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予”和“取”的人,都是會做生意,處事圓滑有大智慧的人!

善用“予”和“取”的人,都是會做生意,處事圓滑有大智慧的人!

善用“予”和“取”的人,都是會做生意,處事圓滑有大智慧的人!

菜市場中有甲乙兩個商人,他們都是做賣豬肉生意的,攤鋪位緊挨在一起。然而每天乙商人的豬肉總是先賣完,而甲商人的豬肉總剩下一些,加班加點多賣很久。難道是乙商人長得帥,受人歡迎,其實不然,同是長得腰肥肚圓的五六十歲的大叔,顧客應該不會都是這種重口味吧。開個玩笑,細心揣摩的你會發現一個特點:甲刀功技術一流,顧客賣肉報出斤兩時總是一刀切,準確無誤。而乙也是一刀切,總是在稱完重量說正好後,還在其它部位割出一小塊添加在上面。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動作,高下立判。

善用“予”和“取”的人,都是會做生意,處事圓滑有大智慧的人!

如果上面的例子看不明白,那我再舉個簡單清楚些的例子。

我家有親戚在某個城市裡賣豆芽,有年我路過他那,他正好有事離開一夥讓我看下攤子。臨走時告訴我價格等一些基本問題,這些都是些小問題,他一說我也就會了。於是我迎來了第一個客人,他說讓我稱一斤豆芽,我也不知道一斤大概多少,就大概的裝了一些,一稱多了半斤,我就趕緊往外倒了點,再稱還又是多了二兩,我又往外倒了一些,放在稱上正要說正好時,那個客人卻氣呼呼的東西也沒買,騎個自行車掉頭就走了。當時,我就覺得好奇怪,不是正好一斤嗎?你幹啥不要了生氣得走了。於是親戚回來時我把這個清楚向他說了,他一聽樂了:像你這個賣遲早餓死,我們一般都是顧客要一斤,我們先裝八九兩,然後說正好再往裡裝一點,這樣客人就會開開心心的拿著東西走了,而且下次他還會來。

這就是一個往外拿和往裡裝的區別,賣給顧客東西的重量是一樣的,但做法不同,顧客的感受也不同,因此而產生的結果也不同。究其根本就是“予”與“取”的區別。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古人用簡潔明瞭的八個字便闡述了商人經商之道的真諦以及世人為人處事的大智慧。

善用“予”和“取”的人,都是會做生意,處事圓滑有大智慧的人!

“取”是結果,“予”是手段 ,欲取先予,不可本末倒置。

每個人釣魚時,必先準備魚餌,想釣什麼樣的魚,得準備什麼樣的餌,這裡面都有一大堆學問,精於釣魚之人便深諳此道。這時的“予”的手段是餌、是誘惑

這種餌更是多不勝數,比如說某個燒烤店送出的餌就讓有些人無法拒絕還可以長期利用,產生巨大的回報。他推出的方案便是“進店既送啤酒300瓶”,絕對是一次性送,這麼多酒一般人都喝不完,但不能打包帶走,怎麼辦,只有存在店裡,下次來繼續喝。這不正是典型的以啤酒為餌吸引顧客進店,再以存在這裡喝不完的啤酒為誘惑讓你再次來消費嗎!

善用“予”和“取”的人,都是會做生意,處事圓滑有大智慧的人!

“予”也是積累和付出

積累的過程既是你的付出,積累多少,付出多少往往和回報多少是成正比的。沒有成正比,如果不是做的方法不正確,那隻能說積累的還不夠,付出的還不多。古今中外那些名人志士,無不方向明確,未成功時都是付出時間、精力和錢財,積累自己所欠缺的知識、人脈和財富,時機到時便能一鳴驚人、一飛沖天。

善用“予”和“取”的人,都是會做生意,處事圓滑有大智慧的人!

“予”也可以是籌碼和技巧

在和人談判時,你能給對方什麼時,便是你的籌碼,也是對方衡量要不要和你合作或要如何和你合作的標準。在談判時能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立場為考慮問題,說出別人的需求以達成合作的目的,便是你的技巧。

如某個當地自媒體平臺想要做活動沒場地,就去找當地房場開發商談,因為他們那有場地,而他們需要的是人氣。這樣問題就好解決了,自媒體平臺就可以利用這點,大談給他們帶多少人過去,這些人帶過去後又產生什麼效果等等。這樣說會有哪個房產開發商會拒絕,除非他們的房子早賣光了,不想再幹了。

善用“予”和“取”的人,都是會做生意,處事圓滑有大智慧的人!

“予”同樣是城府和心機

人們往往都會說:爬得越高,摔得越重;飛得越高,跌得越慘。這些話雖然包含著濃濃的醋意,但往往也是城府深心機重的表現。

一個人成功了總會得意忘形,這時不懷好意的人就會包容那個人的得意,處處奉迎他的忘形。慣著他、養著他、捧著他,從不指出他的錯誤和缺點、事情的關鍵因素,最終破產失敗,而不懷好意之人心中卻竊喜,得意時還會大叫:活該!

再比如說武王付紂時,眾人都勸他立刻出兵,而他總說:時機未到。他是在等,等紂王搞得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眾叛親離、人神共憤的地步,他揮兵而上,名正言順,取而代之。

這就是一個“予”的體現:讓你折騰,讓你鬧,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

善用“予”和“取”的人,都是會做生意,處事圓滑有大智慧的人!

當然“予”的應運可以千奇百怪,儘可能地發揮想象,可以做到無所不用其極。“予”做好了,剩下的就是“取”,這就是我們的根本,是我們隱藏在“予”後面的目的和需求。善於把“予”做得光鮮亮麗,把“取”做得恰到好處的人,只談“予”不說“取”,都是掌握了人性哲理的人。

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中,少不了形形色色的人生百態,卻離不開“予”與“取”的因果。先予後取,總能讓人皆大歡喜,互惠互贏;先取後予,常讓人興趣缺缺,草草了事;常取不予,會讓人覺得吃相難看,面目猙獰。

善用“予”和“取”的人,都是會做生意,處事圓滑有大智慧的人!

生活中往往會因為某個平臺的餘額上多了幾塊錢物品差價退款,到賬時的意外和興奮;會因為走在路上路過一個賣李子時,你買了兩斤,別人因為說你長得好看而多送你兩個,是否會得意和驚喜;會因為在一起消費完成後,老闆再送上兩注彩票,是否會拿著彩票為夢想編織和憧景。

這些無所不在的大小事情都是一種運用“予”和“取”的體現,是一種人性的利用,更是智慧的描述。

做生意如此,做人亦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