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二邊”第一衛:玉林衛

夾壘沿邊布,連煙鎖玉林。

銜天霜月滿,抱水塞雲深。

雁負高車去,人為敕勒臨。

朔風南現起,尤是馬頭琴。

萬里長城“二邊”第一衛:玉林衛

雁門關外的右玉縣在明代是大同鎮的右衛城,也是大同七十二堡之一。右玉是右衛和玉林衛的合稱。明長城分為內邊和外邊,外邊也稱大邊,在明代大多磚包砌,是防禦遊牧民族的第一道防線,由於年長日久,現今只遺留下黃土長城。大邊長城從山海關,經過古北口,喜峰口是崇山峻嶺一路東來進入大同,折內蒙古過清水河之抵老牛灣。內邊長城,俗稱二道邊,二道邊長城是山西與內蒙古交界線,也是大邊長城的輔助設施以及後方基地。

萬里長城“二邊”第一衛:玉林衛

玉林衛位於二道邊長城,與鎮虜衛、東勝衛一樣是二道邊長城的重要前哨依託。玉林衛城。位於今和林縣東南新店子鄉榆林城北,東距殺虎口20公里,“土城子”在其西北50公里,今和林至殺虎口公路穿過衛放城前6米處玉林衛設置,據(明史)地理志記載:“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二月置,屬山西行都司統轄(大同),《中國史地圖集》說:“明洪武二十六年置衛城,經建文年間,永樂元年徙治。宣德元年又還治,到正統十四年即公元1449年城已徙治,原衛城遂廢”。明正統年間,玉林衛遷到大同右衛後,合稱右玉林衛。

萬里長城“二邊”第一衛:玉林衛

玉林衛古城在北高南低的緩坡衝擊的平上,南北城垣較平直,東西隨山勢而有起伏,據《三雲籌俎考》記載:玉林衛城為長方形,東西長為二里半,南北寬二里二分,牆體馬面高7-10米,主體因地制宜,大多黃砂土夯築。該城設有四個城門,東、南、門有甕城,西城門不設甕城,南門呈雙甕城,其牆高10米多。值得一提的是“玉林衛”故城南端迭壓著漢代定襄武成縣的故址。

萬里長城“二邊”第一衛:玉林衛

這也是從“玉林衛”古城35公里今新店子鄉小板申發掘東漢壁畫墓中現的。這次重要考古發現也揭開了漢代三縣之一的武縣成的秘密。該墓的後室北壁畫有武成圖,南壁有莊園圖,武成圖題“武成長舍”和“舍”標明兩座建築,表示武成縣為墓主人的籍貫。今日呼市去大同的公路途徑榆林城小板申東漢壁畫墓,古代為雁門至五原要衝的南北大道,今天的遊客踏在古代大道上,為玉林衛勝景,還可去小板申東漢壁畫墓一遊,別有一番情趣。

萬里長城“二邊”第一衛:玉林衛

長城在右玉的基本走向,是由左雲進入右玉後向西北破胡堡到殘胡堡關口轉西南,經過海拔1666米的五臺山(非佛教聖地五臺山)至殺虎口後,在過海拔1747米的花林山進入平魯,該段長城大多黃土築就,磚體不復存在,牆體兩旁散落殘磚碎石。但此段長城以山地為主,峻險異常,而且重巒疊嶂,陡崖較多,大多高不可攀。

萬里長城“二邊”第一衛:玉林衛

張夢章: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山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大同作家協會會員 大同周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