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選擇60%和選擇100%繳納,養老金差距會很大嗎?

_記憶中窺見


在工資水平不變的狀態下,養老保險60%檔次繳費和100%檔次繳費,當60歲退休後,產生的養老金待遇比值是72:100。按照低繳費基數更划算。


這是如何算出來的呢?

養老金計算公式目前是全國統一的。只要繳納養老保險累計滿15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後,我們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待遇。養老金待遇叫做基本養老金,主要有基本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計算公式根據2005年國務院《關於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制定的,全國統一。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由於基礎養老金和繳費年限有重要關係,通過公式可以推算出按照100%基數繳費一年,退休可以領取1%的退休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如果是60%的話,基礎養老金待遇是0.8%的退休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

因此,兩個檔次繳費產生的基礎養老金比值就是80:100。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裡的錢數實際上是按照繳費基數的8%劃入的。假設按照60%基數繳費是3000元的繳費基數,每月進入個人賬戶的錢數是240元,一年是2880元。如果按照100%基數繳費,繳費基數是5000元,每月進入個人賬戶是400元,一年是4800元。

60歲退休,個人賬戶的計發月數是139個月。因此,我們每月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應當是60:100。

實際上,如果沒有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社會平均工資永遠不變,每繳費一年按照60%基數繳費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待遇,是0.414%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00%基數繳費,個人賬戶養老金待遇是0.69%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所以,繳費1年產生的養老金的比值是1.214%:1.69%,結果就是72:100左右。


退休後養老金還會繼續增長

畢竟經濟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還有通貨膨脹,因此我們養老金也不是一成不變的。2005年國家文件明確要建立養老金的正常增長機制。從此開始我們國家開啟了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連續15年統一增漲。

養老金增長的具體模式,國家考慮到了很多因素,並不是簡單按比例調整。主要通過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來進行。定額調整貫徹的是公平部分,所有退休人員都增加相同的錢數,差不多佔所有調整金額的1/3左右。掛鉤調整,分為繳費年限掛鉤和養老金水平掛鉤,貫徹的是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部分。傾斜調整主要是對高齡老人、艱苦邊遠地區進行進行照顧。

所以,通過這些調整以後,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比例差距會越來越小,但是差距金額會越來越大。

繳費基數低,回報合算,但實際不划算

實際上,我們過於關注人與人之間繳費比例不同的待遇的比較了。養老金待遇,還是跟自己的投入產出比比較好。繳納養老保險,即使不考慮待遇增漲,一般也會在8~10年回本。另外,去世以後還有個人賬戶養老金餘額以及喪葬費、撫卹金等待遇。尤其是我們現在的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了77歲,即使60歲退休也可以領取17年的養老保險,還有各種待遇。所以,參加社保無論什麼情況都是非常划算的。

總體來看,目前我們國家要求企業必須要參加社保,要按照職工上年度的平均工資水平繳納。靈活就業人員可以自由選擇繳費基數。但是鑑於靈活就業人員收入水平較低而且不穩定,多數情況按照60%基數繳費是最符合實際情況的。


暖心人社


養老金差距會比較大,尤其是在、當地平均工資和個人繳費水平比較高的情況下。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養老保險選擇60%和選擇100%繳納,養老金差距會很大嗎?

我們不妨利用人社部推出的養老金測算功能來測算一下。

當地平均工資為6000元,每年工資上漲5%,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5%,從2019年到20149年繳費30年的話,養老金分別按照60%和100%繳費,能相差多少錢呢?

按照60%檔次繳費,2049年退休的養老金預計可以拿到9377元,其中,基礎養老金約6224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約3153元。

按照100%檔次繳費,2049年退休的養老金預計可以拿到13035元,其中,基礎養老金約7779元,人賬戶養老金約5256元。

可見,養老金差距能達到3658元。當然,這是計算到2049年後的養老金差距。折算到現在的話,預計多出是300多元。

思之想之的一位粉絲曾分享自己的真實案例,他自己交的是100%每個月交929元,退休開2000出頭,同事交的60%每個月交557元退休開1700,也多出了300多元。

可見,這充分體現出了養老金是多繳多得的原則,選擇的繳費檔次越高,養老金多出的金額越多。

另外,由於按照100%繳費檔次的養老金基數更高,所以每年養老金在調整的時候,由於養老金調整是掛鉤調整,養老金基數越高的漲得越多,所以,100%養老金比60%的養老金每年都會多出一些,差距會越來越大。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具備足夠的經濟條件,能夠承擔100%的繳費檔次的基礎之上的。因為很多靈活就業人員經濟困難,只能承擔60%繳費,只能說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吧。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


思之想之


我們知道,養老保險必須繳滿15年,而且多繳多得,長繳多得。那麼同等條件下,選擇100%的繳費檔次係數在退休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必定比選擇60%的要多。我們來看一下,養老金是怎麼計算的吧。

養老保險的計算由繳費比例和繳費基數來確定,而繳費比例一般為單位承擔20%(2019年5月七日起可降為16%),個人承擔8%,而繳費基數則與上一年度的省社平工資、繳費檔次係數掛鉤。各省的社平工資不同,但繳費檔次係數一般都在60%到300%之間。

就是說,繳費基數最低不低於上一年度省社平工資的60%,最高不超過社平工資的3倍。

退休後的養老金主要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組成。

01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儲存額就是養老保險個人承擔的8%存入到個人賬戶,而男性60歲退休的計發月數為139,女性55歲退休的計發月數是170。

選擇60%或者100%的繳費係數,將直接影響到個人賬戶儲存額的多少,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選擇60%和100%的個人賬戶養老金之比應為60:100。

以重慶為例,假設繳納養老保險15年,不考慮記賬利率的情況下,60%的繳費係數:

選擇60%,個人賬戶養老賬戶儲存額27810.576元,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男性每月200元,女性每月163.59元;

100%的繳費係數:

選擇100%,個人賬戶養老儲存額46350.56元,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男性每月333.46元,女性272.65元。

02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基礎養老金是與上年度的社平工資、繳費檔次係數、繳費年限掛鉤的,繳費年限越長,繳費檔次係數越高,基礎養老金越多。

如果以60%的繳費檔次係數,那麼每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增加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的0.8%,繳費15年基礎養老金為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的12%;

如果以100%的繳費檔次係數,那麼每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增加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的1%,繳費15年基礎養老金為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的15%。

我們同樣以重慶為例,繳費係數60%,繳費15年的基礎養老金為12%*6106=732.72元;繳費係數100%的基礎養老金為915.9元。

綜上

那麼,選擇60%時,退休後男性每月可領的養老金=732.72+200=932.72元,女性896.31元;

選擇100%時,退休後男性每月可領的養老金=915.9+333.46=1249.36元,女性1188.55元。

選擇更高的繳費檔次係數100%,在同樣繳費15年的情況下,退休後每個月要多領300元,差別還是挺大的。正如前面所講到的,養老保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如果交的年限更長,退休時得到的養老金也會更多。而且養老金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社平工資每年都在增加,2018年養老金上調幅度在5%左右,而養老金已經連續15連漲了,同時養老金個人賬戶有記賬利息,每年都在累積生息,相應的養老金也會越來越高的。


玉魚與瑜


樓主您好,養老保險選擇60%和選擇100%養老金的差距會很大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是要從兩方面來看待,其實一年的繳費指數影響並不是很大,我們最終要考慮的是一個平均繳費指數,也就是說你在參保若干年養老保險的過程中,那麼每一年都是按照較高的繳費指數來繳納自己基本養老保險的話,那麼這樣一來的話,將來才可以獲得一個更高養老金的待遇。

所以說養老保險選擇60%和選擇100%養老金的差距肯定是會有的,我們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說按照15年來繳納自己的養老保險,一個人是按照60%來繳納15年的養老保險,那麼他最終可能獲得800元左右退休金的待遇,但是另外一個人按照15年來繳納自己的養老保險,並且每一年是按照100%來繳納養老保險的話,那麼最終他可能會獲得1100元左右養老金的待遇,所以說這就是二者之間的差距。

但是前提條件是我們要保證每一年,有一個較高的繳費指數。因為最終我們計算的是平均繳費指數,因為這個只有平均繳費指數才是決定和影響我們最終養老金的一個主體條件,當你僅僅只有兩三年或者是一兩年的時間來提高自己的繳費指數了,絕大多數年限裡都是一個較低的繳費支出,那麼這樣一來的話,自己所享受到的養老金的待遇,是比較低的。


懂社保


樓主你好,養老保險選擇60%的繳費和100%的繳費養老金,最終的差距會很大嗎?這個60%的繳費和100%的繳費,主要指的是我們的平均繳費指數。那麼平均繳費指數這樣的一個條件是決定我們今後養老金的一個重要依據所在,所以說繳費指數越高,那麼也就意味著將來你能夠獲得養老金的待遇也就會比較高一些。

但是最終他們二者之間會有多大的一個差距,實際上單一的靠這一個條件是沒有辦法準確的計算的,因為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累計參保年限,因為一個15年的參保群體和一個30年的參保情況下二者相比,它的養老金差距也會很大,所以說單一的靠一個平均繳費指數是無法準確的估算自己養老金的差距會有多少。

但是我們可以假設一下,也就是說假設兩個人都是按照15年的繳費年限來進行交費的話,那麼基本上按照60%參保的人員大致是可以獲得800元左右的退休金,按照100%的人員交費的話,大致是可以獲得1100元以上的退休金待遇,並且隨著累計繳費年限的越長,實際上他們二者之間的養老金的差距會越拉越大。


社保小達人


大家好,我是財富滾雪球,很高興和大家探討這個問題。

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保險繳費檔次的選擇,直接決定了退休時候養老金的多少。這是因為,決定養老金的因素主要有個人賬戶養老金餘額、繳費年限、繳費係數以及社會平均工資。現假定繳費年限一樣,都是15年,社會平均工資一樣,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6000元,試算一下兩個檔次養老金的差距是多大。

一、社會平均工資60%的檔次

舉例說明。說靈活就業人員小張選擇60%的繳費,每年繳費10000元,共繳費15年,每年百分之四十的繳費進入個人賬戶,15年個人賬戶共有餘額為4000元乘以15年為60000元。則個人賬戶養老金為431.65元(60000/139=431.65元)。

小張的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6000*(1+0.6)/2*15*1%=720元。

在這個公式裡,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就是15個60%除以15年得到的平均繳費指數為0.6這個值。所以,靈活就業人員小張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431.65元+720元=1151.65元。

二、社會平均工資100%的檔次

舉例說明。說靈活就業人員小李,因為經濟條件相對寬裕,因此他選擇了100%檔次的繳費,因為選擇百分百繳費,所以每年繳費金額高一些,每年需要繳費16666元,共繳費15年,每年百分之四十的繳費進入個人賬戶,15年個人賬戶共有餘額為6666.4元乘以15年為99996元。則個人賬戶養老金為719.40元(99996/139=719.40元)。

小李的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6000*(1+1)/2*15*1%=900元。

在這個公式裡,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就是15個100%除以15年得到的平均繳費指數為1。所以,靈活就業人員小李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719.40元+900元=1619.40元。

通過計算,小張15年繳費退休後得到的養老金為1151.65元,小李15年繳費退休後得到的養老金為1619.40元,兩者每個月相差金額為467.75元。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計算未計入個人賬戶利息的金額,以及每年繳費不斷增長的值。而且大家可以看到,選擇60%檔次的年繳費金額比百分百年繳費的金額少。所以,最終得到的養老金差額也是比較大的。正所謂,多繳多得,繳費時間越長,養老金越高。

個人的一點見解,希望可以幫到你。


財富滾雪球


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退休養老金的多少不僅取決於繳費基數(檔次)高低,而且跟繳費時間長短、退休上一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高低、退休年齡早晚、個人賬戶儲存額多少等因素都有關係。因此,選擇60%和100%的繳費檔次所對應的養老金差距,也跟以上幾個因素有關係。

下面,我們根據QD市的歷史數據,列舉幾種情況,看看退休養老金差距有多少。

如果按照60%檔次繳費15年,60歲退休養老金大約是社平工資的16.37%;按照100%的檔次繳費15年,60歲退休養老金大約是社平工資的22.29%。這樣,二者之間的差距就是社平工資的5.92%。按照2018年社平工資5500元計算,則2019年退休兩種情況的養老金差距為5500×5.92%=326元。

其他條件不變,如果繳費時間延長至20年,繳費檔次60%和100%的退休養老金,差距大約是社平工資的7.33%,即5500×7.33%=403元。

同樣的算法,如果繳費時間延長至35年,繳費檔次60%和100%的退休養老金,差距就大約是社平工資的10.96%,即5500×10.96%=603元。

當然,以上是基於歷史數據計算2019年退休的養老金差距。如果是從現在開始再過15年退休,到時社平工資達到13000元,則以上三種情況下的養老金差距就會拉大為:770、953和1425元。

另外,退休之後養老金如果有調整,一般會跟退休養老金水平掛鉤,按照固定比例提高。如果按照60%檔次繳費的養老金是2000元的話,退休後按照3%的比例提高可以每月增加60元;而按照100%檔次繳費的養老金是2770元,退休後也按照3%的比例提高就可以每月增加83元。這樣下去,退休養老金高的與退休養老金低的,隨著退休時間越長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因此,關於個人參保繳費檔次的選擇,本號建議要根據個人的養老保障期望值,綜合考慮個人的經濟能力量力而行。如果是經濟能力比較弱,無奈只能選擇最低檔繳費,將來也只能得到最低水平的養老金;如果經濟狀況好一些,建議適當提高繳費水平,將來就可以獲得稍高一點的養老金,更好地保障養老生活質量。不論何種繳費水平,在繳費檔次60~100%的範圍內採取延長繳費時間的方式,對個人參保者都是非常有利的。


顏開局


養老保險,按照60%的繳費指數來進行繳納,和按照100%的繳費基數來進行繳納,最終自己的養老金待遇會相差多少錢呢?如果是在職職工的話,是不需要考慮這個的,畢竟繳費基數都是固定來計算的。但是如果是靈活就業人員,就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了!

以靈活就業人員的形式參保,繳費基數是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的。每年在交費之前都可以自由的變換一次繳費基數,在60~%—300%之間自由選擇。當然,繳費基數越高,繳費越多,不過對應的待遇也越好。所以,大致上可以根據你的個人經濟能力來進行選擇!

但是選擇不同的繳費基數,你的養老金也是有區別的!因為繳費基數會影響你的平均繳費指數,從而影響養老金的多少!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按照15年進行繳費:

選擇60%的繳費基數,退休後大概有800元左右的養老金。

選擇100%的繳費基數,退休後大概有1200元左右的養老金。

(注:養老金還受社平工資等因素影響,以上數值為估算。)

這之中相差的400元就是不同繳費基數下養老金的差異了。

當然,養老金是多交多得,長繳多得的,所以交的越多,年限越多,養老金差距也會更大。但是以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的人,雖然享受職工退休待遇,但是沒有公司為你繳納公司的部分,個人要全部承擔,因此這個費用也是相對較高的,所以按照個人經濟能力來繳納社保是不錯的選擇!


慧算賬


路人蟻的世界:聊社保,侃商保,專業答疑,歡迎關注

結論:繳費基數越高,未來養老金領取越高,基數選擇 指數其中一個變量

1 從養老金計算公式來看,養老金領取分為基礎,統籌賬戶養老金領取和個人賬戶養老金領取。總的來說影響養老金領取計算的因素有4個,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金額,主要就是前面三個因素決定養老金的高低。

2社會平均工資參考的是地區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結合的是當地的經濟發展和消費水平的一個參考數據不同地區不同,因此在養老金領取上金額會有變化,甚至有些 是同一年,同單位,相同繳費參保的人,趕上社會平均工資調整期,也會出現調整期前後退休養老金參考平均工資水平計算不同,導致養老金領取有差異。

3 第二個繳費基數,我們的職工社保繳費基數分為繳費基數60%最低檔,繳費基數100%,繳費基數300%最高檔。繳費基數越高,也就意味著養老金計算領取會越高,基數高,也就是養老金前期積累高。選擇60%的養老金繳費基數和選擇100%繳費基數 ,在其他因素不變情況下,養老金存在一定差距,基數越高的,養老金越多。


4 第三個因素,繳費年限,一般社保養老金領取,首先滿足繳費最低15年的年限要求,這樣才具備退休領取養老金資格。而且鼓勵延遲繳費年限,多繳多得。養老金繳費年限越長,也意味著養老金積累越多,計算養老金領取 的適合的參考年限就比別人高。

綜上:高繳費基數的參保群體養老金領取比較高,同時還要考慮地區平均工資水平和繳費年限的差異。


路人蟻


 一、個人自主繳納養老保險的,繳費可以選擇不同的檔次。從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社會平均工資由當地人社局會每年公佈。

  二、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佈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