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機構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

恆大高新

公司季報點評:前三季度淨利潤增長256%,傳統業務企穩回升,防護及降噪業務放量增長

2019年1-9月淨利潤8328.5萬元,同比增長256%。公司公佈三季報業績,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3億元,同比增長49.34%,歸屬淨利潤8328.5萬元,同比增長256.34%。單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5億元,同比增長27.45%,淨利潤2324.3萬元,同比增長198.34%。前三季度銷售費用率為2.4%,同比下滑0.59個百分點,管理費用率為13.05%,同比下滑9.84個百分點,財務費用率為1.26%,同比上升0.24個百分點。前三季度毛利率53.28%,同比提升3.76個百分點。

傳統業務回暖、新業務放量,公司預計全年淨利潤達1-1.3億元。公司是國內綜合性工業設備防磨抗蝕新材料的龍頭企業,主要為電力、鋼鐵、水泥等企業提供工業系統設備防磨抗蝕的綜合防護方案。2019年,公司防磨抗蝕業務企穩回升,同時在國家環保相關政策實施背景下,垃圾焚燒爐防護、聲學降噪工程等相關業務新簽訂單量及項目完工數量保持快速增長。公司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為1-1.3億元,同比增長186.46%-272.4%。

環保及效率需求拉動防護業務。公司2017年切入垃圾爐防護業務,客戶為康恆環境、光大國際、綠色動力等垃圾焚燒發電的頭部企業。垃圾焚燒爐防護業務的增長主要是基於:(1)環保政策趨嚴,垃圾焚燒成為未來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未來垃圾焚燒爐的建設還有增長空間;(2)近兩年垃圾焚燒補貼降低導致運營商更注重發電效率,因此,越來越多的垃圾焚燒電廠採購的中溫次高壓、次高溫次高壓運行爐型增多,這導致了垃圾焚燒爐腐蝕問題的加重,市場對垃圾焚燒爐防護的需求增大。

工業降噪業務實現較快增長。公司降噪業務以工業降噪為主導,協同發展建築聲學與交通降噪等業務,預計整個噪音汙染治理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80-400億。聲學降噪業務的增長主要是基於:(1)環保稅法的出臺推動了企業進行工廠降噪改造工程;(2)公司具有一定的客戶基礎,原有的電力、水泥、鋼鐵等客戶群體能夠對公司聲學降噪業務的開展產生協同效應;(3)2019年恆大聲學新增《環保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資質提升使得投標範圍更廣。恆大聲學目前在工業降噪領域的業務增長較為迅速。

盈利預測。我們預計公司2019-2021年淨利潤分別為1.23億元、1.61億元、1.98億元,EPS分別為0.4元、0.53元和0.64元。我們給予公司2019年22-28PE,對應合理價值區間為8.8-11.2元,給予優於大市評級。

風險提示。訂單不達預期;下游需求放緩。

生物股份

公司季報點評:存欄拐點臨近,經營回暖可期

生物股份發佈2019年三季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48億元(-40.79%),歸母淨利潤2.48億元(-63.52%),基本每股收益0.22元。單三季度收入3.37億元(-49.81%),歸母淨利潤7846萬元(-75.62%)。

豬苗收入佔比較高,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利潤大幅下滑。生物股份主要產品為口蹄疫疫苗,豬用疫苗收入佔比較高。受2018年8月以來的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母豬存欄大幅下滑,導致公司今年前三季度銷售收入下滑40.79%。此外,由於公司口蹄疫市場苗收入佔比遠高於政採苗(我們測算2018年二者收入比例約為4:1),我們預計疫情之下高毛利的市場苗下滑幅度較大,導致利潤下滑幅度達63.52%,高於收入下滑。

存欄拐點漸近,經營有望底部回升。2019年9月,生豬和母豬存欄環比降幅分別為3.0%和2.8%,為今年3月以來首次收窄。據農業農村部信息,9月我國5000頭以上規模豬場生豬和母豬存欄已企穩回升,環比增幅分別為0.6%和3.7%。我們認為隨著全國各地養殖復產,存欄量有望於今年4季度見底回升,對於豬用疫苗的需求也將止跌回暖。對於生物股份來說,由於公司口蹄疫市場苗佔比較高,而市場苗主要客戶群體為規模化養殖戶,隨著規模化養殖戶存欄回升,我們認為公司的業績拐點將快於全國存欄的拐點到來。

長期來看,深遠的產業佈局、寬廣的技術護城河、優化的客戶結構有望助力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1)金宇生物科技產業園已逐步建成轉固,該智能化製造園區內的國家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同時具備細胞、小動物和大動物P3實驗條件,是目前國內擁有最高生物安全級別的動物疫苗生產企業。2)近期,金宇保靈和日本著名動保企業共立製藥成立合資公司,擬共同對寵物疫苗進行研發、生產和銷售,開拓國內外動保市場。此次合作是公司全球化戰略的踐行,有望開闢新的利潤增長點。3)非洲豬瘟之下小規模養殖戶大量退出,規模化企業抓住機遇大幅擴充產能,我們認為我國生豬養殖規模化進程將加快。客戶結構的變化有望刺激高質高價的市場化疫苗需求,以生物股份為代表的技術領先型企業有望享受其中紅利,實現收入和市佔率的雙重提升。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19-21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20/5.13/7.90億元,EPS分別為0.28/0.46/0.70元。公司是我國技術實力最強的動保企業之一,短期受外部環境影響並不改變長期成長能力,由於豬用疫苗佔比高,我們預測公司今年利潤降幅大於行業均值,但明年回升速度會明顯快於可比公司,給予公司2019年65-70倍PE,合理價值區間18.20-19.60元,對應2019年PB為4.26-4.59倍,維持“優於大市”評級。

風險提示。生豬存欄繼續大幅下滑。

恆逸石化

歸母淨利潤三季度環比增長9.8%,文萊煉化項目貢獻業績在即

事件

10月17日,公司發佈2019年三季報,報告期內公告實現營業收入622.05億元,同比增長2.2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14億元,同比增長0.41%,調整後同比減少9.3%。其中,Q1、Q2、Q3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09.76億元、207.54億元、204.75億元,同比分別為+33.21%、-13.65%、-2.72%;分別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3億元、8.53億元、9.37億元,同比分別為-39.74%、+113.78%、-15.13%,三季度環比二季度增長9.8%。前三季度實現經營性現金流20.89億元,同比增長25.39%。

簡評

三季度聚酯業績發力,助推季度業績環比正增長:2019年第三季度PTA市場均價為5533元/噸,同比下跌27%,PTA價差為1062元/噸,同比下跌282元/噸,價差環比下降227元/噸。2019年第三季度POY、FDY、DTY市場均價分別為7951元/噸、8107元/噸、9300元/噸,同比-26.6%、-25.4%、-23.7%;POY、FDY、DTY價差分別為1626元/噸、1782元/噸、2974元/噸,同比+204元/噸、-106元/噸、-47元/噸。三季度公司聚酯端利潤環比回升,展現公司管理層在前幾年通過外延併購和自建加大力度佈局聚酯(主要是長絲)產品的高瞻遠矚,長絲產品也由量變到質變,成為貢獻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力量。目前來看,四季度預期原油價格處於低位,中美貿易摩擦緩和,在產品價格下滑風險已基本釋放完畢,同時公司文萊項目開始貢獻業績盈利的情況下,公司盈利增長空間大。

9月文萊一期800萬噸煉化項目正式投產,11月有望全面投產打通全流程:恆逸文萊煉化項目一期800萬噸煉化裝置於2019年3月完成公用工程交工投產,7月完成項目主裝置全面中交,並於當月所有裝置轉入聯動試車階段,9月7日正式產出合格產品,預計PX將於10月底以8-9成負荷生產,11月初滿負荷生產,煉化項目將對四季度利潤作出較大貢獻。文萊處於東南亞的核心位置,極利於發展出口貿易,貿易輻射區域可覆蓋整個東南亞地區,靠近馬來西亞(亞洲最大的轉運港口)和新加坡(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港口),具有十分豐富的航道資源,原油採購方面一方面利用文萊本地石油,另外從中東直接採購,相對東北亞在運距運費上優勢突出。此外利用新加坡金融市場實現原油-成品油的套期保值,提前鎖定利潤,確保公司業績的穩定性。項目位於東盟自由貿易區,進出口免關稅;免企業所得稅11年,符合條件可延長至19年;無流轉稅和個人所得稅,相對國內企業稅收優勢突出。

踐行“新建+併購整合”產業發展模式,擴產產能優勢進一步凸顯。2019年4月,子公司嘉興逸鵬二期“年產50萬噸差別化功能性纖維提升改造項目”第一階段正式建成投產運作,配套增加25萬噸差別化功能性精品FDY在下半年投產。海寧恆逸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00萬噸智能化環保功能性纖維建設項目”也在加快推進,項目總投資63.6億元,定位於數字化智能工廠,有利於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增強公司盈利水平,完全投產後將進一步增加公司的長絲產能,完善公司“PX-PTA-聚酯”產業鏈一體化佈局。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宿遷逸達競得江蘇翔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名下的全部資產,項目總產能40萬噸/年;同時,公司通過以8.07億元現金支付方式收購控股股東持有的杭州逸暻100%股權,項目總產能85萬噸/年。通過聚酯併購整合及新建工廠,公司聚酯產能已達到740萬噸/年,進一步豐富了聚酯產品結構,公司化纖龍頭地位進一步穩固。8月,子公司浙江巴陵恆逸己內酰胺公司投資建設的“40萬噸/年己內酰胺擴能改造項目”建成並正式投產運行,公司己內酰胺產能達40萬噸/年。該項目的投產運行將顯著增加公司己內酰胺產品的產能產量,降低己內酰胺生產成本,增強己內酰胺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己內酰胺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此外,集團將在欽州開工建設年產120萬噸己內酰胺-聚酰胺產業一體化及配套工程項目,總投資約220億元,建成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約200億元、稅收約20億元,己內酰胺未來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公司通過海外建設文萊煉化項目、國內擴建中下游,併購重組等差異化發展模式,逐步實現原料完全自給,打造“原油-芳烴-PTA-滌綸”和“原油-苯-CPL-錦綸”均衡一體化的雙產業鏈。

盈利預測與估值:預計公司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3.3億元、48.9億元和55.6億元,EPS1.17元、1.72元和1.96元,PE12.2X、8.3X和7.3X,維持“買入”評級。

海康威視

Q3業績延續逐季改善趨勢,目前實體清單實際影響有限

核心觀點:

Q3業績增速繼續回升,營業利潤率明顯修復

公司披露19年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長17.86%,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8.54%,位於中報指引區間0~15%中值偏上,符合市場預期。其中Q3收入同比增長23.12%,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7.31%,相比Q1、Q2延續逐季改善趨勢。Q3毛利率46.61%,環比下降0.78pct,同比提升1.03pct維持相對穩定。Q3營業利潤率達到27.11%,已修復至近五年區間上限水平。

國內業務穩中向好,海外市場短期承壓

Q3公司國內業務情況穩中有進,EBG和SMBG繼續保持較好增長,PBG需求承壓,但已經出現回暖跡象。在後續國內宏觀經濟企穩帶動政府需求重新釋放,以及公司在城市治理方面的智能化綜合解決方案趨於成熟這兩方面因素帶動下,預計公司PBG業務增速將在Q4以及明年有所好轉。

海外業務方面,伴隨美國實體清單制裁的靴子落地,部分持觀望態度的海外客戶可能出現分化,對收入端帶來壓力。Q3公司美國營收的趨勢仍然是負增長。我們預計公司海外業務短期難以明顯改善,後續進入平穩增長的階段。

大部分美國供應商陸續恢復供貨,實體清單實際影響有限

目前從實際物料供應狀態來看,在遵守美國出口管制相關規定的前提下,公司大部分美國供應商都已經陸續恢復供貨,實體清單制裁實際影響程度有限。

預計19~21年EPS分別為1.37/1.61/1.97元/股,維持“買入”評級預計公司19~21年EPS為1.37/1.61/1.97元/股,參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對應2019業績19XPE),考慮公司行業龍頭地位,以對應2019年業績25xPE計算,公司合理價值為34.25元/股,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國內政府安防市場回暖不及預期的風險;行業新增玩家競爭加劇的風險;中美貿易摩擦對公司海外業務的影響等。

齊心集團

定增獲得多家大機構認購,B2B+雲視頻雙輪驅動發展

事件描述

公司定增實施完畢,共募資9.60億元:公司披露《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之發行情況報告書暨上市公告書》,宣告公司籌劃的定增實施完畢。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票發行價格10.41元/股,發行數量9222萬股,募集資金總額9.60億元。

事件點評

B2B+雲視頻雙輪驅動,業績處於快速增長軌道,大機構認購彰顯對公司中長期發展的信心。公告顯示,公司增發股份獲得多家大機構認購,其中包括格力金融、招商基金、寶盈基金、博時基金、南方基金、泰康人壽、國貿期貨等7家機構。

2019上半年,公司B2B業務實現銷售額24.54億元,同比增長61.83%,雲視頻服務業務實現銷售額2.09億元,同比增長23.17%。截至中報披露日,公司累計中標近150家大型政企客戶的辦公集採項目,在政府、央企、金融、軍隊等領域具備大客戶資源優勢。

本次募資有利於公司強化“硬件+軟件+服務”的企業辦公服務能力,推動公司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本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總額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將用於投資建設“雲視頻會議平臺升級及業務線拓展項目”、“智能辦公設備開發及產業化項目”、“集團數字化運營平臺建設項目”和“補充營運資金”。我們認為,投資項目的落地將有利於公司打造“硬件+軟件+服務”的企業級綜合辦公服務平臺的發展戰略、深化業務佈局、優化產品結構、提升技術優勢和有效提升成本控制能力。

投資建議

公司以“B2B辦公物資+雲視頻”為核心,通過不斷疊加商品品類和服務,為客戶提供多場景辦公服務,致力於打造“硬件+軟件+服務”的企業辦公服務平臺。預計公司2019-2021年實現歸母公司淨利潤為2.68、3.54、4.48億元,同比增長39.91%、32.21%、26.41%,對應EPS為0.35/0.46/0.59元,PE為33.44/25.29/20.01倍,維持“增持”評級。

存在風險

宏觀經濟增長不及預期;辦公物資B端市場競爭加劇;客戶開拓不順利;雲視頻業務拓展不及預期等。

長亮科技

Q3營收增速屬短期波動,看好Q4與全年業績表現

事件

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7.34億元,同比增長18.49%;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2387.53萬元,同比下降21.16%;扣非淨利潤為1950.27萬元,同比增長4.13%。

剔除股權激勵影響前三季度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29%,符合預期

剔除股權激勵影響,前三季度扣非淨利潤約為4919萬元,同比增長約29%。業績快速增長,主要與收入穩定增長和成本控制能力提升有關。其中,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約18%,費用率下降5.7個百分點。18年以來,公司經營策略從擴規模調整至規模與利潤並重,我們看好公司進入利潤釋放的長期通道。

財務數據顯示相關項目密集推進中,預計Q4與全年營收端加速

公司第三季度收入增速約為15%略低於預期,我們認為主要與季度波動有關。根據三季報,公司其他流動資產項目猛增(569980%),主要與合同中標後項目啟動但未正式簽署合同,項目仍在實施初期有關。考慮實施週期和Q4為確認高峰,我們預計Q4與全年營收端有望加速。

預計在手訂單飽滿,兩駕馬車推動公司中長期成長動力十足

考慮銀行IT景氣度和公司行業地位,我們認為公司訂單增速在20%以上是大概率事件。展望未來三年,我們認為公司成長動力十足。1)海外業務方面,預計19年開始投入產出比有望顯著提升。2)國產化方面,預計20年銀行國產數據庫改造有望密集落地。

維持買入評級。根據2018年年報,考慮股權激勵影響,公司2018年歸母淨利潤約0.56億,若剔除股權激勵的影響,則2018年實際歸母淨利潤為1.55億元。不考慮股權激勵費用影響,維持盈利預測2019-2021年EPS為0.45/0.57/0.70元。

風險提示:海外市場政策風險;公司技術研發進度不及預期

浙江美大

2019年三季報點評:營收利潤維持高增長,預收款彰顯信心

事件:公司發佈2019年三季報,實現營收11.4億元,同比增長22.4%,實現歸母淨利潤3億元,同比增長23.1%。Q3單季度實現營收4.4億元,同比增長18%;實現歸母淨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22.4%。

單季度毛利率費用率有所下滑,淨利率維持高位。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52.5%,同比提升1pp,其中Q3單季度毛利率50.8%,同比下滑0.7pp,我們認為主要是由於蒸箱款銷售較好,而蒸箱部分的毛利率低於煙灶部分,因此蒸箱款毛利率低於消毒櫃款毛利率,銷售產品結構變化導致的毛利率變化。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1.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0.3%;銷售費用率14%,較上年同期提升2.6pp,其中,Q3單季度銷售費用率10%,較上年同期下降1.4pp,環比Q2出現較大幅下滑,我們認為這是由於短期促銷及廣告節奏所致,長期來看公司加大廣告投入,扶植渠道拓展的主線不會變化,銷售費用投入仍會逐年加大。公司Q3單季度實現淨利率27.9%,較上年同期提升0.5pp,盈利能力維持高位。

電商發展導致應收賬款增加,預收賬款彰顯經銷商信心。截止報告期末,公司應收賬款3738.6萬元,較年初增長152.1%,主要系本期電商銷售收入增加所致,在實行先款後貨的政策時,給予部分優秀經銷商一定的授信額度,這也與公司近年大力拓展渠道,鼓勵開店的政策相輔相成。報告期末公司預收賬款1.8億元,較年初增長33.2%,其中Q3增長約3000萬元,主要為經銷商積極打款所致,彰顯了經銷商對於Q4銷售情況的樂觀態度。

渠道持續拓展,看好集成灶賽道。目前公司仍保持積極拓展渠道,KA、電商等新興渠道維持快速增長,隨著終端渠道網絡不斷完善,我們看好集成灶滲透率不斷提升,公司作為行業創始人與龍頭,充分受益。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19/20/21年EPS分別為0.72/0.85/1.01元。參考可比公司一致預期,考慮集成灶產品行業空間巨大,給予公司2020年20倍估值,目標價17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房地產交易量或大幅波動的風險,原材料價格或大幅波動的風險。

華夏幸福

2019年三季報點評:銷售顯著回升,回款大幅增加

事件

華夏幸福發佈2019年三季報: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43.18億元,同比增長42.48%;實現歸母淨利潤97.46億元,同比增加23.71%;實現基本每股收益3.18元,同比上升25.2%。

點評

營業業績平穩增長,銷售回款顯著提升

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43.18億元和97.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2.48%和23.71%。截止至今年三季度,公司實現預收款項1350.2億元,預收款項的充沛利於未來業績穩健上升。銷售回款提升較為明顯。公司實現銷售回款631.38億元,同比增長19.08%;回款率為62.7%,較去年同期的49.2%上升13.5個百分點。

銷售業績回升,房地產業務提振明顯

公司三季度銷售業績較上半年明顯回升。三季度整體銷售額為361.14億元,同比增長32.76%,主要受房地產開發簽約銷售額的推動。雖然三季度產業園區結算收入額為46.63億元,同比下降16.73%,但是房地產開發簽約銷售額上升至306.39億元,同比增長47.18%。公司三季度銷售面積達到359.95萬平方米,同比上升44.29%,主要是受益於京津冀地區地產項目的提振。

拿地積極,土儲資源豐富

雖然今年融資端政策明顯收緊,但是公司拿地仍然較為積極。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計獲得土地面積約34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2%。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規劃計容建築面積約為1109萬平方米,較年初增長21%。

盈利預測

預計2019-2021年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065.98、1407.66、1836.82億元,淨利潤有望分別達到142.09、178.77、218.16億元,EPS分別為4.76、5.96、7.27元。對應PE分別為5.89、4.71和3.85倍。給予華夏幸福“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地產調控政策超預期,經濟增長不及預期等。

立訊精密

三季報點評:Q3業績再超預期,精密製造巨頭加速成長

Q3業績再超預期,精密製造巨頭加速成長,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公司發佈三季報: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78.36億元(+70.96%),歸母淨利潤28.88億元(+74.26%),此前公司預告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為24.86-26.51億元(+50%-+60%),遠超業績指引上限。此外,公司預計2019年歸母淨利潤區間為39.48-42.20億元,業績全年展望超預期。受益於公司前瞻佈局和高效的執行力,公司各項業務進入收穫期,營收和淨利潤保持高速增長。我們認為公司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平臺型“精密智造”企業,將充分受益消費電子創新、IoT設備、5G通信以及汽車電子等大趨勢的發展。我們上調公司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9-2021年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1.17(+2.41)/53.86(+1.82)/65.42(+3.91)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77/1.01/1.22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38/29/24倍。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加強公司內部管理,優化財務指標,為客戶新品備貨,存貨大幅增加

報告期內公司消費電子產品滲透率持續提升,通訊產品實現品類與客戶雙擴張,成長迅速,汽車電子業務繼續打造和完善產品線,業務穩步發展。隨著公司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規模效應和經營效率優勢也在逐漸體現:前三季度公司淨利率達到8%(+0.56pct),盈利能力穩定提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61.11億元(+194.59%),ROE大幅提升至17.04%(+5pct),為客戶新產品備貨,公司大幅存貨增長至100億元(環比+41.81億元)。

前瞻佈局+高效執行力,堅持投資未來,公司主營業務成長無憂

受益於公司管理層對於公司短、中、長期的前瞻佈局以及公司高效的戰略執行力,公司近幾年保持了快速的成長。展望未來,5G和AI技術進步的推動下,消費電子、IoT成品以及相關零部件的發展仍值得期待;通訊技術正在從4G走向5G的變革中,小型化趨勢愈加明顯;

汽車電子正在朝著智能駕駛、車聯網等方向發展。面對諸多這樣的發展趨勢,公司內生外延雙管齊下前瞻佈局,從零部件、模塊再到系統方案均已完成系統搭建和相關核心產品的佈局,圍繞著這些佈局,公司三大主營業務有望保持高速發展。

風險提示:手機銷量下滑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大客戶技術方案變更

安井食品

肉製品調整符合預期,Q4成本壓力測試期

事件:公司發佈2019年三季報,19Q1-Q3實現營收34.93億元(+18.8%),歸母淨利2.38億元(+21.25%),扣非淨利2.13億元(+22.1%)。19Q3實現營收11.58億元(+16.59%),歸母淨利0.73億元(+34.95%),扣非淨利0.64億元(+25.56%)。

投資要點

菜餚製品引領增長,肉製品調整進行時。19Q1-Q3實現營收34.93億元(+18.8%),其中19Q3實現營收11.58億元(+16.59%)。1)分業務看,19Q3速凍米麵/肉製品/魚糜/菜餚製品分別實現收入3.2/2.7/4.3/1.4億元,同增19.1/2.8/20.6/30.3%,豬肉成本高企公司積極調整業務結構,肉製品增速較19H1環比繼續下降2pct;蛋餃、千夜豆腐系列產品帶動菜餚製品繼續保持增長。2)分渠道看,經銷商調整增速略有波動,19Q3經銷商增加44家,減少38家,Q3單季度經銷商渠道實現收入10.2億元,同增15%;鎖鮮裝等小包裝推動帶動商超渠道收入Q3實現收入1.05億元,同增24%;電商業務Q1-Q3累計收入0.2億元。3)分區域看,公司“銷地產、產地研/銷”的工廠基地建設模式下,我們測算19年新增產能約7萬噸,伴隨廈門技改,19Q3華南地區收入同增59.4%,四川工廠於18年12月正式使用帶動19Q3西南地區收入同增47.6%;東北地區有一定調整,收入同降22.6%。Q3末預收款環比增加2.9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增加2.6億元,展報表高質量。

促銷減弱平滑成本波動,Q4成本管理能力仍需接受考驗。19Q1-Q3毛利率24.95%(-1.34pct),其中19Q3毛利率23.9%(同比-1.73pct,毛利率降幅擴大0.09pct),除肉製品外,菜餚、米麵等產品中也有一定的肉製品含量,Q3全國生豬價格上漲50%+,成本壓力較大,對毛利率有一定抑制。為應對成本上漲,9月初公司已發佈提價公告,對部分產品漲價3-10元/件。根據豬易數據,截止10月19日全國生豬均價達到36.56元/公斤,周變動+1.63元/公斤,豬肉價格持續上漲,預計19Q4會到達高點,恐對成本有進一步影響。我們認為成本上漲週期中,小廠商抗成本上漲壓力能力弱,將促進行業出清。19Q3存貨12.8億元(環比+1.3億元),庫存原材料及產品增加。Q3銷售費用率11.9%(-0.9pct),預計主要為促銷和廣告投放力度減緩;Q3管理費用率(含研發)4.4%(-0.16pct),財務費用率-0.25%(-0.98pct),主要是去年同期可轉換債券利息高基數。綜上19Q3實現淨利率6.31%(+0.86pct),歸母淨利0.73億元(+34.95%)。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公司三劍合璧、餐飲發力,作為速凍火鍋料龍頭,擴展菜餚業務,預計19-21年公司營收51/61/73億元,同比20/20/20%;歸母淨利3.1/3.7/4.5億元,同比15/20/20%,對應EPS為1.36/1.63/1.95元。當前股價對應19-21年PE分別為39/32/27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新品推廣不佳,食品安全風險,產能投放不及預期。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