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徵地拆遷,宅基地和房屋分別進行補償

隨著國家大力發展鄉村建設,土地確權工作的推進,農村房屋越來越值錢,尤其是面臨因各種原因被拆遷的地區,土地及房屋的價值也是同以往不可相比的,那麼,大家一定要注意對於拆遷區域被拆遷人要知道拆遷補償有兩種,一種是宅基地補償,另一種是附著物補償,也就是宅基地上所建房屋,在眾多案例中被拆遷人都會認為只有一塊補償,且不知道具體是那一部分,這明顯是錯誤的,或者是拆遷方的錯誤引導,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做呢?首先要對拆遷補償進行了解。


1法律規定

農村徵地拆遷,宅基地和房屋分別進行補償

土地法修正草案明確單獨補償農村村民住宅。草案規定,徵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安置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依照國務院制定的具體辦法,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規定補償安置的具體標準。

現行第四十七條規定,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上述三條規定在修正案草案中均作出修改。


2宅基地的補償和社會保障補償

農村徵地拆遷,宅基地和房屋分別進行補償

徵地補償內容增加了對宅基地的補償和社會保障補償。修正案草案規定,徵地補償包括土地補償,被徵地農民的安置補助與社會保障費用,農民村民住宅補償,以及其他地上附著物補償和青苗補償。

3住房保障

農村徵地拆遷,宅基地和房屋分別進行補償

在住房保障方面。將對城市規劃區內的被徵地農民提供該國有土地上的房屋,無法提供的按照市場價給予貨幣補償;城市規劃區外則安排宅基地重建住房並按照新建房屋成本給予補償。


4宅基地補償標準

農村徵地拆遷,宅基地和房屋分別進行補償

宅基地補償是根據各地不同而制定的,補償標準要到當地相關部門去查,如果覺得補償標準太低有以下兩種方法可以解決:

(1)可以去土地部門諮詢當地補償的標準是多少;

(2)如果標準過低,可以去上級部門投訴;

(3)律師維權是最有效最快遞的解決辦法。


5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怎麼補償

農村徵地拆遷,宅基地和房屋分別進行補償

(1)農村宅基地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分配給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在遇到宅基地拆遷的時候,有兩種補償。

(2)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分開補償。“分開補償”,是指土地補償和地上附著物補償的分離。農村宅基地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分配給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在遇到宅基地拆遷的時候,有兩種補償。

一是宅基地補償,二是房屋補償。由於宅基地的產權屬於村集體,因此,這部分補償歸村集體所有,不會直接給宅基地使用人。而房屋的產權屬於村民私有,因此房屋補償歸村民所有。村民的宅基地被徵收後,如果沒有其他宅基地,那麼村集體要給村民重新分配宅基地,讓村民在新的宅基地上建房子。


6計算公式

農村徵地拆遷,宅基地和房屋分別進行補償

房屋拆遷補償價由宅基地區位補償價、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構成。計算公式為:

房屋拆遷補償=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