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能够成功,朱元璋却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

beyondwusheng


诚邀,如题。宋太祖的将军和朱元璋的将军可不一样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步一步从军队底层爬上来的

宋史记载,太祖皇帝历任后周校尉,殿前都虞侯,宋州节度使,义成节度使、检校太保,殿前都点检,归德节度使,检校太尉等,所以赵匡胤属下的将军一直是赵匡胤的下级,对这些将军而言,服从赵匡胤的话已经成了天职。

再者,宋朝建立时各位将军既非同乡也非血亲,相互联系较少,不能团成团与皇帝对抗,皇帝对付一群将军会有顾虑,对付一个嘛,还是很容易的。于是赵匡胤很容易的就达到了杯酒释兵权的目标。

朱元璋时期就不同了

首先,朱元璋与他的将军并非一开始就是上下级,比如中军三帅——汤和徐达常遇春是朱元璋的兄弟,蓝玉陆仲亨是朱元璋的义子,这样无形之间朱元璋在将军面前就少了分威严,多了点“情分”,众将以为老朱不会下狠手,自然也就敢于提出不满。
此外,朱元璋的朝廷有两大特色,一个是骄兵悍将,另一个就是淮西汉子。明初封的爵位(公侯伯),淮西人占了九成。在朝廷里,淮西人乡音乡情乡党,抱成团相互取暖,今天这个出事了,明天就有一群淮西勋贵来求情,于是老朱也不敢硬来,自然杯酒释兵权就做不到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宋太祖是出了名的仁厚之君。当然,他之所以能够杯酒释兵权,之所以敢把那些名望素著的大将留在世上,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宋太祖有足够的自信,也有足够的能力驾驭军队,驾驭麾下大将。

  一些朋友提到赵匡胤出生军人世家,出身比较高贵,于是说赵匡胤因此能够容人。其实,这二者之间其实没有必然联系。

  真正的原因,与赵匡胤的出身关系不大,与赵匡胤20来岁参军之后的经历则有着密切关系!

  经历一、亲眼目睹郭威黄旗加身,多年后活学活用。

  赵匡胤20岁开始从军,亲眼目睹了郭威如何发动兵变,如何黄旗加身,成为一国之主。多年之后,赵匡胤黄袍加身其实就是郭威黄旗加身的翻版。

经历二、亲手打造强大禁军,心腹大将遍布机要。

  另外,赵匡胤从高平之战开始得到周世宗信任。周世宗厌恶那些老牌将军,于是钦点赵匡胤组建新军。赵匡胤利用职务之便,将许多心腹插入禁军中成为重要将领。以后与他一同升迁。

  加上赵匡胤本人就是一代名将,是后周最为重要的高级将领之一,因此,赵匡胤在军中的威望无人可比。

经历三、南征北战,战功赫赫。

  其他帝王诸如刘邦、朱元璋、宋高宗为什么要杀功臣?因为不自信,因为担心军队不听自己的,因为自己不会带兵。

  可是,宋太祖都没有这个顾虑。他本身就是殿前司都点检,禁军最高统帅,所有大将都是他的部下,他本人就是绝代军事奇才,谁也翻不出他的手掌心。

  因此,乾隆皇帝说了句公道话:太祖退藩镇之兵,只在杯酒片言之间,君臣之分,情义兼隆。而俭约是务,治定功成,制礼作乐,传之来裔,为万世法。其成功致治之盛,几乎唐太宗。而规模之正,则又过之矣。

  在乾隆看来,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保全君臣情义十分难得。治国之盛,接近唐太宗贞观之治。并且,宋太祖立下种种制毒,周正深远,这点又超过了唐太宗。


叶之秋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打天下需要之时,为虎作伥;而在得天下后,则难免为虎所伤。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自古也被传为美谈。

宋太祖赵匡胤像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上皇帝后,担心自己的部下也学习自己,搞一个黄袍乱穿。于是就在一次君臣对饮中,将心事坦白给了一起打天下的诸位武将弟兄。这一帮武将倒也不傻,立马意识到这是功高主疑,可谓生死存亡之秋。一帮人赶紧跪下磕头,涕泪俱下求皇上给指条生路。

于是赵匡胤拿出思考良久的对策:“人生如白驹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卿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籓,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多致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朕且与卿等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能保住命就不错了,众人此时心里哪里还感想什么富贵,赶忙磕头如捣蒜,同意了这个办法。赵匡胤倒也够义气,真的没动这些武将,之后免其中央军职,结为儿女亲家,厚给金银,果然让其过上安稳的生活,直至终老。

杯酒释兵权

朱元璋大诛功臣的恶名,同样是尽人皆知。

朱元璋像

有言朱元璋这样做是为了给子孙留下一套容易管控的中央权力。

也有言那些被诛杀之功臣确实有过错在先。

这两方面的因素都不可忽视。

还是回到题上,为什么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能够成功,而朱元璋就不能这样做呢?

我认为主要是和两人的出身有关。

赵匡胤当皇帝前,官至殿前都点检,其父赵弘殷为后周护圣都指挥使,可谓武臣世家,战功显赫,众人敬服。并且赵匡胤黄袍加身当皇帝,并没有经过太多的艰难曲折,众武将虽说拥立有功,但是赵匡胤的声威显赫,众将皆服。

因此赵匡胤可以杯酒释兵权,和平解除部下的威胁,然后利用其威望凝聚成新的中央权力体系。

而朱元璋呢,出身贫寒,当过和尚要过饭,能当皇帝果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历经坎坷,登上皇位后,依然是缺乏一些发自内心的自信。一起打天下的那些兄弟,同样是从微寒拼上去的,甚至很多出身比朱重八好很多的,君臣相见,忆及往事,感慨之余,是不是总有些说不出的感觉呢?这时候正好这些刀口舔血成长起来的将领到了和平时期经不起糖衣炮弹的侵蚀,给朱元璋大下痛手一个很好的借口。没有什么比杀人更能立威,也没有什么比消灭其肉身更能消除其威胁。

因此,本来有威信的人,当了皇帝,就不必去大杀功臣。如汉光武帝刘秀,唐高祖李渊,如宋太祖赵匡胤。
本来就没什么威信的人,登上最高权位,才有可能会杀功臣以立威,进而巩固皇权。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等。

总之一句话,宁与君子对骂,勿与小人深交。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敬请关注@熊二History。


历史宝藏


朱元璋和刘邦不一样。刘邦的时代,没有先例可循,在处理功臣问题上,一路跌跌撞撞,杀了不少人,杀得连他自己都有些胆战心惊,深为后悔。但是朱元璋在处理功臣问题上,其实历史上已经有成功的例子,那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

(朱元璋画像)

既然已经有成功的例子,朱元璋为什么不照搬照做,也来一个“杯酒释兵权”,反而还要用刘邦自己都不太喜欢的残杀打击方式呢?

第一,朱元璋缺乏自信。

朱元璋是从最底层一路拼杀,经过了艰难险阻,打败了无数劲敌,最后才成功当上皇帝的。朱元璋的人生地位,在几年之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常常让他自己都觉得不真实。让他总觉得,和他一起打江山的人,会觊觎他的皇位。毕竟之前大家都是一样的人,而且都是一起在战场上拼杀过来的。要说功劳的话,那些兄弟们的功劳,其实并不比他小。

所以,他就算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把那些大将们的权力解除了,但是,只要这些人还在,其号召力就还在。某一天,这些人振臂一呼,很可能又会推翻他的江山。

而实施“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以及给功臣们建“凌烟阁”的李世民不一样,他们并非出生于平民家庭,祖上都是贵族或者官员。古人是祖先崇拜,他们认为,后世之所以能发达,是祖上积下的阴德。赵匡胤、李世民祖上比较阔,在当时的人看来,积下阴德是有可能的。而朱元璋祖上赤贫,就没那么容易积下阴德了。所以,赵匡胤、李世民都比较自信,朱元璋不自信。

(杯酒释兵权)

第二,朱元璋没办法用。

赵匡胤可以用“杯酒释兵权”,而朱元璋却没办法用。为什么呢?

赵匡胤为人宽厚,与他兄弟们的关系比较好。他要夺的兵权,主要都是他曾经的义社兄弟们。他把话说在明处,所以兄弟们比较信任他。毕竟之前有赵匡胤被大家拥戴,夺了后周天下的例子。而且赵匡胤也说了,不是害怕你们造反,是害怕你们手下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身不由己。对这样一个理由,他的兄弟们自然无话可说。赵匡胤用这个办法,就比较灵。

朱元璋的情况不同。他虽然也有徐达、常遇春等许多兄弟,但是,一者,掌权的并非是他的这些兄弟;二者,朱元璋和他的功臣们也不是一种可以坦诚相见的关系。因此,朱元璋无从使用这个办法。

第三,朱元璋用了也不灵。

赵匡胤用“杯酒释兵权”,解决的是将领的兵权。文臣们大都是从后周来的,他们没有那样的权力。也就是说,赵匡胤只要把兵权解除了,事情就搞定了。

但是,朱元璋那么掌权的功臣,还不仅仅是武将,还有胡惟庸、李善长这样的文臣。他可以让武将回家里去休息,却不可能对胡惟庸、李善长等人说,你们也回去休息吧。他们回去休息了,朝政怎么运转呢?朱元璋就是想取消宰相,也得把这些人处理以后,再行取消。所以,朱元璋用这个办法,显然是不灵的。

(加官进爵的功臣们)

第四,功臣们不愿意放权。

朱元璋的功臣们,都是和他一样,从底层杀上来的。好不容易尝到权力的滋味,他们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放权呢?再说了,朱元璋又没有让他们放权的说辞,他们当然不愿意放权了。

第五,朱元璋杀功臣有复杂性。

朱元璋杀功臣,不只是夺权,其实与功臣们骄傲自大、为非作歹、把持朝政不无关系。朱元璋同时也是在治理腐败。如果要治理腐败,显然用“杯酒释兵权”是不能解决的。因此,朱元璋把杀功臣,剥夺他们的权力,与治理腐败同时进行。他也因此可以掩人耳目,起到更好的效果。


张生全精彩历史


但是,我们分析历史人物,不能简单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必须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中考量。对于“杯酒释兵权”清朝乾隆皇帝曾有过一段批语:“读史者率以宋祖‘杯酒释兵权’为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之安,此鄙见也。守信数人若果不可制,岂数言委曲规讽所能罢其典兵者?彼时宋主英勇固出数人之上,操纵由己,消患未然。守信诸人方承命不暇,又何敢有异议乎……”乾隆这个人颇自负,但他对“杯酒释兵权”一事的评价倒确实是有道理的。

后周显德七年(960),赵匡胤依靠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发动陈桥兵变,一夜之间黄袍加身,创建宋朝,这其实是一次军事政变性质的夺权。当时,周世宗柴荣去世不久,后周是符太后及小皇帝柴宗训当朝,根本无法掌控朝局。因此,赵匡胤的政变得以轻而易举成功,其中也没有发生太大的流血冲突。既然没有激烈的军事斗争,武将也就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在军队中,一个将领的权威是要考实战打磨中建立的,在军队中培植个人势力也是需要时间积淀的。显然,赵匡胤麾下的众将都没有这个条件。如乾隆所说,至少在“杯酒释兵权”之前,赵匡胤完全可以驾驭众将。

可是,朱元璋和赵匡胤的情况大不相同,朱元璋和众将一路拼杀,几番血战才得来江山。在残酷的斗争中,他依靠的就是徐达、李文忠、冯胜等一大帮军事将领。显然,将领帮朱元璋赢得了天下,自然也为自己赢得了盖世功名。可是,挟震主之威、立不赏之功从来都是封建臣子的最大危险。从君主角度看,这些能征善战之人,岂是一杯酒可以消除威胁的?臣子有没有反心并不重要,有没有能力谋反才是最主要的。

有鉴于此,赵匡胤在宋朝建立初就解除了几个主要将领的兵权,在此后统一全国的征程中,启用的都是资历较浅的将领,且经常轮换,如果一直依仗少数几个将领,恐怕也难免祸生肘腋。

当然,是否采取“杯酒释兵权”,除了客观条件,也不能绝对排除个人因素的影响。赵匡胤出生于官吏家庭,家境相对不错,受过较好教育,做事不会太偏激。朱元璋出身底层,受尽压迫,从尝尽人间冷暖,还曾数次遇到武将背叛的情况,这种经历可能让他更有猜忌心,处事手段更刚烈。


野狐狸


我知道题主肯定是看朱元璋电视剧中,他有对握有兵权的大将,试着去杯酒释兵权。但是历史上却没有这样的记录。所以可能并没有发生这回事。但是你既然这么问,我可以尝试回答一下。

宋太祖是什么人?他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家里世代为官,也算地主出身吧。他的手下呢?像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他们一开始就是效忠于后周。常年混迹于官场,出身也比较高。朱元璋呢?一个放牛娃。他的手下基本上跟他差不多,特别是那些武将。他们这些人跟石守信他们比起来,出身低贱,又没有什么官场经验。常年饿惯了,好不容易熬到头了。不去跟朱元璋强皇帝就不错了,你还想让他们回家养老啊?石守信他们很明智,多年的官场经验告诉他们,如果不回家养老,面临的会是什么情况。说到底,就一样东西,长远的眼光。汤河最终幸存下来,就是因为这个。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为什么朱元璋不愿意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主要有三点:1、朱元璋自身的性格问题。2、明朝建立的特殊大环境。3、杯酒释兵权有着特有的弊端。

1.朱元璋的性格

无可否认朱元璋是一个拥有雄心壮志的枭雄,贫苦出身的他深深了解底层劳动人民的需要,当社会逼迫他连一个和尚都做不成的时候,多年的流浪生活让他养成了坚毅果决的性格,也为他骨子里的残忍嗜杀埋下了伏笔。朱元璋加入起义军之后,对于派系斗争感到深深的厌恶,在无形之中坚定了他集权的决心。正至十三年,李善长的出现对于朱元璋来说无疑是天大的际遇,二人一见如故,李善长向朱元璋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 为朱元璋今后的大业奠定了基础。就是这样一位重臣,最后的境遇也是着实凄惨。

这也就不难看出,每一个开国皇帝都是踏着尸骨过来的,然而嗜杀成性的养成基本是个人性格的原因,朱元璋一路经历了太多坎坷,他的心理在一路的征伐中渐渐扭曲,从他对儿子的态度也可见一斑,朱元璋二儿子死前有劣迹,然而下葬之时朱元璋不仅不悲伤,还列举其十大罪状,命令其地下有知,定要痛改前非。此时的朱元璋在身居高位之后,已经开始养成了可怕的精神洁癖,他的王权地位是不容许别人染指的,所以当他将屠刀伸向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并且在“胡惟庸案”,“蓝玉案”一举株连几万人的举动也就不奇怪了。

2.建立的特殊大环境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同年明军攻占元朝首都大都,元顺帝北逃,中国进入明代统治。看似开始稳定发展的大明其实背后还有一些不安定因素。蒙古人虽然北逃,但是朱元璋还是不放心。怕给了蒙古人喘息的机会,让他们卷土重来。明朝刚刚建立,国内也不安定。明初起义规模较大的是洪武十四年广州人曹真和苏文卿联合山区里的单志道、李子文等人发动的起义。起义者据险立寨,有众数万人,战船一千八百余艘,占领了番禺、鹿步、清远大罗山等处,又攻打东莞、南海及肇庆、翁源诸县,声势浩大。面对于如此的内忧外患,老朱倘若真的给这些老将放假回家。那这大明朝靠谁打仗啊?朱元璋只有一个,他暂时还是不能放这些人回去的。

3.杯酒释兵权的弊端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奏效了,将领们都把权力 交出来了。而这些将领们也被许诺了一生的富贵。可是他们还是不放心。因为之前战功赫赫, 威望太高,怕皇帝对自己痛下杀手。于是有很多人为了让皇帝放心。他们便故意做一些坏事来自污。赵匡胤想:既然已经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已经对我没有什么威胁了。一些小吵小闹总是难免的,由他们去吧。于是这些享受着富贵的人,更加猖狂了。

比如有个名叫王继勋的武将,是彰德军节度使王饶之子,王皇后的胞弟。据《宋史》记载,这位国舅爷性情残暴,是个贪财渔色“专以脔割(将活人身上的肉割成一片一片的)奴婢为乐”的食人魔王。一天,王继勋府中围墙因大雨坍塌,大量奴婢逃出牢笼,跑到宋太祖面前告御状,把王继勋骇人听闻的罪行全都捅了出来。但是太祖前脚刚对他判处流放的处理,后脚他就又被封为右监门帅府副帅。据统计,直到太宗即位后王继勋被处死时,仅在973年到977年这短短的五年时间里, 王继勋亲手杀掉和吃掉的奴婢就多达100多人。威胁解除了,然而黑暗的祸根便从此埋下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同样的方法,用到不同的朝代不一定有效。


小庆听歌


这个不敢苟同。

明代的政治制度,一定程度上讲,是沿袭了宋制,即以文制武,但又不等同于宋代那么极端的以文抑武。

武将的地位从明建国之初就确立下来了,在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以后,文臣最高品级就是六部尚书这个级别的正二品,(三公三孤这样的虚衔虽然是正一品,从一品,但只是一种荣耀。)但你再看看武将的级别,最高级别是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正一品,从品级上讲,武将是要高于文臣的。



即便后来有了内阁制度,但是内阁首辅,其最高品级一般也就是兼任六部尚书,正二品!

在官方地位上来看,貌似武将是要比文臣高一点,但实际上呢?老朱搞的是屯兵制,军屯与地方政务完全分离,但是军屯卫所是受到地方行政文臣大佬的辖制的!一般总兵官这个级别的武将,定品级是最低从二品,但大多数是正二品,其所辖之兵,一般也是一省之兵,而文臣呢?一省之巡抚,布政使也就是从二品,但在职权上,完全受巡抚的管辖。

这就是老朱厉害的地方,看起来武臣地位上要略高于文臣,但在权力上,根本无法超过文臣。



而且明朝兵权并不完全武将手里啊,朱元璋始设五军都督府,职能是掌管天下兵马大权,这个权力很大的部门在明初也确实名副其实,但着本来元代只有大都督府,他一分为五,把开国勋贵们都扔了进去,五军各有左右都督,他们之间互不统属,是平级的啊。

这种制度演变到后期,导致勋贵子弟们在里面混日子,然后逐渐就被兵部所掌控。

老朱实际上并不需要搞杯酒释兵权那一套,他的老兄弟们,又不是跟赵匡胤那样的义社十兄弟,也没有赵匡胤那种半路黄袍加身的经历。其从一开始便是被奉为主的。

而且,两者之间的兵制不一样,宋初没有杯酒释兵权之前的制度是唐代府兵制,将领权力极大,而明初是五军都督府统领天下兵马加卫所制这样军与政分离,而一方面在有兵事时又要受到文官辖制的制度。



明初的战将们在成为勋贵以后,其中勋贵之首魏国公后来的中山靖王徐达,最高的职位是右丞相, 是文职呀,是以武将的身份议军国事,但其实徐达大部分时间都跟蒙元打仗,到1380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后,丞相制度也成为历史,徐达也就没了这个职位。

相对于宋,明在军政方面的制度更加灵活,武将从一开始就很自觉,毕竟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例子,大家都心里都清楚,国家建成后,武将们会是个什么情况,而老朱对勋贵们也不错,起码不是还有五军都督府这个权力比较大的实权部门,只是后来土木堡之变以后,勋贵战死大半,而卫所制也不堪世用,后来才有了募兵的制度,也就形成了另一番九边军镇的权力格局。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缘説



之所以大家觉得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成功其实源自于北宋士大夫对“祖宗之法”的塑造。


简单说,就是当真宗、仁宗朝,北宋政治局面彻底稳定下来后,宋朝士大夫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大宋可以避免五代的命运,为什么我们宋朝这么幸运?肯定是我们的皇帝相比五代的皇帝做对了什么事情。


然后真、仁两朝的士大夫开始总结宋朝有那些优点,相比五代做对了哪些事情,慢慢总结出了宋朝优于五代的一些特点,比如注重制度办事讲程序,皇帝避免非刑杀人、政治风气比较宽仁等等。


但是这样的话,北宋是大夫们又面临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总结的我大宋这些优势肯定不是突然发生的,这些优势肯定是有延续性的,肯定是从太祖太宗皇帝时就延续下来的。


于是北宋士大夫带着“哪些事情其实是太祖太宗已经做过了”这个意识开始往前追述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是大夫们不断重新赋予一些当时看起来平常的历史事件以新的意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最初是宋真宗时期的宰相王曾在其《王文正公笔录》里记载的,之后宋神宗时期的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也记载了“杯酒释兵权”。


但是王曾的记载类似于“太祖某年某月请石守信等人喝酒,之后让他们去地方担任节度使”。很干瘪,不像是故事,像是摘抄了一则新闻。


而司马光在《涑水记闻》里细节就丰富许多,太祖神情如何,石守信如何下跪,又如何感激涕零,太祖又如何和大家把酒尽欢。


而更后面的南宋著名史学家李焘在谈到“杯酒释兵权”时则抱怨:“此事最大,而《正史》、《实录》皆略之,甚可惜也。”


所谓《正史》、《实录》不是指的《宋史》,那要等元朝人来修,指的是宋太祖、宋真宗时期编纂成书的《太祖实录》。从李焘抱怨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宋朝人是怎么不断赋予历史事件新意义的。


太宗、真宗朝:这就是一件平常事。


神宗、哲宗朝:哇,这件事太祖皇帝做的好厉害。


南宋:我去,太祖当年居然做了这么英明神武的的事情,果然我祖宗家法万世不易,我们现在想到的,祖宗一百多年前就做到了。


某种意义上说“杯酒释兵权”和近代的“秋收起义”评价不断增高差不多。


最开始“秋收起义”只是大革命失败后无数起义中的一个,当时人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等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大家回过头总结,原来“秋收起义”里的“三湾改编”确立了一些很重要的原则,而这些原则是我们可以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1949年以后,那就更不得了,“三湾改编”奠定了我军重要指挥原则,是我们获得最后胜利的核心基石。



以上说的是“杯酒释兵权”作为一件历史事件评价的变化,下面说说为什么“杯酒释兵权”其实没那么重要。


从安史之乱后大家都知道,唐朝陷入藩镇割据的局面,各个藩镇都拥有一定数量强兵悍将,但是到了唐末,就和春秋到了战国一样,天下强藩越来越少,只剩下朱温的宣武军和李克用沙陀兵、以及河北魏博镇等少数几个藩镇军力可以称得上强悍。


而到了后梁与后唐争霸过程中,所谓天下强藩也就只剩下宣武军和晋阳兵以及魏博军,这里面魏博镇军队实力最弱,偏偏还最能闹事,第二次闹事直接导致李存勖被杀;所以遭到削弱也最厉害,唐庄宗继位后找了一个借口对这些魏博牙军及其家属进行了血腥大屠杀,据载有三万家被屠,“永济渠为之变赤”。


遭此斩草除根式的大屠杀后,魏博军从此销声匿迹,而之前后梁被灭宣告宣武军覆灭,到了后唐,真正可以威胁中央的藩镇只剩下晋阳了。


但是经过后唐、后晋、后汉三朝,以晋阳为主的并州武士大量进入禁军系统,晋阳作为藩镇力量已经被削弱很多,郭威和赵匡胤实际都是依靠禁军力量夺取天下的。因此,而且后周与北宋持续在削弱藩镇军力和财力,因此,到了赵匡胤称帝时,各地藩镇其实已经不能威胁中央政府了。


只看郭威称帝后,晋阳刘崇以及赵匡胤称帝后李重进都未能真正威胁到两人的帝位也可以看出藩镇军事实力的下降。这和当年魏博银枪孝节都能直接决定梁唐争霸的胜负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问了,石守信这些人都是禁军将领,赵匡胤把这些禁军将领下放到地方,难道不算“杯酒释兵权”吗?


如果依照五代惯例,还真不算“杯酒释兵权”。


虽然五代各个藩镇军力有所削弱,但是财政、人事权还是相对独立的;因此,从后唐开始,禁军宿将到地方担任节度使这并不是贬斥,而属于“福利”。后唐庄宗曾经鼓励一个将领,让他好好打仗,赢了后让他做去节度使,从这也可以看出,对于禁军将领来说,节度使是一种福利。


而对于皇帝本人来说,让禁军中这些暮气宿将下放到地方担任节度使,一来,可以让禁军愿意打,能打的中青年将领出头;二来,也可以让自己信任的这些将领下放到地方起到稳定统治的作用。


所以,对于石守信这些赵匡胤禁军老兄弟来说,去担任节度使不但不是“贬”,还是赵匡胤论功行赏的那个“赏”。


综上所述,赵匡胤其实并没有搞什么大新闻,也没有发明什么新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他就是按照惯例来做而已,然而就是这种“按照惯例做“的方式让宋太祖与五代其他帝王区别开来,想想,后汉隐帝是怎么处理郭威的?他是派人直接去暗杀郭威;柴荣是怎么对待张永德的?直接解除了张永德兵权。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回过头看这个问题本身就能发现,宋太祖难能可贵在于他用一种尊重规则,不标新立异的方式来处理了禁军石守信等将领问题,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可是朱元璋并不是这样,事实上相比北宋初期节度使兵权、财权还相对独立,明初情况要好得多,明初军队都是卫所兵,并不是哪位将领的私兵,而明初将领也不像北宋初年那些节度使有地盘,明初将领打完仗只能老实回朝。


所以其实明朝初年完全不存在“杯酒释兵权”的问题,因为兵权都在皇帝手里掌握着,朱元璋之所以要杀那些将领和他们是不是武将没有关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勋贵,李善长难道是武将吗?朱元璋只是单纯的先铲除老勋贵,而后消灭新勋贵罢了。


克罗采和春天


为什么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能够成功,而明太祖朱元璋却不能成功。这个问题从何说起呢?朱元璋尝试过杯酒释兵权吗?并没有。但是,之所以赵匡胤使用了杯酒释兵权这种温和的方式,而朱元璋最终选择了直接动刀子解决问题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赵匡胤之所以选择杯酒释兵权,与其自身的自信和仁慈是分不开的。赵匡胤生于高级武官家庭,家庭美满、幸福,自幼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可能正是这种美满的家庭和良好的教育,铸就了赵匡胤的自信心和仁慈心。赵匡胤不嗜杀戮是众所周知的,不仅是对自己人仁慈,对于敌人也是如此。因此,面对手握重兵的将领对于皇位可能存在的威胁,赵匡胤接连上演了两出杯酒释兵权,在不流血的前提下,一举解决了手下将领对于皇位的威胁。同时,赵匡胤也自信,他的这些“老兄弟”们会明白自己的一片苦心,会主动交出兵权。如果赵匡胤是一个没有自信的嗜杀之人,这一切也就都无从谈起了。



同时,赵匡胤麾下的将领们的素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赵匡胤手下的将领大多出身官宦之家,受过较好的教育,行伍出身的并不多,基本都是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富二代、官二代。正所谓响鼓不用重锤,赵匡胤上演杯酒释兵权时,话一出口,这些人就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第二天全部以各种理由上书请辞,这也算是君臣之间的一种默契了。



反观朱元璋。朱元璋为什么没有上演杯酒释兵权?首先要从朱元璋的出身说起。朱元璋出身赤贫,家人几乎全部死于灾荒,自幼没有读过什么书,四处漂泊,甚至还当过和尚。从后来朱元璋的一些举动来看,朱元璋内心对于自己的出身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自卑的。因此,在成为皇帝之后,朱元璋更加害怕失去这一切,面对但凡会对自己皇位产生威胁的一切,都会不遗余力予以消除。说到底,其实这还是一种内心缺乏自信的表现。因此,杯酒释兵权这种需要君臣默契且留有尾巴的处理方式,朱元璋是不会、也不愿、更不敢选择的,他要的是一劳永逸,尤其是在懿文太子朱标去世之后,这种愿望变得更加迫切。因此,动刀子解决便成了最为直接有效的处理方式。



再看朱元璋麾下的淮西悍将们,基本上都是出身赤贫、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大老粗。要这些人主动放弃拿命换来的权力,难度很大。甚至在这群大老粗中的不少人心中会觉得江山是一起打下来的,理应一起坐,不是吗?更何况,朱元璋在这些人心中也不过就是草莽出身,甚至不少人还亲眼见到过最为落魄之时的朱元璋。朱元璋的威信更多是建立在杀伐决断和利益关联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人格魅力。这些人自然也不会心甘情愿交出权力。再者说,这帮大老粗也并不是什么响鼓,朱元璋就算费心费力锤上半个月,这些人也未必就能听得出弦外之音,不是吗?因此,对于朱元璋而言,杯酒释兵权根本行不通,那就只能动刀子解决问题了。



实际上真正心甘情愿交出权力的人,朱元璋并没有下黑手,诸如徐达、汤和,最后不都得以善终了吗?


不务正业歪医生


人家宋太祖喝的是酒,大家感性一上来。大哥我有难处,兄弟们喝的醉醺醺的。就都认了,纷纷交权换钱,养老去了。这层用的是情;明太祖喝的是茶,人越喝越理性,大哥有难处,兄弟们更难。交权了,这往后的生活还有没有着落啊,一个个的家里几百口上千的人要养着,这兵权交不得啊。这一节,我觉得朱元璋用的是理。对付这些当兵的,讲道理一般是讲不清的。个人感觉宋太祖情商高,朱元璋智商高。在这个问题上,智商不敌情商。而且在画像上看,赵匡胤样子虽然不怒而威,但是体态肥胖浑厚圆润。似乎比较为人宽厚些。至于朱元璋,感觉要精明睿智严肃一些。比较像一个精明强悍的主。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