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本科三本但在北大读研的学生和一位北大本科的学生同时去一家公司应聘,你认为公司会录取哪一个?

倚门回首嗅青梅cy


从企业用人招聘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北大的这个学生很明显胜出的概率会更大。会更容易被录取。

原因如下:

一方面第一学历比较来看,虽然他俩都是本科。但北大的这个学生赢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人家是一本,你是三本。。

从学校知名度来看,还是北大的这个学生赢。人家是北大,你是普通院校。

学历,对于找工作,非常重要

对于我们求职找工作的确非常的重要。
学历说是我们求职面试的敲门砖。
我们能不能够得到我们梦想中的offer,可能第一关就要卡我们的学历。

首先区分一个概念,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

第一学历是第一次普通全日制学历;最高学历指通过进修,或继续上学取得的学历。

第一学历是指工作之前获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非电大、成人、在职等)的最高学历;最高学历不一定是第一学历。

本科三本但在北大读研的学生,他的第一学历是一个普通院校的三本的本科。他目前最高学历就是研究生,也即是硕士。如果这个同学在找工作之前研究生已经毕业了,那么他的第一学历就是北大的研究生。他的最高学历也是北大的研究生。

北大本科的学生,他的第一学历是一个北大毕业的一本本科。他目前最高学历就是本科。也就是学士。

多数公司招聘,第一步就是筛选第一学历。

绝大多数公司招聘一般都是要看你的第一学历。一般都是看你的第一学历。也就是你在找工作之前所具有的最高学历。

这两个同学比较起来看你会发现。一个第一学历是一个普通院校的三本。一个第一学历是北京大学的一本。

从第一学历去对比,你发现高下立断。三本的那个同学肯定败下阵来。

从筛选简历的角度看。这就意味着这个三本的同学可能在简历筛选这一关,就被刷掉了。

所以通过上面我对第一学历的分析,以及公司招聘的流程来讲,很明显,这个三本的学生。录取的概率很低,因为在简历筛选这一关可能就把你刷掉了。你连进入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比第一学历,这由用人单位说了算,求职者无权评论

可能有很多同学会说公平或者不公平的问题。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因为你去求职面试这个事儿是由用人单位说了算。也就是买方市场来决定。

我要找什么样的人,要什么样的条件?求职者没有权利去要求他更改。

这么多年绝大多数的公司招聘习惯,首先还是看第一学历。

除非第一学历招不满,他们有可能下方条件。

要好好读书,读个好学习,拿下高学历

所以这告诉我们各位求职者,还是要想办法好好读书,读个好学校。在你找工作之前,最好把你的第一学历准备的漂亮一点。

比如说这个三本的同学,你可以等研究生读完之后再去找工作,那个时候你找工作应该相对会容易一些,而且你的第一学历就是研究生了。

这个时候你很有可能,和北大的本科毕业生。有一个pk的。果你去。

如果你在事业单位里面,那我会建议你工作之后再去读读书,把你的最高学历刷上来。这对于你后期评级评职称,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将和你分享更多《上班族加速成长、轻快赚钱心法》


职场学玩赚


很多人不懂了吧。给你说一个真实的招聘故事。我叔叔在国防部下属的一个单位,他们招聘首先是硕士。其次看这个硕士本科在那里读,筛选出前五所高校的毕业生。再次就看这个硕士高考是应届毕业还是复读考取的。结果基本上招的是北大清华应届高考毕业生。他说情愿要北大清华应届毕业的本科生,也不会要211里面考上北大清华的硕士。应届北大清华毕业生智商没问题,知识面整体比211广。

我原来的女朋友的弟弟是西安交大日语毕业,他们单位很多从日本回来的海归。但每次日本的专家,领导来公司检查工作,指名道姓要我女朋友的弟弟当翻译。因为我们现在很多海归其实就是在国内三本都看不上的人。翻译也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不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西安交大旁边也有一所高校,有人讲分辨他们的方式很简单,就和他们聊会儿天就知道。从知识面就知道985和普通高校学生的区别。

中国有背景,有钱的人太多。这样的家庭娃不是想读就能读的。能不能读北大清华还是要看你的智商,其次是努力。考上北大清华的人首先是智商其次是努力。有几个高三学生不努力?都想上好学校。大家都读过书,细心的伙伴应该会发现,有的人从来是上课心不在焉随时玩疯了,考试就是前三名。啥原因呢?!就有人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心可以二用。

我们不是211,也不是985。我能正确认识自己,985的很多学生4年都能看上百本课外书,试问有几个三本的学生4年看了50本课外书,而且还有记忆。


社交电商联合创始人


作为老HR,给大家爆一个料吧。热门公司(知名度高、待遇高、应聘者多)招聘应届生,坚持优中选优,甚至查应届生的“三代”(硕、本、高),看看是不是“根正苗红”(从高中、本科、研究生是不是都是名校出身)。这个“秘密”,在人力资源业内是公开的“潜规则”,但外人并不是很清楚,你只拿一个北大金灿灿的硕士招牌,并不能蒙混过关,绝对不是贬低非名校考入北大的研究生的含金量(下面会分析)。很多HR会选择北大本科的,不会选择三本考入北大的研究生。

第一,先讲讲我的实操过程吧。

如果我遇到了北大研究生,我会仔细查看他的本科学历、成绩、科研成绩、发表论文,再仔细查他的高中是什么学校、成绩、获奖情况,来判断此人是不是“根正苗红”。那种高中就是名校,学习成绩领先,本科是北大,研究是北大,一路学霸,值得重点考察。再通过面试,看看他是不是书呆子,是不是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

半路出家的北大硕士,也不是不重视,要考察他是怎么考上北大研究生的。三本学生,能考上北大研究生,按照常识来说,此人应该更牛。说明他智商高,高中贪玩,没考好,后来发愤图强,考上北大研究生,不是更厉害吗?

在老HR眼里,北大硕士的含金量不如北大本科。因为高考是最严格的筛选,可操作的余地不大。但北大硕士,可操作的空间相对是有的,未必是真才实学。有本事的人,需要能搞定硕士导师,并未能搞定高考。这一点,要考察他的高中是不是名校,底子是不是扎实,智商是不是过硬。

第二,再讲讲实践情况吧。

一个人要在职场上持续发展,要面临许多天花板。比如,智商上的天花板,情商上的天花板,天赋上的天花板。举例说明吧:

高中、本科、研究生都是名校生,说明此人智商非常稳定,功底扎实,天花板就比较高。我们公司搞科研的人员中,表现就特别突出。根正苗红的北大硕士张三,与半路出家的北大硕士李四,在科研中级水平的时候,体现不出来,勤奋也能补拙,但在科研进行到高深时,天花板就来了。

李四面对高深知识和原版外语资料时,就遇到了天花板,一是智商不够,二是天资不够,三是理论功底不够,四是语言理解力不够,就无法继续突破了,技术水平就会停滞了。张三根正苗红,理论基础扎实,语言天资好,智商超过常人,所以,他就能突破天花板,继续深入,取得更大业绩。

第三,再次要辩证看待名校生和普校生。

有人不服气,凭什么说普校生就是不如名校生呢?有的名校生反而更不好用,长期发展还不如普校生呢?许多普校生,甚至大专生、小学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业绩,他的手下专门招北清博士呢。

这种反驳实际上就是“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小学毕业生当了企业家,专门招北清博士,不是“戏弄”他们,而是通过经营企业后,更加明白智商、情商、理解力、创新力的重要性。小学毕业生当了企业家之后,他绝对不会“武大郎开店,比他个高的不要”,如果有“矮个子里拔将军”的理念,企业就会一茬不如一茬。

有人还反驳,为什么我们企业中,普校生成长的更好,甚至都当了名校生的上司呢?这是一个现实,同时也是一个误区。

在传统行业里,尤其是高精尖技术、超高智商含金量要求不高的企业,普校生发展的更好呢?比如,石油企业,石油大学、石油大专的毕业生几乎“一统江湖”;再比如,电力企业,华北电力的学生霸占了主要中高层岗位。那些名校生反而不好用,发展不好呢?

在这种企业里,员工成长发展,更加突出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品质。这些行业从基层做起,要能吃苦,能坚持,能钻研业务,同时要懂人情世故,情商要高。对高精尖的技术需要偏少,对智商的要求追求度不高,所以,名校生的优势体现不出来,不能吃苦、不能忍耐、情商偏低的缺点反而凸显出来,造成了普校生更踏实发展更好的局面。

相反,在那些金融、咨询、投资以及高精尖技术领域,名校生的优势与普校生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真的不能比,有些高材生对数字、对技术、对深奥理论的理解力和穿透力,真是叹为观止。面对一大摞子报表,高材生精英看几眼,就能做出判断,而一般人看半天越看越糊涂。这就是智商和领悟力的差距,人家从高中、本科、研究生一路考出来,知识功底、理论功底、智商水平、领悟力是经过千锤百炼出来的,到了高深领域,普校生不服真不行。

所以,北清以及其他世界名校高材生一般不去传统行业,那里待遇低是一方面,关键是与一帮普校生竞争,优势反而成为劣势。高材生往往直奔金融、投资、咨询、医药、互联网、高科技等领域去了。


职场火锅


一位本科三本但在北大读研的学生和一位北大本科的学生同时去一家公司应聘,你认为公司会录取哪一个?这个问题其实是在讨论第一学历出身不好,能不能通过考研考博深造努力学习来改变或弥补或提高自身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很难!

1、我们首先来比较一下中国的高考与研究生考试博士生考试大概就能得出一些结论了。

高考称之为中国第一考,国家重视程度、参考人数之多、程序严密程度远超研究生考试、博士生考试。你随便就能听到研究生、博士生考试泄题或出现事故的现象,但你很少听到高考泄题或出现事故现象(问题也有,但是很少,而且多数是一些客观原因)。从这点来看,通过高考选拔的人才是最可信的。所以才显示出第一学历特别重要!

2、从参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来看考试的竞争程度也能得出结论。

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975万,清华北大的总招生人数为6700人,差不多意味着全国975万考生要竞争6700个清华北大总名额,录取比例为0.069%,全国10000名学生之中大约只有7个人能考上北大与清华,竞争程度可以说比残酷还残酷。而2018年是硕士生招生考试报名最多的一年,人数为238万人,2018年清华大学录取硕士研究生5372人、北大新招收硕士研究生7372人。如果总人数看成是238万,两校录取人数为12744人,录取比例为0.54%。全国10000名大学生中有54人能考上北大或清华,数字54比7大多了。

其实,因为大学里学生已经选了专业,不能自由随意报考北大的专业的原因(比如大学自己学的专业,北大没有,如何报北大?),报北大清华的研究生人数远没有238万,所以真实的录取比例远高于0.54%。所以结论就是高考考北大清华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远比硕士研究生考试强多了、大多了!

3、从以上两个方面来分析,结论很明显,第一学历本科为北大,其以学习能力为主的素质是万里挑一,而北大清华硕士的学习能力是百里挑一(也非常厉害)。所以,如果一个企业用人要求是要高素质而不是高学历之时,毫无疑问应该选北大本科。而如果一个企业要选一个博士或硕士学历来对外宣传撑撑门面时,同时又要求员工能干好本职工作时,应该是选硕士。

其实,这个问题人力市场大概在十年前就已经有了结论。在北京上海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用人单位已经发现整体上名校硕士学习能力与素质往往不如名校本科生的学习能力与素质(当然不能适应于每一个人)。因此,第一学历不高或本科学历出身不好的应聘者,用人单位不收其简历!这就是人力市场的残酷与敏锐,非常看重第一学历或本科学历!

所以,如果有高中学生朋友们看到这篇文章,希望你能有个清醒的认识,一定要把本科学历做的“硬梆梆”,方能在日后的职场中有过硬的竞争力!不要怪社会,不要怪用人单位,因为如果用人单位不那么做,单位就会在残酷的竞争中跨掉!市场经济就是如此!


师范生活


1、所面试公司的性质。

对于国企、事业单位或者是公务员,北大的研究生会更加占据优势一些,因为这些企业更加看中学历的高低,而且一般是看你的最高学历,不太会去关注你以前的学校,所以北大的本科生和三本毕业考入北大的研究生相比,通常情况下北大研究生是会被优先录取的。

2、所面试公司所看中的东西。

如果面试公司比较注重学历,那么北大的研究生会打败北大的本科生,被优先录取,如果面试公司比较注重能力,那么就得看北大的本科生和北大的研究生这两者谁的能力更强一些了。

3、两者在面试过程中的表现。

都是北大的,一个是本科生,一个是研究生,面试人员还会根据两人在面试环节的综合表现来给两人打分,依据性格、能力、品质等综合评判出更加符合公司职位的人选。

最后,不可否认的是,这两人都是非常优秀的。北大的本科生从基础上明显是要优于三本考入北大的研究生的,而北大的研究生从三本院校考入北大,可见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能不能够在研究生期间一如既往地努力,追逐自身基础欠缺的问题,是需要考察的。


小刘老师说


金本银硕烂博士,这个要区别的看。比如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招人,必须卡本科,一定要是985;再比如福建省引进清华、北大、人大的毕业生,必须要是硕士、博士,这个你本科生肯定不行。但可以肯定的是,北大本科的含金量自然是最高的。

至于三本本科北大硕士和北大本科哪个会发展更好的,这个其实真说不准。你不要说以前怎么样,以后怎么样,就比现在!

首先要声明,越是好的学校,对本科越是没有歧视,比如我有个同学保研郑州大学,郑州大学不要,说你不是211。最后你猜她去了哪里?保送中国人民大学!北大历史系每年都有大把的三本院校的学生。能够从三本考上北大,一定是他们这个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但是你北大的本科,只能说明你智商超群,并不一定每个人在其他方面都会出类拔萃。

我还是举个例子,答主目前就读于国内某top3高校历史学院,结果发现学院里面混的最好都不是这些985本科的,反而是双非的混的最好。比什么?学生无非就是政、商、学三条路嘛!第一个双非的,学院研会主席,掌握好几门外语,美声山西省一等奖,钢琴谈的6的很,还发了《历史研究》;第二个双非的,学校研会部长,发了好几篇C扩,国奖获得者,也不错吧;第三个双非的,学校某校级组织副职,在最高央媒发了几十篇文章,年入40k,也是某国际二级学会助理秘书长。

不比别的,就比量化,比当下,比政、商、学三个层面,他们三个算得上是做的最好的,你能说双非的一定没前途吗?当然,能北大本科肯定是最好的。



青年史学家


一位本科三本但在北大读研究生的学生和一位北大本科生同时去一家公司面试,这家公司会录取哪一个呢?

我觉得应该是录取哪一个学生的几率比较大,而我觉得这位本科三本但在北大读研究生的学生几率会更大一些吧!为啥呢?一起听我来解释一下。



第一,学历上

首先一个是研究生,一个是本科,那么这位研究生录取的几率就会更大一些,现在的大多数公司都认的是学历,那么学历就是一块敲门砖,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就是这个道理,你没有过硬的本领,你拿什么来为公司创造利益呢?

话说回来,本科的学生也并不是不如研究生,那么要是一个公司更加的看中能力的话,或许被录取的就是本科生了!


第二,经验上

一位本科三本的北大研究生,在经验上肯定是多于北大本科生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大学里要想考研不是易事,更何况是北大研究生,那么这个人是有多么超人的意志力和脑力等综合素质相结合的优点,这些都是北大本科不具备或者具备很少的素质,那么用人单位肯定是想要经验丰富的。


第三,忍受力

一个三本研究生能考上北大,那么他的智力绝对是足够的,那么他本科为什么没有考上呢,或许是因为很多原因才上了三本,那么你想想在大学里学习和高中考大学哪一个更简单呢?我想是前者吧!

既然这样都能坚持下来,说明他的忍受力是多么的强劲,所以我想更多的会选择他吧!

一家公司想要发展,我想更多的是注入新鲜血液和有能力的人才,和学历高低没有关系,只要能力强,那么小学生也可以啊!你说呢?


职场突围


本人在一家大型国企做人力资源,经历过很多次这种情况,所以在此一答:

一、如果单位招收应届毕业生

招聘的流程是,应聘者网上提交简历,系统按条件筛选。二三本的本科生自动pass掉,硕士以上按照最高学历筛选,同样pass掉硕士是二三本的应聘者。按照题主的条件,北大本科生和本科三本硕士北大的研究生都会过关,进入下一个环节—笔试。假如笔试两人都过关,则在面试关定胜负。

面试一般是小组面试,多对多,也有多对一的,面试官包括一名主面试官,一般由公司高层担任,他带领几名中层,包括用人部门的经理对应聘者面试。如果是多对多的面试形式,两人同时接受考核,每个面试官都可以提问,根据表现进行打分。然后hr根据核算打分,给出面试分数。当然,这个分数有时候不是唯一的录用标准,主面试官会再与用人部门的经理商量,决定最终人选。

就流程来看,一旦进入面试环节,学历、学校的作用就减弱了,两人的机会理论上是相同的,不同的在于招生官的主观评价标准。假如招生官有名校情结,那么无疑,本科生是北大的应聘者机会大一些。谁都知道,高考在中国的权威性远高于其他考试,包括研究生考试,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竞争相当激烈。成功考入北大的,低于招生总人数的千分之一,至少他们的学习能力是经得住考验的。而研究生考试虽然也是全国统考,但竞争远不如高考激烈,这就打了折扣。但假如招生官没有名校情结,他自己就是毕业于一所普通院校,那么北大本科生的光环就没了,需要衡量的就是两人的能力。

所以,如果招聘应届毕业生,两人都有机会,谁的机会大,取决于面试环节的表现和招生官的个人倾向。

二、如果用人单位招聘非应届毕业生

如果招聘非应届毕业生,则无论是哪个学校的,什么学历,只要满足本科以上的条件都可以入围,这个时候,用人单位考察的,主要是应聘者的能力,看重他的经历。所以,只要你曾经有过很好的业绩,能证明你有能力,那么学校、学历都是其次的了。

综上,清北毕业的光环,在应届生就业时比较明显,但现在用人单位阅人无数,除了清北,还有很多世界名校毕业的,更何况,有几个清北本科毕业不出国留学或继续在国内读研的?本人周围不乏本硕都是清北的同事,那又怎么样?一旦进入职场,首先看能力,学校、学历只能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单纯的学历、学校已经不能成为取胜的砝码。


飞飞飞飞的鱼儿


我做招聘的时候,第一学历一般都是最重要的。


1、如果公司的招聘标准是本科学历,那三本+北大硕士也不怎么加分,反倒是纯正的北大本科超级加分,第一学历很重要且关键;

目前国内还是有不少大企业,巨头企业直接要求985/211的,不点名了,真不少,国企民企都有。

要求985/211,不是硕士阶段,正确解读是第一学历来自己985/211。


2、如果公司的招聘标准是硕士以上,那自然是硕士那位有可能,本科没戏;但如果北大本科那位读了一家211院校的研究生,那就不好说了。一半一半。

因为有些公司就只喜欢北大清华研究生,研究生起步。至于以前过往历史,未必会深入追求。


这是中石化的招聘录用名单,只招聘清华北大硕士及以上。


飞要说


本科考入北大的可以说接近百分之九十都是有好的背景,第一,大多高中在省级中学读书,第二,家庭背景优越的,第三,自己智商正常且也非常爱做题的。除此之外找不到其他因素。

而三本考研,硕士考入北大的,要看报考北大哪个专业吧!这种人可以说是过五关斩六将,他付出的并不是常人能够看的到的,因为在他前面有二本,一本,211,985,C9的学生共同考北大的同一专业的研究生。当然,不排除天分很高,在高中不好好学习,高考考砸了的学生。总之,两者没有可比性。

这里,也特别跟众多企业的招聘负责人说明一下,除非特别的岗位,否则可以抛开学校的门槛,以英雄不问出处态度,招揽更加优秀的人才,而非仅仅看到名校的光环,因为也有不少二本,一般院校的学生当中在投简历环节被错杀而没有机会进入企业面试,但是在若干年后的会发现,这些人有不少却慢慢脱颖而出,超过了面试官录取名校学生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