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狂风战斗机超高清细节,堪称欧洲飞豹战机,做工精湛铆钉不多


上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F-14,F-15,F-16等一大批战机相继首飞成功。世界战斗机从第二代跨入了第三代。与美国强大的军用航空工业相比,欧洲也没有松懈。英国,德国和意大利集三国之力,终于也推出了一款双座双发超音速变后掠翼战斗机,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狂风战斗机。这款战机主要用于近距空中支援、战场遮断、截击、防空、对海攻击、电子对抗和侦察等。从技术上看,也是典型的三代机。

狂风战斗机于1974年首飞,随后开始大量装备三个国家的空军。后来也有一些型号对外出口。狂风战斗机表面上看是一种战斗机,实际有三个不同的型号。分别是IDS战斗轰炸型,ADV防空拦截型战斗机,ECR电子战型与侦察型。其中ADV型主要装备英国皇家空军,已经全部退役。

本文中的主角都是德国空军的IDS战斗轰炸机型,IDS也算是狂风战斗机的基本型号。这款战机空重13.8吨,最大起飞重量约28吨。装备两台RB199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加力推力达到76千牛。与我国后来的歼轰-7飞豹战机相比,两者的性能与作战特点非常相似。也可以理解成狂风就是欧洲的飞豹歼击轰炸机。或者说歼轰-7战机就是中国版本的狂风。


德国空军的IDS战斗轰炸机型从外观上非常好区别,就是这款战机在机首下方有两门27mm机炮,一边一个。而狂风ADV防空拦截型战斗机,一般只有一具27mm机炮。ECR电子战型与侦察型一门也没有。这里可以看出,德国版本的狂风IDS战斗机,对机炮非常迷恋。另外大家注意观察图片的细节,可以看到零碎的铆钉不多,整体工艺水平与F-15战机相当。

另外德国空军的IDS战斗轰炸机均采用雷色的雷达罩。早期这些狂风战机的雷达性能一般。毕竟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包括美国研制的几款F系列战机,雷达对地性能都很一般。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F-15E战斗轰炸机的所使用的新一代机载雷达,对地性能才有了质的飞跃。F-15E战机历史上的战果太经典。

由于原始设计的原因。狂风战机的座舱视野也相当一般。与美国同期的F系列战斗机相比,在空战性能上,不管是机动性,还是航电系统,以及机载武器水平都有不小的差距。毕竟战斗轰炸机与当时的F-15和F-16战机相比,在制空能力上完全不是一个经别。就算英国皇家空军后期装备的狂风ADV型,其制空性能也大大低于F-15战机。


图片为狂风战斗机的前起落架,可以看到与同时期的F-15战机相比,狂风IDS版本战机的起落架要粗壮得多。一方面说明以对地攻击为主的战机,其起落架都相当粗壮,另外也说明在起落架材料上,相比欧洲三国,美国有独到之处。

图片为德国空军狂风IDS战机的进气道。与F-15战机的进气道有些相似。但是由于发动机推力较小,其进气口的横截面积要小很多。本文非实时新闻,只是与大家分享一些笔者以前拍的军机图片,从图片中的细节可以看到世界各国战机设计的一些特点。大家有兴趣对比笔者以往发过的各种细节,对比以后,其中有意思的地方很多。

图片为德国空军狂风IDS战机可变后掠翼的根部,可以看到并未采用翼身融合技术。也没有F-14雄猫战斗机类似的部位厚实,说到最后主要问题还是发动机推力小。要是欧洲当时有推力100千牛以上的涡扇发动机,狂风战斗机也不是后来的样子。发动机,发动机,发动机,可以算是战机设计最重要的三大要素。


图片为德国空军狂风IDS战机可变后掠翼与机体连接的整体图,可以看到狂风战机机体比F-15战机更粗壮,但是机翼面积要小很多。这也导致狂风战机想做高G的机动动作,非常危险。其整体的机动性,比F-15战机低一个档次。

当然狂风战机在当时作为欧洲最好的战斗轰炸机还是合格的,其可以携带大量的对地攻击弹药。在几场局部战争中还是尽心尽责的。另外狂风战机在设计上也有不少亮点,例如图中的挂架,可以随着机翼角度的不同而转动。在细节上还是可圈可点的。另外战机的整体加工工艺也是当时欧洲最高水平。大家觉得狂风战机的做工,对比我国航空工业现在的标准,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