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就參軍的我軍智將,率500人就在日軍背後建起抗日大軍

開國上將陳再道,湖北省麻城市人。陳再道上將本姓“程”,在他17歲的時候,因為獨自一人參加共產黨領導的農民自衛軍配合北伐軍作戰。由於在填寫報名登記表時本姓“程”,因為筆誤的關係誤寫為“陳”,性情直爽的“程再道”,索性就改姓叫做陳再道。

17歲就參軍的我軍智將,率500人就在日軍背後建起抗日大軍

[陳再道上將]

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後,陳再道對黨領導的革命始終抱有堅定的信心。1927年11月參加黃麻起義加入紅軍行列,因為作戰機智勇敢,在戰火的洗禮下逐漸成長為排長、連長。

陳再道參加紅軍不僅僅表現在打戰上的英勇頑強,只要是上級分給他的工作,無論如何也要完成,而且完成的很出色。這裡僅舉一個例子,那還是陳再道沒有擔任各種官職,作為一個紅軍戰士的時候,有次在隨部隊行軍途中,陳再道的任務是負責保管部隊軍費500塊銀元,500塊銀元對於草創時期的紅軍那可是一筆鉅款。

非常不巧的是部隊被敵人發現了,兇惡的敵人發現這支隊伍裝備很差,又沒有多少人馬,自以為能把這部紅軍消滅掉。紅軍也發現了敵人,在敵強我弱的現實條件下,沒有硬拼,而是邊打邊撤,力圖甩掉這股敵人。敵人為了消滅陳再道這部紅軍能夠邀功請賞,竟對這股紅軍窮追不捨,而揹著500塊沉甸甸的銀元的陳再道,跟上快速奔跑的隊伍越來越吃力。

特別是當敵人追到一處山邊,陳再道越來越感覺跟不上了,漸漸的敵人追的越來越近,絕不能把這筆錢留給敵人。怎麼辦呢,真的是急中生智,陳再道左顧右盼,仔細尋找到能夠藏錢的所在。終於他看到了一個水塘,辦法有了,剛想向水塘裡把一口袋銀元拋進去,一想這樣不行,以後怎麼找得到呢。於是,為了不讓敵人發現,陳再道故意假裝摔倒,把錢袋悄悄的滑向水面,並暗暗記住了方位。

17歲就參軍的我軍智將,率500人就在日軍背後建起抗日大軍

[陳再道(左一)和宋任窮(中)李聚奎(後)在一起]

沒有了負重的陳再道,很快就追上了部隊並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但是,那一袋銀元可是維持部隊生存的命根子,陳再道當然知道其重要性了,無論如何也要拿回來。於是,他乘著夜色向領導告知了原委,一個人乘著夜色,更憑藉超強的記憶來到了水塘邊,把 500塊銀元,一塊不少的全部找了回來。當他把銀元展示在大夥面前,同志們非常高興,也更讓部隊感覺道陳再道不貪錢,是一個一心革命的好同志。

要知道在1920年代末期,500大洋可以說是一筆鉅款了,由此可以看出陳再道的人品是多麼的崇高。

1932年冬,時任紅四方面軍三營營長的陳再道,隨紅四方面軍西征轉戰途中,面臨敵人重兵圍追堵截下,經常陷入極端危險的境地,多次率部浴血奮戰,力挫強敵,掩護主力突圍。

一次,陳再道在隨部隊行進到彷徨鎮時,他聽到背後突然響起槍聲,他知道在他背後行軍的是紅四方面軍總部和後續部隊。陳再道想到紅四方面軍總部大部分是機關人員,沒有什麼戰鬥力,更是紅四方面軍的核心,容不得出現一點閃失的。他當機立斷,馬上率全營急速回援,在急進中,他覺得從敵人的正面進攻取得的效果不明顯,而且無法給予敵人較大的殺傷,只有出其不意才能更為有效的打擊敵人。於是,他帶領全營悄悄地繞到敵人背後猛打猛衝,一陣暴雨般的子彈讓敵人亂了陣腳,硬是把重兵防守的敵人陣地撕開了缺口。

17歲就參軍的我軍智將,率500人就在日軍背後建起抗日大軍

陳再道為了讓紅四方面軍總部能夠更從容的撤離,又接著進行殿後阻擋瘋狂反撲的敵人,較好的保證和掩護了紅四方面軍總部的安全轉移。當這場成功的戰鬥結束後,紅四方面軍總部授予32團“以一勝百”的獎旗一面,作為對陳再道所在部隊的褒獎。

1938年1月,陳再道任八路軍東進縱隊司令員,按照八路軍總部的要求率領500人,編制為5個連的部隊挺近冀南開闢冀南抗日根據地。

日寇自1937年發動“盧溝橋事變”後,華北作為正面戰場主要發生地之一,由於正面抵抗日軍的國民黨軍正規軍撤退後,突然之間形成了大片地區處於無政府狀態,很多人以各種藉口拉起了隊伍。

17歲就參軍的我軍智將,率500人就在日軍背後建起抗日大軍

[濟南軍區八路軍收復敵佔區]

當陳再道帶領的東進縱隊到達冀南鉅鹿縣附近,遇到當地土匪同鉅鹿縣保安團因報私仇和爭奪地盤發生的火併,雙方打得十分激烈,一時勝負難以決斷。陳再道心裡急了,為何不能團結起來共同打擊侵略者呢。當他了解發生衝突的原因後,根據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從中進行調解,勸說雙方站在民族大義的立場上,迅速停止火併,和平解決武裝衝突。

雖然雙方暫時接受了陳再道的調停,不在火併,但是矛盾依然存在,雙方仍然劍拔弩張。見此情景,陳再道和其他同志坐在了一起,進一步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後,即刻分別派代表分赴衝突雙方做勸解工作。耐心細緻的向他們說明,目前日寇肆無忌憚的大舉侵略我國,已經讓中國到了亡國滅種之際,中國人應當團結起來共同抗日才是正道。並表明我軍一向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不計前仇,不念舊惡。

陳再道語重心長的話,以及我黨的正確主張,贏得了他們的信任,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鉅鹿縣保安團在王文珍的率領下接受八路軍的改編成為東進縱隊的一部分,滋事騷擾的土匪也全部撤出了鉅鹿縣境。

17歲就參軍的我軍智將,率500人就在日軍背後建起抗日大軍

【陳再道、劉轉連和左齊三位將軍】

由於陳再道靈活運用方式方法,以及八路軍自身鐵的紀律,和對日寇堅決作戰的氣概,贏得了真心抗日保家護土的開明人士的擁護,更給那些真抗日,還是假抗日的隊伍提供了最好的選擇。

在較短的時間裡,很多人數不等的真心抗日的武裝投向了八路軍走向了抗日的戰場。

其中,影響最大的在當時冀南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兩股地方武裝,他們的兵力各有四五千人,且武器裝備相比八路軍也毫不遜色,在陳再道司令員數次登門拜訪,向他們宣傳共產黨的團結抗日主張和各項方針政策,使他們懂得了把日寇趕出國土這才是地方武裝應該具備的基本準則,接受了陳再道提出的成立軍政委員會統轄冀南各部隊的建議。

17歲就參軍的我軍智將,率500人就在日軍背後建起抗日大軍

【八路軍根據地的戰士】

由於陳再道雖然來到冀南時間不長,但是已經贏得了當地開明人士和百姓的信任與擁護,崇高的威望讓參與推選冀南軍政委員會主任人選的代表們,一致推選陳再道為該委員會的主任,統一指揮冀南所有真心抗日的武裝。

17歲就參軍的我軍智將,率500人就在日軍背後建起抗日大軍

【解放後擔任鐵道兵司令員的陳再道】

不僅如此,陳再道還乘勢而上,又陸續收編了一些其他地方武裝,這對於打開冀南抗日局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較短的時間裡,經過陳再道和東進縱隊將士們的共同努力下。東進縱隊由剛剛進入冀南時的500多人5個連,僅僅過了3個月,到1938年4月,東進縱隊組建了一個團的主力部隊,一個騎兵大隊,併成立了五個軍分區,協同地方黨組織建立了二十多個縣的抗日政權,總兵力發展到1萬多人,成為一支不可小覷的抗日中堅力量。參考資料:《不朽的人生--陳再道紀念文集》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請支持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