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孙嘉诚明知道雍正派他与年羹尧合作是个死局,为什么还欣然前往?

青灯问史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宋安之来回答。

首先孙嘉诚并不知道这是个死局,或者说这个死局并非一开始注定的。只不过是雍正走的一步高深的棋,不一定非要孙嘉诚死,只不过最后事情发展到了恶劣的一面,所以成为孙嘉诚的死局,所以说孙嘉诚之死,只不过是雍正这步棋的一个负面走向罢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首先说一下,其实关于孙嘉诚欣然送死的说法是有一定漏洞的。因为孙嘉诚还有包括雍正在内的所有人并非百分之百的认为这是一个死局。只是危险性很大而已,所以自然不存在孙嘉诚欣然接受并且去送死的行为,只能说孙嘉诚冒着很大风险去的西北,结果没想到自己被杀。

而雍正派孙嘉诚前往西北年羹尧处,是走了一招怎么都不会输的棋。孙嘉诚过去顺利了,那么可以起到分权和敲打年羹尧的作用。如果不顺利了,被年羹尧杀了,那么雍正再收拾年羹尧,自然是名正言顺了,不至于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当然后者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结果没想到成为现实。

而孙嘉诚为什么冒着巨大风险前往西北呢,这就表达了一种精神,说明孙嘉诚代表着一种纯粹的精神,哪怕不惜为此舍弃生命。

那么是不是以这样来看,孙嘉诚是死于雍正的设局呢?

其实也不能说,孙嘉诚之死的主因其实不在于雍正,而在于孙嘉诚自己,他非要做龙逢比干,却不顾忌君父雍正的感受,所以最后只能成为一颗弃子。这更是说明了古代宫廷政治斗争的残酷,只是爱国,不忠君的话,那么下场肯定很惨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分两步说说这个问题。

在这里还是老生常谈的说一次哈,本分析文章只谈剧不说史,并非是将电视剧当成正史来说,一切分析只是基于雍正王朝电视剧的剧情而分析的。

一、雍正为什么派孙嘉诚到西北年羹尧处呢,孙嘉诚想做龙逢比干是个关键

孙嘉诚在雍正王朝之中可谓是个奇人,他是一个清官,更是一个诤臣,是当时清流的领袖。可谓是怼天怼地的存在,不只是与本部堂官厮打,更是顶撞过雍正、老八、不可一世的年羹尧。

纵观孙嘉诚的“战绩”,可以说是相当精彩的。刚开始身为一个六品主事,为铸新钱的事情甚至与本部堂官阿灵阿厮打起来,虽然看似鲁莽,但实则是成功引起雍正的重视,由此一下子成为都察院监察御史。

到了科场舞弊案的时候,孙嘉诚更是带动清流官员来上折子要求杀了山西藩库案的主谋诺敏和科场舞弊案的主谋张廷璐。并且孙嘉诚还亲自去见张廷璐的哥哥张廷玉,成功劝说了张廷玉来大义灭亲,有了张廷玉这个重臣表态以后,雍正便是彻底决定杀诺敏和张廷璐。

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孙嘉诚这个人,是以理据争,他的眼里只有一个“理”字。甚至不惜带动清流官员集体要求杀诺敏和张廷璐,并且说道如果失败的话,就集体辞官,这是很明显的结党行为。并非是猜到雍正想杀诺敏和张廷璐来立威,所以以此迎合圣意的。

等到了年羹尧西北大捷回京以后,因为年羹尧“毫无人臣之礼”,认死理的孙嘉诚又开始行动起来,开始弹劾年羹尧。而雍正说的话也很有意思,说道:“这个时候弹劾年羹尧,就是居心叵测”。说明雍正对年羹尧也很不满,只不过年羹尧刚刚立下西北大捷的功劳,又被雍正称之为恩人,所以孙嘉诚弹劾的时间很明显不对。

而且很明显孙嘉诚并没有顾忌到雍正的考虑,直接弹劾年羹尧。并且第二天面对雍正的问话,是直截了当的说道年羹尧是奸臣,并且顶撞起雍正。

说实话孙嘉诚的有理有据,使雍正都一时接不上话来,后来雍正干脆耍了一个小聪明,将笔扔到地上,让孙嘉诚去写年羹尧的罪行,孙嘉诚一时气急,拿起笔就写,这时候孙嘉诚已经处于危险边缘,毕竟他拿的是皇上的御笔,擅自使用是很明显的大不敬行为。

这时候张廷玉和老十三来救孙嘉诚了,张廷玉是看似呵斥,实则提醒孙嘉诚的说道“孙嘉诚这笔是你能用的吗”?

而老十三则是说道请皇上息怒,然后对孙嘉诚说道:“孙嘉诚你想作龙逢比干”?

龙逢和比干是有名的大忠臣,可惜龙逢遇到了夏朝的亡国之君暴君夏桀,比干遇到了夏朝的亡国之君暴君商纣王,所以二人的下场都很惨。老十三之所以这样说道,其实是在提醒孙嘉诚,知道你忠心,但是别用这种找死并且污蔑君父的行为啊。同时有意无意的暗示雍正不要气急之下杀了孙嘉诚,不然名声就坏了。

但奈何孙嘉诚不上道,竟然说道:“回十三爷,龙逢比干可是千古忠臣的楷模啊”。意思是自己就是以他们为目标,不惧死亡的。

由此可见孙嘉诚这个人是真的认死理认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偏偏他还是清流领袖,可以带动了清流官员,等于控制了舆论,而且有结党趋势不说,还只讲理不顾忌雍正这个君父的感受,等于是一柄不受控制的利刃的。好的时候,诸如科场舞弊案,促使张廷玉表态,无形中帮了雍正一把。坏的时候,则是在不恰当的时候弹劾年羹尧。

面对不受控制,并且要结党的人,雍正就是再惜才,也不得不将其视为弃子。于是雍正先是成全孙嘉诚,让孙嘉诚在烈日下求雨,证明年羹尧是奸臣。

记得按原著小说记载来看,雍正是患有风湿什么的病,所以感觉到马上要下雨了,因此顺势让孙嘉诚求雨,以敲打年羹尧一番,突出雍正的聪明。

而电视剧中并没有这个伏笔,所以很明显电视剧的改动更贴近残酷的政治斗争。

那便是雍正真的要让孙嘉诚冒死求雨,如果孙嘉诚被晒晕甚至晒死,那么年羹尧无疑是被千夫所指,得罪一大批清流官员,那么雍正不只是清除了孙嘉诚这个可以结党的问题人物,更是为日后收拾年羹尧打下基础。如果孙嘉诚真的求雨而来,那么借此敲打一番年羹尧也是不错的。

很明显最后孙嘉诚求雨成功,但孙嘉诚求雨的时候一群清流官员都过来为其挡太阳,并且下雨以后一起同孙嘉诚下跪,大喊着“皇上”,看似这一幕很感人,但在雍正眼里,分明就是结党行为,所以雍正自然不高兴。

所以雍正最后设了一个更大的局,那便是以孙嘉诚为弃子,让他去西北年羹尧处管理军需财务,并且推行火耗归公的新政。如果孙嘉诚成功了,那么很明显是敲打了年羹尧,分了年大将军的权力,并且新政也成功了。即使失败的话,那么说明年羹尧无可救药了,可以利用孙嘉诚的死,来控制舆论来攻击年羹尧,雍正再收拾年羹尧的话,不至于落得一个卸磨杀驴的骂名。

当然雍正还是给孙嘉诚留了一线生机的,因为以当时来看,年羹尧虽然飞扬跋扈,但雍正这个皇帝他还是有所顾忌的,孙嘉诚去西北就相当于皇帝亲派的钦差大臣,没人会不要命去杀孙嘉诚的,所以孙嘉诚如果成功完成新政,那么以后为了避免他在京城结党,即使外放地方也是一方封疆大吏,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年羹尧丧心病狂的将孙嘉诚杀死。

所以说雍正派孙嘉诚去西北年羹尧处,不能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认为就是让孙嘉诚去送死的,只能说孙嘉诚前往西北的确风险很大。

当然孙嘉诚的死,并没有脱离雍正的控制。只不过孙嘉诚之死,是雍正设局中一个不太好的走向罢了。

二、孙嘉诚的存在到底是有什么寓意?

孙嘉诚之死,虽然在雍正的设局范围之内的,但很明显雍正其实也不希望孙嘉诚去死的。

以现实来看,雍正当时还没有收拾了老八一党,正是用人之际。不然也不会在新科考试中亲自为状元王文昭掌灯,说白了就是拉拢以王文昭为首的新晋官员。后来雍正将孙嘉诚升为都察院监察御史,官升三品,也是这个打算。

而孙嘉诚虽然有结党趋势,但只是无心之过,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以感情来说,雍正虽然腹黑,但通过最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邬先生来看,他并非冷血无情之人。

不然孙嘉诚死后,雍正也不至于回忆起曾经劝说年羹尧的话语,说明雍正对于孙嘉诚还是有一定感情的,毕竟是一手提拔起来的。

但为什么孙嘉诚就死了呢?

因为雍正王朝电视剧想表达的意思很明显:那便是在封建社会,忠君是排在爱国前面的,诸如孙嘉诚这种只知认死理,只是爱国而不忠君的人,往往下场是很悲惨的。

而这也透露出古代宫廷政治斗争的残酷,像孙嘉诚这种人,即使再有能力再爱国,但只要不考虑君父感受,就是不忠君,更何况还有着结党趋势,触了雍正的底线,所以只能是成为弃子,最后落得一个凄凉下场。

而就孙嘉诚个人来说,更是寓意深刻。

像孙嘉诚这种纯粹的人,在古代其实也不少,大到王侯将相团体,小到贩夫走卒团体,都是会出现一种纯粹的人,可以为了理想而放弃荣华富贵,乃至将生死置之度外,不惜付出生命代价。

而孙嘉诚在前往西北年羹尧处的时候,为了完成任务,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不然又何必去了推行新政,与年羹尧对着干,最后被恼羞成怒的年羹尧杀掉呢,如果他去了什么也不干,也不至于被杀死的。

所以说雍正王朝为什么这么经典呢,就在于这个小世界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老奸巨猾的佟国维,有职场达人张廷玉,有腹黑的雍正,有老成谋国的康熙,有神机妙算的邬先生,有侠肝义胆的老十三等等各色人物,是将其演绎的精彩绝伦,更有诸如孙嘉诚这种纯粹的精神人物,使全剧整体层次提高,因此才会经久不衰。

现在大家看明白雍正王朝的经典之处了吧?

我是宋安之,主打历史文章和分析经典电视剧中隐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笔下,我们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这么有缘分,正好让你看到我的文章,那么还请继续这种缘分,点个赞关注一下吧!

第264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

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出来和谐交流,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宋安之


孙嘉诚是一个忠臣,是一个诤臣,也是一个直臣。还要说明一点,孙嘉诚还是一个聪明的臣子。

应该说,没有孙嘉诚,年羹尧的骄横跋扈的作风也会被人弹劾,也没有好结果,孙嘉诚只是一个引子,一个率先开燃的炮仗罢了。

雍正当然更聪明,但是他理性。从他下朝后坐在年秋月前面,大喊“卸甲,脱,脱,脱”直到秋月脱完然后又离去就知道,雍正已然见不得年羹尧了。

但是,西北的大局刚刚平息,还需要时日稳定,他不能动年羹尧,哪怕是轻轻敲打都不行,因为年羹尧手里有几十万“只知有军令,而不知有皇帝”的将士,乱不得。雍正只有忍气吞声,做好安抚,才能稳住年羹尧及其党羽。

孙嘉诚此时蹦出来虽然符合雍正的心境,但是却于大局不利。更重要的是,孙嘉诚的背后,是一大帮清流,这是一股不容小视的势力集团。雍正深知,要是仅仅只是一个孙嘉诚,杀也就杀了,先安抚年羹尧为主,无所谓。但是对于一个势力集团,杀或者不杀都将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况且孙嘉诚还是一个忠臣。

除此之外,与雍正一直暗中较劲的老八集团此时正安静的呆在一边,等着看戏。看什么戏呢?看雍正的大功臣年羹尧和清流们打架,看雍正怎么处理,看清流们和雍正怎么掐架。老八集团一直想做黄雀,诺敏案和科场舞弊案他们没有做成黄雀,这一次还是怀着同样的心思。

以孙嘉诚为主的清流集团,老八集团这两大集团现在都因为我年羹尧的事和雍正杠上了,清流们是明杠,老八是暗杠,虽说目的不一样,导致的结果可能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一个“乱”字,处理不好,老八不是一直就要个乱吗,那他就会出击,后果不堪设想。

雍正的心里当然是门儿清,鉴于目前的形势,他只能安抚年羹尧,甚至是满足年羹尧的一切人事安排,他也想动年羹尧,但是还不是时候,因为这次只有年羹尧给他挣回了脸面,他也不能落下个杀“恩人”的无情无义的名声啊。

但是年羹尧始终是要动的。年羹尧不是普通的臣子,是自己潜邸出去的奴才心腹,是手握几十万重兵的抚远大将军,是立过大功的功臣,没有十足的证据和把握,雍正还真是难动。

西北大军的存在让雍正投鼠忌器。现在孙嘉诚又蹦出来,势必会扰乱朝局,于推行行政不利,为了稳住年羹尧,雍正摆了一桌核桃酒,以为军队理财为由将年羹尧和孙嘉诚拉在一起,让他们合作。

这是一招死局,明眼人谁都能看得出,两个死对头,在年羹尧这样心狠手辣的人手里,孙嘉诚只有死路一条了。可是孙嘉诚就接招了。

我说过,孙嘉诚是个聪明的臣子。为什么说他聪明,就说为什么求雨他就能成功吧,他借口于成龙易经推演,实际上是自己推演好了的,知道当天会有雨下。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巧合,政治不是赌博,他都是有备而来。

难道,这么聪明的孙嘉诚不知道这是个死局么?肯定知道啊。因为十三爷一句:你孙嘉诚自比龙凤比干?他就明白了,龙凤比干是千古忠臣的楷模,可以以死明志。

他也知道,雍正这会儿不知道怎么对年羹尧下手,他实际上也摸清了雍正的心理:对年羹尧已经起了疑心,只是鉴于形势不好下手而已。

雍正的这一招,正是要借年羹尧之手杀了孙嘉诚。杀孙嘉诚本不是雍正的心思,但是在棋手那里,损失这一颗子,是为了图更多更大的子,就算是死,也死得其所。

你年羹尧杀了孙嘉诚,就会激发清流们的强烈抗议,雍正就会有理由对年羹尧下手了,这其实就是一箭三雕的买卖。一来可以找到收拾年羹尧的理由。二来可以借机敲打清流集团。三来可以断了老八集团借机大做文章的念想。

大概孙嘉诚只看清楚了两点。一是以死为雍正制造收拾年羹尧的理由。二是防范老八集团大做文章。至于敲打清流集团,孙嘉诚想到没想到就不得而知了。

作为一个忠臣,孙嘉诚看到这两点也很不错了,死后还能留下一个清名,正所谓死得其所。故孙嘉诚如求雨一般,也愿前往。


青灯问史


《雍正王朝》中的孙嘉诚,与乔峰颇有相似之处,他们身上都有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品质。

乔峰独闯聚贤庄,力战武林豪杰,孙嘉诚不畏八爷党,弹劾户部京堂;

乔峰不惧生死,少室山大战中原英雄,孙嘉诚不顾个人安危,踮起脚骂年羹尧;

乔峰用舍身取义的方式,实现普渡众生,孙嘉诚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途径,完成了忠君报国的理想。

第一、孙嘉诚只要去了西北,不管能否完成任务,他都有骄傲的资本

当时,年羹尧西北大捷,一跃成为雍正的恩人,朝廷的顶梁柱。得胜回朝后,年羹尧仗着自己的功劳,有点飘飘然,所作所为,大失人臣之道:

  • 百官跪迎,视而不见,孙嘉诚当时就不顺眼;

  • 朝堂之上,只知军令,不知皇帝的命令,狠狠打了雍正一耳光,让雍正极其难堪,最后只能对年妃发火;

  • 在雍正身边安插耳目,打探消息;

  • 结交百官,举荐嫡系,推行“年选”,挤占朝廷用人之权,这么一举荐,算是得罪了所有科甲出生的人。在清朝,士子无穷而国家缺额有定,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年羹尧把缺额给用了,十年寒窗的人岂不要喝西北风了。

这个时候,最应该站出来的人就是孙嘉诚,为何?

因为经过与户部堂官吵架、主张严惩张廷璐等事件,他已经成了朝廷清流的“名片”。他不仅要为自己的利益奋斗,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还要为清流争取集体利益。怎么争呢?年羹尧动了他们的奶酪,那自然要从年羹尧的嘴里抢回来。

所以,孙嘉诚要与年羹尧死扛到底。扛倒了年羹尧,就是大功一件。即使最后英雄就义,也不枉一条汉子,铮铮铁骨。千百年来,无数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就是能够博个好点的历史名声。以孙嘉诚在清流中的地位,再加上清流的舆论影响力,流芳百世是板上钉钉的事。

此外,孙嘉诚的职位是御史,职责就是专门弹劾百官的不法行为。年羹尧目无法纪,在西北更是一方“土皇帝”,孙嘉诚带头出面制约可谓责无旁贷。

他若不去,斯文扫地。清流会怎么想?你孙嘉诚当初起到带头作用,我们才认你当大佬,如今年羹尧都要砸我们的饭碗,你却退缩了,你不护着我们,还当什么大佬?你没担当,又如何服众?

雍正会怎么想?我提携你,就是看中你的骨气,去趟西北都不敢,我要你做甚?

别人不敢走的路,孙嘉诚敢走;别人不敢弹劾的人,孙嘉诚敢得罪;别人不敢说的话,孙嘉诚敢于直言,这就是传统士人“威武不能屈”的精神。

第二、从君臣关系来看,孙嘉诚应该去西北

年羹尧因自己的狂妄,导致君臣关系出现了裂痕。尤其是在饭局上,他连续拒绝雍正的三个请求,把自己推到了雍正的对立面。

雍正这个人本就非常多疑,对年羹尧的不信任只会有增无减,你年羹尧是不是飞天了啊,还有没有我这个主子,给你台阶你不下,那我就找个人盯着你。

古人讲君忧臣辱,孙嘉诚是个忠臣,自然应该为雍正排忧解难。雍正都开口了,他若不去,与年羹尧的不忠又有何区别呢?

看过NBA的朋友都知道,在NBA赛场上,有一种战术叫“砍鲨战术”。此战术是老尼尔森为应对罚球不准的“鲨鱼”而专门设计,简单点说就是派出己方球员充当“炮灰”,限制“鲨鱼”或者与其“同归于尽”。而“炮灰”球员为了球队以及发挥自己的价值,往往会义不容辞。

此时,雍正就像是教练,年羹尧就好比是“鲨鱼”,而孙嘉诚就如同当“炮灰”的球员。雍正要针对年羹尧布置“砍鲨战术”,孙嘉诚为了大清,只能去西北当“炮灰”,要不成功限制年羹尧,要不与其同归于尽。

孙嘉诚能够成为清流的“名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雍正对他的知遇之恩。若没有雍正的提携,他只怕早就被八爷党辞退了。孙嘉诚要知恩图报,去西北牵制年羹尧就是报恩的机会。

三、站在雍正的角度,他已经对孙嘉诚有所不满,所以孙嘉诚非去不可

在古代朝廷,君王普遍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偶有个别听真话的情况,也是做做样子,或者无奈之举。

雍正是君,孙嘉诚是臣,说一次两次真话,也就算了,一而再,再而三地说真话,雍正的面子往哪搁?即使是普通公司,这种天天讲真话的员工,只怕也会被领导调离。

更要命的是,孙嘉诚在没有得到雍正授权的情况下,就拿“天意”做文章。

在古代,“天意”可不是孙嘉诚能够用的,这关乎皇帝的权威与正统性,甚至高于皇权。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受命于天之类的学说,解释权一般都由皇帝说了算。皇帝以外的人解释“天意”,就是一些想当皇帝的人,比如王莽、曹丕借助天降祥瑞,张角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孙嘉诚借助“天意”弹劾年羹尧,出发点是好的,但触到了雍正的龙须。他解释的天意,错了还好,偏偏被他说对了,让天下人感觉老天都在帮他。最代表天意的人是雍正,他心里会怎么想?

你孙嘉诚行啊,天意都被你说中了,你今天用天意弹劾年羹尧,明天会不会用天意弹劾对手啊?哪天你像陈胜吴广那样,在一块布上写“八爷王”或“某某王”,然后置人所罾鱼腹中,说这是天意,那时我胤禛该顺从天意退位让贤呢,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所以,对于雍正而言,孙嘉诚已经是一个危险人物,必须清理,能借别人之手除掉最好。孙嘉诚如果不去西北,雍正很有可能也会欲加之罪,变着法子打击他。等到雍正亲自出手,别说小命,名声也会扫地。两害相较取其轻,孙嘉诚去了西北,还能当个名震天下的大忠臣、大名士。

秋媚说:在朝野内外多重力量的博弈下,以及孙嘉诚自己的个性特点,他是去西北最合适的棋子。棋手雍正下棋,棋子孙嘉诚别无选择。孙嘉诚是忠臣,忠于雍正和大清,不畏强权,有传统士大夫的风骨,用舍生取义的方式全了君臣大义。


秋媚读史


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电视剧中的孙嘉诚是个倔脾气,他不怕死。从主观上说,只要能为国为民,他甘愿赴汤蹈火。

关于孙嘉诚不怕死的这一点,从他干的几件事就可以明显的看来。

第一件是雍正继位之初,他上书直谏新铸的铜钱不合理。这种事情跟他一个小小六品户部主事其实没多大的关系,但是他就是要掺和,为此他还跟自己的长官,身为户部尚书的阿灵阿打了一架。最后闹到雍正帝面前评理,并当面反驳了老八,给雍正上了一堂关于铸币潜规则的“课”。

六品小官敢打从一品尚书,而且还敢给皇帝陛下“上课”,这可都是要掉脑袋的大事。可是孙嘉诚就是敢干。

第二件是直谏年羹尧是个奸臣,说正是由于年羹尧的飞扬跋扈,目无王法,才导致了京师的大旱。结果又惹得雍正心中很不满,向他兴师问罪,说既然你忠臣,那你给我就去求雨。言外之意,你孙嘉诚要是给老子求不来雨,那我就给你好看。

虽然说,后来孙嘉诚竟然真的求来了雨,逃过了一劫。但问题是,如果没下雨呢?

雍正为了朝廷的稳定着想,会不会借他的人头一用?

所以说,电视剧中的孙嘉诚就是头犟驴,他干的几件事都是刀头舔血的玩命勾当。一个不小心,他就狗带了。

但是,他并不怕狗带,不怕死。这也就是他为什么敢去西北的主观原因。



第二,从客观上说,孙嘉诚当时的境遇,他也不得不去西北。

电视剧中的孙嘉诚有很多优点,比如他的学问很好,是康熙六十年一甲的第三名(原本是状元,但因为长得丑,改成了探花),说话非常有逻辑性。别人都劝他不要弹劾年羹尧,理由年羹尧平叛有功。可他却非常敏锐的指出:“平定叛军是大家一起的功劳,凭什么就算在年羹尧一个人的头上?”

这一句话可谓是醍醐灌顶,一语道破了年羹尧居功自傲的弱点。

除了学问好之外,孙嘉诚还很侠义。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科场舞弊,大家都只是一味的弹劾张廷璐,没人关心张廷玉。只有他深夜拜访张廷玉,替张写好了谏言奏书。不卑不亢,肝胆相照,此举可以说是挽救了张廷玉的政治前途。

然而,尽管孙嘉诚有这些优点,可是他却有一个很大的缺点——结党。

结党是什么概念,不用多说了吧?从古至今的统治者,最烦的就是底下的人结党,因为这会严重影响到中央集权。

当然了,结党并非孙嘉诚的本意,他实际上并不屑于跟一帮除了叽叽喳喳,什么都办不好的言官搞在一起。

但是,由于他是御史,而他这种御史又必须抱团才有威力。所以,雍正神烦的政治形态在孙嘉诚的多次直谏下,就阴差阳错的给促成了。

弹劾诺敏、张廷璐、年羹尧,逼得雍正也不得不现场表态,就是清流党极高“战斗力”的直观表示。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设身处地一下:如果你是雍正,当一帮清流党整天群起而攻之,逼你表态,你会是个什么心态?

难道年羹尧飞扬跋扈,你会不烦?

诺敏、张廷璐辜负皇恩,你不恨?

你肯定烦,也肯定恨,但你是皇帝,你不能随随便便表态。因为皇帝一言九鼎,很多话说出去了,打脸也不能收回。

你要全盘考虑问题,考虑利弊之后才能做出妥善的决定。

可是,御史们就是不管这些,他们就是逼你表态,不表态就玩命的弹劾,一直要逼你做出让他们满意的结果才行。(电视剧中是弘历代表雍正跟清流党谈话,才化解了弹劾年羹尧的政治危机)



这种事,一次两次你能忍,可多了呢?你断然不会忍!你必然要拆散他们。

谁带头,就把谁调走,瓦解清流联盟。否则你就会被清流党胁迫了。

在剧中,孙嘉诚正因为是清流党大哥,所以雍正必须要让他离开,把他派到西北效力只是个幌子。目的就是让他走。

走的越远越好。

而孙嘉诚也知道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也是时候该走了,所以他也不得不离开。

越早离开越好。

他此时离开,既可以离开是非之地,还可以到真正能实干的地方发挥自己的才华。可谓是一举两得。


另外,从后来清流党的所作所为来看,这群人可谓是丧心病狂,得理不饶人,好坏全凭一张嘴。

孙嘉诚如果不去西北,继续跟他们混在一起,他在后面也很有可能会掉脑袋,而且还会晚节不保。

因为,孙嘉诚有很强的是非观念,他并不是为了弹劾而弹劾。可某些清流党人,比如后面接替孙嘉诚担任清流领袖的谢济世和陆生楠,完全没有是非观念,完全只考虑个人利益,逮到谁就往死里咬。

刘墨林原本也是清流,可他就因为替田文镜说了几句公道话,结果就被谢济世带着清流党把他骂的跟牛粪一样。气的一个大老爷们两眼泪汪汪。


孙嘉诚的性格跟谢济世那帮人不一样,如果按照后面的那股“歪风”,孙嘉诚要么跟清流党彻底同流合污,然后被雍正砍头。要么为百姓利益跟跟清流党决裂,然后被清流党骂的跟狗屎一样,抑郁而死。

这两种结局,哪一种都不如他去西北被年羹尧砍头。最起码,死在年羹尧手上,他还是个“烈士”,雍正和清流党都敬重他。而他若是因为新政而死,他可就真的冤枉死了。


Mer86


首先要明白一点《雍正王朝》的主旨就是“伟光正”,它就是一部明明白白的赞扬雍正的电视剧。

所以这个问题铁定不是什么“雍正是故意派孙嘉城去送死的,这样雍正就有借口杀掉年羹尧,而孙嘉诚是一个忠臣,他明知必死无疑,但为了雍正,为了大清,他甘愿赴死。”



其实雍正派孙嘉诚去西北,目的并非是让他去送死,而是想让他去西北帮助自己完成“火耗归公”新政的推行。

众所周知,雍正从康熙手中接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大清,外有贪官横行,内有八爷党蠢蠢欲动。可以说此时大清的命脉是掌握在八爷党的手中,他们把持大清的朝政、财政,国库的钱都被他们霸占,甚至连雍正自己的私库“内务府”都是空空如也。



而雍正初期面临的最大的两个难点就是江南、西北问题。先是两江三省这一朝廷最富庶之地被八爷党完全掌控,后西北则是战乱不断,青海罗卜藏丹津更是对清朝造成巨大的威胁。

所以为了打破这一窘迫的局面,雍正登基后就相继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在这两地,先是李卫被派往江南做了江苏巡抚,后年羹尧被任命为西北绥远将军负责平定西北之乱。



之后雍正虽凭借着高超的政治手腕夺回了一部分权力,但八爷党的势力依然强劲。所以为了夺回对清朝的实际控制权,也为了解决清朝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雍正开始大力推行新政。

但是一个新政要想顺利推行,你就必须得让人看到它的好处,不然谁愿意支持你?所以雍正必须让一个去试行这个政策,让大家看到它的有优越性。



于是他先是让河南巡抚田文镜在河南试行“官绅一体当差”,后又让江苏巡抚李卫在江苏试行“摊丁入亩”。虽然这两项新政在河南、江苏两地受到了地主豪强强烈的抵制,但最终在田文镜、李卫二人的聪明才智下被一一化解,因此这两项新政得以顺利推行。

因此凭借着这二人,雍正顺利的解决了江南问题,并也在这大清最富裕的地方顺利的推行新政。



而此时对于雍正来说,最后一个要解决的地方自然就是西北三省,及要在西北试行的“火耗归公”的新政。

按理说,西北是自己最信任的宠臣年羹尧所掌控,雍正要想解决这个地方的问题,并实行“火耗归公”的新政,应该是很轻松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恰恰就是西北让雍正头疼不已。



年羹尧本来的确是很忠心雍正的,只是人一旦有了巨大的权力,他势必就会被蒙蔽心智。做了绥远大将军的年羹尧,开始越发的骄横跋扈,越发的不把雍正放在眼里,他开始想自立为王,所以此时的年羹尧自然不想雍正在染指西北,更不会让他去试行“火耗归公”这么一个会伤害到他自己利益的新政。

但是对于雍正来说,他绝对不会允许西北脱离自己的掌控,更不会允许年羹尧阻止“火耗归公”新政的推行。“火耗归公”能否在西北顺利试行决定着雍正的新政是否能成功,如果西北的“火耗归公”试行失败,则意味着雍正的新政将会陷入彻底的失败,更甚者还会给那个蠢蠢欲动的八爷党一个致命的机会,到那时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雍正一定,也必须要在西北推行“火耗归公”,这关乎雍正自己的命运,也关乎大清的国运。

但是年羹尧在西北的专权已经让文武百官产生了畏惧之心,此时已无多少的臣子敢去西北了。可以说雍正现在能够派往西北,即不怕年羹尧,又有忠心,也有才干的臣子就只有那位敢直斥年羹尧是奸臣,又曾是“户部第一理财能手”的孙嘉诚了。



孙嘉城去西北名为替年羹尧经营军需财物,但实则是帮助雍正试行“火耗归公”的新政。

所以就是这么一位被雍正赋予厚望的,被雍正视为新政在西北能得以顺利推行希望的孙嘉诚,你认为雍正是想让他去送死吗?

虽然雍正知道孙嘉诚去西北,以他的性格势必会受到年羹尧的刁难,甚至是可能会丢掉性命。但此时的雍正真的已经是无人可用了,不然他也不会让这么一位能自己都敢顶撞的直臣孙嘉诚去。可是为了能够在西北顺利的推行“火耗归公”,所以他必须让孙嘉诚去,因为只有他去了新政在西北才有机会顺利推行。



当然这并不能说,雍正就是让孙嘉诚去送死。其实雍正为了让孙嘉诚能够在西北平安无恙,他做了很多。雍正先是亲自屈尊,为他们二人调解,一场火锅宴席,雍正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年羹尧,孙嘉诚去西北不是去跟你作对的,他一是为你筹集军饷,二是为朕推行新政。

雍正还苦口婆心的跟年羹尧说道“成大事者,第一就是要有胸襟...我看你还是跟他和好吧!”,而且雍正在这之前还特意说道孙嘉诚这人就是一个直性子,他是一个连朕都敢顶撞的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连朕都舍不得动他,你就更不能动他”。



话说一个帝王都如此屈尊的与一个臣子这般说道,那位臣子再怎样也要给皇帝面子,不能再去动他了。只是雍正万万没想到,他的苦口婆心,甚至是有点乞求,却并未换来年羹尧的放过,最终年羹尧还是杀掉了孙嘉诚。

而雍正也最终对年羹尧失去了最后的一份怜悯和耐心,他下定决心要对年羹尧动手了。

其实那场火锅宴席何尝不是雍正给年羹尧的最后一次机会,雍正的寓意很明显,只要你年羹尧支持孙嘉诚在西北推行新政,你以往的事情再不追究。只是雍正没想到,年羹尧会丧心病狂的到如此地步,他居然还是杀了一个连雍正都不舍不得杀的忠臣。



当然对于孙嘉诚而言,去西北不管是不是真的死局,他都会欣然前往。因为他是一个忠臣,是一个直臣,他效忠的是雍正,效忠的是大清,在他的心里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要对大清有利,对雍正有利,无论是不是死局他都会去。

这就是孙嘉诚。其实正如他在与张廷玉对话时所说“衡臣大人,我笑您小瞧了我,就我这么一个小小的京官,苦巴巴的熬资格,到老不济也能混个三品顶戴,我孙某若想吃这份安生衣食,又何必和阿灵阿大司徒翻脸,几乎身陷不测之地?张大人,你知道,皇上准了我的条陈,得益的是亿兆生民,受损的是墨吏脏官,就为这一条,孙某死且不惧,还怕这么一点小小处分?”。



是的,在孙嘉诚的眼里,能让亿兆生民得益,能让墨吏脏官受损的事情,即使是死他也不会畏惧,因为在他的眼里,他的死只是鸿毛,而百姓的生死才是泰山。


澳古说历史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雍正皇帝为什么要派孙嘉诚去西北,有什么目的?是单纯的监视年羹尧?第一,年羹尧是雍正皇帝的大舅哥,也是雍正皇帝的拥护者,亲封的西北大将军

第二,年羹尧大胜返京,说了句,将士只知军令,不知皇上

第三、年羹尧作为雍正皇帝的人,惹了众怒,所有官员都弹劾他,皇上也快压不住了,

第四、雍正皇帝推行“火耗归公,士绅一体纳粮”,准备在西北推行,被年羹尧一口回绝,一点都没给皇上面子。

第五、群臣上折子弹劾年羹尧处处跟皇上一样,睡觉翻牌子,吃饭有几百亩的菜园子,雍正皇帝要削减军费,也被年羹尧一口回绝。

以上种种问题,打出一条,都是要杀头的大罪,因雍正登基不久,老八团体一直不服于管理,伺机夺位,雍正皇帝最重要的稳住朝廷,年羹尧在西北守好边境,可年羹尧以军功自傲,再加上为雍正皇帝家奴,想着雍正皇帝不会把他整么样,雍正也是要面子的人,自己亲自提拔的人、拥护自己的人,雍正舍不得杀他。

孙嘉诚作为大臣,心系大清的江山,为皇上分忧,其实早就看出来雍正皇帝杀年羹尧之心,苦于下不定决心,杀了年羹尧,谁能来保大清的西北江山?老十四?朝中基本无人可用,电视剧中讲雍正皇帝派遣孙嘉诚去西北是监视年羹尧的所作所为,给他提提醒,别太放肆了,顺便推广一下新政,其实派遣孙嘉诚去,就是为了收拾有利证据,杀了年羹尧,而孙嘉诚明知道去了就是个死,死后可以名留青史,如果不去就不能为皇上分忧,实质明智的选择。


精彩影视品鉴


明清两季有一种官,叫“清流”。这种人德行高洁、勇于言事,在朝中都是有名望的士大夫。

和一般循吏不一样,他们不追求现世荣华,最大的追求就是青史留名。这样的人,甘受贫困;不畏暴力;甚至不惧死,唯怕名节受辱。因此死对于清流不是惩罚,甚至是奖赏,是成全他的名节。

孙嘉诚无论从剧中形象,还是正史本真,都是一个“清流名臣”。

在《雍正王朝》里,孙嘉诚时为一个小小的户部郎中,在雍正朝开局发行新钱的时候,挺身而出,当面顶撞总理王大臣,敢于揭露铸币猫腻。

孙嘉诚并非不知道此间后果如何?但是如果能够因为自己的直谏,改变新钱“铜铅比”,而使百姓获益,自己的一颗头颅又何足道哉?更何况,死后留名,以全己节。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所以对于孙嘉诚而言,从他一出场,其实他的结局就早已注定,他选择的这条路,注定是一条不平凡的路。因为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妥协”两字,任何一件事,他站出来,其实就是拿命在和对方博弈。

但是面对雍正的当面呵斥,孙嘉诚内心其实还是有一点失落。

因为谏臣虽然可以死后留名,但是如果主上昏庸,此乃百信之殃也。比干虽然名留青史,但是商纣荒淫无道,终失江山。虽然孙嘉诚第一次出场,就是捏着两手必赢的牌,但是内心还是非常的郁闷,所以他喝的酩酊大醉。

然而雍正给出了第三种答案,那就是张廷玉深夜传旨,吐露雍正心声,并且将孙嘉诚连升几级,成为了都察院三品都察御史。

这使得孙嘉诚重新认识了雍正这个懂权谋,但更锐意改革的君主,也看到了苍生的希望。

与此同时,实际上孙嘉诚也成了被雍正拿来当做对“新权贵”开刀的利刃。

所以当年羹尧自恃功高,骄横跋扈的时候,众怨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巅峰,但是由于年羹尧代表这雍正,然而此刻没有雍正明确态度,也就是没有任何的风向可循。这便如烈日当空,人们噤若寒蝉,敢怒而不敢言。

这个时候,风向标孙嘉诚已经敏锐地发现了空气中微微湿气的变化。所以他第一个上书弹劾年羹尧。结果雍正暴怒,让孙嘉诚去求雨。

然而烈日当空,求雨失败,雍正必杀孙嘉诚以安抚年羹尧;求雨成功,则杀年羹尧以平众怨,而孙嘉诚功成名就,成为民意领袖。

众怨的爆发,总是有一个积聚的过程,当孙嘉诚在烈日之下跪雨的时候,实际上整个朝堂的眼睛都盯着他。

风卷云动,乌云密布,天降大雨。这说明了众怨已经彻底被激发了,大雨滴落的声音,都是喊杀的声音。

然而这一次,雍正再次给出了第三种答案。既没杀年羹尧以平众怨,也没惩罚孙嘉诚蛊惑人心,而是让两人合作推广“火耗归公”。

这是因为雍正虽然明知道年羹尧已犯众怨,但是自己对年羹尧还是心存侥幸,希望年羹尧对此事引起重视,收敛自己的言行。甚至希望他能够主动帮自己继续推广火耗归公的新政。

但是推广新政的事情,还是遭到了年羹尧的拒绝。但是这一次,将孙嘉诚放到西北推广火耗归公,实际上就是希望年羹尧能懂得自己良苦用心,有所收敛,共同报效朝廷。

然而对于孙嘉诚而言,他是非常清楚自己此去的结局的,因为孙嘉诚做事,通常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那就是年羹尧幡然悔悟,与自己合作,推广火耗归公。虽然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一旦成功,孙嘉诚将誉满天下,而就连年羹尧也对自己亦步亦趋。那样孙嘉诚功成归来,便可能入阁(军机)了,即便留驻一方,也至少是田文镜一样入凌烟阁。

第二种可能,那就是年羹尧怒而将自己杀之。那样一来,年羹尧的结局也将彻底注定了,必死无疑,为雍正除去这个“巨蠹”,提供了理由,自己名留青史,也值当了。

这对于一般人而言,可能是一个送死题。但是对于一个“清流”而言,从来他的选择就没有输着,无论哪个结局,最终的赢家都是孙嘉诚,何乐而不为呢?





炒米视角


看《大明王朝1566》的时候,胡宗宪向他的下属讲过这样一句话,“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凡事应该问该不该做,而不是问能不能做到。举个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子,抗战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士兵和日军战斗,很多人没有什么军事素养,武器也不好、他们在实力上和日军相差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说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会牺牲,但是也绝不后退。这便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保家卫国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雍正王朝》中的孙嘉诚就是这样一个人。孙嘉诚是一个长相丑陋的人,但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虽然在很多人眼中,他做事情非常的死板,只认死理,但是这种人绝不是因为愚蠢而这样做的。因为他们选择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做了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情。很多时候哪怕他知道了结果,但是仍然会豁出性命的干。

孙嘉诚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就表现了这种性格。当时,雍正刚刚做皇帝,因而需要铸造新钱,孙嘉诚为了新钱中的铜铅的含量和自己的上司打了起来。哪怕是闹到雍正的跟前,孙嘉诚也是丝毫不畏惧,说出自己的看法,指出了其中的问题。

从这一点来看,孙嘉诚就和一般的官员不一样。大部分做官的人唯恐巴结不好的自己上司,像孙嘉诚这样的,可以说是万中无一了。

难道孙嘉诚不知道得罪上司可能造成的后果吗?肯定不是的。他这样的人为了自己的原则,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能遇到雍正这样的皇帝,可以说既是自己的幸运,又是不幸。因为孙嘉诚这样的人在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孤独的。现在,他自己价值观能够得到堂堂大清国皇帝雍正的认同,可以说是他一辈子的骄傲。但是假如雍正重用他,他肯定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这便是他的不幸。假如孙嘉诚没有遇到雍正,他这样为人处世肯定会被人排挤到某个偏僻的地方,但是他多半是没有什么生命危险的。

孙嘉诚明知自己去年羹尧那里没有好下场还要去便是上面所说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更何况雍正对他还有知遇之恩了。


历史是什么


一颗赤子之心,一往无前!

孙嘉诚完全是死在了雍正和朝廷大臣的手里,他们利用了孙嘉诚这颗赤子之心。在孙嘉诚心里,自己一个小小的忠臣换一个恶贯满盈的大奸臣,是十分值得的。当初所有人都知道朝廷制币的弊端,可愣是每一个人敢说出来,如今面对年羹尧,所有人都痛恨他,但没有人出来指责他的罪行。古人缺少孙嘉诚这种人,当今的社会也同样缺少这种人。


面对年羹尧,几乎所有人都选择沉默

孙嘉诚抱着一颗赤子之心,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那就一往无前,已经没有什么让他感到害怕的,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这种境界,几乎无人能及。年羹尧征战西北的时候,滥杀朝廷官员,当征战回京时,那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样子,在场的大臣个个气的牙痒,在雍正面前更是没有一点君臣之心,即使这样,朝中大臣也敢怒不敢言,因为年羹尧此时正是雍正眼前的红人,为朝廷做过贡献人,摸不清雍正此时的想法。


雍正静静地在等一个机会

而自从年羹尧的那句“只知军令,不知皇上”,年羹尧在雍正心里已经死了,但年羹尧毕竟刚立过大功,若自己现在就杀他的话,难免背上卸磨杀驴的名声。雍正在等一个机会,一个即可以杀了年羹尧,自己又会留下好名声的机会。

终于,孙嘉诚的出现让雍正觉得机会来了。孙嘉诚面对年羹尧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样子,实在是憋不住了,就上奏折参年羹尧,例数种种罪名,更是直言山东大旱,就是朝中有奸臣,而这个奸臣就是年羹尧,雍正表面上大发雷霆,但明眼人都瞧得出,内心其实十分兴奋的,并没有真的责怪孙嘉诚。怒斥一顿就让其去求雨,谁知雨真的下来了,朝野震动,孙嘉诚就成了天下人公认的忠臣。



而后雍正设宴邀请年羹尧和孙嘉诚,希望他俩之间不要再有成见,那句"我看你们就和好了吧"实在是即搞笑又虚伪,让孙嘉诚去西北帮年羹尧理财,针尖对麦芒。不久就传来孙嘉诚被杀的消息,雍正用雷霆手段架空了年羹尧的兵权,撤了他的职,而后一撤再撤,最后赐一条白绫算是为孙嘉诚报仇了!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孙嘉诚此时应该知道自己的结局,他知道雍正的心思,若只牺牲自己一个人,而能为朝廷铲除一个大奸臣,是非常值得的!一颗赤子之心驱使他不得不去做,因为总有一个人要去做,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灯下萤火学历史


其实,孙嘉诚并不一定相信年羹尧敢杀了自己。所以他才有这个底气到西北代表雍正去帮助年羹尧推行新政。当然,孙嘉诚还是有点过于自信了,年羹尧还真敢杀了他。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的那个左都御史孙嘉诚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虚构这个人物其实是想要树立一个“铮臣”“忠臣”的典范。

电视剧当中的孙嘉诚,是一个典型的把“以天下为己任”当做人生准则,然后“苟利社稷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清流”典范。作为两榜进士出身的孙嘉诚因为相貌难看先是降低了殿试名次,然后被打发到户部当了云贵司主事。云贵司其实在户部十三司当中是个“油水不多但事情难办”的清水衙门。孙嘉诚本人又是一个“清正廉洁”的清流,自然是生活君迫,“饮无茶,食无荤”。

这个孙嘉诚进入雍正视线是因为他和户部主官因为雍正制钱的“铜铅比例”问题争吵不休最终竟打了起来,官司到了雍正这里,雍正才发现户部还有这么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倔强之人。关键是这个人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同时嫉恶如仇,不畏权贵,这似乎是真正的“忠臣和铮臣”。

雍正在孙嘉诚和张廷玉的解释下,其实已经明白了几枚看上去金光灿灿并且制作精美的雍正制钱其实是一个笑话,一个欺负自己不懂经济而下的“套”。雍正此时最感慨的是满朝文武明白这个事的人很多,眼前的廉亲王,张廷玉,马齐,隆科多都应该非常清楚这个制钱当中的严重弊端,但是却没人能站出来提醒自己,倒是这个孙嘉诚“忠心可鉴”。

当着众大臣的面,雍正斥责孙嘉诚“狂悖”其实是做样子给包括老八廉亲王允禩看的,其实雍正觉得孙嘉诚的“一片赤诚”是非常难得并且可以重用的,于是派张廷玉夜访孙嘉诚并连生三级,任命孙嘉诚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但是,从本质上来讲,雍正对孙嘉诚的重用只是一个皇帝对一位忠臣的重用,绝非像对包括年羹尧或者李卫甚至是田文镜这样的心腹的重用,这个根本的区别才是导致孙嘉诚的悲剧的最根本原因。

作为左都御史的孙嘉诚还是非常称职,所以只有他敢在年羹尧如日中天的时候弹劾这个“威风八面”的年大将军,年羹尧进京的所作所为,绝大多数的大臣们大体上的表现是“敢怒不敢言”而孙嘉诚的表现是“敢怒又敢言”。尽管雍正觉得孙嘉诚的弹劾有不顾大局的因素,但是,对于有人敢于公开和年羹尧叫板心里还是感到高兴的。

孙嘉诚是个忠臣,一个忠于江山社稷的人,这种人对皇帝的要求和其他人一样,也是期望皇帝可以“忠于江山社稷”,但有的时候,江山社稷和皇权的安危在皇帝面前经常会模糊,雍正在对待年羹尧的问题上,大概就是如此,他知道从江山社稷的角度来讲,年羹尧该死,但是从皇权的稳定和皇帝的威信的角度来讲,年羹尧一死必然会影响到雍正作为皇帝的威信和形象。

所以,尽管雍正对年羹尧的所作所为也是极度不满,但是他还是通过对孙嘉诚的打压甚至刁难(罚孙嘉诚跪在炽热的阳关下求雨)表达出了对年羹尧的忍让,他是希望有一个理想的折中办法来解决江山社稷的安危与皇权威严的巩固。

在这个指导思想下,雍正和年羹尧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谈话,也可以看作是双方的讨价还价,雍正的意思是希望年羹尧也可以为江山社稷考虑,削减兵力,试行新政,通过自给自足来缓解朝廷养兵的压力,但是年羹尧尽管是雍正的心腹和奴才,但是在江山社稷和个人利益之间,他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个人利益。雍正的三条要求:裁减兵员 ,火耗归公,自给自足,他一个都没答应,雍正内心的愤怒可想而知,在这个时候推出孙嘉诚,其实就已经打定主意让孙嘉诚去和年羹尧死磕。

雍正说到底还是没把孙嘉诚当做自己人,他也没打算保护孙嘉诚。

但是,孙嘉诚却是义无反顾的按照雍正的安排,去给年羹尧当助手,帮助年羹尧在西北推行新政。这在外人看来无异于“羊入虎口”。孙嘉诚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呢?

其实,孙嘉诚尽管是耿直,倔强,但是他绝对不是一个糊涂的人,相反他很精明。但是这一次孙嘉诚似乎是犯了一个大错误,他真的是被雍正当成了一个撬动年羹尧根基的工具。

孙嘉诚之所以敢于赴西北趟年羹尧这趟浑水,他的底气来自于三个方面。

第一,孙嘉诚的自信。作为左都御史,孙嘉诚认为自己是朝廷的“高级官员”,并且是受雍正的委托赴西北办差,同样作为朝廷命官的年羹尧虽然品级达到了顶峰,但说到底他还是一个大臣,他应该没有权力和胆子随便杀一个朝廷的有着类似于钦差背景的二品大员。

所以当年羹尧威胁他说:“在我那里不管谁,违抗军令我绝不轻饶”的时候,孙嘉诚针锋相对“在我这里无论谁贪赃枉法我也不会放过的”。孙嘉诚还是觉得自己是有底气有后台的,底气就是“朝廷法度”,后台就是“雍正的支持”。但是,孙嘉诚忽略了一个细节,年羹尧讲的是“军令”而他却讲的是“国法”。自古以来“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孙嘉诚绝对是轻视了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年大将军。

第二,孙嘉诚的误区。孙嘉诚是一个“忠臣”,在他的眼里年羹尧是个奴才,或者说是雍正豢养的一条走狗,他对年羹尧的弹劾,其根源就是对一条走狗过于得瑟的强烈不满和不屑。

孙嘉诚误以为像他这样坦坦荡荡的正人君子走到哪里都会自带一身“浩然正气”,对付一条主人豢养并有些放纵的走狗,这一身“浩然正气”还是十分管用,另外朝廷上下对年羹尧的不满情绪已经十分高涨,年羹尧这条走狗无论如何也不会不听主人呵斥,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对他叫唤几声也就到头了,自己拿着狗的主人给的脖套,年羹尧这条走狗不敢真的咬人。

但是,孙嘉诚彻底想错了,年羹尧的确是一条雍正豢养的走狗,但是却是一条正在努力挣脱主人束缚的近似于疯狂的六亲不认的走狗,这个时候孙嘉诚去给年羹尧戴脖套,年羹尧才不管这个脖套是谁给的,谁敢给我戴我就弄死谁。

第三,孙嘉诚的私心。孙嘉诚是个“铮臣”也罢,“忠臣”也罢,他还是有自己的私心的,但这个私心并非“逐利”,而是“搏名”。自古以来所谓忠臣的标准大约有两个:“文谏死,武战死”和“文管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孙嘉诚也是期望自己“青史留名”的“士大夫”。应该说,敢于赴汤蹈火,至少是有“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思想在作怪。

孙嘉诚知道和年羹尧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但是要想建功立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孙嘉诚认为值得冒险,于公来讲,西北的新政如果得以推行,那么就可能保证西北的长治久安,大大减轻朝廷的负担,还可以极大的消弱年羹尧在西北的势力,有利于雍正的控制。于私来讲,办成了这件大事,必然是首功一件,对于奠定孙嘉诚在雍正朝的地位,甚至是奠定孙嘉诚的历史地位都会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个诱惑还是比较大的,也符合想孙嘉诚这样的忠臣清流的“价值观”。

于是,孙嘉诚就欣然前往,并锐意推行新政,他真的没有想到,年羹尧这条走狗已经不听雍正的招呼,变成了一条饿狼,孙嘉诚的“与狼共舞”之举,由于误以为那条饿狼仅仅是跳走狗而被饿狼“咬死”。

孙嘉诚的悲剧,既是自己的悲剧也是雍正的悲剧。也只有在年羹尧杀了孙嘉诚之后,雍正才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条被他豢养多年的凶猛的走狗,已经挣脱链条,变成了一条疯狂的饿狼。

既然如此,年羹尧这条饿狼就必须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