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斯蘭教產生之前,阿拉伯人就開始譜歌了

在伊斯蘭教產生之前,由於阿拉伯人愛好詩歌,因而有許多詩歌被譜成了歌曲,包括宗教歌曲、商隊歌曲、戰爭歌曲、愛情歌曲等等,當然這些歌曲是非常原始的。這時從靠近拜佔延的加薩尼和靠近波斯的希拉地區傳入了一些原始的樂器,如鈴鼓、長笛、雙簧管、皮面琵琶等,成為阿拉伯人常用的樂器。

在伊斯蘭教產生之前,阿拉伯人就開始譜歌了

伊斯蘭教產生之後,先知穆罕默德輕視音樂,宜布樂器是惡度的宜禮員,它發出的聲音正是召喚人們去崇拜惡魔。所以正統而保守的伊斯蘭教教義學家和教法學家大多不喜歡音樂,他們認為,酗酒、賭博等活動與音樂和詩歌有關係,還引證一些聖訓來證明,這些娛樂是魔鬼用來誘人的工具。因此,即便到第二代哈里發歐麥爾當政的時代,大多數阿拉伯人的歌唱也僅僅是騎在駱駝背上,用近似歌曲的聲音哼著“趕駝調”作為消遣而已,大概相當於中國古代的勞動號子之類。

在伊斯蘭教產生之前,阿拉伯人就開始譜歌了

然而,人民大眾卻非常喜愛音樂,他們認為:“酒是肉體,音樂是靈魂,快樂是二者的產物。”音樂和歌唱的愛好者也引證一些所謂先知的話來反駁宗教學者,認為音樂和詩歌不是引誘人們去幹壞事,而是對於改善社會交際、純化男女關係都有好處的事物。因此,在第三代哈里發鄂斯曼當政後,音樂開始在阿拉伯半島的居民中流行起來。

在伊斯蘭教產生之前,阿拉伯人就開始譜歌了

以前的職業歌唱家一般是女性,伊斯蘭教產生後,出現了男性的職業歌唱家。如麥地那的突韋司(632年~710年),綽號“小孔雀”,被認為是阿拉伯歌手的開山祖師。通常的看法認為,是他首先把節奏應用於伊斯蘭音樂,而且率先在手鼓的伴奏下用阿拉伯語唱歌。阿拉伯的音樂,是在波斯音樂和拜佔廷音樂的影響下逐漸發展和提高的。最早創作阿拉伯歌曲的是倭馬亞朝第一代哈里發穆阿維葉時的一位黑人釋奴賽德·米斯哲哈(約714年卒),他第一個把波斯歌曲和拜占庭歌曲翻譯成阿拉伯語介紹給穆斯林。

在伊斯蘭教產生之前,阿拉伯人就開始譜歌了

後來他又到敘利亞學習拜佔廷的音調,到波斯學習音樂彈唱,同時他還從哈里發僱傭的波斯工匠那裡學習波斯歌曲。他把學到的東西摘取精華,去其糟粕,用阿拉伯詩詞和波斯曲調譜寫出歌曲。然後他親自帶頭歌唱,許多人就跟隨他、仿效他歌唱,遂成為一歌唱流派。米斯哲哈被認為是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把古典的阿拉伯音樂系統化的音樂家。

在伊斯蘭教產生之前,阿拉伯人就開始譜歌了

音樂藝術受到倭馬亞朝大多數哈里發的保護而迅速發展第二代哈里發葉齊德一世(680年~683年)本人就是一位作曲家,他把歌唱和樂器引入了大馬士革的宮廷,而且首創在宮廷中舉行盛大典禮的慣例,典禮的主要內容就是飲酒和唱歌這種作法與哈里發經常舉行的歌舞集會一樣,顯然來源於波斯,模仿了波斯薩珊朝帝王的生活方式。薩珊朝的波斯帝王常常舉行音樂集會,每當集會時,必然懸掛帳幕將皇帝與他人隔離開。

在伊斯蘭教產生之前,阿拉伯人就開始譜歌了

倭馬亞朝的不少哈里發也時常舉行這種有帳幕隔離開的音樂歌舞集會,外面的臣下雖然看不到哈里發和藝人們,卻聽到歌手們在帳幕內縱情歌唱。後來哈里發乾脆不再掛帳幕而與臣屬一起歌舞娛樂。王公大臣也仿效哈里發,經常舉行一些較小型的音樂會自娛。哈里發阿卜杜勒·馬立克(685年~705年)曾是米斯哲哈的保護者,他的繼任者韋立德一世曾在首都熱情歡迎素賴只和麥爾伯德。哈里發歐麥爾二世由於非常嚴肅,使音樂在倭馬亞朝一度消沉。但他的後繼者葉齊德二世(720年~724年)卻十分寵愛歌妓海巴伯和賽臘梅,通過她們使音樂重新在倭馬亞朝流行。

在伊斯蘭教產生之前,阿拉伯人就開始譜歌了

倭馬亞朝時期的樂器也有了一定的改觀,如原來的皮面琵琶變成了板面琵琶。另外又出現了一些新的樂器,如瑟、號角、手鼓、大鼓、響板(快板)、饒錢等。在伊斯蘭教產生之前,阿拉伯人就開始譜歌了,而在倭馬亞朝得到了推廣,可見阿拉伯人有多麼喜歡音樂。而現代阿拉伯地區的女人一個個也是能歌載舞,想必也是遺傳了先人的音樂基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