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的“病根”是腰肌平衡失调

什么叫腰肌平衡失调?通俗一点说就是一部分肌肉或一组肌肉被过度强大、频繁地拉扯,强迫处于一个姿势太久了,无法有张有弛地工作,得不到需要的放松休息状态。

腰痛的“病根”是腰肌平衡失调

图1 背部肌肉群

腰部在日常生活中要完成静力学(维持上半身正常姿势)和动力学(腰部活动时拉力、剪力、压力等)的双重负担,脊柱的稳定性,包括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主要取决于脊柱肌肉的状态,肌肉是维持脊柱平衡和稳定的重要因素。腰椎为人体的“中点”。由于其活动度大,在运动中受剪力(剪性应力)最大,承受的重力也最大,因此腰椎的退变,是先以腰椎周围肌肉长期承受不平衡应力损害为病理基础。在腰椎后部附着人体强大表层和深层肌肉,表层肌束起自棘突和棘间韧带,斜行向下的骶棘肌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多裂肌、最长肌(图1)并和腰柱前面的屈肌(如腹直肌、腹内肌、腹外斜肌、腰方肌和腰大肌等)相互平衡,它们对于保持腰椎的曲度,稳定腰椎起着重要作用。在此状态下,最小的能量输出,都能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人体感到舒服而不疲劳。如果其中一组背部肌群长期、反复超负荷工作,就会引发肌肉无菌性炎症而萎缩,致使其不能对腰椎的平衡加以维持时,患者就会感到腰痛。腰痛常常在做一些需要该腰部肌肉发力的体力活动时,才明显感到,所以人们常误认为是打喷嚏、弯腰拿东西吋“闪腰”、“扭腰”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腰椎在脊柱各部处于屈曲位时居多,如以久坐姿势工作的人,因长时间伏案工作、使用电脑、驾车等,需要背部肌群承载更大的负担,平衡就被打破,久而久之就会发病。最常见的腰肌劳损,腰肌反复发生无菌性炎症时,肌肉疼痛痉挛,既引起腰椎生理弯曲度变直,又会引起腰椎小关节的关节囊疏松、关节软骨损伤及腰椎失稳、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等的发生。

腰痛的“病根”是腰肌平衡失调

长时间伏案工作导致背肌紧绷引起要不疼痛

腰痛的“病根”是腰肌平衡失调

长时间开车会让腰肌过度强度的拉扯得不到相应的放松

腰痛的“病根”是腰肌平衡失调

不良坐姿导致腰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