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土礦資源和低成本佈局優勢為氧化鋁企業贏得生機與主動

鋁土礦資源和低成本佈局優勢為氧化鋁企業贏得生機與主動

與國內電解鋁行業正經歷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調整且產能已達“天花板”的產業格局不同,當前我國氧化鋁產業格局和調整政策相對寬鬆,且仍處於擴張階段,未來一段時間仍然有數百萬噸氧化鋁產能將要投產,一些分析機構預計,到2023年國內將形成1.07億噸氧化鋁產能,這就意味著未來我國將需要更多的鋁土礦資源為氧化鋁產業提供有力保障。然而,當前受我國嚴格的礦山治理政策導致國內礦石供應緊張以及價格高企影響,除沿海地區氧化鋁保持以消化進口礦土資源為主外,內陸地區的部分氧化鋁廠也開始陸續開展生產線改造,更多地使用進口礦石。

進口鋁土礦需求旺盛但風險猶存

我國海關發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我國鋁土礦進口量保持穩步增長。2018年,我國氧化鋁產量約為7200萬噸,國內鋁土礦產量約1億噸,進口鋁土礦約佔國內礦石總供應量的42%。

海外礦石因儲量豐富、開採成本低、礦石品位較高等優勢逐漸受到國內氧化鋁企業的青睞,另外,近年來山西地區礦土資源因過度開採,鋁土礦品位在不斷下降,當地政府有保護省內資源的意願,預計該地區礦石開採將繼續受到限制,近年來,進口礦使用將逐漸成為主流。

我國鋁土礦進口來源地主要集中在幾內亞、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今年前三季度上述三地進口量佔比分別為51%、30%、13%,三者合計佔比超過90%。進口市場集中度高,導致我國鋁土礦進口抵禦風險能力偏弱,如若礦石出口國的政局、政策發生變動,都會威脅到我國進口礦石資源保障的穩定性。近期傳出印尼正在研究加快出臺鋁土礦出口禁令,如若屬實這將對我國使用印尼礦石的企業產生一定影響。考慮到我國內陸氧化鋁廠的地域特徵及工藝特點,過高的原料運輸成本將導致進口礦在內陸氧化鋁廠的應用較難具備很好的經濟性。另外,匯率的波動會影響進口礦人民幣價格,從而影響進口礦的礦石成本,而海運費價格的變化也會反映到進口礦石到岸價格上,二者的波動造成進口礦礦石成本的變動,極易給氧化鋁企業的生產成本造成更多不確定性。因此,有序推進國內鋁土礦開採,保障國內鋁土礦供應,才是國內鋁行業可持續性發展的根本保障。

我國西南地區礦土資源優勢凸顯

截至2017年底,我國鋁土礦已查明資源儲量51.3億噸,但其中具有經濟意義、可開採利用的鋁土礦儲量僅有9.7億噸,佔國已查明資源儲量的19%左右,佔全球鋁土礦總儲量為3.2%。我國鋁土礦資源分佈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南、貴州和廣西4省,鋁土礦查明資源儲量約佔全國的92%,其中,山西30%、河南22%,廣西20%、貴州20%。

山西、河南作為我國老牌氧化鋁生產基地,數十年來對鋁土礦保持較高需求,由於過去的開採缺乏規劃性、系統性、科學性,甚至還經歷過私挖濫採的階段,因此山西、河南鋁土礦資源破壞比較嚴重,礦山不合規現象頻發,鋁硅比不斷下降。河南、山西相繼在2017年、2018年對當地礦山進行嚴格整頓,關停不合規老礦山,在新礦權的釋放上相關政策變得更為嚴格。所以,在不堪重負的資源貧化及常態化的環保壓力下,兩地的鋁土礦供應優勢也逐漸褪去。

相對來說,貴州和廣西兩地礦石優勢明顯,廣西地區鋁土礦資源埋藏較淺,品位多在52%~58%之間,鋁硅比高,有開採成本優勢且開採量逐年上升。貴州地區鋁土礦分佈相對集中,礦石品位好,具有

高鋁、高硅和低鐵等特點,除了用於生產冶金級氧化鋁以外,比如貴州清鎮地區部分品位超過70%,高鋁礦(AO≥70%)還可以應用於耐火耐磨材料、精鑄粉、耐火纖維等高附加值材料的生產加工,具有更高的開採利用價值。

從成本數據看,廣西、雲南、貴州在漫長的行業變遷中,逐漸與其他省份拉開距離,其成本競爭力在行業內始終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不僅有豐富的礦山資源核心優勢,而且還有得天獨厚又難以複製的區位優勢。

資源格局初定,擁有礦石資源的企業才能在新賽道中脫穎而出

從供需匹配的角度看,未來氧化鋁產業將處於相對過剩的狀態,優勝劣汰的殘酷競爭和行業洗牌將全面展開。那麼,誰將在群雄逐鹿的環境中獲勝?無疑擁有礦石資源配套、低生產成本的氧化鋁企業在競爭中將贏得更多主動權。

目前,中國鋁業集團、國電投集團等企業均持有國產鋁土礦資源。其中,中國鋁業資源儲量全國第 一,現有可採資源儲量約2.35億噸,與之匹配的是全國1850萬噸氧化鋁產能;從單一企業來看,華銀鋁業、平果鋁等其他公司也擁有一定量的礦山資源,但儲量相對較少,而廣鋁集團有限公司位於黔中貓場的特大鋁土礦床資源儲量超過2億噸,礦石綜合品位超過68%,鋁硅比超過8,礦石分佈集中,適宜於規模化開採。目前僅配套公司現有60萬噸氧化鋁產能,長期利用年限超過30年,值得一提的是,貓場超過三分之一資源量的鋁土礦品位超過70%,超高品位鋁土礦資源可用作利潤更高、市場競爭更小的鋁土礦化學應用方向,這一優勢使得廣鋁集團在市場競爭中能夠做到進退自如;國內更多的氧化鋁企業並無資源配套,生產採購大量依賴民採礦以及聯辦礦,在極端情況下極易受到礦石供應量和價格的雙重製約。

總體上看,山西、河南兩地氧化鋁企業優勢逐漸褪去,而西南氧化鋁企業受益於優良的礦石資源,將與利用沿海優勢使用外礦的氧化鋁企業相互抗衡,相比而言使用國內礦石的西南氧化鋁企業資源穩定性上要優於敞口在外的沿海氧化鋁企業;分企業看,中國鋁業、廣鋁集團、國電投等掌握著全國絕大部分的中高品位鋁礦資源,獨特的資源稟賦以及低成本的產業鏈佈局,驅動這些企業在殘酷行業洗牌中脫穎而出,成為氧化鋁行業的領軍企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