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的那些徒弟为什么看不到他们说相声?他们拜师的目的是什么?

相声一休哥


你还别说,姜昆还真有那么几个徒弟说过一段时间的相声,而且还挺不错

只是后来因为身体的原因他们不再会所相声了。再有就是,他们的相声主要展现在电视上,而不是活跃在小园子里。当然,他们可能也不知道小园子为何物。电视相声没落了,你自然也就看不到他们在说相声。

上图就是姜昆的大徒弟唐爱国、齐立强

先来看一下姜昆有多少个徒弟吧,叫得上名号来的有唐爱国、刘惠、邓小林、大山、刘全利、刘全和、赵卫国、陆鸣、齐立强、句号、周炜等人。其中唐爱国、齐立强、赵卫国、周炜等人都成活跃在相声的舞台之上。这个是不能够抹杀的。

至于有的人说现在怎么看不到他们说相声了,前面已经阐述了一定的道理。除此之外,唐爱国、齐立强估计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周炜成了文工团的团长,句号改演了小品,赵卫国和大兵也时不时的参加一些文工团的演出,这些人也算是学有所成。

至于说刘全和、刘全利兄弟俩,人家表演的是默剧,形体语言。而且,前一段时间两个人还都被评为了国家一级演员,这就很不错了。

毕竟,在这个社会上,能够留下名的途径有很多,他们选择了最便捷的方式。

至于说拜师的目的,这个外人也只是胡猜而已。你不能说唐爱国、周炜、句号等人没有真本事。只是,他们在有了真本事之后还能有机会进入更主流的框架内,这是外人羡慕的原因所在吧。


蜜桔娱乐


姜昆的徒弟很多,但是真正说相声的并不多。比较有名气的有唐爱国、句号、刘全利刘全和,还有赵卫国等等。不过当年比较有影响还有加拿大人——大山了。

姜昆其实并不是非常地道的相声演员。姜昆说相声是半路出家,作为相声的基本功可是他的软肋。说学逗唱四门功课对他来说,可能最少折了四分之三。我们从姜昆的相声中就能听到,对着四门功课的运用几乎很少,更谈不上为相声作品增添亮色,或是现场砸挂了。

姜昆之所以成名,是因为姜昆是一个好演员,只要有好的相声剧本,他都能演的非常好。而且姜昆长的非常喜庆,也是适合喜剧表演的。不过他的相声确实就像侯耀文批评侯耀华的相声一样,是“对口词”相声。

所以,姜昆收徒弟并不能教给徒弟们什么相声技艺。大部分拜姜昆为师的徒弟们其实都是“带艺拜师”,也就是本身有一点才艺,他们拜姜昆为师压根就没有希冀从姜昆那里学到什么。

事实上,之所以他们热衷于拜姜昆为师,看中的是姜昆的名气和地位,作为徒弟,他们可以从姜昆那里获得巨大的资源。

这种资源了不得,可比一身本事值钱得多。

郭德纲先生有“三分能耐六分运气、一份贵人扶持”之论。可见此言不虚!

那么这些拜姜昆为师的徒弟们,本身具有三分能耐,能拜姜昆为师便是拥有了六分的运气,师父的资源就是一分贵人扶持了。

因此,姜昆的这一众徒弟,并不需要真的说什么相声(他们说的相声也是干干巴巴、麻麻赖赖,需要好好的盘),照样都能凭借姜昆徒弟这个名号混得风生水起。

就连一个加拿大人,也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苦学汉语,拜师姜昆,成为相声演员,成名成腕,赚个盆满钵满,可见师父是谁的重要性。

不过话又说回来,“大山”的出现毕竟弘扬了中华文化。大家说是吗?


郭哥81336547


说一说我的看法。

先说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没什么好讲的。

自打有相声以来,拜师主要目的只有两个:

学艺、拜码头。不多说,见仁见智。


主要是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见不着他们说相声?两个原因。

兼职多,是其一。

但凡一心不能二用。心思用在其他地方,必然主业就会荒废。再天才的人都是这样。

您看郭德纲老师,现在不也没空说相声了?

真是江郎才尽?好素材多的是,只不过没心思去琢磨了。一天到晚忙这忙那的,主持、嘉宾、访谈、导师、电影、电视剧……还要捧这个捧那个,等等等等。

哪有空折腾相声去?

题目中的“姜昆的徒弟”们,也是如此。

比如比较有名的“糖葫芦” 唐爱国老师,人家也不止是相声演员。

还兼着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曲协副主席、济南军区文工团戏剧曲艺队长呐!

各种慰问、会议、仪事、应酬也都是乱心思的事儿。

哪有空折腾相声去?

姜昆先生的徒弟大抵也都如此。


其二: 面子

“人嘴两张皮,反正都使着,舌头根子底下压死人,有会说的不会听,跳进黄河洗不清,咱得顾全内个呀!”

姜昆先生的徒弟们年纪都已经不轻,轻点的四十多,高点儿的都六十有余了。

(算算也是岁月不饶人呐!)

这一波人到了这个年纪,身份地位都已然不低。不是这个文工团的团长,就是那个说唱团的老大,最怂也有“相声名家”的称号。

也就是规模大点儿的文艺节目,或者不挣钱的慰问演出,出来露露。

这是面子问题。

至于小园子,不要考虑那么多。挣不着钱是一回事,身份地位不能干也是一回事。

最主要的还是掉不下来面儿!

你让我们这些有公职、有身份的半大小老头儿,给你们这波小年轻儿的撂地儿?

门都没有。

更别说四五级小城市的商演了。

但凡一出现,媒体立刻就会有“某某出事儿啦!混不下去啦!饭都吃不饱啦!”等等的言论。

那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当然慰问演出除外,那是有面子的事儿。)

这是通理儿,不止是“姜昆的徒弟们”。

适用于所有有一定公众地位的演员,包括已经超凡脱俗的少马爷。

再绕回来,就连郭班主也逃不出去。您现在还指望他在小园子使活挣钱?

美得你!

以上……


相当旺德福


早些年的时候,姜昆的那几个徒弟说的也是电视相声,所谓的电视相声那真是按照姜昆说的那样,非常文明,积极向上、促进发展文明的好相声。比如《懒汉糖葫芦》、《五湖四海是一家》等等。他们拜师的目的很简单,希望有个靠山。那么为什么看不到他们说相声了呢?我就我的观点说一下:

一、被网络砸了饭碗

为什么这么说?他们出现在网络的时候大多都是出事了,酒驾了,这些老百姓关注的都是负面消息,在百度搜索一下他们的名词,再加上郭德纲的相声也是在网络上,覆盖了相声、搞笑的网络名词,所以基本上除了视频里有几个怀旧作品以外剩下的就是百度百科和同姓同名的人或者是绯闻之类的。

二、没有新作品

从春晚都没有相声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转行了,干个体的干个体,当演员的当演员。并且属于半路出家的那么几个徒弟也是奔着几个作品天南海北靠一两个作品去吃饭了,没有新的作品也就没有新的收视率,所以逐渐退出了相声舞台。

三、衣食父母眼光高了

这里不是夸郭德纲和赵本山怎么样,属实要承认一件事情,经过赵本山的小品演出老百姓对语言类节目的要求提高了,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相声没落,然后是相声干不过小品,相声没意思到相声没有人看,在到后来郭德纲占领小剧场,郭德纲通过网友在网上看到好的作品和搞笑的作品,再然后德云社独占老大的地位。老百姓愿意为郭德纲和赵本山掏钱,但是不愿意给他们掏钱的主要原因是老百姓眼光高了。

四、相声里残酷的淘汰制

现在相声遍地开花,做的最大的就不说了,新的语言类节目遍地开花,脱口秀、相声、二人转基本在大城市里都有,但是能养家糊口的,能赚钱的就那么几个为什么?买票,这个时候需要考验的是基本功,段子以及能力和顺应时代的变化以及话题。还是那句话:相声依靠商演告诉你是否成功,你行你就上去,不行就下去,有一些人是不敢的。所以在这么残酷的淘汰制里,现在的状态他们至少还有一个平台能赚钱养家,如果从这个平台在跳回到相声那个平台他们可能就会饿死,甚至会掉到无底深渊。


盘锦淘联盟


从理论上来讲,拜师与学习相生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之所以得出这个荒谬的结论,是因为拜师的目的有着不同的区分。而在不同的拜师目的之下,是否是为了学习相声而拜师就有着很大的考量。如果按照之前一位哲学家所说的供需关系来看,世界上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归纳为利益问题,拜师最主要的利益环节就在于能够填饱肚子。可是如果拜师之后不用学习相声就可以填饱肚子的话,会有那么一些艺人不会去选择持吃苦受罪学习相声,毕竟人都是有惰性的。

拜师姜昆最主要的好处是可以与体制内搭边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体制内与体制外这两个词汇,而当这两个专有词汇应用到相声领域的时候,对其有最大推动作用的不是姜昆是郭德纲。好吧,对于这一对生死冤家来说,往往提到一个人就不得不去提另一个人,这并不是跑题,而是词汇之间的合理性的联系。

为什么说体制这两个词是郭德纲能够发扬光大的呢?因为当郭德纲与姜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的时候,越来越无法调解的时候,郭德纲率先抛出了这样一个词,我是体质外的相声界小学生,并且这句话在之后的很多年里都能听到郭德纲去说。于是人们也就有了这样的一个概念,相声是分体质的。体制内的相声艺人,往往比体制外的相声艺人更好混一些。那些体制外的相声艺人往往更需要有实力,需要凭借了自身的力气,才可以填饱肚子。

当这个概念一旦形成的时候,就会越来越多的相声艺人去拜师姜昆。拜师姜昆的原因也很简单,并不是为了说相声,而是能够与体制内搭上边、签上线。体制这两个字往往与铁饭碗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并不是说进入体制就一定有铁饭碗,但拜师姜昆之后有很大概率去获得铁饭碗。

这也是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艺人喜欢去拜师姜昆,喜欢去拜师体制内的相声艺人,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谁都懂。当你的能力支撑不起你的梦想,当你几进德云社依然失败,当你去其它的非体制内相声小剧团去演出的时候依然被观众嘲笑,就会有一部分相声艺人想方设法的钻进体制内,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填饱肚子才可以过得更好,总结起来一句话利益而已。

姜昆弟子众多,参与相声的其实真的不多

姜昆作为体制内相声艺人的一把手,其实他的徒弟还是有很多的。这些徒弟当中有一部分从事了影视制作,有一部分从事的音乐,一部分从事了其他行业,但是依然有人坚守在相声领域并不是一个也没有,只不过数量比较少而已。

简单总结一下,姜昆的徒弟有唐爱国、邓小林、大山、刘全利、赵卫国、赵勇、句号、徐文、郭丹、钟伟、安东等等等等,在这些艺人当中,唐爱国排在第1位,属于关门大弟子。

之前有这样的一篇新闻,曾经报道过姜昆相关的徒弟,而且这些徒弟当中最次的也是国家一级演员,可见姜昆收徒弟后,尽管他们在相声领域的贡献少之又少,但是他们的实力还是不可小觑的。国家一级演员这个称号也不是谁都可以拿到,以姜昆的大弟子为例,唐爱国比姜昆小7岁,出生于湖南衡阳的他,在早些年就已经拿到了国家一级演员的称号,再比如徐勇也是如此。

结语:人各有志,细数下来,姜昆的人品或者说社会舆论尽管不是很好,但是他的诸多弟子,也算是比较优秀亦或者不错,而且在其他领域发展的也算顺风顺水。只不过比较尴尬的是,姜昆弟子众多,在相声领域有所建树的却是少之又少,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打脸行为。


相声小虾仁儿


作为继侯宝林和马季之后最具影响力的体制内相声演员,这些年姜昆收下的徒弟其实并不少,由于这些年红火起来的相声演员多为体制外演员,他体制内的这些徒弟们没赶上春晚的黄金时代,又无法在民营院团风生水起,因此就显得沉寂了一些。就他几个还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徒弟说一说。

唐爱国和齐立强是他的徒弟。这俩人是一对搭档,一起表演的相声印象最深的除了“糖葫芦”系列,就是那个《游乐梦》,其中最响的一个包袱儿是,老大爷上游乐设施上转一圈受罪地下来了,然后找工作人员要钱。“糖葫芦”系列是在《曲苑杂坛》演的,也算当时比较突出的系列。这些年俩人极少公开露面。

白桦、邓小林是他的徒弟。这俩人也是搭档,某年春晚上曾露面仿学了当时很多女歌唱家,包括关牧村、才旦卓玛等等,可以说惟妙惟肖。后来邓小林跟着赵本山混,出演了《马大帅》里的吴总。

刘全利、刘全和哥儿俩是他的徒弟,不过一般都上台表演哑剧而非相声。这俩人是双胞胎,曾经因为演出《照镜子》在国际上获过大奖,这些年来不温不火。前两年他们俩人开演出专场,姜昆题写演出名字。

周炜是他的徒弟。他算年轻一点,当然现在也不算特别年轻了。他上过多次春晚,说过相声,演过小品,现在人们看到他多是在中央台综艺频道做主持人。

孙晨是他的徒弟。他最早是一个相声作家,给很多人写段子,后来也参与表演,和师胜杰还一起搭档上过春晚。现在孙晨主要还是从事幕后工作。

另外刘惠、赵卫国、陆鸣也都是姜昆的徒弟,现在都已不太常见,但也都上过春晚,属于半熟脸儿。

姜昆有一个徒弟比较特殊,加拿大人大山。在北大上学的他和姜昆在某年央视晚会上都演出了节目,而后经人介绍成为姜昆正式的徒弟,后来与姜昆、唐杰忠表演过多段群口相声,《绕口令》《金刚腿》《名师出高徒》等等。

不过如今大山已经基本不说相声了,他开始到各地表演更为自由洒脱的脱口秀。这种形式没有相声那么多程式化的限制,而且是西方文化中的东西,他表演起来更为得心应手。如今的大山,已经白了胡子。

总体来说,姜昆的徒弟其实有很多,但目前都没有像他那样在相声行业形成一定影响。



郑捕头


大家最近很少看到姜昆的弟子出来说相声,其实姜昆的徒弟也很多,有些甚至当初也很有名气,不过有一段时间相声行业并不景气,有的已经改行,也有一些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姜昆的地位还是有的,所以拜师学艺还是会有一定的好处,面子和知名度都能提高!

姜昆的几个知名的徒弟

外国人大山,虽然是外国人但是汉语说的还不错,口才也很好,以前经常出现在综艺节目里,一个外国人能拜姜昆为师,可见当时姜昆还是很有知名度的,不过近一年很少看见大山说相声了,这也不足为奇,就连姜昆自己都很少露面更别说一个外国徒弟了!

刘惠也是姜昆比较得意的门生,只不过相声作品很少,似乎曾经还和郭德纲有过合作,他根本没有固定的搭档,所以后期干脆改行拍电影,如今是彻底的脱离相声的行业!



相声演员大兵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比较搞笑,也很有天赋,至今还活跃在相声舞台,只不过现在作品很少,偶尔出来表演一下,估计也是没有什么新的作品,所以很少听到他的消息!


传统相声已经没有市场了

大家都知道,姜昆的相声一直都是老套路,一直也没有新意,这种传统相声已经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和欣赏水平,再加上姜昆现在对相声也是不管不顾,徒弟们也是要生存,没有市场也就没有收入,哪个徒弟愿意白白的付出啊,现在的相声市场竞争也很激烈,很多的综艺节目都比较多样化,甚至取代了很多的艺人,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只能放弃说相声了!

德云社的影响力

可以说郭德纲的徒弟都很有名气,因为他们知道如何迎合观众的胃口,最主要是德云社的相声已经经过改良,和传统的相声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姜昆的徒弟根本没有实力和他们比,现在到处都是郭德纲的徒弟再说相声,甚至还参加很多的综艺节目,根本就是不给别人机会啊,这就是行业的竞争力,不改变现状就只能被淘汰!

所以姜昆的徒弟很少说相声,第一是没有市场,第二就是实力问题,而他们拜师只是为了给自己留个名分而已,树大好乘凉,毕竟姜昆的地位放在那里,肯定都自己有好处!


娱乐个神算子


不会说相声的成了“相声大家”了?姜狗的徒弟有哪个是奔着姜狗的能耐来的?一脸的奸相!除了开会给人使绊子穿小鞋还能干什么?当初马季打了侯宝林嘴巴子!姜狗就学会这一招了吧?姜狗几岁学的相声?以前干别的手艺也不灵吧……


銀蕭默聞卿語


这是中国的一大怪状,不会说相声走到哪却是相声大师,也并不是只是相声圈这样,各各行里皆有,我就见过一个连半套拳都不会的武术大师,他为什么是老师呢,据他说他师父是邯郸什么门的大师,所以他也是大师,真没夸张,真是半套拳都不会哟!而且人家也真在某个武术网上排着名哟!


直男莫问


去姜昆那里学艺为了学习相声还有进入这个圈,

进入之后又位置了,这个团队没有生耕去发展更好相声意原……所以你看看他们专业角度还有多少留下~包括老姜老师也没有多少作品!

曲艺行业也一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有新作品和新人不断拥现,只有这样才能让听众记得你!

如果靠别的问题炒头条……只是昙花一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