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冷暴力”:暴力形式的一种,其表现形式多为通过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

冷暴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家庭冷暴力,多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家务等行为。二是职场冷暴力。无论是家庭冷暴力,还是职场冷暴力,实际上都是一种精神虐待。

而所谓“家庭冷暴力”,这种暴力一般表现在夫妻之间矛盾虽不诉诸武力,但却通过暗示的威胁、言语的攻击,在经济上和性方面进行控制。彼此有意用精神折磨来摧残对方,使婚姻处于一种长期的不正常状态。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有的甚至比肉体伤害更可怕。无论是已婚还是未婚,在亲密关系中发生的冷暴力行为统称为“家庭冷暴力。”

张恒做了什么,因为“冷暴力”上了热搜,郑爽和他之间究竟出现了怎样的矛盾?沉默,可能是人类的互动方式中最令人费解的,也是最容易让人误解的。

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某一期,郑爽和张恒因为工作问题产生了一些分歧,郑爽很快发现了张恒的不开心,于是,她主动去牵张恒的手,并好言好语尝试沟通,想要缓和气氛。

但张恒却始终一张冷漠脸,让两人之间的气压变得很低。郑爽在节目里说:“他一给我摆臭脸我就想哭!”

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在镜头下,张恒因郑爽否定了衣服的事情而开始生气,但是郑爽却毫不知情。她只知道张恒不高兴了,却不知道为什么。所以当张恒面无表情的时候,她不停地追问“怎么了?”或“你是不是累了?”结果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于是她开始自责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这种想法一直在心里发酵,最后委屈地哭了。


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从房间里走到停车场的一路上,郑爽不停向张恒发出沟通邀请,张恒也连续拒绝了这份邀请。

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令众多网友为郑爽打抱不平的一个细节,可能是张恒“墙一般”的问题处理方法。面对郑爽主动给的台阶,他没有顺着走下来,而是用否认:“我没有不开心,只是累了”,和持续的沉默拒绝了进一步的沟通。张恒的行为即为“冷暴力。”

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正如papi酱所说:“冷暴力就相当于把两个人沟通的阀门都关上了,这些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后面还是会再次冒出来。”

一方想沟通,另一方什么都不愿意讲,隔离、冷漠,连架都吵不起来。

且它的杀伤力不亚于任何一种矛盾,甚至要比吵架,还让人觉得无力。

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我都已经主动哄ta了,ta为什么还是不理我?

1

想必每个人身边不乏有朋友遇到过伴侣这种令人抓狂的沟通方式。

ta们说:“你说ta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真的不想讲话,还是故意气我?”

答案是,两者皆有。

沉默,有时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策略,有时也可能是一种被动启用的防御机制。

01 “沉默是一种武器,我用它来伤害你。”

故意的“沉默相待”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操控方法,也是一种被动型攻击的形式。临床心理学家Harriet Braiker认为,这样的沉默是一种对对方的惩罚。当沉默被用作一种策略时,他们的沉默有明确的目的——获取权力、表达愤怒、引起关注,他们也清楚自己这样做的后果,包括对对方造成伤害。

*沉默相待(Silent Treatment)

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在对方急切想要沟通时,保持沉默的那一方与情绪激动的一方相比,通常是处于权力上风的。比起对方,他们掌握着更多的信息量,感受到更多的确定性。是否予以回应的权力全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此时,沉默是他们刻意给对方制造的“不确定感”。这种感觉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不确定感(sense of uncertainty)

02 “除了沉默之外,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有的时候,在特定的沟通情境中保持沉默,也是一种出于自我保护、对关系和对方的保护的本能反应。当沉默作为防御机制时,通常有三种情况:

●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表现

在话还没有说出口之前,沉默者就已经抢先“无效化”

了自己的话。他们预设了对方不听、不理解自己,觉得自己说的没有意义。这种对沟通结果的悲观预期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过去负面的沟通经验有关系。

*无效化(invalidate)

● 因为对情绪的焦虑进入了僵死(freeze)状态

会遭遇沉默不语的,往往是会让人感到一定压力的场景。如谈论严肃的话题,或是对话的另一方情绪十分激动。

一直以来,大众与研究者们认为,人们在压力状态下会做出“战或逃”的选择,或者投入战斗,或者转身逃跑。近年来有研究者指出,除了“战或逃”,人们还会出现一种叫“僵死”的反应。

*战或逃(fight or flight)

*僵死(freeze)

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这是一种人们在面对让自己感到巨大压力时的一种应激反应。在僵死状态下,人们的表现与战或逃时的反应不同。此时,血压下降,行动与声音都被抑制,沉默者可能真的由于过度紧张和焦虑,而“大脑一片空白,说不出任何话来”。

*那些过于恐惧和紧张以至经常陷入“僵死”的人,也存在一些共性。他们可能本身就是焦虑水平更高的人,这使得他们总是对这些情境作出“灾难化”的解读。还可能是本身就对他人情绪更敏感、也更容易被情绪浸染的高敏感者;又或是由于自小没有习得处理冲突和应对他人情绪的能力,使得他们在这样的情境里格外的如临大敌。

● 对争吵的避免

还有部分人对沟通抱有的一个误区是:争吵才是最糟糕的情况。而只要自己保持沉默,双方就“至少没有吵起来”。即使对方因为自己的沉默丧气离开,也会比吵起来要好。

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要求者和沉默者,

构成了关系中最有毒的沟通模式。

2

● 这种一方保持沉默,另一方迫切想要对方开口的状态,形成了一种在心理学研究中被称为“要求-退缩”的沟通模式 。它通常出现在两人产生矛盾或冲突的时刻。

*要求-退缩(Demand-Withdraw Pattern)

● 要求-退缩模式在亲密关系是一组常见的固定搭配。在这种模式中,一方扮演着“要求者”的角色,另一方则是沉默的“退缩者”。要求者是那个寻求改变、讨论,或是问题的解决方案的人,例如郑爽;退缩者则是那个希望结束或是回避关于问题的讨论的人,即张恒。

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在一段呈现出这样的沟通模式的关系中,要求者几乎总是那个更想要改变的那一方。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要求者通常是这段关系中更痛苦的那一方。

虽然同样身在其中的退缩者并非不会感到痛苦,但沉默和退缩对于他们来说的确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沉默者在这个场景中都拥有着相对更高的权力位置。

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沟通中的双方都倾向于认为会变成这样是对方的问题,认为主要是对方的行为促成了这种模式。

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在这个循环中,双方的情绪、负面反应和未解决的矛盾都会不断累积,要求方因为要求从未得到满足,所以越来越困惑、愤怒和急躁;而退缩方面对这样的伴侣,就只会越来越紧张、焦虑和恐惧,于是只能沉默。

逐渐地,要求者在沟通中会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批判和怨怼。他们会对退缩者的退缩作出多种解读,并在沟通原本的矛盾的基础上附加对他们沉默的批判。如此一来,唯一的结果便是退缩者只会更加想逃了。

● 沉默者是在这类情境中享有更多权力的人,而要求者实际上才是更加寻求关系中新的状态的那个人。很丧的说,“在乎的人更容易输”是有一定道理的。

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一旦这种沟通模式被建立起来,要求者和退缩者都会更频繁地感受到愤怒、焦虑、抑郁和恐惧 等负面情绪。

在这样的沟通之中,几乎所有的矛盾都会停滞在“未解决”的状态,不断地累积、影响着两个人的关系。我们对未解决的事项的记忆力,要比对已完成和终止的事件的记忆力强约两倍。

● 在亲密关系中,伴侣间的争吵如果能够以双方达成了共识为结局,这段争吵就会很快被遗忘。那些幸福的情侣并不像他们所回忆起的自己那样,“我们几乎没有矛盾”,他们只是顺利地忘记了那些被好好解决了的矛盾。而也只有在当下就被解决了的矛盾,才会更快地被遗忘,不再继续影响两人的关系。

遇到冷暴力,怎么办?

3

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01 如果你是和郑爽一样的“要求者”。

● 对于要求者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你要在两个人的沟通又疑似出现了这个征兆时意识到它,并控制自己不要进入到“要求-退缩”的模式之中。

● 当对方开始退缩时,你的情绪会本能地推动着你去进一步地提出要求,而你清楚的,接下来等待你的只会是更漫长的沉默。你需要意识到,不论对方究竟是出于哪种目的,Ta在此刻的情绪主要就是两种:愤怒和恐惧,而它们也正是Ta想要退缩的主要原因。但你要求的姿态本身就会加重对方的愤怒和恐惧,因此它只会起到反作用。

● 那么,当对方开始退缩时,能够做些什么呢?答案是,你也应该后退一步。这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沟通的模式,重构沟通的可能。你的退缩本质上是在移除Ta的压力源。

如果你确定你的目的真的是沟通,而不是情绪的宣泄的话,你应该做的

是去抚慰对方的情绪。这是因为,敏感的沉默者其实能够意识的到你是真的想要抚慰Ta,还是仅仅想要“骗”Ta说话,而后者同样只会带来反效果。

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 接着,需要做的是认真地重申自己沟通的目的。并注意在和对方重申时,更多地使用“我们”,而不是“我”和“你”,时刻提醒Ta和自己,在这段关系中你们是一个共同体,这场沟通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你们两个更好。

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02 如果你是和张恒一样的“沉默者”。

● 作为沉默者,且你的动机并不是想要攻击对方的话,你同样可以练习用非语言表达代替语言的表达。即使你是因为过度焦虑和紧张陷入“僵死”状态,给予对方非语言的回应也是更有可能做到的。仅仅是刻意地更靠近Ta一些,都可以传递出很多积极的信息。

● 深知自己在特定情境中就说不出话的沉默者,还可以给自己准备一套“不说话的词典”。记录下自己在那些只能沉默时内心所想的话,从很简单的“我现在很难过”,“我真的很想回应你,但我这个时候也是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再到很具体的内容。当你不知道怎么开口时,便可以打开你的词典。

● 其实,比起要求者,沉默者的改变其实是更加困难的。沉默者有时是确实不具备面对冲突的能力,沉默的倾向也更有可能与人格特质相关,而这两者改变起来都是更加困难的。

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冷暴力就像是生活中一把无形的剑,

这把剑没有声音,仅仅是用沉默,

就能轻易摧毁一段感情。

但不论你是哪一方,希望你都能够在一些时刻,为了两个人共同的“舒服”,

忍受一点自己的“不舒服”,也在一些时刻,

学着把“我们”放在“我”之前。

男女关系里的冷暴力伤害不亚于肉体伤害

心新说——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