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拉圖、瑪歌、木桐和侯伯王的副牌酒有什麼區別?

波爾多(Bordeaux)最鼎鼎大名的酒莊不外乎左岸 5 大一級名莊了,它們分別是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拉圖酒莊(Chateau Latour)、瑪歌酒莊(Chateau Margaux)、木桐酒莊(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和侯伯王酒莊(Chateau Haut-Brion)。

拉菲、拉圖、瑪歌、木桐和侯伯王的副牌酒有什麼區別?

波爾多五大一級名莊正牌酒

這些酒莊的正牌酒想必很多人都見識過,那麼副牌酒呢?它們到底怎麼樣?和正牌酒又有何區別呢?

1、副牌酒是怎麼來的?

(1)什麼是正牌酒和副牌酒?

一般來說,正牌酒是整個酒莊最好且最知名的一款葡萄酒,是酒莊品質的代表、口碑的保證,因而酒莊在釀造時會嚴格把關。副牌酒的概念是相對正牌酒而言,有時候一些不適合釀造正牌酒的葡萄,丟掉非常可惜,而且又比普通村莊級葡萄酒品質要高,於是酒莊就用其來釀造副牌酒。也就是說,副牌酒一般是在樹齡、品質、年份或園地風土未達到正牌酒的標準時,才會考慮釀造。

整體而言,副牌酒在釀造上也大多和正牌酒享受相似的待遇,而且其品質僅遜色於正牌酒,可以說副牌酒就是正牌酒的翻版,而且價格往往要實惠很多,因而擁有更高的性價比。值得一提的是,副牌酒一般不會在酒標上標註酒莊的金字招牌“Chateau”字樣。

(2)釀造副牌酒的好處是什麼?

  • 對於酒莊而言,釀造副牌酒可以更好地維護酒莊正牌酒的名聲,因為這樣不至於降低正牌酒的標準;另外酒莊的經濟風險也會大大降低,在不造成好葡萄浪費的情況下甚至還可以增進收益。
  • 對於消費者而言,副牌酒的口感和價格都更為親民,因此消費者能花更少的錢體驗名莊風采和神韻,享受品牌價值。另外,副牌酒一般是正牌酒的縮影,品質也不會讓人失望,因此人們也可以通過副牌酒來大致瞭解正牌酒和酒莊。

2、波爾多 5 大一級莊的副牌葡萄酒有何區別?

(1)拉菲古堡副牌:2015 年 Liv-ex 一級莊分級中的副牌酒之首

拉菲、拉圖、瑪歌、木桐和侯伯王的副牌酒有什麼區別?

拉菲古堡副牌(Carruades de Lafite)乾紅葡萄酒又被稱作拉菲珍寶或小拉菲,其中 Carruades 一詞來自於拉菲古堡所在的小山丘接壤的一片高地葡萄園——卡許阿德(Carruades)臺地。這幾塊土地於 1845 年被拉菲古堡購入,因此在 20 世紀 80 年代以前,拉菲副牌還曾稱作 Moulin de Carruades(卡許阿德磨坊)。

由於採用的釀酒技術與拉菲正牌大致相同,因而拉菲古堡正副牌的風格非常相似,這也使得拉菲副牌成為了波爾多最受歡迎的葡萄酒之一。不同的是,拉菲副牌中梅洛(Merlot)的比例含量更大,主要釀酒葡萄分別是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50%-70%)、梅洛(30%-50%)、品麗珠(Cabernet Franc,<5%)和小維多(Petit Verdot,<5%),因而在和正牌酒相似的同時也帶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整體而言,拉菲副牌的口感更為柔順,也更平易近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 2015 年的 Liv-ex 非官方分級中,拉菲古堡副牌位列波爾多一級莊副牌酒之首。

(2)小拉圖:帕克心中 5 大一級莊中最好的副牌酒

拉菲、拉圖、瑪歌、木桐和侯伯王的副牌酒有什麼區別?

拉圖副牌(Les Forts de Latour)又稱小拉圖和拉圖堡,它的名字來自於酒莊最好的葡萄園其中一塊歷史悠久的園地。此酒從 1966 年開始生產,其釀酒葡萄/葡萄酒主要有 3 個來源:第 1 種來源是如下葡萄園,包括碧尚女爵園(Comtesse de Lalande)、巴特利園(Petit Batailley)、聖安妮園(Saint Anee)和位於阿爾蒂蓋(Artigues)村莊的葡萄園等,其平均樹齡接近 40 年;第 2 種來源是酒莊相對年輕的葡萄樹;第 3 種是一直用來釀造正牌酒的葡萄園,因某些特殊年份達不到正牌酒的水準而被降級。

除了葡萄來源不同外,正副牌之間的區別還在於新橡木桶使用的比例,50% 的拉圖副牌在新橡木桶中進行陳年。而且與拉圖正牌相比,副牌的梅洛比例稍多,通常佔到 25% 至 30%,但也不失正牌酒剛勁渾厚的風采。值得一提的是,國際權威酒評家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也曾評價拉圖副牌是 5 大名莊中最好的副牌酒。

(3)瑪歌紅亭:5 大一級莊中最早的一款副牌酒

拉菲、拉圖、瑪歌、木桐和侯伯王的副牌酒有什麼區別?

瑪歌副牌葡萄酒歷史悠久,不過瑪歌紅亭(Pavillon Rouge du Chateau Margaux)首次出現是在 1908 年,20 世紀 30 年代至 70 年代中期,瑪歌紅亭還曾一度停產。1977 年,安德烈•門澤普洛斯(Andre Mentzelopoulos)買下瑪歌酒莊後,瑪歌紅亭的產量開始上升,現在的年均產量約為 1.6 萬箱。

目前,瑪歌紅亭一般是由 68% 的赤霞珠、26% 的梅洛及 6% 的味兒多和品麗珠釀製而成。,瑪歌正副牌葡萄酒的品質非常相似,因為副牌酒和正牌酒採用相同的傳統釀製工藝和陳釀工藝,不過副牌酒常常比正牌酒要提早 3 至 4 個月裝瓶。整體而言,相比瑪歌正牌,瑪歌紅亭的果香更為豐富,雖然沒那麼複雜,也少些深度,但在風味、平衡性、口感濃度和柔和度上都非常相似。

(4)小木桐:最具藝術氣質的副牌酒

拉菲、拉圖、瑪歌、木桐和侯伯王的副牌酒有什麼區別?

木桐副牌酒小木桐(Le Petit Mouton)第一個年份是 1993 年,此前的名稱為 Le Second Vin de Mouton Rothschild;次年才改為現在的名稱。“Petit Mouton”是酒莊所有者菲利普•羅斯柴爾德男爵(Baronne Philippine de Rothschild)的住所名稱,用小木桐命名就是為了紀念這棟建築。此酒首次發售時,一時間轟動了整個酒圈。在德語語系中最為權威的葡萄酒雜誌《一切為酒》(Alles uber Wein)舉辦的 1996 年第二期“副牌酒評審”中,冠軍獲得者就是 1993 年的小木桐。

木桐副牌一般是由近 70% 的赤霞珠和 30% 的梅洛混釀而成,和木桐正牌每年邀請藝術家設計酒標不同,小木桐的酒標每年都保持不變,由一串紅葡萄繪成,非常吸引眼球,當時是由知名藝術家讓•卡路(Jean Carlu)設計。

(5)小侯伯王:唯一一款來自梅多克之外的一級莊副牌酒

拉菲、拉圖、瑪歌、木桐和侯伯王的副牌酒有什麼區別?

2007 年以前,侯伯王副牌(Le Clarence de Haut-Brion)乾紅葡萄酒的法文名稱為百安侯伯王(Bahans Haut-Brion),之後才更名為現在的 Le Clarence de Haut-Brion。這是為了紀念美國金融家克蘭斯·帝龍先生(Clarence Dillon)以及其家族在 1935 年成功購得酒莊。

和其它四大名莊不同,侯伯王酒莊位於格拉夫(Graves)產區,因此副牌酒的釀酒葡萄也與上述 4 款有所不同,一般以梅洛為主,共佔 46%,其它釀酒葡萄有 39% 的赤霞珠、13% 的品麗珠和 2% 的味兒多,具體則依年份而異。侯伯王副牌酒享有與正牌葡萄酒同樣的精心呵護,從採摘、篩選一直到整個釀製過程無不按照釀製正牌的要求來釀製這款酒,這是酒莊為了維護其一如既往的聲望。

3、2015 年 Liv-ex 波爾多一級莊副牌酒分級,拉菲古堡副牌位列第一

不可否認的是,1855 分級對葡萄酒界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不過當時的分級僅針對酒莊正牌葡萄酒。然而,現在各大酒莊副牌酒的品質也漸長,而且與正牌酒相比擁有更高的性價比,那麼各大一級莊副牌酒的品質到底孰優孰劣呢?消費者心中並沒有一杆秤,因此近年來,國際上最權威的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所(Liv-ex)開始效仿 1855 分級,根據葡萄酒價格和市場行情給波爾多一級莊的副牌葡萄酒進行分級。

拉菲、拉圖、瑪歌、木桐和侯伯王的副牌酒有什麼區別?

在 2015 年的 Liv-ex 非官方分級中,拉菲古堡副牌位列波爾多一級莊副牌酒之首,是名副其實的副牌酒之王,其它副牌酒也和上一年一樣保持著既定的水平,在價格及市場表現上堪比二級莊的水準。也就是說,在 Liv-ex 最新分級中,這些葡萄酒和雄獅酒莊(Chateau Leoville Las Cases)、寶嘉龍酒莊(Chateau Ducru-Beaucaillou)以及愛士圖爾酒莊(Chateau Cos-d'Estournel)等波爾多二級莊的正牌酒擁有同等的水準和市場表現。

4、副牌酒再度躋身波爾多表現最佳的葡萄酒行列

曾經,波爾多葡萄酒走過了一段低迷期,如今波爾多一級莊的副牌酒再度躋身表現最佳的葡萄酒之列。在 Liv-ex 網站上有一項專門記錄波爾多一級莊副牌酒市場表現的指數,稱之為副牌酒 50 指數(Second Wine 50,主要記錄波爾多一級莊副牌酒近 10 個物理年份的價格走勢)。

拉菲、拉圖、瑪歌、木桐和侯伯王的副牌酒有什麼區別?

以上是波爾多佳釀 50 指數(Fine Wine 50,主要記錄波爾多 5 大一級莊 10 個物理年份葡萄酒每日價格的變動)和副牌酒 50 指數在近 2 年內的價格走勢。自 2015 年末期開始,這兩項指數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回升。在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9 月這段時間裡,副牌酒 50 指數上升了 28.5%。它們的強勢表現與亞洲市場有著莫大的關係,同時英鎊的走弱也更進一步加強了它們的表現。當然,也從側面反映了副牌酒的受歡迎程度與日俱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