-6个月的宝宝,4个月开始宝宝能从俯趴位翻身到仰位,这个时候宝宝的踏步反射特别明显,扶着腋下可站,这是后我们常见的是,很多家长以为宝宝能站,并经常扶着宝宝腋下弹跳或行走,会影响到宝宝的髋关节和腿部的发育,不可取。5个月的宝宝已经能自如左右翻身,6个月部分宝宝已进入腹部爬行。如果你家宝贝已经6个月大,不能左右自如翻身,就要特别留意了。

这里家长们要注意的点是,在宝宝没有通过足够的爬行前,一定切记“先爬后坐”,而非传统的七坐八爬。此外,因为宝贝手部还没得到足够的锻炼,长时间用手支撑作力,也会影响宝宝的手和手臂的发育。

7-12个月的宝宝,据后台反馈数据,这时候大部分家长最关注的是:“怎么宝宝七八个大了,还不会爬,好着急。”这个时候我们要针对宝宝的具体情况分析,是否已经腹部爬行了,爬行的姿势是否正确?是否麻溜?如果答案为:是,那家长不用太着急,前期大量的腹部爬行,正为宝宝手膝爬行准备着,很快进入下个阶段——手膝爬行。如果答案是:否,宝宝没有过爬行的迹象,可能存在多个的问题:肌张力过高、爬行姿势不正确或原始反射影响等。建议尽早咨询专业评估师或进行一对一指导评估。

8个月大的宝宝,能从爬行换到坐姿;10月大的宝宝,开始进入扶站期。在这些阶段,我们要做的是给宝贝创造更多的爬行环境和条件,让宝宝多爬,草地爬行、广场爬行、和宝宝一起爬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给宝宝尽可能多的空间和环境,爬得多的宝宝,爬够五百小时的宝宝,当宝宝开始学走时,你会发现他走得特别稳,且小腰板特别急,这是爬行给宝宝的脊椎带了强有力的支撑。

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发育,且影响发育的因素也是非常复杂的,如果你觉得有不同或异常,也可以随时联系我们,可以预约我们的睡眠和育婴顾问上门评估,进行一对一指导,针对宝宝的情况提出改善建议。

最后,这些标准,家长们可能会发现与我们传统的 育儿信息非常不同,如传统的,“三翻四坐”、“七坐八爬”,而纽诺的理念是“先爬后坐“,这些标准是参照了美国婴儿中心Baby Center 等多个权威机构的信息。家长们如果有兴趣可以看我之前写的有关方面文章提到的这些权威机构的标准。


王荣辉快乐育儿


严格说,宝宝运动发育落后必须通过检查和比较才能发现,但通常妈妈爸爸可能会发现的比较晚,等看到同龄的宝宝已经会坐、会爬、能跑、能跳了,自己的宝宝却不行,有可能错过最佳的干预训练时间。

有人说可以查询“儿童运动发育规律表”对照一下,或者请保健医生或儿童发展专家定期检查,这其实就是将宝宝的发育进展情况跟常模(同龄孩子发育的调查统计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当然是个可靠的办法,只是可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或者一些花费。



无论哪种比较,关键是能够区分正常的“落后”和真正的“发育迟缓”,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同时每一项能力的发展都有相应的时间范围,对正常差异无谓地担心会带来心理负担,而自我安慰地忽视发育落后又可能追悔莫及。

那么怎样做才能简单有效地监测宝宝的发育情况呢?妈妈爸爸只要做好三件事,就不再疑神疑鬼而且还能确保不会放跑问题:

1、 定期做记录,记下宝宝能力进步的表现。半岁之内每1-2周、半岁到一岁每2-4周、一岁以后每1-2个月记一次,主要记录宝宝会什么了以及做得怎么样。

2、 对比观察并进行动态比较。如果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中有跟自己宝宝年龄相当的孩子,或者稍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和聊天交流进行比较,如果身边找不到同龄宝宝也可以在网络上搜寻视频对照一下,记住这个办法只是为了获得线索而不是为了准确评判,当发现一些偏差的时候就可以带上记录请专家帮忙鉴别把关。

3、 积极参加儿童保健体检,适当补充定期的专家测评。关键是要找到你可以信赖的靠谱的专家,定期联络的好处是专家可以动态地了解宝宝的发育进程,从而避免临时看医生的局限性。

以我们曾经服务数以万计宝宝家庭的经验,上述三个办法相结合既不会漏掉发育落后,而且比自然发现的时间平均能提前1-3个月,最重要的是家长负担不大而且通过及时干预训练还能帮助宝宝解决发育落后的问题。


冯国强老师谈新早教


不同月龄的小孩会有不同的运动发育水平,从最初的头竖直片刻到脖子稳稳地竖直,再到会翻身、坐、爬、站、走……脑瘫宝宝虽然也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运动发育变化,但是相对同月龄的小孩来说,他们在运动发育方面却又是明显落后的。
比如到两三个月了,其他小婴儿抱起来时头都可以稳稳地了,他们抱起来时头却还是摇摇晃晃的;到了三四个月时,其他小朋友俯卧时都可以把头抬高到90度了,他们俯卧时却还是脸蛋贴着床,或者是很吃力地才能把头稍微抬离床面片刻;等到六个月左右时,其他小朋友都能独立稳稳地坐着了,他们却还不能翻身;等到一岁时,其他小朋友都能四处爬行甚至开始走路了,他们还是坐不稳。
除了大运动的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小朋友外,在精细动作的发育上,他们也是比同龄的小孩落后,抓、握能力差,甚至不能把手放到嘴边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