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欠薪事件发酵,专利大鳄如何自救?

汉能的天是一点一点变的……

5月,拖欠员工工资。

7月,断缴员工住房公积金。

8月,断缴各种社会保险。

十一长假刚过,矛盾达最高潮,二百余名汉能集团员工聚集在公司北京总部门前讨薪,汉能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已被揭开。此刻,数亿网民将目光焦点集中在了曾身价超过马云前首富李河君身上,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集团创始人曾数次让汉能陷入深渊、又能在不久后神奇地将危机化解。

那么这一次,李河君还有办法吗?

汉能欠薪事件发酵,专利大鳄如何自救?

欠薪丑闻背后,李河君和他的汉能

实际上,或许是因未踏足大众消费领域,比起在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的马云和阿里,王健林和万达,李河君与他的汉能显得如此低调。但实际上,在新能源界,汉能可以说是中国的领军人物。

据公开资料显示,1994年,不到30岁的李河君成立了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于同年用一千多万元的价格在家乡收购了一座1500千瓦的小型水电站。此后,汉能收购水电站的装机量从几千千瓦到几十万千瓦,收购地域也扩展到了浙江、广西、云南等地。

2003年,汉能开始筹建金安桥水电站,耗时八年终有果,金安桥水电站成了世界领先的民营水电站,每天产生约1000万元的现金,这座水电站已然成为汉能集团的提款机。

汉能欠薪事件发酵,专利大鳄如何自救?

或许因感到行业的天花板,2009年,李河君拿出全部100亿美元身家,全面进军光伏行业。当时,光伏行业虽正值光速发展期,但李河君却放弃了占据九成市场的硅晶产业,而选择了贵到市场用不起的薄膜太阳能。

2011年,汉能收购于港交所上市的伯阳太阳能,实现借壳上市,此时恰逢政府补贴大潮,汉能获得国有银行贷款支持。此时,有批评声认为,李河君已经成为一个通过空手套白狼来实现资本运作的人了,李河君用行动予以回击。

2012年下半年,全球光伏市场遭遇寒冬,但在年底,李河君就高调宣布汉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商。据悉,2012年至2014年期间,汉能先后发起四起海外收购,这些企业均为薄膜太阳能同行企业。通过收购,汉能成功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铜铟镓硒(CIGS)和砷化镓(GaAs)技术,占领了薄膜太阳能产业的技术制高点。

有报道称,汉能通过自主收购,让其有足够的研发能力,从而保证竞争力,就可以进一步凸显其行业领导能力。

2014至2015年,汉能股价不断提升,当总市值超过1500亿港元时,李河君以1600亿元财富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上的中国首富榜。

然而,仅百天之后,2015年5月20日,李河君与汉能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创。因港股市场针对汉能薄膜发电进行做空运动,其股价遭遇断崖式下跌,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市值已经蒸发1442亿港元。

一时间,有关汉能涉嫌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的传言漫天飞起。汉能内部也出现高管离职、员工裁员等情况,据2015年汉能年报显示,这一年的亏损额是前四年盈利总和的近两倍。

有人提到,汉能此次欠薪,很有可能是“520恶性做空”余震犹存。

但不管是否真的有余震,事实证明,汉能并没有因为这次做空事件倒下,或许是水电站依然能生钱,或许是薄膜太阳能产业也能有所产出,汉能通过一系列的架构调整后,在2016年高调回归。

此后,受惠于公司在技术上的突破与国家政策对新能源发电等产业的大力支持,汉能实现了收入和净利双向增长。据其财报显示,2018年,汉能收入达212.52亿港元,较2017年增长约246%。

然而,盈利如此庞大的情况下,却发生大规模欠薪事件,有媒体报道,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原因:

一是汉能薄膜面临庞大的应收账款;

二是资金可能被原来的债权人截流;

三是利润可能来自合同金额。

总的看来,汉能出现现在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现金流出现了问题。

汉能欠薪事件发酵,专利大鳄如何自救?

手握万项专利,汉能实力犹存

上述媒体还表示:“如果能够挺过这一关,汉能未来的前景应该不会太差。”可以说,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

在汉能总部,有一面长约50米、高约5米的墙,墙上密密麻麻地挂着各式各样的证书,均是汉能这些年来取得的专利认证,业界称之为专利墙。之所以如此高调 “炫耀”,可以说,汉能实“资本”。

据悉,汉能近年来专攻的薄膜太阳能属于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过去多年来,其专业技术一直被国外少数公司所垄断。

李河君亦深知技术的重要性,前文提到,其在2012—2014年间,收购多家海外同行企业,正是另一种形式的技术整合与自主创新。通过整合,汉能打造了从研发到装备制造再到终端产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

同时,汉能还积极组织研发团队,在中国、美国、瑞士等地,建立了八大研发中心,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汉能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一万件,授权专利超过2100件。

对技术的储备使得汉能更有资本在太阳能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培养更多“独角兽”公司,目前,汉能已相继在绵阳、成都、大同等地建设了产业园,布局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有报告预期,到2020年,全球薄膜太阳能可开发市场规模可达114万亿元,中国市场份额将超过20万亿元。也就是说,汉能即将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而如何将目前掌握的万项专利技术转换成市场优势,是汉能急需考虑的问题。

10月15日,李河君在给员工的一封致歉信中称11月就可正常发薪,并且提到公司的下一步要开始降本增效、优化结构、聚焦核心为员工加油打气。汉能是否能挺过这一关,迎来无限前景,我们将拭目以待。

汉能欠薪事件发酵,专利大鳄如何自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