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散王爷本想一心炼丹,结果被歌姬扶上皇位,成了一代明君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出身皇室不一定就是好事,除了要受到兄弟们的彼此倾轧外,还有可能会受到权臣和宦官的迫害。所以一些皇子为了避免被杀,通常会选择远离政治纷争,做个闲散王爷。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主人公原本就是这样一位闲散王爷,无心政治,痴迷于炼丹。结果却阴差阳错的被一位歌姬给扶上了皇位,还成了一位中兴之君。

闲散王爷本想一心炼丹,结果被歌姬扶上皇位,成了一代明君

此人是谁呢?他就是唐武宗李炎。李炎原名李瀍,是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文宗李昂之弟。从出生时起,他就没想过继承皇位,任由几个哥哥去争夺皇位。他最喜欢的只有两件事,一是和道士们一起炼丹,二是四处旅游,游览名山大川。有一次在去邯郸旅行的过程中,李炎结识了一名歌姬王氏,此女子不仅模样俊美,而且歌舞俱佳,李炎喜欢的不得了,便为她赎身,娶回了自己的王府。

当李炎与王氏在王府过着甜甜蜜蜜的小日子时,唐朝廷却因立嗣问题而风云变幻。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唐文宗,唐文宗是一位志向远大的皇帝,他对唐朝宦官干政的局面很是忧心,曾打算借助大臣的力量铲除阉党,但甘露之变却让唐文宗的梦想化为泡影。唐文宗的计划失败后,宦官仇士良、鱼弘志等人完全把控朝政,唐文宗简直成了傀儡。在立太子一事上,唐文宗也满是心酸。

闲散王爷本想一心炼丹,结果被歌姬扶上皇位,成了一代明君

原本唐文宗想立哥哥敬宗之子晋王李普为太子,但李普福薄,还没长大成人便夭折了。后来唐文宗又改立鲁王李永为太子,但宠妃杨妃却不同意。在李永莫名其妙地死掉后,杨妃极力向唐文宗推荐安王李溶为储君。当文宗犹豫不定时,宰相李珏又跳出来劝文宗立敬宗第六子陈王李成美为太子。经过一番犹豫,唐文宗终于还是决定了立陈王李成美为太子。

但是还没等到李成美完成册封大典,唐文宗就一病不起了。在病中,唐文宗诏令宦官枢密使刘弘逸与宰相李珏等人奉太子监国,但另外两个大宦官仇士良和鱼弘志却心怀鬼胎,不同意此事。他们认为,如果让陈王登基,那将来的拥立之功便属于刘弘逸和李珏,自己这些人必定会大权旁落。为了将权力牢牢掌握在手中,仇士良决定拥立安王李溶为皇太弟,并令神策军速去十六王宅将李溶接来。

但神策军为首的将领却是个大老粗,在到了十六王宅时却搞不清李溶是哪位亲王,站在门口愣住了。仇士良收到消息后派心腹宦官前去帮忙,但这心腹宦官也是个糊涂虫。到了门口半天才想起来,喊了一句:“迎接大的!迎接大的!”其实仇士良本意是让他迎接年龄较大的安王李溶,但这太监说的含糊不清,神策军也是一脸迷茫。十六王府的安王李溶和颖王李炎虽然都听到了外面的吵闹,但情况不明,都不敢随便出去。

闲散王爷本想一心炼丹,结果被歌姬扶上皇位,成了一代明君

就在这时候,颖王的宠妃王氏大喊道:“你们都给我听着,所谓‘大的’,就是指颖王殿下。睁开你们的眼睛给我看清楚,颖王殿下这魁梧的身躯谁人能比?连当今皇帝都称殿下为‘大王’,你们还有什么好质疑的?而且颖王与你们仇公公一向交好,现在这等关键时刻,你们要接错了人,小心被全家处斩。”

一群大老爷们被王氏哄得一愣一愣的,再瞅颖王确实魁梧,便将颖王接进了宫。仇士良看大错已成,便立了颖王为帝,即唐武宗。而唐武宗继位后,改革积弊,削弱宦官势力、平定边患,加强中央集权,使唐朝一度出现中兴的局面。所以也可以说是王氏成就了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