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千万妃子,为何独宠慈禧?

吕修东


题主的说法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咸丰皇帝没有千万妃子,算起来也就十几个,而且咸丰皇帝并非独宠慈禧,应该说,慈禧为何能得咸丰皇帝的宠爱,从而走上权力巅峰?

说起来,慈禧能得到咸丰皇帝的宠爱,从而慢慢掌握清朝大权,主要有五个原因。

第一,慈禧的出身好。


清朝后宫的妃子、宫女,都要求出身八旗或者包衣世家,不然,连进皇宫当宫女的机会都没有。而慈禧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清朝官员,比如慈禧的父亲惠征,他是监生出身,长期担任清朝的笔帖式,后来在任职吏部文选司主事时受到道光皇帝的赏识,之后官至四品。慈禧的母亲家同样显赫。

比如慈禧的姥爷惠显,这个人在道光年间担任了安徽按察使、驻藏大臣,最后调任归化城副都统,属于地方二品封疆大吏。这样的家族出身,慈禧自然要参与选秀,而且一入宫,慈禧的地位就比包衣世家的女子高。

在清朝,妃子的出身,是最基础的条件,而慈禧则刚好拥有这样的必要条件。


第二,慈禧很有心计。

说实话,年轻的慈禧样貌还是可以的,但后宫中最不缺的就是美色,颜值在慈禧之上的嫔妃太多了,以至慈禧入宫很久,连皇帝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不过慈禧很有心计,既然没有机会见皇帝,就自己制造机会。

首先,慈禧先在宫里的花园处练习江南的小曲调,第二步,慈禧买通咸丰皇帝身边的太监,自己则估计了咸丰皇帝大概什么时候会到花园中。不久后,咸丰皇帝到宫里的花园里乘凉游玩,一路上就听到了很好听的江南小调,就顺着歌声走来,咸丰见到慈禧,被慈禧的歌声和美貌打动,当即翻牌。

之后,慈禧被赐为兰贵人。


第三,慈禧有才能。

明清时期的女子,不像汉唐的女子那么有本事,这个时候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不仅民间如此,宫里也存在着这种观念,而慈禧除了会唱歌,还略通文墨、能写会画。

因为慈禧有这些本事,所以在伺候咸丰皇帝的同时,慈禧还能代咸丰皇帝批阅奏折,甚至后来慈禧还参与到军机大事中,而这也是慈禧能得到咸丰皇帝宠爱的重要原因。

第四,慈禧的运气比较好。

历来,后宫地位最高的女子是太后,其次是皇后,慈禧先被封为兰贵人,后来又被封为懿贵妃,但慈禧的身份和皇后相比,终究有较大的差距。而此时后宫的皇后是慈安,慈安心地善良,说起来也是慈禧运气好。

如果慈禧遇到一个喜欢争风吃醋的皇后,那么慈禧就很难在后宫中继续走下去。

慈禧抓住慈安的善良,不断讨好慈安,所以皇后对慈禧的印象特别好,当然,慈禧讨好慈安皇后,自然希望后者能在皇帝面前为慈禧美言几句,而慈安也确实在咸丰皇帝面前美言慈禧,这也是慈禧受宠的重要因素。


第五,慈禧为咸丰生下唯一的儿子(咸丰有两个儿子,但另一个刚生下来就死了)。

慈禧为咸丰生下了同治皇帝,这是后宫中其她嫔妃所不具有的优势。咸丰皇帝的子嗣少的可怜,主要是咸丰皇帝生不逢时。咸丰皇帝继位后,正赶上内忧外患,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军,外有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

为此,咸丰不得不逃到热河,清朝的多次危机让咸丰皇帝感到紧张与忧虑,如此自然不利于生育子女。另外,就是咸丰皇帝纵欲过度,把身子搞垮了,影响了生育。而慈禧为咸丰生下子嗣,所谓母凭子贵,慈禧的地位跟着水涨船高,越发得到咸丰的宠爱。


金兔历史


咸丰皇帝哪里来的千万妃子?题主好大方,一下子送给他那么多嫔妃。咸丰不是晋武帝,不光身体吃不消,肯定也是养不起的。

咸丰皇帝一生中共有17个后妃,包括他在潜邸时的福晋和格格。但他不是独宠慈禧,他一生中宠爱的女人大概有四个。




道光27年,清宫选秀女,太常寺少卿富泰之女,16岁的萨克达氏入选。道光皇帝将她指婚给四皇子奕詝为福晋。同时,将一名宫女,正白旗旗丁武德之女武佳氏赐给奕詝,封为格格。

根据当时的情况分析,皇子尚在潜邸,皇帝不可能直接送他一个宫女。很可能武佳氏是萨克达氏的贴身侍女,专门服侍她的。所以咸丰皇帝在潜邸时,只有一个福晋,没有侧福晋。

据史料载,奕詝与萨克达氏少年夫妻,感情很好,几乎形影不离。但萨克达氏命运多舛,在道光二十九年病逝,死的时候只有18岁,那时距离奕詝登基还有两年。如果她不死,应该就是无可争议的皇后。所以,萨克达氏应该是咸丰皇帝宠爱的第一个女人。

咸丰皇帝登基时,武佳氏被封为云贵人,咸丰三年册为云嫔。咸丰皇帝是个念旧的人,他是想在武佳氏的身上寄托对萨克达氏的哀思。

咸丰皇帝宠爱的第二个女人是皇后钮钴禄氏,就是后来的慈安太后,她与慈禧搭档,共同执掌晚清的政局,开创了同治中兴的局面。



钮钴禄氏出身于满洲镶黄旗,她的父亲是广西右江道穆杨阿。穆杨阿是内务府出身,家境殷实,全家追随穆杨阿的宦辙,钮钴禄氏从小就生活在广西,家庭很幸福。

幸福之家出来的孩子就阳光,性格开朗,比较单纯,同理也没有什么城府。但这样的女孩讨喜,所以钮钴禄氏是选秀女中最早胜出的。钮钴禄氏是咸丰二年二月选秀女入宫的,与慈禧太后同一天。但她是第一次入选时就内定为皇后的,一入宫就与慈禧有显著区别。

钮钴禄氏于咸丰二年四月封贞嫔,五月封贞贵妃,十月册为皇后。当时钮钴禄氏只有16岁,比慈禧太后小一岁。

咸丰皇帝与她很恩爱,但遗憾的是,钮钴禄氏一直不孕。钮钴禄氏当皇后以后,性格端庄,不苟言笑,但温婉体贴,也很大度。她是与咸丰皇帝相处时间最长的女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咸丰皇帝对她渐渐敬大于爱,有机密大事也喜欢与她商量,钮钴禄氏实际上是皇帝在后宫中唯一的知己。



咸丰皇帝第三个宠爱的人是塔塔拉氏,就是人们熟知的丽妃,也是咸丰皇帝宠了一辈子的女人。

塔塔拉氏是正红旗主事庆海之女,也是咸丰二年二月与慈禧同一天入宫的。丽妃在当代的影视剧中比较有名,都说她能歌善舞,其实她根本不善歌舞,她所有的艺术素养都是进宫以后咸丰皇帝培养的。咸丰皇帝喜欢听戏,丽妃都是随侍在侧,久而久之她也就成了半个行家了。

丽妃是咸丰皇帝所有嫔妃中第一个给皇帝生孩子的人。咸丰五年,她生下大公主,就是后来的荣安固伦公主,同治皇帝的姐姐。丽妃生了大公主,咸丰皇帝非常高兴,将她从丽嫔晋为丽妃,比慈禧晋妃早十个月。

丽妃也不是像影视剧里描写的那样美若天仙,但她应该是咸丰皇帝所有嫔妃中最有女人味的。她性情温顺,很会打扮,风情万种,属于气质美女。但她身体不好,常年生病。

慈禧也绝不像影视剧描写的那样对她不好,相反慈禧对她很好。同治初年,慈禧刚刚垂帘,就将丽妃晋为皇贵妃,一下子越两级晋升,而且是一步到位,直接就是嫔妃的最高级别,升无可升了。这在清宫里非比寻常,说明丽妃与慈禧和慈安都相处得很好。丽妃这个人为人处世让人有安全感,不会让人对她产生敌意。

丽妃活到五十几岁,光绪十六年薨。她的女儿荣安公主指婚给世袭一等公瓜尔佳符珍,嫁过去一年难产死了。但她却被照顾得很好,宫中的用度比两宫太后一点也不差。她死的时候,光绪皇帝亲自奠酒致祭,并尊谥她为庄静皇贵妃。可以说,丽妃是咸丰皇帝嫔妃中结果最好的一位。丽妃没有政治才华,反而让慈禧对她能坦诚相待。



最后一个得宠的就是慈禧了。不过她的得宠有点复杂。


慈禧刚进宫时不甚得宠,但她的封号是兰贵人,与同一天进宫的丽妃和索绰罗氏一样。这说明她们的家世都差不多。她们三人都是官员家庭出身,索绰罗氏的父亲是左都御史奎照,官职最高。丽妃的父亲只是一个主事,六品小官。慈禧的父亲四品道员,不高不低。索绰罗氏后来被封为婉嫔。

慈禧是家中长女,下面有一个妹妹三个弟弟。她从小就开始帮助母亲操持家务,因此养成了独立、干练、杀伐果决的性格。

慈禧的这种个性和能力很容易在宫斗中胜出。她在咸丰六年生下皇长子载淳,与丽妃一起封嫔。但她与丽妃完全不一样,她的性格比较强势。她一开始是刻意取悦于咸丰皇帝,待生下皇长子以后则原形毕露,甚至也不大把咸丰皇帝放在眼里,让咸丰皇帝头疼不已。

慈禧不太在意咸丰皇帝的宠爱,她有儿子在手,不管以后那个嫔妃生了儿子,慈禧的儿子都是皇长子。而且,她有另外的寄托,那就是担任咸丰皇帝的政治秘书,这个职务不能靠姿色,也无人能替代。


清廷祖制,太监不能干政。因此清朝的皇帝不能像明朝的皇帝那样假手于太监处理政务,他们只能亲自动手。雍正皇帝曾经创下中国古代所有皇帝每日批阅奏折数量的最高记录。可到了咸丰皇帝时,这个传统坚持不下去了。

咸丰皇帝身体不好,不耐久坐,也不耐剧烦。这样就得找个人替代他批阅奏折,既然太监不行,那就是慈禧了。慈禧没读过书,但她父亲好歹是个读书人,所以慈禧粗通文墨。加上她在咸丰皇帝身边的耳濡目染,竟然无师自通了。

其实,说是替皇帝批阅奏折不是真的替代,真替代她也替不了。慈禧替皇帝处理奏章的程序是,先将每天内奏事处送来的奏折整理一下,分别轻重缓急,然后读给皇帝听。皇帝在听的时候做出指示,慈禧用指甲在奏折上做出记号,待皇帝休息时,慈禧再依据划痕的提示,用毛笔写上处理意见。当然,那些处理意见不是长篇大论,是一些如“知、知道了、依议、该部知道、准、准奏、准如所请”等常用词语。

与咸丰皇帝的不耐不同,这些秘书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慈禧的精神世界,使她乐此不疲。慈禧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在替咸丰皇帝批阅奏折时她逐渐掌握了清廷的规则和游戏方式,了解了朝中大臣和地方督抚的性格禀赋,也熟悉了朝局,为她日后正式登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久而久之,慈禧有了自己的看法,她常常不满咸丰皇帝的处置,也常常直抒胸臆,让咸丰皇帝很为难。

咸丰皇帝对慈禧的态度是矛盾的,也是非常复杂的。在夫妻生活方面,他躲着慈禧,宠爱丽妃,尊敬皇后。但慈禧生了儿子,有功于社稷,他不能不按祖制提高慈禧的地位,也不能阻止慈禧成为后宫中仅次于皇后的存在。另一方面,虽然她很讨厌慈禧干政,但他又离不开她,后宫嫔妃中没有一个能担任慈禧的政治秘书职务,慈禧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国史馆


啥玩意儿?咸丰皇帝千万妃子?按照这个逻辑,咸丰就不是得天花死的,而是被活活累死的!另外,虽然咸丰对慈禧比较恩宠,却也深知雨露均沾的道理,并没有冷落其他妃嫔。

到清后期,皇帝们就像是中了邪一样,生育能力严重下滑,这在咸丰帝身上体现地尤为明显。为了抓紧生育子嗣,咸丰没少吃进补的中药,而且一直都辛勤地耕耘。

在咸丰帝的一生中,总共养育过三个孩子,一个格格,两个阿哥,可惜小儿子生下来就夭折了,只有慈禧所生皇子活了下来,成为咸丰帝眼中的宝贝疙瘩。

当然,在慈禧生育之前,咸丰确实对她毕竟恩宠,据起居注记载,咸丰曾接连掀了慈禧的牌子,大有舍不得让其离开龙床的架势。或许,也正因如此,慈禧才能有幸为咸丰生了孩子吧!要知道,这个概率也真的不高。

另外,据慈禧晚年炫耀,称自己年轻时是宫中最为美貌的,许多妃嫔都嫉妒她。虽然这其中有不少吹嘘的成分,但毕竟也并非全是杜撰。

再有,从家庭出身来讲,慈禧也算是书香门第,并非向传闻讲的那样出身贫苦。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慈禧(最初是兰贵人)的气质、谈吐都比较出众,自然也更容易受皇帝喜爱了。

所以,咸丰帝并没有什么千千万的妃子,他也不是独宠慈禧,只是相对而言,更喜欢这个女人而已。另外,慈禧也比较幸运,能为咸丰生了个儿子,并且活了下来。


史海烂柯人


咸丰皇帝一生在位十一年,在清朝十二位皇帝中,除去退位的宣统皇帝,咸丰皇帝的在位时间是最短的,虽然在位时间最短,但是咸丰皇帝在嫔妃数量上也却并不逊色,一生黄赌毒占尽的咸丰皇帝先后拥有过十八位后妃,这所谓的十八位后妃实际上并非咸丰皇帝嫔妃的总数,而只是其有名分的嫔妃数而已。有人说咸丰皇帝独宠慈禧,我看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咸丰皇帝的十一年皇帝生涯中我们很难说他独宠哪位嫔妃,但是咸丰皇帝的好色确实众所周知的。在咸丰皇帝额众多后妃中,除了后来成为慈禧太后的懿贵妃外,深受咸丰皇帝宠爱的后妃主要有三位,他们分别是皇后钮祜禄氏、丽妃他他拉氏,云嫔武佳氏。

有清一代后妃晋升之最的钮祜禄氏:

通常而言,皇帝和皇后很难有真爱,因为帝后的婚姻很多时候都是政治联姻,双方之间犹豫附加了很多政治因素,所以情意相投因此变得很难了。但是咸丰皇帝和奇皇后钮祜禄氏的感情却是非常好,这里说的皇后钮祜禄氏就是日后和慈禧太后联手发动辛酉政变并与其共同垂帘听政二十年的慈安太后钮祜禄氏。人们通常只知道慈安是咸丰皇帝的皇后,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慈安并非咸丰的原配皇后而是其继立的皇后,咸丰皇帝的原配皇后是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萨克达氏很没福气,还未等得到咸丰皇帝登基便病逝了,其皇后之位也是后来被追封的,所以慈安虽然为继后,但是确是咸丰朝的第一位名副其实的皇后。这位皇后在咸丰二年通过选秀进入皇宫,最初被封为贞嫔,同月便晋为贞贵妃,两个月后又越过皇贵妃直接被封为皇后。入宫后四个月时间,慈安便从嫔位升为了皇后,这样的晋升速度不难让我们看出,皇后钮祜禄氏实际上是深受咸丰皇帝宠爱的。

容貌艳丽又诞育大公主的丽妃:

丽妃他他拉氏与皇后钮祜禄氏以及懿妃叶赫那拉氏都是在咸丰二年的选秀之中入宫的,入宫之后,相对与慈禧而言,丽妃似乎更受咸丰皇帝宠爱,其晋升嫔位的时间远远早于慈禧,并且在咸丰五年的时候,丽妃还生下了咸丰皇帝的第一个孩子-虽然是个女孩,但是这确是咸丰皇帝登基五年来第一个降生的孩子,这个公主的到来让咸丰皇帝欣喜若狂,虽然是个庶出的公主但咸丰皇帝仍然破例将其封为只有皇后嫡出的女儿才能获封的固伦公主的封号。丽嫔母凭女贵被封为丽妃。丽妃母子长得很漂亮,整个咸丰一朝,母女二人都神受咸丰皇帝宠爱。

最早侍奉咸丰皇帝的云嫔武佳氏:

云嫔武佳氏可以说是咸丰皇帝最早的女人了,这位镶黄旗包衣出身的小妾在咸丰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以官女子的身份侍奉在咸丰皇帝的府邸了,也就是在同年,武佳氏便因为受宠而被从侍妾提拔为了侧福晋。道光三十年时,武佳氏被刚刚继位的咸丰皇帝封为云贵人,成为了当时咸丰皇帝后宫之中仅有的女人,咸丰二年,武佳氏被晋为云嫔,成为了咸丰皇帝后宫中第一位获封嫔位的女人,咸丰皇帝对其宠爱可见一斑,但是云嫔的命不太好,在咸丰五年便去世了。其位份在咸丰朝也止步于嫔位。

虽然慈禧太后生下了咸丰皇帝唯一活下来的儿子同治帝,但是其实慈禧太后在咸丰一朝的十一年间从没有国一枝独秀的专房之宠,咸丰皇帝随他的宠爱也只是一段时期,因为咸丰皇帝是个迷恋女色的邓旒黄芪,除了上述三位后妃外,咸丰皇帝还很宠爱“四春娘娘”。但是咸丰皇帝对嫔妃的宠爱基本上都是一阵新鲜之后就弃之一边了,终其一生,没有哪位后妃让咸丰皇帝长情的,或许皇帝与后妃之间的感情就是这样吧。


历史课课代表


按照历史惯例,如果一个人有污点,那么这个人所有的事都是大恶不赦,而且编排者巨多,咸丰皇帝就是一个例子,稍微懂点清代宫廷史的人都知道,题主的“咸丰皇帝千万妃子”简直是造谣无底线了,还千万妃子,您咋不说全北京的女性都是他的妃子呢?事实上,咸丰在后宫中有名分的妃子为19人。

可能是由于皇族这支的血脉遗传不行了,这些女人们总计给咸丰才生了3个孩子(2个儿子1个女儿),但是这些孩子都是短命,长女荣安固伦公主年仅19岁就因病去世了,而长子载淳同样也是19岁因为天花而爆亡,次子悯郡王还没来得及起名字,便夭折了。。咸丰自己三十多岁也早早驾崩了。

在后宫中,咸丰皇帝并不是独宠慈禧,相反,慈禧他不但没有独宠,在后来咸丰还处处防备着她,对慈禧关系好,主要是因为慈禧生下了咸丰唯一的儿子同治,慈禧是母凭子贵才被提拔为懿贵妃,如果慈禧不生这个儿子,很可能她的地位会低的多,而咸丰真正比较宠幸和看重的是慈安皇后,慈安可以说是火箭式升迁,半年内从贞嫔→贞贵妃→皇后,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及其罕见的,咸丰在死前,甚至给了慈安一封可以处死慈禧的密信,让她处处小心慈禧,所以说,题主的所说咸丰皇帝千万妃子,为何独宠慈禧?这问题完全是错误的。


老猪的碎碎念


慈禧,咸丰帝的嫔妃,同治帝生母,晚清的实权统治者。从老照片的复原中看来慈禧长相只能算得了中上,那咸丰皇帝为何会如此宠爱她?

从一些历史老照片里就可以看到,清朝选秀的秀女长相并不好看,所以长相一般的慈溪反而在一众秀女中脱颖而出。

咸丰二年17岁的慈禧刚入宫就被封为了兰贵人,但是那是皇帝最喜欢的还是孝贞显皇后,要想在后宫有一番作为心机手段是必须要有的,所以慈禧就三天两头就往皇后那里跑,一来二去咸丰皇帝也就注意到她。众所周知慈禧非常喜欢看戏,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咸丰皇帝也是个戏迷,有共同的爱好就有共同的话题,逐渐她与皇帝的感情愈发浓烈了。而且慈禧会唱江南小曲,嗓音婉转动听,深得咸丰喜爱,而后慈禧生了咸丰唯一的皇子,母凭子贵一跃成为懿贵妃,在咸丰去世后顺利登上皇太后之位。

慈溪是一个很注重打扮的人,身边的宫女都称赞她极为精致,聪明、情商高再加上母凭子贵,咸丰皇帝很难不喜欢她。


陆弃


咸丰并没有独宠慈禧,慈禧也不主要是靠咸丰的宠爱上位,一个常把情情爱爱挂到嘴边的人,在充满陷阱、诡诈的宫廷能干出什么大事?慈禧能获得大权最大的转折点是她生了一个儿子,而且是咸丰儿子中唯一活下来的一个。其次是慈禧的心狠手辣,功于心计。


慈禧顶多算是一个幸运的灰姑娘,毕竟咸丰宠爱的女人多了去了,给他生儿子却没几个,有毛用?

慈禧本来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孩,怎么就入宫做了咸丰帝众多后妃里的一个呢?

从门第上来看,慈禧属于满洲镶蓝旗,属于八旗中的下五旗。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是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多尔衮的时候又改成了正白旗),归皇帝统领,待遇比较高,也就是所谓的王牌军。

下五旗就不行了,待遇低,是个杂牌军,慈禧家族所在的镶蓝旗就是属于下五旗里面的。

慈禧刚出生的时候,她爹惠徵只是京城吏部里一个八品的叫笔帖式的芝麻绿豆官。所以慈禧出身绝不算突出的,想和皇太极娶了科尔沁亲王尊贵的女儿也就是孝庄一样,能与帝王门当户对是不可能的。

慈禧顶多算是一个灰姑娘。慈禧有美貌吗?事实证明慈禧还是有几分姿色的,并且十分爱臭美。慈禧身边侍女号称德龄公主的,在她的一本纪实作品《我和慈禧太后》中就说过,慈禧去奉天带了满满一车厢当季的衣服,大概有两千件,平时连慈禧自个都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鞋子、衣服、项链、耳环,绝对是个妥妥的败家老娘们。

所以说貌美的女人是男人世界里的第一通行证。慈禧可是凭着在一场名为“选秀”的选美大赛里胜出后,才被选到宫里的。要知道有清一朝的选秀是非常严格的,为了保证贵族血统的高贵、纯正,先是资格审查,只有八旗官员家的十三到十七岁的少女才能成为入选对象。

到了应选的日子,众多秀女们从神武门进到顺贞门前等着,太监们按照名册顺序引入,通常是五个一排引到皇帝或太后面前,选中的就留下牌子。

这还没完,留下的只是通过了初选,还要再选个良辰吉日进行复选,再被选中的才能留下伺候皇帝,比现在考清华、北大难多了,毕竟考清北大部分人至少是有资格考的。

所以慈禧年轻的时候长得肯定差不到哪去,甚至算是比较出众的,但是光有姿色就有用了?说实话就目前留存的照片来看,我觉得作为两宫太后之一的慈安比她还要美。

所以说慈禧最幸运的还是生了同治帝这个儿子。

(如图所示慈安太后眉清目秀,看起来是很美的)

慈禧是咸丰独宠的妃子?别开玩笑了,咸丰有多少宠妃只有他自己有数。

咸丰有三个子女,不是只有慈禧给他生了儿子,包括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只是小儿子刚出世当天就夭折,名字还没来得及取。

可见在子嗣方面是非常单薄的,子嗣单薄则社稷不稳,咸丰能不着急吗?当然着急,着急的结果就是可劲折腾吧。

所以咸丰频繁的借助药物,达到求子的目的。借助药物的结果也使他依赖上各种猛药,本来自打娘胎出来身子底儿就不咋地,如今奔着掏空的目的可劲作,能有什么好下场?

据晚清笔记《焚天庐从录》中记载:在热河驻跸期间,咸丰意志消沉,竟然想着“纵欲自戕”,试图靠纵欲来达到自杀的目的,幻想“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真不知道他是给纵欲找理由呢,还是给自戕找一个风流的死法。

在高阳的《慈禧全传》里,咸丰有个爱妃叫丽妃,经常被咸丰召唤,一天慈禧在咸丰那儿发现了丽妃留下的手帕,非常妒忌,想到自己才27岁咸丰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去过她那儿了,就妒火中烧,于是告到了慈安太后那里。

慈安召见丽妃,让她以后收敛点,不要总勾引皇上,丽妃哭得是梨花带雨,说道“我岂是不知皇上身子要紧?也不知劝过多少回,请皇上保重。可也得皇上听劝才行。”原来丽妃只要劝咸丰爱惜身体,节制养生,咸丰就说她不懂事,说丽妃不知道他心里的苦恼,不能给她提供解闷玩意。

看来能让咸丰解闷的就只有“纵欲自戕”和吸鸦片这两件事了。

慈禧全凭一股狠劲,爱憎分明,睚眦必报。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慈禧这个女人非常引人瞩目,她在一个男人掌控的世界里,夺得了本来由男人把握的最高权力。

她三度垂帘听政,两次决定皇位继承人,把国家命运掌握在她的股掌之中,对帝王之术驾轻就熟。

这样一个女人你跟我说靠的是她老公咸丰的宠爱?我是打死不信的。况且咸丰宠爱的妃子里,慈禧也不是最受宠的那个,慈禧能获得大权最大的转折点是她生了一个儿子,咸丰儿子中唯一活下来的一个。其次是慈禧的心狠手辣。

慈禧心狠到什么程度,单不说她是怎么搞死光绪的(在这个悬案里,光绪被她害死的可能最大),也不说她是怎么搞死正宫娘娘慈安的吧(在这个悬案里,慈安被她害死的可能也很大),更不用说她是怎么把瑾妃推下井的(这个是坐实的),就从她对家里亲戚的态度说吧。

慈禧生于1835年11月29日,我估计她生下来的时候家里也没多少喜悦,毕竟生了一个女孩,家里也不是多富有,等于平添了一张嘴啊。

慈禧的父亲是死于湖南任上,她家里有多穷呢,她爹死的时候,慈禧和她妹妹扶着父亲的灵柩回家归丧,由于穷困至极,连一套丧服都买不起。

慈禧和她妹妹坐船经过清江浦,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淮安市,赶上有个县令叫吴棠的,他的部下刚好去世了,这个县令命人去送三百两丧礼钱给这位部下。

谁知道送丧礼的差人认错了船,钱送到了慈禧坐的船上,差人回来复命,吴棠一听不对啊,你说得这家人的情况和我部下不吻合啊,听后勃然大怒,想把钱要回来。

这时候幸好有个幕僚劝他,说这个船上的女子都是送去选秀,万一中了秀女,你以后在宫里不就有人了。吴棠一听:是啊,万一这个女子发迹了,我在皇上跟前不就有个说得上话的人了吗?

吴棠不仅索回礼金,还送佛送到西,亲自登上慈禧的船去吊丧。

慈禧自然是感激涕零,将吴棠的名帖小心翼翼地放到梳妆盒里,转头对妹妹说,咱们以后得志了,可千万不要忘记这个县官。

后来慈禧果然一路攀顶,吴棠的官也当得越来越大,最后当上了四川总督,直到死在任上。

可以说慈禧在入宫之前,家庭遭遇了很大变故,屡经磨难,想来也尝尽了世间冷暖。坐上了皇太后宝座、垂帘听政后,更是对自家亲戚名为恩赐,实则变相惩罚。

慈禧的亲戚都很穷,很少有坐到位高权重,捞钱比较容易的官。不过他们穷都是有原因的,和慈禧脱不了干系。比如慈禧总是隔三差五的就派人给自己的亲戚送点什么,名为赏赐,其实都是不值什么钱的物品,只是看着包装得不错,放在非常大的盒子或箱子里抬过去。


你以为慈禧赏赐是白赏赐的,就大错特错了,那些个送赏礼的太监也必须打点才行,亲戚们还不能拒绝慈禧的赏赐,因此上门而来的太监就如同讨命鬼一样。

一般是根据跑腿太监的身份等级给赏钱,一个三等或四等的太监,要赏纹银二十两,地位稍微低点的也得十两,要是每个等级都来几个,就是上百两银子,而且太后往赏东西,没事干的太监谁不抢着去,这样一来就苦了她的这些亲戚了。

因为慈禧赏赐得太频繁,有的亲戚几乎把家底都给了这些个太监们,这点只能从慈禧年幼时,一定是颠沛流离尝尽这些亲戚的白眼来解释了,毕竟慈禧绝对是个爱憎分明且大部分知识来自民间戏曲的没啥文化修养的老太太。

慈禧这一生能够位高权重,手握天下命运,主要是靠“实力”说话,再借助一些运气,把她和一些只知情爱的后宫妃子相比,实在是看低她了。

感谢关注“莫山主说清史”,只讲专业和有趣的历史。


莫山主说青史


谁说咸丰独宠慈禧的。只能说咸丰宠爱慈禧,但却不能说独宠。

首先慈禧受宠是事实。年轻时的慈禧长得的确很漂亮,史书称其“天生丽质,容貌出众”,而据德龄在《慈禧太后私生活实录》一书中所记载,就算是到了古稀之年,慈禧还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女性,依稀能见到当年的盛世容颜。同时因保养得当,一双手不仅白腻,且是极柔嫩,决不在年轻人之下。如此,可见50年前正值豆蔻年华之时的慈禧该是多么的娇美出众。



如此,凭借着靓丽的容貌,慈禧自然是引起了咸丰的注目,而后凭借着出众的“魅惑”能力,及“侍奉”能力,她自然就引起了咸丰的恩宠。最后她也凭借着这等宠爱,再加上肚子又争气,生下了咸丰唯一幸存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之后有了同治,慈禧后来的权倾天下,执掌清朝近半个世纪也就顺其自然了。



但是如果就因为这些,就说咸丰独宠慈禧,那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下结论也下的太早了。

慈禧1852年入宫,初封贵人,次年升懿嫔,之后4年的时间皆没有再晋封。而要知道在此期间于她同时入宫的丽贵人,她不但早于慈禧诞下咸丰的子嗣,且也要早于慈禧10个月被晋升为妃,如此可见在当时丽妃要稍微被咸丰所宠。

在丽妃晋升妃后的第10个月,慈禧因为生下同治帝才被晋封为懿妃。但是此时慈禧虽受宠,可也并不是独宠,因为一位叫徐佳氏的宫女出现在咸丰的身边,她因颇有姿色,又善于讨皇帝欢心,所以不久就被册封为玫贵人。而后,她靠着千方百计地讨好咸丰,伺候咸丰时百依百顺,最终诞下了咸丰的第二个儿子悯郡王。



所以综上所述,慈禧并非是受到咸丰的独宠。而且咸丰虽恩宠于慈禧,但却不信任慈禧,他对慈禧是很忌惮的。这点从咸丰临死前,将代表母仪天下权力的“御赏”印章授予皇后钮祜禄氏(慈安太后),此后同治没亲征前,朝中所发诏书若没有慈安的“御赏”印章则无效,以此来制衡慈禧,避免她借助同治来祸乱朝廷。



如此行为,可以说咸丰无论是在早年,还是在晚年,他都不是独宠于慈禧,只是有段时间因慈禧长得过于漂亮,所以咸丰稍微注意到她,稍微恩宠于她,仅此而已。


澳古说历史


首先更正一下,咸丰帝并没有千万多妃子,其次咸丰帝并非独宠慈禧一人。

那么慈禧因何受宠,这里面是有原因的,慈禧太后一生专横跋扈,奢靡无度,咸丰皇帝怎么会及万千宠爱于一身,独宠慈禧一人呢?

慈禧太后之所以地位显赫,其主要原因得益于她那个争气的肚子,为咸丰皇帝生下了一个龙种,因此得到了咸丰帝的器重,“母以子贵”说的就是慈禧这样的人。另外慈禧天资聪明,不仅能书会画,而且对于政务特别情有独钟,经常帮助咸丰帝批阅奏折,在朝政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而且慈禧特别喜爱兰花,恰巧咸丰帝也对兰花情有独钟,所以他们俩是兴趣相投,慈禧又能帮他排忧解难,有了这样一个贤内助合乐而不为呢!



所以光绪帝对慈禧特别宠爱,但是要说独宠慈禧一人,那肯定有点夸张了。慈禧长的并非美若天仙,但是颜值还算不错,而且风韵可佳,身上散发出一股兰花味道。可是自古皇帝身居高位,九五至尊,生活奢华,后宫佳丽又那么多,所以难免会淫乱多情,因此咸丰皇帝也不例外,他绝不可能喜欢慈禧一个。


当然啦!慈禧太后也确实是个不寻常的女人,她的妩媚和阴冷,也着实的令男人们感到不寒而栗,然而,慈禧太后的专横性格,也未能管住荒淫无度的咸丰帝,后来风流成性的咸丰皇帝,终因欲纵过度,导致身体越来越虚弱,好歹慈禧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大清江山总算后继有人啦!

就这样慈禧太后母以子贵,成功上位,爬到了女人权利的最高峰,太后的位置。在咸丰帝三十几岁驾崩之后,她的儿子六岁的载淳就继承了皇位,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同治皇帝。至此,慈禧太后开始垂帘听政,名义上是皇太后,实际上她就是大清王朝的最高执政者,统治大清江山长达几十年之久。


任驰赢天下


若要问中国古代哪个身份是最享受的?那肯定就是天子身份了。毕竟作为天子,第一能够拥有天下大权,掌握天下百姓的生杀大权,第二能够拥有后宫嫔妃三千佳丽,第三吃穿用度都是极尽奢华的。说到皇帝,我们很容易就想到他那后宫佳丽三千。作为后宫中的女子,我认为她们是可怜的。她们穷尽其一生,有的甚至都见不了皇帝一面,真是可怜又可悲。当然,在后宫中脱颖而出的妃子也并不是没有。比如能让三千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咸丰皇帝的慈禧。在咸丰皇帝的诸多妃子中,慈禧并没有获得独宠的待遇,那她本人还是很得咸丰皇帝欢心的。为何她能够得到咸丰皇帝的偏宠呢?

㈠慈禧太后容貌十分出色,模样动人

咸丰皇帝是不是一个好色的皇帝呢?答案当然是。咸丰皇帝当了11年的皇帝,在位时间可以说是比较短的。但是他后嫔妃的数量可一点儿也不少,光是历史记载比较详细的嫔妃就有18位。还有些默默无闻的和没有名分的,那就更多了。咸丰皇帝并没有给予慈禧专房之宠,只是相对于其他平常的嫔妃而言要稍微的得宠点。当时有一位宫女叫徐佳氏,因为模样生的不错就被咸丰皇帝宠幸了,后来还从宫女升做了贵人。关于慈禧太后的容貌,史书是说记载的是“天生丽质,容貌出众”。

㈡咸丰皇帝唯一成活的儿子乃慈禧太后所生

在后宫中,后宫嫔妃除了争宠外,还必须得要想尽法子为皇帝生儿育女。经常看后宫古装剧的人们都会知晓,在那深宫中如果没有儿子那就没有将来。咸丰皇帝虽然嫔妃众多,但子嗣还是比较单薄的。有时候女子肚子争气比谈皇帝欢心还重要,毕竟君王的宠爱总是朝不保夕的。徐佳氏虽然曾经为咸丰皇帝诞下过一个儿子,是悯郡王,可惜最后老早就去世了。慈禧太后所生的同治帝,可是咸丰皇帝唯一成活的皇子呢。母凭子贵的慈禧太后当然会比其他嫔妃更得宠一点。

㈢慈禧太后有心机和心计

单纯的女子在后宫中是生存不下去的。论心机和心计,慈禧太后绝对算得上是个中翘楚。想要讨得皇帝的欢心,除了容貌要出色外,必须要有心机,懂得侍奉好皇帝。一个女子如果只有一副好的皮囊,那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个花瓶,最后早早就成为了后宫中的牺牲品。慈禧太后平日里温柔体贴,对于咸丰帝那也是百依百顺的。有心机,那就能够斗得过旁的妃子,这样失宠的几率也会小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