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怕我謀反?那我就貪汙吧!”被猜忌後被迫貪汙的正直宰相

蕭何(?-前193年),漢族,西漢初年政治家、宰相,西漢開國功臣之一。沛豐人,早年任秦沛縣縣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史稱“蕭相國”。

蕭何:“怕我謀反?那我就貪汙吧!”被猜忌後被迫貪汙的正直宰相

和歷史上的很多開國之君一樣,漢高祖劉邦登基後,也對以前一起打天下的老夥計漸生嫌隙,怕別人搶他的皇位,就下黑手收格掉不少人,韓信、彭越、英布等多位開國功臣都死於非命。

蕭何:“怕我謀反?那我就貪汙吧!”被猜忌後被迫貪汙的正直宰相

蕭何位列“漢初三傑”,且是西漢第一功臣、開國丞相、劉邦的鐵桿擁躉。兩人相識於微時,劉邦還在沛縣當亭長時,蕭何就經常幫助他,後來又跟著劉邦創業,一直擔任他的後勤部長和組織部長角色,在長期的戰爭歲月中,兩人結下了無比深厚的革命情誼。甚至在西漢建國初期論功行賞時,劉邦將從未帶兵打仗的蕭何排在功臣榜第一位,為堵住悠悠眾口,當眾評價眾將為“功狗”,而蕭何為“功人”。可是即便劉邦如此看重蕭何,還是不免對他起了猜疑。

蕭何:“怕我謀反?那我就貪汙吧!”被猜忌後被迫貪汙的正直宰相

西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淮南王英布造反,劉邦親自帶兵上前線打仗,臨行前將他的根據地也是戰略大後方關中地區交給巫相蕭何來管理。於是蕭何又幹起了老本行,“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竭盡全力為劉邦解除後顧之憂。

他擔儘管蕭何鞠躬盡瘁、盡心盡力,但劉邦卻欠缺安全感,他擔心自己不在家時蕭何會在後院放把火啥的,還擔心蕭何功旁太大架空了自己,就頻繁派使者去“慰問”蕭何。然後就追問使者:“我說,朕的蕭相國在後方工作幹得咋樣?老百姓滿意不?”使者不住口地稱讚:“蕭相國德藝雙馨,愛民如子,老百姓都誇他是皇上您的好助手,老百姓的父母官。人緣可好了,民調可高了。”劉邦聽得醋意翻滾,龍嘴都快氣歪了,龍顏也跟晴雨表似的變幻莫測。

蕭何:“怕我謀反?那我就貪汙吧!”被猜忌後被迫貪汙的正直宰相

劉邦屢次派人“慰問”,蕭何還沒琢磨出這是啥意思,他的一名門客看出了門道,就提醒他說:“相國大人,您曉得不?您就快大禍臨頭了,估計離滅族也不遠了。”蕭何大驚失色道:“先生何出此言?”那門客說:“您是國家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再往上就是皇帝了。而您的人緣好得太過了,皇上已經聽說您在民間的口碑比他還好呢,他能放心嗎,還不覺得你是在網羅人心、培養粉絲?像韓信那樣‘功高蓋主’是危險的,像您這樣‘聲高蓋主’也同樣是危險的喲!”

蕭何:“怕我謀反?那我就貪汙吧!”被猜忌後被迫貪汙的正直宰相

蕭何四十五度角仰頭望天,滿懷惆悵地回道:“我琢磨著還真是這麼回事兒,好像我是略微高調了些,搶了皇帝的風頭。那你說說,這可咋整呢?”門客說:“皇上忌諱的就是您的名聲比他好,我幫您想了一招:自汙!只要您想辦法把自己名聲搞臭,降低自己的威望,以此表明自己是個沒有爭奪江山野心的田舍翁,這樣一來,皇上也就放心了。”蕭何長嘆一聲,為難地說:“讓我去盤剝百姓、橫徵暴斂,這種事情我怎麼能夠做得出來呢?”門客正色道:“相國大人,名節汙了,尚可以彌補。命要是沒了,那可是什麼都沒了。”蕭何恍然大悟,接受了門客的建議。

蕭何:“怕我謀反?那我就貪汙吧!”被猜忌後被迫貪汙的正直宰相

你對我搞密探手段,我就對你耍流氓作風。蕭何不愧是久經考驗的有產階級革命家,當即啟動“自汙”程序,開始可勁兒作踐自己,幹起了一些無恥房地產開發商一樣的勾當,用極低的價格去強買民田民宅,放高利貸,大有將缺德事情進行到底的勢頭,迅速為自己重塑了橫徵暴斂、貪得無厭的壞蛋形象。那些受害的老百姓恨蕭間恨得牙根兒癢癢,紛紛點著蕭何的名字罵街。

蕭何:“怕我謀反?那我就貪汙吧!”被猜忌後被迫貪汙的正直宰相

​很快,蕭何的罵名傳到了劉邦耳朵裡。資深政客劉邦知道凡有政治野心的人,必定會注意收買民心,而蕭何貪汙腐化,正說明他沒野心。蕭何的名聲臭了,劉邦心裡那塊大石頭也就落了地,腦補了一下蕭何被萬民痛罵的慘狀,滿意地大笑說:“好!好!好!朕要的就是這樣。他貪汙,聯放心!”只要蕭何威脅不了他的皇位,貪汙神馬的都是浮雲。

蕭何:“怕我謀反?那我就貪汙吧!”被猜忌後被迫貪汙的正直宰相

劉邦擺平英布後,回京的路上遭遇“群體性非正常上訪事件”,民眾投訴蕭何貪汙受賄、強買強賣,數額多達數千萬,要求皇帝主持公道。劉邦把桌子拍得山響,說回去一定好好調查,如若屬實,定要嚴辦不貸!劉邦嘴上說得義正詞嚴,心裡卻異常輕鬆,看來都知道誰是老大啊,就此消除了對蕭何的戒心。劉邦回京後,蕭何忙不迭地去拜見,劉邦把累積成山的群眾舉報材料拿給他看,還不無揶揄地說:“朕的蕭大丞相,你就是這樣造福人民的呀!”也沒有動真格查處,只是象徵性地將他關進大牢,輕查慢檢一番後放了出來,漸漸不了了之。

蕭何:“怕我謀反?那我就貪汙吧!”被猜忌後被迫貪汙的正直宰相

此後,蕭何再沒受到政治衝擊,得以善終。

柏楊說:“貪汙在中國數千年不能絕跡,原因之一就是帝王有意培養它,帝王認為,手握大權者一且把注意力放在貪汙上,他就再不會有坐金鑾殿那種野心。”身處封建王朝時期,做官學會“有善歸主,有惡自與”,時時展示“自汙的能力”,反而能讓皇上安心,讓同僚安然,實際上也是種悲哀。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