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太殘暴,專門制定燒、剝、煮、剔等刑罰,就為滿足自己享樂

南漢,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政權之一。位於現今天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面積約40多萬平方公里。劉倀是五代十國時期南漢的最後一位國君,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昏庸之主。他原名劉繼興,但是,即位之後絲毫沒有興盛國家的想法。

此人太殘暴,專門制定燒、剝、煮、剔等刑罰,就為滿足自己享樂

政治上,他重用宦官,輕視士卒,甚至,將信任的人閹割了才徹底放心。經濟上,他驕奢淫逸,橫徵暴斂,直弄得治下的民眾苦不堪言。大寶十四年(971年),宋軍進攻南漢,南漢百姓不僅不反抗,還迫不及待地出城迎接。大勢所趨之下,劉倀只好投降。自此,南漢滅亡。

劉倀非常信任宦官,在他看來,朝臣們就是再忠心,畢竟家有妻兒老小,肯定不能完全對自己效忠。因此,他對大臣們很是提防,唯獨對宦官言聽計從。有些人看到了這個門路,竟然,主動將自己閹割之後再找劉倀。劉倀一見,立即歡喜地予以重任。

這樣一來,南漢的朝廷中的大臣幾乎全成了太監。

此人太殘暴,專門制定燒、剝、煮、剔等刑罰,就為滿足自己享樂

當時,南漢的民眾都將閹割之後的大臣稱作“門內人”,將未閹割的大臣稱為“門外人”,以此進行嘲諷。看到身邊的大臣很多都是太監,劉倀這才放下心來。

有個名叫陳延壽的太監,他知道皇帝劉倀迷信巫術,於是,將女巫樊鬍子推薦給了皇帝。樊鬍子向來擅長裝神弄鬼,她來到皇帝的面前,神神叨叨地宣稱自己是玉皇大帝的手下,可以輔佐劉倀評定四海統一中原,劉倀聽了之後激動萬分。

樊鬍子又趁機裝作玉皇大帝附身的樣子說道:“我是玉皇大帝,劉倀你本是我的兒子,我特地讓你下凡來掃平諸國,救民眾於水火之中。為了幫助你成事,我令樊鬍子、陳延壽、盧瓊仙和龔澄樞四人下凡來輔佐你。這四人曾為天神,自然有神鬼莫測之威。你只要重用這四人,則萬事無憂。”看著樊鬍子莊嚴肅穆的樣子劉倀確信無疑,於是,他慌忙跪倒,不住地叩頭謝恩。

此人太殘暴,專門制定燒、剝、煮、剔等刑罰,就為滿足自己享樂

自此,樊鬍子四人備受寵信,有求必應。而劉倀也堂而皇之地自稱“太子皇帝”,以示得到了玉皇大帝的護佑。劉倀自持有玉皇大帝保護,行事愈發地肆無忌憚。為了震懾治下的民眾,他制定了燒、剝、煮、剔等殘酷刑罰。臣民們犯了一點小錯,劉倀就猙獰地用各種酷刑來折磨他們。一時間,南漢臣民整日裡惶恐不止,生怕自己會受到這種生不如死的刑罰。

罪犯在受刑時所發出的慘叫,更加激起了劉倀的暴虐。為此,他特意在皇宮後院飼養了很多老虎、獅子、豹子等猛獸。無聊之時,他令人將罪犯的衣服脫光,然後,把他們感到猛獸的面前。罪犯被猛獸追的上躥下跳,劉倀卻領著後宮嬪妃在樓上觀看,看到罪犯被猛獸活活咬死時,他不禁撫掌大笑,以此為樂。

監牢中的罪犯大多被折磨死後,劉倀就帶著幾個護衛出宮玩樂。他來到民間,在街道上橫行霸道。如果,有哪些倒黴的百姓同他爭辯幾句,他就直接將人抓到監獄中。之後,這些可憐的民眾就充當了老虎、豹子的食物。劉倀聽夠了罪犯們的慘叫後,就將心思放在了珍珠上。為了蒐集名貴的珍珠,他甚至召集了三千人為他下海捕撈,如有不從,則格殺勿論。

此人太殘暴,專門制定燒、剝、煮、剔等刑罰,就為滿足自己享樂

為了活命,民眾只能對劉倀唯唯諾諾。他們將石頭纏在腳上,然後下海為劉倀尋找珍珠。一般的珍珠根本入不了劉倀的眼,他們只好去大海中更深的地方蒐集。據說,有很多人都因為潛水過深,再也沒能活著回來。南漢本就國土狹小,民力微薄。在劉倀的索求無度之下,國庫很快便空空如也。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劉倀毫不猶豫地下令向民眾增加賦稅。

朝臣們大多對南漢失去信心,他們走的走,逃的逃,整個朝廷中只剩下了樊鬍子、陳延壽等一群太監。將士們看到如此情況,也是整日盼著改朝換代,以至於,宋軍殺來的時候,連向劉倀稟告的人都沒有。等宋軍距劉倀只有三十里時,他才得到了消息。自知自己幾斤幾兩的劉倀連抵抗的想法都沒有,他急匆匆地安排了十幾艘船,想載著自己的金銀財寶和嬌妻美妾出逃。

不過,他寵信無比的宦官樂範早已搶先一步,開著他的船跑了。這下一來,劉倀連想做一個富家翁也無法做到了。無奈之下,他只好灰溜溜地向宋軍投降,將祖宗的錦繡河山拱手讓出。一生相信太監的劉倀,臨近滅國之際,卻被手下的太監好好捉弄了一手,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劉倀投降後,將責任完全推給龔澄樞,宋太祖就將龔澄樞斬首,而赦免劉倀的罪。

此人太殘暴,專門制定燒、剝、煮、剔等刑罰,就為滿足自己享樂

荒淫無度的劉倀投降後,為宋太祖、宋太宗厚待,也出現不少趣事,與南唐後主李煜的國愁家恨形成強烈對比。開寶八年(975年),宋滅南唐後,將劉倀改命左監門衛上將軍,封彭城郡公。宋太宗即帝位,再改封其為衛國公。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劉倀去世,被贈授太師,追封為南越王。

由於,劉倀是南漢最後一位君主,復無諡號、廟號,史家所以習稱其為南漢後主。

【《新五代史·卷六十五·南漢世家第五》、《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五·僣偽列傳二》、《宋史·卷四百八十一·列傳第二百四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