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特色養殖+安居工程 耒陽脫貧穩步推進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梁昕 記者程聰報道 山青水碧,秋色正濃。塘中魚鴨肥碩,林中瓜果飄香,養殖場旺銷,貧困戶喜拿分紅笑開顏,一棟棟土房危房也變“身”為清新漂亮的現代樓房……近日,記者在耒陽市南陽鎮排山村看到這樣的豐收喜人場景。

特色養殖助扶貧

南陽鎮是耒陽市典型的山區鄉鎮,山多水多,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近年來,該鎮因地制宜,依託自身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大力發展特色養殖業,養蛙、養竹鼠、養豪豬等養殖產業正在興起,並已成為了南陽鎮產業扶貧的一道靚麗風景。


脫貧攻堅:特色養殖+安居工程 耒陽脫貧穩步推進


排山村的牛蛙養殖基地,坐落在山青水淨的淝江河畔。70畝連片蛙池裡,成千上萬的牛蛙密密泱泱,與山野相映成趣。養殖大戶黃傳富告訴記者,兩個月前,養殖基地剛剛完成了一輪“清塘大熱賣”,每天從天津、淅江、長沙等地來基地收牛蛙的大客戶絡繹不絕。回想當時的場景,黃傳富仍笑得合不攏嘴,近150萬斤的成年泥蛙,短短几天搶售一空,帶來了1400萬元的營業收入。

該養殖基地是2018年3月份,排山村村支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為發展本村的產業扶貧,經多次考察,從浙江引進了牛蛙養殖技術打造“百畝蛙塘”。從去年投產至今,解決了本村17戶建檔貧困戶的就業問題,其後盾單位耒陽市自然資源局還為該村貧困戶注資入股10萬元扶貧資金,每年能為這些貧困戶送上千元以上的“分紅”。


脫貧攻堅:特色養殖+安居工程 耒陽脫貧穩步推進


近日來,星子村18組瑞龍養殖場老闆梁瑞龍的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再過半個月,他精心養殖了整年的150餘頭成年竹鼠和100餘頭豪豬,將在這裡裝籠銷往省內外各個城市,這將給養殖場帶來100餘萬元的收入,這意味著他兩年來的苦心創業迎來了第一次豐收回報,同時,入股的57戶貧困戶也即將拿到他們的第一次分紅款。



在養殖場裡,梁瑞龍與記者分享了他的創業成果。梁瑞龍養殖的竹鼠和豪豬屬野生引種,綠色飼養,銷路不愁;自學和鑽研的幼仔培育技術也日趨成熟,不再依靠引種,這樣也節省了一大筆成本……

據瞭解,這個豪豬、竹鼠養殖基地是南陽鎮黨委政府積極探索產業扶貧新路子,大力發展和推廣特色養殖業又一產業扶貧典範,該基地採取“基地+貧困戶”的模式,由貧困戶注資入股或自己養殖,養殖規模不斷壯大,由最初的20多隻,發展到現在300多隻,預計今年年底將達到存欄1000餘隻。養殖場未來發展前景良好,將為南陽鎮產業扶貧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安居工程暖人心

青山綠野,青瓦白牆,飛簷翹角,南陽鎮星子村6組一條鄉路旁,一棟現代雅緻的搬遷安置房儼然成了一道清新的鄉村風景。兩層的安置房內共入住了兩戶貧困戶,一戶是天生聾啞的單身漢曹運來,一戶是因病致貧的五口之家。


脫貧攻堅:特色養殖+安居工程 耒陽脫貧穩步推進


南陽鎮2017年實施易地搬遷分散安置23戶共66人。為精心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鎮黨委政府堅持嚴把選址關,組織鎮國土、規劃等職能部門深入實地勘察,確保所選的地點既安全無隱患,又生活生產方便;嚴把質量關,組織監理定期和不定期地到施工現場進行質量監督,確保工程質量;嚴把入住關,同年12月,全鎮23戶易地搬遷全部搬遷入住,確保了入住率100%,切實解決了貧困戶的住房保障問題。

安置房旁邊緊挨著一棟已興建完工正在裝修的地質災害危房搬遷房,貧困戶曹令付正在安裝房門。眼下新家落成,曹令付開心地說:“門窗一裝好全家就馬上搬進來!”說話間,他的眼中充滿了對新生活的期待和嚮往。

“安居才能樂業,住房安全保障是貧困戶脫貧的硬指標。”近年來,南陽鎮將危房改造和異地扶貧搬造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夯實工作責任,精準識別,科學改造,確保每位村民“住有所居”。 2018年,該鎮共完成危房改造25戶。今年以來,又完成危房改造183戶。 危房貧困戶一家家或逐步改善,或搬入新家,開啟他們的全新生活,離不開政策幫扶,也離不開後盾單位和駐村工作隊的傾力相助。為讓政策有效落地,同時架好連心橋,為幫扶責任人與幫扶對象做聯絡,不少扶貧工作隊隊員在鄉村一紮就是幾年。耒陽市自然源局駐村扶貧隊的隊員曹萬里告訴記者,今年,耒陽市自然源局共為星子村地質災害搬遷資金注入12萬元,為群眾住房保障提供了一定的資金支持;投入40萬元在星子村進行空心灣改造,消除了空心灣安全隱患,幫助星子村57戶危房完成了改造,並增加耕地20畝,同時,扶貧工作隊還為貧困戶雷秀花申請了低保,獲得村民一片好評。

“扶貧路上不讓一人掉隊,我們還任重道遠!消除貧困、改善民生、讓一方百姓安居樂業,是我們始終堅守的責任與擔當。”南陽鎮黨委書記曾磊說。截至9月,該鎮建檔立卡貧困戶共629戶,1576人,累計脫貧429戶,1110人,今年年底預計再脫貧163戶,396人,為2020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