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传位给孙子朱允炆,却不是能干的儿子朱棣呢?

范文海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个媲美秦始皇、汉武帝的千古一帝。朱元璋智勇双全,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全面乃至于完美的皇帝。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在其去世后不久,燕王朱棣击败建文帝朱允炆,取代了朱元璋钦定的皇位继承人。那么,对于朱元璋来说,在生前为什么要将皇位传给年轻的孙子朱允炆,而不是能干的儿子朱棣呢?


首先,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嫡长子继承制可以说是一个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皇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比如在西周时期,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在嫡长子继承制下,讲究“立嫡以长不以贤”,也即王位(皇位)的继承人必须自己的嫡亲长子,不管他是否贤能。


由此,针对明朝来说,因为朱允炆是朱元璋长子朱标的儿子,是他的嫡长孙,而朱棣不是他的长子,所以,即便朱棣比朱允炆乃至朱标有能力,朱元璋也不可能将皇位传给燕王朱棣的。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在朱棣成为永乐大帝后,他的嫡长子朱高炽身体状况非常差,而次子朱高煦不仅英俊健康,而是随父亲起兵靖难,累立战功。但是,朱棣还是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规矩,将皇位传给嫡长子朱高炽,而不是自己非常器重的朱高煦。


再者,就朱元璋没有将皇位传给朱棣,据一些史料记载,朱棣不是朱元璋和皇后马大脚的儿子,即朱棣不是嫡出而是庶出。在朱棣登基称帝后,为了使自己的皇位可以名正言顺,就修改史籍,称自己是马皇后所生,也即和太子朱标出自一个父亲。在嫡长子继承制下,庶出显然无法和嫡出争夺王位的继承,这是朱元璋不考虑朱棣的重要原因,即便朱棣在对战北元等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最后,朱棣很像朱元璋,心狠手辣,朱元璋自然非常了解。但是,对于朱元璋这位千古一帝,非常明白在明朝建立之后,国君需要做的是休养生息,也即宽厚仁和的君主更加适合朱元璋之后的明朝。而不管是太子朱标,还是建文帝朱允炆,都是这样性格的人。此外,在确立朱允炆成为继承人上,他宽厚仁慈的性格也获得了不少大臣的支持和拥戴。对于大臣们来说,更希望们在朱允炆手下做事。


一缕清风00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做皇帝,一生就是传奇。这样一位传奇人物,晚年非要把皇位让给自己的皇太孙朱允炆,而不是自己非常能干的儿子朱棣,也让很多人颇有疑问。我们从朱元璋的视角分析下。

首先:朱允炆是朱元璋长子、太子朱标活下来的大儿子,就是实际意义上的长子长孙。朱元璋非常宠爱朱标,5岁就给他请了无敌奢华教师团悉心教导,而朱标也成长为一个宽厚仁德的儒生。很多人都说朱标其实无能懦弱,也不见得。朱标和蓝玉等多位开国重臣交好,在他身边有一干“朱标党”辅佐他。朱标也曾奉旨巡抚陕西,回来后,奉上陕西地图,详尽报告秦王朱樉的情况,又学到地方军政管理的经验,圆满完成考察任务。有这样的太子,朱元璋应该是很满意的。可惜朱标不长命,朱允炆在朱标弥留之际,一直伺候在病榻前两年。朱标死后,朱允炆日渐消瘦,朱元璋安慰道:“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所以,朱元璋是把对朱标的感情和希望,很顺理成章的放在了朱允炆身上,封他皇太孙,继位大统。

第二:朱元璋在意规矩理法,立嫡立长是他的理念。其实他还有两个嫡子,可惜没有太大出息,而朱棣虽然能征善战,但他出身本身就有问题。据说,他的生母是朝鲜人或者蒙古人,血统不纯正,所以朱元璋还是选择立长。

第三:性格问题。朱棣的个性简直是朱元璋的翻版,能征善战、知人善任,也不能掩盖朱棣暴戾狂躁的个性。从他靖难之役后大肆杀戮大臣良将,实施“瓜蔓抄”,窃国后对前臣长达十余年的杀戮中可见一二。而现在不是朱元璋乱世打天下的时候,现在要太平治世。朱允炆没有朱棣的霹雳手段,但他更宽厚仁慈,所以也更适合做个守成之君。

第四:朱元璋原想着自己几个儿子都是为朱允炆守边,十分公平。后来虽然发现朱棣有不臣之心,但自觉已为朱允炆做好方方面面的安排,即使叛乱,也兴不起大浪。如果朱棣审时度势留守封地,为朱允炆戍边也是最好人选。

所以,朱元璋放心大胆的让朱允炆即了位。可惜,千算万算,儿子朱棣还是把朱允炆拉下马篡了位,成了“永乐大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