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大唐第一战神?三战灭三国,位居凌烟阁,非他莫属

(说历史的女人——第976期)

毫无疑问,在中国古代数千年历史中,唐朝最强大;论人才,唐朝也是最多。这里不说文人,单论武将。那么谁是大唐武将中的第一牛人?或者说,谁是大唐第一战神?这个问题,向来争议颇多,毕竟,大唐数百年历史,不可能像武侠小说中一样,来个武林大会,或者像戏台上表演的一样,来个校场比武就能解决了的。所以,还要看此将(帅)的具体战绩。你说你再牛,再神,一次胜仗没有打过,也是个P;你说你再厉害,刚上战场,噗嗤一枪被人刺死了,也是个萝卜。

那么究竟谁是大唐第一战神?三战灭三国,位居凌烟阁,非他莫属!

谁是大唐第一战神?三战灭三国,位居凌烟阁,非他莫属


此人就是被人黑最狠的苏烈苏定方。也真是怪了,放着这么个大英雄,不歌颂,后人偏偏拿那些胡编的人物说事。动不动就李元霸两只锤800斤,一人能一仗杀敌几万,骗小孩玩。令人不解的是,时至今日,还有许多电影、电视剧拍这些弱智玩意赚票房,坑人不浅;时至今日,在影视剧里还不肯表现历史上那些真正的大英雄。

而苏定方正是这样一位大英雄,堪称大唐第一战神。但在演义小说里,在评书里他却被黑得一塌糊涂,说他杀死了大英雄罗艺、罗成等,最后被罗成之子罗通给掏了心。简直胡扯八道。而这些都是拜一些演义小说比如《说唐》《罗通扫北》《薛仁贵征西》《薛丁山征西》《隋唐演义》《兴唐传》等所赐;后来说书的,拍电影电视的,也跟着起哄。他们其实都是哗众取宠、歪曲历史事实的。所以,对于苏定方,必须给以正名。此文,笔者就还苏定方一个清白。

(一)苏定方是如何被越描越黑的?

其实苏定方刚被后来的文人搬上传记被叙述时,还是个正面人物。比如最早的就是罗贯中写的《隋唐两朝志传》,苏定方是做为大唐战将追随唐太宗征伐辽东的,苏定方被写得很简略,但也是个英雄。

到明朝万历年间,诸圣邻的小说《大唐秦王词话》(也有说此书原著是罗贯中,诸圣邻是再次修订的)中,苏定方的人物形象丰满了许多,书中对他有如此描述:“凛凛威风气势昂,熊腰虎背半戎装,袋中紧扣弓和箭,鞘内深藏宝剑光。”

当时的苏定方是为军阀刘黑闼效力的,后来归附李世民,总之,他是正派人物。不过书中虚构了一个情节,就是苏定方同罗成大战,双方棋逢对手,大战百余合不分胜负,最后苏定方在淤泥河之战设计杀死罗成。但那时,苏定方同罗成各为其主,谁杀谁都不为过。书中无意贬低苏定方。但这个虚构的情节被后来的文人们抓住不放,大肆渲染。

先是《说唐》,说苏定方在进攻燕山时,与罗艺交战,用暗箭射杀了罗艺;后来他又在紫金关外用计把罗艺之子,隋唐第七条好汉罗成引到淤泥河内,将其乱箭射死。但爱才的李世民还是招降了苏定方,他还被李渊封为锡国公。

到了《说唐后传》即《罗通扫北》中,苏定方则彻底成了一个白脸奸臣。他的两个儿子苏麟和苏凤与瓦岗后人形同水火,他们同其父苏定方共同陷害罗艺之孙、罗成之子罗通。最后苏定方被罗通捉住,被罗通剖腹掏心而死。

在《说唐三传》即《薛丁山征西》里,苏定方的孙子苏宝同又和唐朝的英雄后代们为敌,苏宝同又杀害了秦琼的独子秦怀玉,和尉迟恭的两个儿子尉迟宝林、尉迟宝庆,又把薛仁贵打吐血,并导致罗通阵亡。最后苏宝同被薛仁贵之子薛丁山干掉了。

《兴唐传》里更离谱,苏定方不仅杀了罗艺、罗成,他还用冷箭射死隋唐第六条好汉伍天锡,可谓坏事做绝。我算是服了。其实上面被苏定方及其后代所害的众人中,除了罗艺、薛仁贵,历史上有这俩人外,其他的像罗成、罗通、薛丁山、秦怀玉、尉迟宝庆、伍天锡等,纯属子虚乌有,瞎编的。而罗艺和薛仁贵俩人咋死的,也跟苏定方没有毛线关系。

先说罗艺。这人在隋末也是个大军阀,后来归属李唐,在李世民攻伐刘黑闼时,他确实立过大功。李渊也待他不薄。但他后来居功自傲,还跟李建成要好。李世民继位之后,罗艺因曾得罪过李世民,怕李世民收拾他,于是先下手为强,起兵造反。结果没弄成事,反被部下割了头。此人倒是不地道,是个不忠不义之徒。后来的文人却栽赃苏定方杀了他。当罗艺被杀时,苏定方确实还没有归附大唐,还在隐居;并且当时他父亲去世,他正在家守丧。罗艺反不反,死不死,他才懒得管。

薛仁贵之死也跟苏定方没有一毛钱关系。因为苏定方在薛仁贵死之前已经死了16年。闲言少叙,书归正传。且看苏定方都立了什么大功,能不能称为大唐第一战神。

(二)自古英雄出少年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冀州武邑县(今河北武邑县)人。后来迁居始平县(今陕西咸阳兴平市)。苏定方少年时便骁勇善战,胆气超群。

谁是大唐第一战神?三战灭三国,位居凌烟阁,非他莫属


隋朝末年,苏定方的父亲苏邕率领乡兵数千人,为州郡(官府)讨伐贼寇。15岁的苏定方开始跟随父亲征战,经常冲锋陷阵。苏邕死后,苏定方接替父亲统领部众。他先后率军大破清河叛军首领张金称,和邯郸叛军首领杨公卿,战功卓著。苏定方可谓一位标准的少年英雄。

后来天下大乱,苏定方投奔河北义军领袖窦建德帐下。窦建德败亡后,他又投奔窦建德旧将刘黑闼,屡立战功。到公元623年,刘黑闼兵败被杀,苏定方归隐故乡,并没有为唐朝效力。

其实在苏定方归隐之后,才发生了罗艺事件。也可以说,苏定方在大唐王朝的建立中,是没有功劳的,因为他先是跟着窦建德干,再跟着刘黑闼混,而这两个人都是跟李唐对着干的。这也许是后人,也就是李唐的拥趸者黑他的原因之一,你没有为我大唐江山的确立建功啊,甚至还产生了负能量嘛。但评价一个人,得看他的一生,不能只看他的前半生或者后半生;或者说,得看他一生中的主要表现,不能因一个人曾经杀死一只青蛙,就说他是个坏蛋。

同样,对于苏定方来说,他严格上不算是隋唐英雄,而应该是纯粹的大唐英雄。因为他真正归附大唐,为唐朝效力时,唐朝已经建立9年,是在他35岁之后的事情了。

(三)跟随李靖,大破东突厥

苏定方是在公元627年归附大唐的。那年李世民刚刚称帝,他才29岁,意气风发,他想整点大动作。也就是说,统一中原已经实现,但这还远远不够,得有世界眼光。他早知道苏定方这人牛,现在在家闲着没事,得把这哥们请出来搞点事情。当此之时也,苏定方已是三十有五,虽名声在外,但事业上确实比较汗颜,不过他也早看出李世民这人牛,能干大事,于是就跟着李世民干了。

李世民上台后的第一个大手笔就对准了突厥。突厥人可是汉人的老对头,双方打来打去,打了千百年,也没能分出个高低,如今突厥分成了两派,就是两个国,东突厥和西突厥。东突厥离唐朝最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李世民决定先收拾东突厥。于是,630年,李世民派大唐军神李靖去攻打东突厥,当时苏定方任李靖的先锋。

就像足球场上的前锋,能胜任这个位置的必须是牛人,像罗纳尔多、梅西、C罗这样的人物才行。当时的苏定方就相当于后来世界足坛的这仨人。李靖当时还是大唐的军神,但已经年龄不小了,59岁,还能干几年。数年之后,当苏定方独当一面的时候,他基本就退休了。不过当时,还是老李说了算。他让苏定方当先锋,去突袭东突厥王颉利可汗。

谁是大唐第一战神?三战灭三国,位居凌烟阁,非他莫属


这年二月初八夜里,苏定方率领200名骑兵出发了。当时大雾满天,啥都看不见,颉利可汗认为唐军肯定不敢进军。可苏定方艺高人胆大,偏偏在大雾中进军。他料得很准,当他的轻骑兵离突厥驻地大约只剩一里远时,大雾突然散去。好!苏定方大旗一挥,唐军直接冲进颉利可汗的大营,对方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大溃。颉利可汗仅带数十骑逃跑,余众全部投降。此时李靖大军也正好赶到,东突厥溃不成军,唐军斩敌首万余级,大获全胜。

之后颉利可汗率领残兵1万余人想负隅顽抗,结果又被李勣的伏兵堵截。李勣也是战神级的人物,再败敌军。此战,唐军俘获东突厥5万余人而回,彻底击败东突厥,直接导致东突厥灭国,颉利可汗逃跑中又被唐军俘获。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阴山之战,此战也奠定了大唐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而此战,苏定方当为首功。

(四)苏定方一战高句丽

655年春,朝鲜半岛的高句丽联合百济、靺鞨进攻新罗,攻占其北境三十余城。新罗向唐朝求援。当时是唐高宗李治当政,军神李靖已经去世,李治派苏定方与程名振率军1万讨伐高句丽。苏定方等渡过辽水,牛刀小试便大败高丽军,杀敌1千多人,焚毁其外城后胜利回师。

(五)随程咬金征伐西突厥

东突厥被灭了,西突厥又想搞事情。655年,大唐派老将程咬金率大军去摆平之。苏定方被任命为前军总管,跟随出战。唐军初战告捷,但之后,大军到达鹰娑川时,西突厥两万骑兵前来抵御。唐军总管苏海政部与之恶战,但未能决出胜负。西突厥又派来两万多骑兵前来增援,唐军形势相当危急。

这时苏定方及时出击,他仅率领五百名精壮骑兵,翻越山岭直捣敌人军营。突厥兵大败,唐军追击二十里,斩杀1500多人,大获全胜。但后来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苏定方的功劳,煽动程咬金退兵。他又假传诏书,说程咬金恃勇轻敌,自己接替了程咬金的指挥权,接着下令唐军停止进攻。当时苏定方劝程咬金扣押王文度,但程咬金不听。

后来唐军无功而返,王文度假传圣旨,被削职为民,程咬金也被罢官。

(六)苏定方灭西突厥,生擒其主

657年,唐军再次西征西突厥。既然程咬金不行,这次是苏定方直接挂帅,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苏定方从金山北面出兵,大破西突厥处木昆部,其首领率众1万多人投降。然后,苏定方又率1万余人同阿史那贺鲁的10万大军展开激战。

谁是大唐第一战神?三战灭三国,位居凌烟阁,非他莫属


此战,苏定方在三十里的战线上斩杀突厥人马数万,杀其大酋都搭达干等200人,突厥军大溃。阿史那贺鲁率数百骑逃跑,企图卷土重来。后来天降大雪,地上积雪二尺之深。苏定方领兵踏雪进军,昼夜兼程,长驱直入突厥腹地,趁其狩猎无备时,纵兵进击,击败贺鲁的部属数万人。贺鲁率其残部继续逃亡,苏定方穷追至碎叶水,尽获其众,后生擒阿史那贺鲁。

唐军此次征伐西突厥,收其人畜40余万,直接灭其国。息兵后,苏定方安抚西突厥诸部,开路设驿、安抚百姓,使当地人恢复了正常生活。

西突厥灭亡后,原臣服于西突厥的中亚诸国纷纷降附,整个西域全置于唐朝的掌控之下。唐朝的势力也因此延伸至中亚。

(七)苏定方大败吐蕃;平定葱岭三国

659年,苏定方以少胜多,于乌海大败吐蕃军。同年冬,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的三个藩国反叛唐朝,攻破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高宗诏令苏定方再度西征讨伐之。苏定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叶水。他挑选精兵强行进军三百里,突袭都曼率领的三国叛军,大败敌军;都曼退回马保城,苏定方又挥师进攻,将城池包围起来。都曼无计可施,于是把自己捆绑起来,出城投降。

葱岭以西全部平定,唐朝西部疆域至此直抵咸海(一说里海),面积达到史上最大。

(八)苏定方灭百济国,生擒其主

朝鲜半岛上的百济依仗高句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659年,新罗王向唐朝求救。唐朝决定东征百济。660年三月十日,苏定方被任命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大军10万人征讨百济。

唐军横渡黄海,直抵熊津江口,首战大败百济先头部队。苏定方乘潮而上,率步、骑兵夹江并进,直逼百济都城。尽管百济举倾国之兵来战,但由于百济内部不和,苏定方抓住时机,攻陷其都城。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投降,百济灭亡。唐朝攻灭百济,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罕见的跨海两栖作战,体现了唐朝强大的水军力量,和先进的航海造船技术。

此战,苏定方生擒百济国主和贵族九十三人,又带其12000多俘虏凯旋而归。百济平定后,其国被分为五部,唐朝设五都督府,下辖三十七州,二百五十县,全部纳入唐朝版图。

(九)苏定方再战高句丽

苏定方是活到老,战到老。660年,69岁高龄的苏定方再次率军征战高句丽。高句丽一直是唐朝的一个隐患,早在唐太宗时期,李世民便数次进攻高句丽,并一度御驾亲征。但因各种原因,均未能灭掉此国。苏定方灭百济数月之后,于当年十二月,奉高宗之命,再次出征。

当时同苏定方一同出战的大唐名将还有契苾何力、刘伯英和程名振等。次年正月,唐朝又派萧嗣业率回纥等诸部兵马进军。诸路大军,水陆并进,其势汹汹,大有一举歼灭高国之势。

此役开始,唐军战斗很顺利。苏定方率南路军屡战屡胜,一度包围高句丽都城平壤;北路唐军在契苾何力率领下也战绩卓著,斩敌首三万级。但当南北两路大军合作围攻平壤之时,唐朝北部边境的漠北铁勒族发生了叛乱,唐高宗为平北方叛乱,令契苾何力、萧嗣业班师回国。此次突发事件,使得唐军南北两路合击高句丽的战略部署落空,战争陷入了持久状态。

入冬后,高句丽天降暴雪,大寒天气使唐军很不适应,加上粮草短缺,新罗人的军粮、冬衣都供给不及时,导致唐军陷入极大被动,难以作战。苏定方判断攻克平壤已不可能,为保存实力,遂解除对平壤的包围,班师回国。

(十)身死疆场,位列凌烟阁

与唐朝大部分名将,比如秦琼、程咬金、李靖、尉迟恭等都是病逝于家中不同,征战一生的苏定方最后是身死疆场的。在苏定方征战高句丽回来的第二年,唐朝西北边境又告不安,吐蕃与吐谷浑互相攻打。高宗又任命苏定方为安集大使,“节度诸军”,前去平叛和稳定局势。年逾古稀的苏定方再次出马,在西北边陲的瑟瑟寒风中,度过了他戎马生涯的最后时刻。

667年,苏定方去世,享年七十六岁。高宗在最初时尚不知情,等他听说苏定方逝世的消息后,颇为悲伤痛惜,追赠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

谁是大唐第一战神?三战灭三国,位居凌烟阁,非他莫属


苏定方一生驰骋疆场数十年,北击颉利,西灭突厥,东平百济,南震吐蕃,纵横万里,“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其中灭东突厥,擒获其主颉利可汗;灭西突厥,擒其主阿史那贺鲁;灭百济,擒其主扶余义慈,西域诸国皆被震慑降服。唐朝立国289年,其广袤疆域至唐高宗一朝达到了巅峰,对中国版图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苏定方居功至伟,说他是大唐第一战神,毫不夸张。《中国历代战争史》中也评价说,“苏定方之用兵,可谓神矣。”

苏定方不仅英勇盖世,且为人正直。当初他随程咬金征战西突厥时,有胡人投降。副总管王文度不听苏定方劝告,杀死降敌并夺取了他们的财物,当时唐军中只有苏定方丝毫不取这不义之财。葱岭三国叛军首领都曼投降时,苏定方曾答应饶他性命;为信守诺言,他后来在唐高宗面前请求免其死罪,从而使都曼免去一死。

唐太宗李世民当初为表彰为大唐立下大功的功臣,曾命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史称凌烟阁24功臣。后来到贞元五年,即公元789年,唐德宗李适下诏,将大唐后来的27名有资格入选凌烟阁的大功臣,增补进凌烟阁。史学界将这次绘像凌烟阁的功臣称为“凌烟阁二十七功臣”,其中褚遂良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就是苏定方。

大唐第一战神苏定方,位列凌烟阁实至名归!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说唐》《隋唐演义》《大唐秦王词话》《中国历代战争史》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