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陵——扶風黃堆

<strong>黃堆今在扶風縣原黃堆鄉所在地,在周京都東,傳說是西周王陵之地,故稱黃堆。

古公亶父止於岐下《詩經·大雅》記載“爰始爰謀,爰契我免曰止曰時築室於茲”,就是發展農業建房舍,修京都。周族繁衍生息,離不開墓地。遠古時期,對安葬之地非常重視。周王朝就要選擇安葬理想之地,就用星宿八卦來定位,安五星測位於橋山青石峰下,山脈遠伸,龍自坎宮發脈,舒曲活動,在山脈前有一方頂之山穴星特起,方山古稱玉印山,分東玉印和西玉印,東玉印山生龍入首,美水河環繞結地於岐周美陽(今法門)西玉印山結穴於黃堆。古公亶父看到此地,依山傍水,山明水秀,砂水朝迎。左有青龍在岸,右有白虎懷抱,前有朱雀對照,後有玄武結穴,吉龍吉地,堪作佳城,昭穆養葬永安王靈。特別是西玉印山,穴龍於此,穴內藏氣,外聚風埌。先祖安葬此地後,必有一統江山之人,王陵就定於此地。

黃堆青山遠亙碧澗長襟,自王室先祖安葬之起,就對王陵破土大修。當時王陵松樹成林,翠柏成行,竹苑風影,春路梅花,暑夏楊枝,高秋林染,冬柏送香,真是洞前長流水,陵後青山俊,西周崇尚禮儀,對先祖祭祀非常嚴格和重要。周王朝對祭祀先祖作了典章,《國語周語》規定“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蠻夷要服,戎翟荒服”。就是說甸服地區要向天子供應祭祀祖父和父親時的祭品,侯服地區要向天子貢祭祀高祖和曾祖的祭品。賓服地區要向天子貢祭祀遠祖之祭品,要服地區要向天子貢祭祀神靈之祭品,荒服地區要朝見天子進貢祭品。進貢先祖父的祭品每天一次,進貢祭祀高祖和曾祖祭品每月一次,進貢祭祀遠祖祭品每季一次,進貢祭祀神靈祭品每年一次,入朝朝見天子荒服終生一次,這是西周先王之訓導。祭奠者由王宮命官大祝,安排人員負責祭祀按不同地位、人群、宗親遠族以九祭儀式來祭祀,九祭為:一、命祭;二、衍祭;三、炮祭;四、周祭;五、振祭;六、擩祭;七、絕祭;八、繚祭;九、共祭。西周祭祀頻繁,本族王室諸侯外邦都來貢品祭祀。當時前來王陵祭祀者,真是車水馬龍,風從雲集,由此看出當時黃堆何等的威嚴。

西周王陵——扶風黃堆

黃堆為王陵,傳說是符合歷史的《逸周書.作雒解》雲“武王既歸,乃歲十二月崩鎬,殯於岐周”,出土文物牆盤銘文所說“武王命周公,把微史烈祖安置在 地”,就是在周原範圍以內,傳說周文王葬於此地。1980年以來先在黃堆發掘西周墓21座,車馬坑3座,出土多件青銅器、陶瓷器、玉石器。後在黃堆發掘西周墓葬32座,均系土壙堅穴墓,著名考古專家羅西章教授曾在洛陽國際考古學術會上發表論文,闡述:黃堆就是西周王室成員墓地所在地,得到考古界權威贊同和認可。黃堆順乎歷史之天理,應乎傳說之人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