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浦河,是怎样开河的?

淀浦河:传承了蒲汇塘的衣钵

淀浦河西起淀山湖,东至黄浦江,全长46公里。在青浦地区的西段即原来的蒲汇塘,1971年改名淀浦河。

淀浦河,是怎样开河的?

淀浦河开河

淀浦河开挖工程是解放以来上海市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河流经青浦、松江、闵行、徐汇4区。早年开凿旨在排泄青浦、松江两区腹地50多万亩低洼农田积水,解除南黄浦地区洪涝灾害的威胁。闵行区段近10公里,梅陇、莘庄两镇得改良土壤和交通之利。

青浦区境内走蒲汇塘线,松江区境内基本走横塘线,闵行区(原上海县)境内实地开挖、土方834.5万立方米,青浦、松江、金山、嘉定、宝山和原上海县共计14万余民工参加开挖。

在上世纪70年代末,闵行区段河道配套工程5座公路桥、8座拖拉机桥、2座铁路桥、沪杭铁路改线工程及淀浦河东闸等工程始建于1975年,1976年11月河道土方开工时已基本完成。

1977年4月全线竣工通水。闵行区段河底宽25米,河底高程0~1.8米,1:2.5边坡,面宽65米,六级航道,可行100吨级船队。平均高潮位3.0~3.2米,低潮位l.5一1.7米,潮差1.3一l.5米。

淀浦河,是怎样开河的?

淀浦河开河过程

四十年前寒冬腊月的开河岁月

淀浦河开河是在寒冬腊月的农闲时节进行的,每个生产队都承包一段,限时一个月完成。这开河是件大事,所有生产队长都不甘落后,将队里的青壮年劳力几乎都派到工地上去了。

淀浦河,是怎样开河的?

那时是人海战术,工地上彩旗飘扬,人声鼎沸,热火朝天,工地的广播喇叭中轮番播放八个样板戏。各个生产队之间暗暗展开竞赛,看谁开河的进度快。那时几乎没有机械化的工具,全靠手挖,肩担。每个人每天大约要完成2方土方。生产队员将挖出的泥装在一对用竹子编成的畚箕里,用肩挑到河岸的两侧,随着河越挖越深,挑一百多斤泥的担子越来越沉重,没有几天,很多人肩上的皮就磨破出血了。

淀浦河,是怎样开河的?

淀浦河开好后,使50万亩低洼地受益,还成了太湖流域主要的内河航道,可通航150吨的货运船。淀浦河开通后使得从太湖到黄浦江的航程缩短了30公里。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如今的淀浦河两岸成了沿线各区的热点区域。

淀浦河,是怎样开河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