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歌《梨花颂》怎么唱

《梨花颂》,是当今时代最著名的一首戏歌,有人说它是梅派唱腔,它不是什么梅派唱腔,它只是一首戏歌。不过,很多喜欢一点戏曲的人,或者对戏歌感兴趣的;或者多少有一点小嗓的,基本都喜欢唱。KTV里也有这个曲子的伴奏,很著名。

戏歌《梨花颂》怎么唱

这首戏歌的出处,是著名编剧翁思再编词,作曲家杨乃林作曲,这首戏歌是给新编古典大型京剧《大唐贵妃》写的,结果居然大受欢迎,喜欢戏的不喜欢喜的,都知道。一些场合有时候,唱戏的不去唱戏,却专门去唱这首戏歌,很有意思。

戏歌《梨花颂》怎么唱

新编大型古典京剧《大唐贵妃》

其实这首戏歌旋律很简单,朗朗上口简单明了,极易学唱。

它的唱词是: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情也痴。天生丽质难自弃,天生丽质难自弃,长恨一曲千古迷,长恨一曲千古思。

戏歌《梨花颂》怎么唱

《梨花颂》唱谱

由于这首歌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自梅葆玖先生以及梅派弟子传唱以后,就受到人们的青睐,于是乎会唱戏的,不会唱戏的也都在学唱。那么我个人分觉得,因为它是戏歌,里面的一些上口字,还是应该学学。 因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这首歌,听来听去,还是梅葆玖唱得最好,原因就是梅葆玖很多字他是上口的。

上口字,是京剧字音的一种特色,指的是过去流传下来的保留到京剧字音里的方言古音,有顺口之意。

戏歌《梨花颂》怎么唱

梅葆玖带弟子胡文阁演唱《梨花颂》

由于很多人,学这首歌学了一个似是而非,所以出现了很多发音古怪,令人忍俊不禁的唱法,比如有一个人在网上还教别人唱梨花颂,她说“入”字念“日”,“春日泥”,另外一个人反驳说:你说的不对,不念“日”,念“瑞”!“春瑞泥”,我天,把大家伙都弄得糊里糊涂。

其实他们念的都不对,都是想当然的猜测,听了人家唱感觉是那样,但是却毫无根据。他们不知道那是瞎唱,还好为人师,去瞎教别人,让人啼笑皆非。

戏歌《梨花颂》怎么唱

其实你就按照普通话唱也行,但是好像多少感觉缺乏点韵味,所以有些字上一点口,感觉很有意趣。那么专业的人士,可能还会加上尖团字的区分,那就更接近戏曲的唱法了,感觉更加的讲究和与众不同。

下面我就把这首戏歌的尖团上口字标出来,大家参考的看看。其实一首戏歌,不用像对待戏曲那样弄得那么麻烦,但是什么事情我们还是要往好了往高了弄。还是那句话,为了让歌曲更加好听,加入戏曲字音的一些元素,就是为了这首歌与众不同更加优美悦耳,富于韵律。有感兴趣的也可以参考的去用到这首歌的演唱里,让它更加有韵味,更加好听。

戏歌《梨花颂》怎么唱

加了标注尖团上口字的唱词是这样的:(不标注的字就按照普通话的发音唱)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上口字)泥。此生(上口字)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尖字)也痴,情(尖字)也痴。天生(上口字)丽质难自弃 ,天生(上口字)丽质难自弃,长恨一曲千(尖字)古迷,长恨一曲千(尖字)古思。

这首戏歌我下面就用音频把他念出来,大家参考学唱。

戏曲衰落了,原因很多,但是很多时候,不是戏曲本身不好,旋律不美,而是缺少发现和推广,阳春白雪我们需要,下里巴人同样需要,二者不可偏废。推广戏曲,先得让人们喜欢,一首戏歌作用好像不大,但是也许哪一位听了它就想学唱,从此喜欢上了戏曲,这个也不是不可能。所以,我们多做对戏曲传播有利的事情,是好事也是有功德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