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物之窗周口篇:鹿邑太清宮

河南文物之窗周口篇:鹿邑太清宮

河南文物之窗周口篇:鹿邑太清宮

道教文化源遠流長,傳播很廣。道教源於道家學說,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李耳為東周楚國苦縣(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人,被道教奉為鼻祖。

鹿邑,因古代水草豐美,多產麋鹿而得名。在文化層面,鹿邑縣的知名則因此處是老子故里。今天的鹿邑縣,充滿著老子文化的氣息,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道教第一宮”——太清宮。

太清宮遺址,位於鹿邑縣城東5公里,是我國古代傑出思想家、道家學說創始人老子的誕生地,舊名厲鄉曲仁裡。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號聃。生於春秋末年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即今鹿邑縣太清宮鎮。

河南文物之窗周口篇:鹿邑太清宮

太清,道家渭天道,亦謂天空。老子故里的紀念性建築,初為老子廟,建於東漢桓帝廷熹八年(165年),後改為老子祠。唐朝創始人李淵追認老子為始祖,以老子廟為太廟,起建宮闕殿宇,唐開元三十年(725年),玄宋李隆基正式改“紫極宮”為太清宮至今。

唐末黃巢起義,太清宮毀於兵事。宋真宗年間重建,又恢復了唐時規模。真宗所立“先天太后之贊”碑,通高八米,寬二米,二龍幡伏於碑首,神龜支撐碑下,為真宗御製御書並篆刻的“三御碑”,至今仍在。

宋朝以後屢修屢廢,金元明清各代都有重修碑記。元代中統年間,皇帝又頒發了聖旨,對太清宮予以保護,碑刻今存。至清代重修時,規模尚十分可觀,然而與唐宋盛時相比,僅存“十一於千百也”。

太清宮現存建築為明清所建,現存主體建築太極殿五間,鐵柱一根,古柏三株,碑刻九件,望月井一眼。洞霄宮僅存清代建築三聖母殿五間,娃娃殿三間,宋碑一通。

太清宮前後兩宮相距500米,中間有一條東西流向的清靜河,取老子“清靜無為”之意,河上有會仙橋,將前後兩宮聯為一體。兩宮佔地872畝,各種建築600餘間,殿閣棋佈,雄偉壯觀。

河南文物之窗周口篇:鹿邑太清宮

1986年太清宮被公佈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

河南文物之窗周口篇:鹿邑太清宮


【周口市及各縣市區發展詳細規劃圖】

點擊➤ ,查看周口市總體規劃!

點擊➤ ,查看淮陽縣城鄉規劃!

點擊➤ ,查看項城市城鄉規劃!

點擊➤ ,查看鹿邑縣城鄉規劃!

點擊➤ ,查看鄲城縣城鄉規劃!

點擊➤ ,查看扶溝縣城鄉規劃!

點擊➤ ,查看太康縣城鄉規劃!

點擊➤ ,查看沈丘縣城鄉規劃!

點擊➤ ,查看商水縣城鄉規劃!

點擊➤ , 查看西華縣城鄉規劃!


【周口市及各縣市區宣傳片】

點擊➤ ,觀看周口市宣傳片!

點擊➤ ,觀看羲皇故都,水城淮陽宣傳片!

點擊➤ ,觀看豫東明珠,魅力項城宣傳片!

點擊➤ ,觀看老子故里,大美鹿邑宣傳片!

點擊➤ ,觀看書法之鄉,開放鄲城宣傳片!

點擊➤ , 觀看蔬菜之鄉,綠色扶溝宣傳片!

點擊➤ , 觀看中華槐園,大美沈丘宣傳片!

點擊➤ , 觀看詩歌之鄉,浪漫太康宣傳片!

點擊➤ , 觀看陳勝故里,陽城商水宣傳片!

點擊➤ , 觀看女媧故里,美麗西華宣傳片!

河南文物之窗周口篇:鹿邑太清宮

河南文物之窗周口篇:鹿邑太清宮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