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靖难之役后,朱棣是怎样对待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儿子们的?

孙见福


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权力移交不是任人唯才,而是任人唯“种”;干得好不如投胎投的好。

但这样做的弊端就是能者不能上,庸者又保不住江山。或者说“能”者不服,窜国夺权。大家不是比才华,而是比谁的种更纯,比谁心狠手辣。因此,历朝历代的权力交加都充满了血雨腥风,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谈资。


朱元璋从一个叫花子登上皇位,自然非常珍惜。他也体会到了皇权比叫花子舒服的多,因此想让自己的朱家王朝变成千年老店,坚如磐石。

因此朱元璋在自己精力充沛的时候就开始选接班人,早早就敲定了朱标为太子。朱标是朱元璋跟患难老婆马皇后生下的儿子,又是嫡长子,当然是名正言顺,大臣们也心服口服、坚决拥护。

谁知道这朱标没有当皇帝的命,一听说自己被立为太子,天子就要成为自己的了,反而忧心忡忡起来,怕这么大公司不好经营,到自己手里给搞砸了。每天郁郁寡欢,这样一来免疫力就下降了,病魔就趁机缠身,37岁就把命丢了。


太子归天,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非常难过。但人家是皇帝,跟常人不一样,朱元璋很快就从丧子之痛里走了过来,化悲痛为力量,接着内定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朱家事业接班人。

为了让儿子的儿子顺利接班,朱元璋首先要铺平道路,搬走绊脚石。

朱元璋到处请算命先生躲在宫殿旁边给大臣们看相,如果哪个大臣被算命的看出有不臣之心、脑后长有反骨,无论他多么有才、有功,朱元璋都会毫不手软给找茬给清除掉。朱元璋为了朱明王朝的长治久安真是把心操碎、绞尽脑汁了。到临终时,朱元璋觉得自己英明伟大,给孙子都安排的稳稳妥妥、万无一失了,这才一蹬腿去了那边。

历史总是爱跟这些大人物开玩笑,朱元璋生前精心安排的接班大戏,竟然没有按照他老人家事先编排的去唱下去!


朱元璋1398年死的,1399年就发生了政变。不过让朱元璋稍感欣慰的是,政变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朱家。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以法定继承人的身份登上皇位,(即建文帝。)可以说是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但朱允炆不像爷爷朱元璋那么有魄力,有主见,压不住场子,总担心大臣们会造反;于是就开始采取行动削弱朱家藩王们的势力,让他们交出自己的军队。

要知道那些藩王都是自己的叔叔辈,在自己的封地苦心经营了好多年,都是树大根深,在朝廷的势力也是盘根错节。

朱允炆的削藩等于是在叔叔们头上直接动刀子,那些叔叔们可是朱元璋的血脉,个个都不是什么善类;这样一来等于是捅了马蜂窝,麻烦就来了。


1399年,朱元璋四子、刺头朱棣打着拥护中央、“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发动了叛乱,朱棣的号召自然得到了因为建文帝各地藩王的热烈拥护,因为他们被削藩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能不积极响应吗?

朱允炆一个小屁孩才当皇帝不久,朝中也没有什么根基,怎么会斗得过老辣的叔叔们。因此,朱允炆的皇帝宝座没有暖热就被叔叔给赶了下去。

1402年朱棣攻到南京。登上皇位。南京城很及时地燃起一场大火,朱允炆很“正常”地死于大火。

中国的权斗都是刀光剑影、你死我活,最后是赢者通吃。

朱棣登基后要斩草除根,彻底消除隐患。因为自己就是靠政变上去的,不能让别人也依样画葫芦给把江山弄丢了。


朱棣首先做的就是消除朱允炆的痕迹,把朱允炆的题字铲除,把朱允炆任用的官员清除,把朱允炆的年号都也废除,把朱允炆免去的官员全都官复原职。

历史上每一次政变都伴随着一场大清洗,朱棣也不例外。

朱允炆的势力当然要全部消灭,但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最大的危险就是来自朱家内部。跟朱允炆沾边的人都是自己最大的威胁,必须要斩草除根。

朱标的大老婆和儿子已经去世,就不追究了。偏房叫吕氏生了三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就是建文帝朱允炆,老二叫朱允熞、老三朱允熙。


朱棣是个政坛老玩家,知道都是自己一家人不能明火执仗杀掉,只能玩阴的,耍套路。先是没事找事剥夺王位,然后再让他们不明不白地做梦死、吃饭死。可叹朱允炆这两个弟弟,坐皇位的时候没有自己什么事,哥哥丢了皇位还连累自己把命都搭了进去,真是“冤死了”。

朱允炆的弟弟朱允熞被拿掉王位,变成平民,做梦梦死。朱允炆同父异母的弟朱允熥弟也在1402年被贬为庶民,1417年吃饭撑死。朱允炆的二弟朱允熙,跟自己的母亲吕氏一起派去给老爸朱标守陵。永乐四年王府大火又起,朱允熙母子不知去向,八成是烈火中永生了。不能不说朱棣深得朱元璋的真传,而且青出于蓝胜于蓝;不仅是个政治家、军事家、阴谋家,还是个玩火高手。


小约翰


1402年,靖难之役后继位时,朱棣年仅42岁,这个年纪分明是帝王如日中天之时,可雄风依旧的朱棣却在此后的20多年里,未生下过一个子嗣。

是朱棣忙到没时间宠幸妃子?答案显然不是,毕竟男人生孩子只需要三两分钟,再怎样忙,这个时间终归是有的。

民间倾向于认为:壮年继位的朱棣之所以一直无所出,乃是因为他夺位不正,且继位后干了太多伤天害理的事,遭了报应所以无所出。

这些伤天害理的事里,除了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和侄孙朱文奎弄“失踪”外,还包括:用极其阴冷的方式“处理”了太子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儿子们。

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嫡长子,因为出身高贵且是长子,他成了朱元璋最理想的皇位继承人。他一生共有五个儿子,其中,除长子朱雄英夭折外,其他四子在他英年早逝后均在世。

朱标这五个儿子中,皇长子朱雄英和皇三子朱允熥为太子妃常美荣所生。常美荣是常遇春的长女,于洪武四年时,被朱元璋亲自下诏册封为朱标的太子妃。后不幸因生朱允熥去世。

其他三子,即建文帝朱允炆、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熙,均为继任太子妃太常寺卿吕本的女儿吕氏所生。影视剧中朱允炆

在讲究尊卑、嫡庶的古代,朱标这五个儿子的身份地位都非常尊贵。自然,他们在皇位继承上,都比篡侄子位的朱棣更加名正言顺。

这种名正言顺,也便成了他们下场凄凉的铺垫。

朱棣继位后,一直在苦苦找寻朱允炆下落的同时,时刻担忧着大哥的儿子们会回来夺回皇位。皇位对朱棣的诱惑力有多大,他内心深处的担忧就有多重。

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睡眠质量越来越差的朱棣“清理”大哥朱标的儿子们终究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最初,朱棣对大哥朱标的孩子们和老婆还算客气,毕竟面子工程得做足。实际上,这些“客气”仅仅是他等待时间的过程罢了。

朱标的三子朱允熥本非常受宠,毕竟,他是太子妃常美荣拼了命换来的孩子。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时,曾封这个弟弟为吴王。

可未等到朱允熥去往封国杭州就藩,朱棣就篡位成功了。于是乎,朱允熥的人生也开始发生了惊天逆转:他先是被降为了居漳州的广泽王,随后又被召回京师贬为了庶人,再后来,则被囚禁在了凤阳,后暴毙而亡。

朱允熥的一生无疑是被永乐帝朱棣捏在手里的一生,说来,朱棣亡朱允熥着实是费了一番功夫的。朱棣处置大哥朱标的四子朱允熞的手法,与处置其三子朱允熥的手法,几乎是完全复制粘贴的。

影视剧中朱标

相比之下,朱棣清理大哥五子朱允熙的手法明显就与处置他几个哥哥不一样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比哥哥们,他年岁最小。

皇叔叔朱棣篡位时,朱允熙年仅11岁,这个年纪在任何年代都是尚未知事之时。可即便如此,朱棣也未放过他。

朱棣先是将徐王朱允熙降为了朱允熙,这个路数与朱棣对付哥哥们的手法一致。所不同的是,紧接着,朱棣并未继续给他降级或是贬为庶人,而是让他和母亲吕氏一起去了懿文太子陵,给父亲朱标守陵墓去了。

公元1404年,朱允熙被永乐帝改封为瓯宁王,"不遣之国"世奉太子祀。听这架势,朱允熙和母亲颇有能幸免于难的意思。

然而,这之后仅仅两年,年仅16岁(刚刚成年)的朱允熙和母亲便因府邸中莫名起火,被活活烧死。

好在,朱允熙死后,得了一个“哀简”的谥号,说来,这结局终归要比其他几个哥哥强。

朱棣做了如此多,是否就能安心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最终已经得了民心,坐稳了江山,也处置了大哥的众儿子们,朱棣也依旧不安心。

为此,他甚至几次三番派郑和下西洋,名义上是为建立邦交、巩固政权,实际上却多少是为探寻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可惜,直到朱棣辞世,他也未能探寻到朱允炆的下落。这便也意味着,他继位后一直生活在担忧和恐惧中,如此巨压下,加上国事繁忙,竟导致他在位23年,未生下过任何子嗣,这在历史上,真真算是奇事一桩。

是报应否?谁知道呢?


记者李满


朱标只有2位夫人,满16岁时老子朱元璋给办的,正夫人是常遇春的闺女,直接封为皇太子妃,同时还娶了太常寺卿吕本的独生女,封为吕妃。《明史》记载朱标共有6个儿子,4个女儿,女儿为谁所生、生卒都未记载,6个儿子由太子妃常氏生了2个,吕妃生了4个。太子妃常氏很悲剧,准确的讲她们一家都很悲剧,不是早死就是被处死,王侯将相之家却无福可享,常氏自己先给朱标生了长子朱雄英,没几年夭折了,生第二个儿子时,常氏难产死了,才24岁,留下儿子朱允熥。

马皇后与太子朱标像。

吕妃为朱标生了4个儿子,常氏生的朱雄英夭折后,吕氏生的第一个儿子朱允炆成了皇长孙,第二个儿子朱允熞,第三个儿子朱允熙,第四个儿子早殇,未起名字。等于说朱允炆继承帝位时,有自己老妈吕氏,已尊为皇太后,一个异母弟弟朱允熥,二个同母弟弟朱允熞和朱允熙。朱棣攻入南京城时,皇宫一把大火,朱允炆自己不知所踪,其他人被朱棣一网打尽,当时朱允熥和朱允熞已成年,分别被建文帝封为吴王和衡王,两人被俘后,朱棣把两人从一字王降为二字王,不久剥夺爵位,废为庶人,禁锢于凤阳,两人同病相怜,在凤阳落寞了10几年后,于永乐15年,也就是公元1417年同时死亡,死因不明。

图为朱标的明东陵,现在只剩下基址。

公元1402年,朱标小儿子朱允熙才11岁,未成年,所以由吕太后养在自己身边,早在朱棣攻打金川门时,吕太后曾去往朱棣军中相劝无果,在返回途中皇宫已大火,城破之际,母子一起被捕,吕太后被朱棣称为“皇嫂太子妃”。早年朱允熙被建文帝封为徐王,也是被朱棣一字王降为二字王,《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诸王篇记载“永乐二年下诏,徐王允熙改瓯宁王,奉太子祀,四年邸中火,暴薨”,吕氏也随朱允熙居懿文陵,也就是朱标的明东陵,等于说朱棣把母子俩赶到钟山为朱标守陵,仅2年后,他们住的房子发大火,母子俩被火烧死。

图为建文帝朱允炆画像。

前面说到朱标共有4个女儿,生母、生卒均未记载,三女儿早夭无封号,《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公主篇记载,大女儿江都公主,嫁给开国功臣长兴侯耿炳文之子耿璿,朱棣兴兵起叛时,耿炳文是北伐平叛的主帅,耿璿是军中的将领,兵败后罢官归家,朱棣登位后召其入朝,耿炳文称疾不出,明显跟朱棣作对,一家人的结果可想而知,耿炳文和几个儿子,包括驸马均耿璿在内,全被处死,江都公主为皇女,留了一条命,降为郡主,不久也忧虑而死,史称“忧卒”。

图为鸟瞰明中都凤阳遗址。

朱标二女儿宜伦郡主,在永乐15年,也就是公元1416年,下嫁于礼,就一句话完事儿,明史是这样的,如果丈夫是有身份的人,都会有点笔墨,像她姐江都公主嫁给耿璿,此人是开国功臣长兴侯耿炳文之子,明史有上百字的描述,而宜伦郡主嫁给于礼,何许人也没有记载,说明其身份不入流,民间的《万历野获编》记载于礼是锦衣卫的百户,这是个六品武官,统领120人,相当于现在的连长,可见其地位低,明史的公主一般没有生卒,朱棣虽然没有杀这个堂妹,但从朱标去世到永乐15年,很明显宜伦郡主早已过了桃李年华,熬成了老女人才随便给婚配了。

永乐皇帝朱棣画像。

朱标最小的女儿更惨,在永乐活了10年,朱棣未给婚配,于1412年去世,南平郡主还是死后追册的。另外建文帝朱允炆有2个儿子,长子朱文奎7岁跟着建文帝一起失踪,次子朱文圭当时才2岁,跟着叔叔朱允熥和朱允熞一起囚禁在凤阳的广安宫,人称“建庶人”,直到明英宗朱祁镇做皇帝时,感慨建庶人的生活悲惨,为其平反,还其自由,此时朱文圭已被囚禁55年,出来后连牛马都不认识,不久就死了。以上就是朱棣篡位后,朱标后人的结果,虽然朱棣表面上没有直接杀掉,实际上子女们都变相被迫害,下场凄惨。


图文绘历史


朱标(1355年—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长子,因先于太祖去世,未即皇位。谥懿文太子,明惠帝即位后追尊为明兴宗。陪葬于南京明孝陵。


常氏(1354-1378)开平王常遇春女。孝康皇后,敬懿太子妃

《忠武常氏家谱》:常遇春的长女,嫁给朱元璋之子(太子)朱标。

常氏于洪武七年(1374年),生嫡长子(皇长子)虞怀王朱雄英。朱雄英夭折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五月初一,卒年八岁,被明太祖追谥为“懿敬太子”。

其后,常氏还为朱标生一子,排行第三,即皇三子吴王朱允熥。

她死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十一月,谥号曰“敬懿皇太子妃”,简称“敬懿太子妃”。

结果:常氏本人在靖难之役前已经身死,长子朱雄英早夭,不在讨论之列。

朱允熥——燕王入京师后,降封广泽王,居漳州。1402年九月,召还,废为庶人,锢凤阳,直到离世。


吕氏(1359-1412)太常寺卿吕本女。皇太后、懿文太子妃子

与儿子朱允熙居住在懿文太子的陵墓(附近,守灵)。

建文帝朱允炆(吕氏生)

南京城破后,自焚或逃逸。(个人判断朱允炆没死)

衡王朱允熞(吕氏生)

朱允熞,被废黜为庶人,囚禁在凤阳直到离世。

徐王朱允熙(吕氏生)

成祖入京后,被降为敷惠王,和母亲一起居住在懿文太子的陵墓(附近,守灵)。1404年,被改封为瓯宁王,世奉懿文太子之祀。两年后,府邸火灾,被烧死,时年16岁,谥号哀简。

江都公主,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长兴侯耿炳文子耿睿。

永乐初年,公主复降为郡主,因忧虑而逝。

宜伦郡主,永乐十五年下嫁。
南平公主,未下嫁,永乐十年(1412年)薨,追册。

古今通史





朱棣的皇位来得不正,是造了侄子建文帝的反,最后才得到。但,造反也是被侄子削藩所逼。

大哥朱标在的时候,对朱棣相当不错,于是在朱棣造反成功后,就面临如何处理大哥孩子的问题。

对建文帝朱允炆和其儿子地处理



(建文帝剧照)

削藩是建文帝朱允炆发起的,失败了,建文帝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毕竟一个皇宫容不下两个皇帝同时存在。

朱棣进了南京城时,建文帝已经消失。除了登基当皇帝,维持国家的运转外,建文帝的下落不明也是朱棣心头的一个病,毕竟自己的皇位是“篡”了侄子的。只要那个正统的侄子一直存在于世,那么对于朱棣来说,就是一个定时炸弹。

于是,朱棣派了两位去寻找建文帝,一位是胡濙,主要是陆路寻找;一位是郑和,经过水路寻找。

结果怎么样,谁也不知道。胡是回来了,在朱棣在位21年时回来了,估计是得到了准确的资料。而郑和七下下西洋,朱棣在位时六次,宣德五年时又有一次。

建文帝的最终说法只有两种,一是出家了,看淡人间冷暖,用心云游四方;一说是已经死了。不管结果如何,朱棣在胡回来后,总算安心了。

建文帝的大儿子,就是那个曾经所谓的太子,和建文帝朱允炆同时消失。二儿子朱文圭当时只有两岁,朱棣没有杀,但却是终生监禁,确实悲催。在过了55年后,朱文圭被明英宗放了出来,此时,朱文圭竟然连家畜都不认识,但,比起杀头还是好多了,放出来后不久,由于极大地不适应,很快就死了。

朱标的另外三个儿子情况如此



(朱标像)

朱标一生有五个儿子,大儿子朱雄英,是原配常氏(常遇春女儿)所生,八岁时就夭折了。二儿子建文帝削藩失败后,不见了踪影。

三儿子朱允熥,也是常氏所生,在建文帝时,被封为吴王,朱棣上任后,改封广泽王,同年,又被朱棣贬为庶人,永乐十五年死亡,死因不详。有人推测说是被朱棣谋害,但推测只是推测,没有任何证据证明。

朱标四儿子朱允熞,和建文帝一母同胞,是吕后次子。建文帝时封为了衡王,朱棣上台后改封怀恩王。不久,和哥哥朱允熥一样,被贬为庶人,禁锢在凤阳。老四死去的日子没有详细记载,仿佛人间蒸发了。

朱标五儿子朱允熙,是吕后生的第三子。建文帝时被封为徐王,朱棣上位后,也进行了改封,成为敷惠王。这个老五,被朱棣派去看老子朱标的陵墓,这一看就是四年。永乐四年,所具宫邸不知何原因突然失火,朱允熙被烧死。

朱标的妻子和女儿们



(朱标剧照)

朱标有记载的妻子就两位,一位是原配常氏,在公元1378年逝世。

一位是继妃吕氏,后为吕太后。吕后在朱棣继位后,和小儿子住在一起,失火后再无消息,应该是和小儿子一起被烧死了。

朱棣对于朱标的女儿们一个也没有为难,长女在洪武二十七年嫁了长兴侯耿炳文之子耿璿,当然,公主降成了江都郡主。老公死后,江都郡主非常忧郁,常常悲天悯人,最后病死。

朱标的次女,是宜伦郡主,永乐十五年嫁给了大臣于礼,后来就没有消息了。

朱标三女,没有任何资料,找不到任何记载。

朱标四女,是南平郡主,没有婚嫁记录,估计是没有嫁,最后死于永乐十年,也就是公元1412年。



朱棣在靖难之后,对朱标的后人并没有大开杀戒,看来,是朱标大哥早年待他不薄。


蓝风破晓


(成祖朱棣)

1402年,谷王朱穗和曹国公李景隆发动金川门之变,向燕军投降,朱棣率领军攻入南京,南京皇宫失火,建文帝朱允炆与太子朱文奎不知所踪。为期四年的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朱棣篡位之后,残酷惩处了坚持效忠建文帝的臣子。如翰林学士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皆被肢解残杀,子嗣十五岁以上者也全被处死,不满十五岁者和旁支宗族发配边疆,家中女眷充入教坊司为妓。

对于大臣如此,朱棣对其大哥朱标的几个儿子,也就是建文帝的弟弟,朱棣同样是心狠手辣。

朱标活到成年的儿子一共有四个:太子朱允炆、吴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𤐤。

朱棣一上台就取消朱标的明兴宗庙号,重新追谥为懿文太子。接着先是将朱允熥、朱允熞、朱允𤐤由亲王将为郡王。

随后,又以不能忠直辅佐建文帝为由,把这三个侄子废为庶人,圈禁了起来。

最后这三人的结局全部以暴死告终。

至于到底真的是病死还是另有隐情,明眼人心中自然知晓。

朱标的这个三个儿子中,可能只有吴王朱允熥留有后代,明代称之为“吴庶人”。直到明英宗时期他们的境遇方才好转。

而建文帝的留下的唯一一个儿子朱文圭,也就是朱标的孙子,也被朱棣囚禁了起来。朱棣夺权之时朱文圭仅仅2岁,可能是觉得他对于自己的威胁不大,朱棣没有让他暴毙。

朱文圭被圈禁了五十多年,也是到了英宗时期才被放了出来。据史料记载,重获自由的朱文圭百感交集,由于被囚禁多年,他连牛马都不认识了,获释没多久就死了,他的后代被称之为“建庶人”。

(明英宗曾被景泰帝长期囚禁于南宫,之后重夺帝位的他深知被囚之苦,力排众议将朱标的后代全部予以赦免,恢复了他们的自由)

到南明时期,风雨飘摇的弘光政权为了收拢人心,才将靖难建文诸臣和宗室平反,追复原封号。


千佛山车神


朱棣“靖难”死了不少人,而靖难成功之后也杀了不少人,比如方孝孺因反对朱棣而被“灭十族”。

但是对于朱标以及建文帝的老婆孩子,朱棣并不敢做的太过分,因为朱棣所谓的“靖难”实际上就是“清君侧”,铲除皇帝身边的奸臣,换句话说,如果建文帝不死,而是被活捉,朱棣反而比较难办。

朱标曾是大明王朝最根红苗正的继承人,据记载朱标先后有两位太子妃,分别是常遇春的女儿常氏,以及元朝贵族吕本的女儿吕氏。

其中常氏为朱标生了两子,分别是长子朱雄英,三子朱允熥,其中长子早夭,三子朱允熥在靖难之后被废为庶人,囚禁在老家凤阳。

吕氏为朱标生有三子,分别是次子朱允炆(建文帝),四子朱允熞,以及五子朱允x,朱允炆在靖难中不知所踪,而四子朱允熞同样被废为庶人囚禁于凤阳,五子朱允x和母亲吕氏被罚去给故去太子朱标守灵,后来死于大火。


一点点历史


自古皇家多薄情,为了帝王之位,父子相争,兄弟相残,叔侄反目,历来比比皆是。

成祖朱棣,向来是杀伐决断,并无妇人之仁。靖难之役,朱棣夺了朱允炆的帝位,虽然百般掩饰,却还是脱不了篡位的干系。朱棣心中自然明了,如果留下朱标一脉,随时都可能有人扶持,举起反抗他的大旗。既然如此,朱棣自然是要斩草除根了。

朱标共有一原配,一继室,两位太子妃,以及五个儿子。

朱标原配为开平王常遇春之女,在朱标被立为太子后,朱元璋亲自册封常氏为皇太子妃。常氏共生有两子。

常氏所生长子朱雄英,也是朱标嫡长子。年仅9岁即早夭。

常氏所生次子朱允熥,为朱标嫡三子。他一出生就被朱元璋封为郡王。建文帝继位的第二年,他又受封吴王。朱棣继位,朱允熥被贬为广泽王,居住在漳州。同年又被朱棣借故将其废为庶人,禁锢凤阳。永乐十五年,谷王朱橞串通崇阳王朱悦燇诈称“建文君”谋反,朱允熥当年暴卒。其子朱文坤,下落不明

据《明实录》的记载推测,明朝中后期有建庶人和吴庶人两家族,被明朝廷严加看管,推测吴庶人即朱文坤后人。而建庶人么,据说是建文帝二子的后人。

朱标的继室吕氏,为大臣吕本之女,原为朱标妾室。朱标原配常氏去世后,吕氏成为了朱标的继任太子妃。吕氏共生有三子。

吕氏所生长子,即朱标次子建文帝朱允炆,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建文长子朱文奎,同样不知所终。次子朱文圭,史称建庶人,一直被明朝廷严加看管。

吕氏所生次子,即朱标四子朱允熞。建文帝继位,他受封衡王。朱棣继位后,被降为怀恩王,居建昌。同年,和他的三哥朱允熥一起被废为庶人,禁锢凤阳。其具体卒年史料无载,推测最迟应该是在永乐十五年,和他三哥朱允熥一起被杀。无子。

吕氏所生三子,即朱标第五子朱允熙。建文帝继位,他受封徐王。朱棣继位,他被贬为敷惠王,跟随其母吕太后居住在太子朱标的懿文陵。其三哥朱允熥和四哥朱云熞被贬为庶人,圈禁凤阳之后,朱允熙改封瓯宁王,奉祀朱标。永乐四年,因宫邸失火被烧死。无子。

朱标另外还有三位史料有明确记载的女儿。

江都公主,朱标长女,嫁给了耿炳文之子耿璿为妻。永乐年间,耿璿被连坐致死,江都公主被降为江都郡主,后忧郁而死。

宜伦郡主,朱标次女,永乐十五年,下嫁大臣于礼,后无记载。

南平郡主,朱标四女,仅有永乐十年的去世和追册记录,无成婚记载。

朱标的长、次、四女都有了,那还应该有一名三女,但是史料无记载,很可能是夭折,或者下落不明了。


奕天读历史


朱棣的靖难之役,相信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不陌生,作为燕王的朱棣不满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在和尚姚广孝的谋划下,举起了“清君侧”的大旗,由北京浩浩荡荡的出发,准备攻入当时的首都南京,最后的结果是朱棣成功了,南京城破,朱允炆在一场大火中“失踪”了,当然有人说朱允炆死于大火之中,有人说朱允炆拿了爷爷朱元璋给他的救命法宝化妆成一个和尚从密道逃走了,但终归一句话,不知所踪。

然后在看一下朱允炆的其他兄弟们是如何被对待的,朱允炆的父亲是朱棣的大哥朱标,他如果不过早的因病去世,他毫无疑问将会是下一代大明皇帝的接班人,朱标一共生有5个儿子,其妻子是常氏和吕氏,这5个儿子分别为朱雄英,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朱允熙。

朱雄英早早夭折了,老二朱允炆的下场刚讲过了,老三朱允熥最初是吴王,在其叔朱棣夺取皇位后,立刻被解除了王位,被朱棣发配到了凤阳实行监禁,但是在监禁的过程中,朱允熥蹊跷的死去。其原因未知。老四朱允熞的死法和老三基本雷同,都属于被剥夺王位囚禁过程中神秘暴亡,至于谁干的,大家一猜便知,老五朱允熙开始被朱棣特殊照料,朱棣声称要给大哥朱标留下这唯一的香火,安排其到其父朱标的陵前尽孝道,大家暗地里还称赞这朱棣还是有点人性,总归没有斩尽杀绝嘛,结果没过多长时间,朱允熙的住所突然遭遇了严重的大火,朱允熙的尸体被烧的面目全非,至于谁干的,你懂的。笔者不由的唏嘘,最狠不过帝王家啊。


老猪的碎碎念


活人赶尽杀绝,斩草除根;死人铲除名位,不予承认。这就是篡权夺位者朱棣,对待自己亲人的不二法门。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很快将嫡长子朱标立为太子,并配备了强大的导师团对他严加培养。

朱标温和仁厚,性格和朱元璋相反,而老朱的强势也让朱标无法反抗,精神很压抑,结果英年早逝,朱元璋很伤心,把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自己的孙子朱允炆。

朱元璋的另一个儿子燕王朱棣不服气,发动了靖难之役,终于成功篡了侄子的位,登基为帝。

朱棣十分残暴,凡是反对自己的人都被残酷镇压,比如那个痛骂朱棣不忠不孝的方孝孺,据说被朱棣创纪录地”诛灭十族“;辅佐朱允炆的齐泰、黄子澄等人也被“诛灭九族”。

那么朱棣是如何对待已故兄长朱标的妻妾和儿子呢?当然是干掉没商量。

史书记载,朱标有2位妻妾,5个儿子,我们来看看他们在靖难之役后的结局。

皇太子妃常氏,先朱标数年而卒,被废皇后号。

朱标的正妻常氏,开平王常遇春之女。朱标被册为皇太子,她就是皇太子妃,但她和朱标一样,没有长寿的命,1378年便早于朱标去世,谥号“敬懿皇太子妃”,追谥为“孝康皇后”,但朱棣即位后,又改称“敬懿皇太子妃”,不承认她的皇后身份(哪怕是追谥)。

皇太子妃吕氏,去世时间及死因不详,被废皇太后号。

朱标妾室吕氏,太常寺卿吕本之女,朱允炆生母。朱允炆登基后,尊其为皇太后,也是朱棣的嫂子,朱棣没有对她下手,却把她感触皇宫,住在朱标陵园内,且不承认她的皇太后身份,改称“懿文太子妃”,此举实质上是不承认朱允炆的皇帝身份。死因及去世时间不详。

朱标共有5个儿子,除1子早夭,1子下落不明,其他3子均暴毙。

1、嫡长子朱雄英,太子妃常氏所生,朱允炆异母兄,早夭,死于靖难前,追封虞王,谥号怀。

2、庶次子朱允炆,太子妃吕氏所生,登基为帝,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结局成谜,有人说自焚而死,有人说流落民间。

3、嫡三子朱允熥,太子妃常氏所生,朱允炆异母弟,建文元年被封为吴王。靖难之役后,被朱棣以不能匡正建文帝和心怀怨怼为由,与其弟朱允熞均被废为庶人,囚禁凤阳,不久暴卒。

4、庶四子朱允熞,太子妃吕氏所生,朱允炆同母弟,建文元年封为衡王。靖难之役后,被朱棣以不能匡正建文帝和心怀怨怼为由,与其兄朱允熥均被废为庶人,囚禁凤阳,不久暴卒。

5、庶五子朱允?,太子妃吕氏所生,朱允炆同母弟,建文元年封为徐王。靖难之役后,朱棣让他与其母亲一起住在父亲朱标的陵园内。不久后,住所突发火灾,被烧死。

朱标的儿子没有一个好下场,他的2个妻子和1个儿子,不管是活人还是死人,都被朱棣废去皇后、皇太后和皇帝号,不予承认;3个儿子更在靖难之役后暴卒或被烧死,被朱棣斩草除根;只有1个早夭的儿子,逃过了朱棣的赶尽杀绝。自古以来,篡权夺位者,朱棣的心狠手辣比起李世民、赵光义亦不遑多让。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