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大樹九死一生,中興通訊手機業務為何始終不溫不火?

如果說去年哪家中國高科技公司的日子最不好過,那就是中興通訊了。最為一家成立已經20餘年的高科技公司,卻遭遇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災難。美國以中興通訊違反其限制向某國出口產品的“霸權主義”為理由,發動了對中興通訊關鍵電子元器件禁售的命令。

背靠大樹九死一生,中興通訊手機業務為何始終不溫不火?

那一兩個月的時間裡,不僅僅是中興通訊最為黑暗和屈辱的時間,更是中國高科技產業黑暗和屈辱的時刻。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因為美國人的一紙禁令無奈之餘甚至就不得不面臨斷糧的風險。雖然經過了一兩個月的各種斡旋,最終中興通訊按照美國人的要求交付了鉅額的保證金罰款,而且還答應了在美國人的眼皮底下從事業務開展,這才最終獲得禁令的解除,讓中興通訊逃過了這一劫。

背靠大樹九死一生,中興通訊手機業務為何始終不溫不火?

但是您發現沒有,即使沒有2018年發生的“中興通訊事件”,其公司的產品和業績一直都是不溫不火,甚至還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特別是以手機產品為例。

我們都知道早在諾基亞、三星、HTC等國外品牌開始進入中國手機市場之際,國內的幾大科技公司就開始了手機制造之路。其中以聯想、華為、中興和酷派為代表,組成了當時號稱“中華酷聯”的國產陣營,可以說中興在手機市場起步之餘是非常早的,並沒有落後於其他幾家科技巨頭,但是為什麼中興現在的情況卻是一天不如一天呢。

背靠大樹九死一生,中興通訊手機業務為何始終不溫不火?

以國內的兩家科技巨頭來說,華為和中興的起步軌跡非常的類似,兩家公司都是起步於通訊器材的製造和銷售,並且都是世界500強的企業。但是中興這幾年整體業績一般,而華為卻是蒸蒸日上,成為了美歐等國家重點打壓的對象,對比之下就會發現中興通訊逐步衰落的原因所在。

背靠大樹九死一生,中興通訊手機業務為何始終不溫不火?

首先中興通訊始終缺乏一種“創新”和“堅持”的進取精神。以手機通訊為例,國產手機都起步於模仿,一開始各大廠商都是模仿的三星、HTC等境外品牌的設計風格、產品功能等。但是華為卻非常深入瞭解中國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不斷推出新的、有自己創新設計的產品,包括分立華為、榮耀等品牌,完美的、持續進攻性的市場策略滿足了消費者的需要,並逐步建立起了客戶粘性。而反觀中興通訊這兩年所突出的手機從外觀上而言都缺乏新意,產品功能上更是沒有什麼亮點,整個給人的感覺就是為了應付消費者而已。這種結果就是導致消費者越來越遠離這個品牌。

背靠大樹九死一生,中興通訊手機業務為何始終不溫不火?

其次是中興通訊缺乏危急意識。華為在手機產業開始初期都考慮到了核心配件被斷糧的後果,所以任正非一開始都投入了巨資進行處理器等核心配件的研發,後來又考慮到軟件問題又投入巨資搞了新的備用操作系統。而中興好像一直都沒有這方面的聲音,所用的核心產品配件都是買買買回來的。終於在2018年美國人有預謀的發動了一次商業禁售行為,中興一夜之間就感到離公司關門已經不遠了。

背靠大樹九死一生,中興通訊手機業務為何始終不溫不火?

科技公司的核心不是在於公司門頭上的那兩個“科技”的字,而是在於實驗室裡面有多少科研人員在辛勤工作,在於科研人員有什麼新的產品設計或者專利,在於產品線上有什麼新的產品即將下線面向消費者,在於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者企業可以卡住企業的命脈。中興通訊要走的路還很多很多,希望它能亡羊補牢打破過去的屈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