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提拔人员要求:1、40周岁以下,2、全日制本科学历。这样做合理吗?

大爱优能


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人事规则,只要提拔人员的要求是普适性的,而非对特定人员的圈定和画像,那这种提拔人员的规则和标准,当然就是合理和公平的。


回头来看题主的描述,一是有年龄要求,40周岁以下,二是有学历要求,全日制本科学习,这两个基本的标准,都是现在职场选拔人员的基本要件,所以,这个要求非常合理。


首先,40岁的年龄要求符合主流选人用人的趋势

近年来,国家在体制内单位,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国企人员之中,都在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的要求,这既是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优化人员队伍结构的需要。


很多单位,都要求40岁以下的干部要有一定的比例,这样才能为更高层级的干部做好人员储备,所以,想要获得提拔,年龄是很重要的条件。年轻的干部,更具年富力,知识结构更新,身体素质也更好,这就是年轻干部的优势。


其次,全日制本科学历基本上是职场学历的底线要求。

<strong>职场上,大多数管理较为正规的单位,无论是外企、民企还是国企,亦或是公务员体系和事业单位,在招聘录用人员时,基本上都有本科学历的要求。


可以说,全日制本科学历,已经是现在职场入职的底线要求了。这个要求对于拟提拔升任的干部来说,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这个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


综上所述,这两个提拔干部的条件非常普通,完全是普遍适用的,当然就是公平合理的。


雷哥说职场,经验共分享!欢迎关注【雪天惊雷】,你我一起职场成长!


雪天惊雷


既合理又不合理,合理指的是站在领导以及用人单位角度,这样的员工最划算,年轻又有学历,有成长的潜力,可以委以重任;但是站在员工角度来看,这两点考核指标未免太武断,年龄学历和工作能力没有必然的联系。

第一,年龄40岁以下。

和网络炒作的35岁焦虑症一样,超过40岁的员工经常遭到年龄歧视。

1.用人单位通常认为,一旦年龄过大,比如超过35岁,这个人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就已经固定了,很难再有改进的空间,发展潜力并不大,不值得提拔和培养。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要分人来看的,不能一棒子打死,主要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拥有持续学习的良好习惯,拥有开放和空杯的心态,年龄再大都不是问题,保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开阔视野,提升可塑性,学以致用,就能为公司创造价值。

2.年龄过大,难保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40岁的人一般家庭都比较稳定了,大部分人会在家庭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导致工作上分心,给公司的产出和贡献相对就少了。其实家庭和工作两者兼顾在职场上一直是一个难以理清的话题,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根据经验一般人是不可能做得到的,不过话说回来,努力工作挣钱不就是为了让家人过的好一点吗,除了部分工作上确实有追求的人,大部分人工作的意义都是家庭,这一点希望大家不要搞错了。

第二,全日制本科学历

有的工作是需要对学历有要求的,特别是一些脑力劳动,通常也是硬性条件,比如华为/阿里/腾讯只招985/211。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有了一定的学历,就能快一点被社会所承认,这里谈下全日制本科和非全日制本科的区别,

全日制本科通常是由全国各地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自主招生或者保送等方式进行招生的,学制4—6年,学生在校学习,是最为普遍的教育方式,即使以专科身份进去的,也可以专升本,得到进一高等步教育的机会。

非全日制本科主要分为自考本科、成人高考、远程教育、业余教育、开放教育等多种类型,没有固定修业年限,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学生既可以在相关教育机构学习也可以自学。

所以看得出来,全日制本科这种学习方式出来的人知识和素质相对非全日制要高一些,更能有保障,目前社会上主流招聘都是要求全日制本科,对非全日制的人会有一些歧视,而后者竞争力也比较弱。

其实年龄40岁左右正是一个人年富力强, 人生工作经验和阅历都是最丰富的时候,正是工作最能出成绩的时候,题主提到的两点提拔要求其实都不客观,带有领导个人主观色彩,年龄和学历也不是判断一个人能力的最重要指标,这样做既不合请也不合理,好的领导应该以结果为导向,用功劳来检验一个人的价值,有些人小学毕业仍然可以做到大老板,也是同样的道理。


飞翔的亚洲之鹰


这已经很合理了,我们一个国企,选拔部门主任:除了基本条件:本科学历,45岁以下,思想觉悟好之外,增加了中级职称,工作10年以上,入职2年以上的特定条件,14个人中只有2人符合条件,人力资源和纪检部门还按照流程让大家选票。其间有同事问了,只能填符合条件的吗?回答是确定的,最终结果大家都明白的!


王小凡2019


肯定不合理,40岁以上、本科学历以下的人,也有工作、上进的权力,剥夺他们进取的权力,是一种无知、自私、丑陋现象!


一碧千里6273


我是@笔记先生 青云计划潜力新星,职场领域优质创作者,点击上方关注我吧!


这个没有合理不合理一说。就像有的公司招聘非985、211不可,有的公司专升本的求职者不要。他合理吗?对公司来说,当然觉得合理。对于非985、211,非统招本科的人来讲,可能不合理。

引用一句名言:存在即合理。

我们没必要纠结这个是否合理,因为即便你可以证明这个不合理,但是公司就是这么定的,你拿它也没办法。

当然, 既然存在即合理,我们就有必要分析一下公司为什么定这样的要求?

1、年龄限制。

这里的提拔,因为没有更准确的信息,所以暂且当做是从基层往上提拔。因为如果一个40岁的高管,40岁完全不是一个高龄。否则,企业里就没有40岁以上的管理了。所以,暂且当做从基层往上提拔。

一个员工,20来岁毕业,正常来说,至多30多岁就应该晋升到管理岗了。如果说超过40岁还在公司基层。那么十几二十年的工作时间,一直没能晋升到管理岗,自身工作能力可能确实存在一定问题。如果说工作将近二十年才被提拔管理,那么而他的管理能力其实也是有待考验的。所以年龄这一块,设置不超过40,其实也说得过去。

2、学历限制。

985、211类学历是稀缺,但是本科的学历已经满大街都是。2018年的大学毕业生达到800多万,数量可想而知。因此,如果一个公司设定本科为提拔员工的标准,其实严格来说不算特别高,因为现在本科学历的人确实有很多。

公司这么做其实也能理解,至少对外宣传管理层都是本科以上学历要好听一些。当然,那不是应该硕士博士以上学历更好吗?但如果设定这个门槛,又未免过高。

但无论公司怎么设定提拔的门槛,只要记住一点,提升自己职场竞争力,哪怕在这家公司无法得到提拔,也能在其他公司获得提拔。


笔记先生


怎么可以说合理呢?如果限制到40周岁不能继续达到有效职能提拔,这是极其恶劣的不合理。

领导干部提拔不应该有年龄限制,但学历可以限制,只要具备大学文化程度,业务专业能力强,团结敬业,踏实苦干,忠诚屡责,勇于担当,作风过硬,且无违法乱纪记录,具备履职身体条件,在法定退休年龄以前都可以提拔为领导实职职务或非领导实职职务,无论是30岁还是50岁,让那些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人逐级提拔,更加努力发挥光和热,同时为年轻人做了一个好榜样,为社会主义事业敢为人先,鞠躬尽瘁!

关于本题不知是哪里的规定,对于40岁以后的工作人员不再提拔,这明显对中老年人是一种侮辱蔑视,难道要像古代昏君学习重蹈覆辙,把上了年龄的人要弃而远之、挂墙视镜么。

古时候由于食物短缺,生存资源匮乏,人过60岁就有可能被作为包袱遭遗弃,任其死亡,这就是弃老。古代中国、日本、朝鲜等,甚至近代非洲一些部落,都存在弃老现象。诸如湖北的“寄死窑”,山东的“模子坟”,山西的“生藏墓”,都是古代弃老风俗的遗迹。“寄死窑”一般长约2米,宽约1米,高约0.8米,洞里刚好容纳一个人。60岁老人被送到窑洞里后,最终会被饿死。日本的《楢山节考》、韩国的《高丽葬》等电影生动反映了弃老习俗。

传说古代某朝代60岁老人必须处死,一个大老鼠的出现促使弃老之法废除。秦始皇非常残暴,要求人过60岁必须处死。有一个人舍不得自己的父亲死掉,就偷偷把父亲藏了起来。后来外国进贡了一种动物,体型非常大,但大家都不知道是啥。这个人就跟父亲说了这事,他父亲说:这是一个大老鼠,用猫一试便知。这个人就对秦始皇说这是一只大老鼠,然后拿一只猫过来一试果然如此。秦始皇就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他就实情相告。有感于年纪大的人有智慧,秦始皇就废除了60岁必须处死的规定。古代朝鲜也有类似的故事。这些故事的基本内核是老人有智慧,经验丰富,死了可惜,因此废除了处死60岁老人的残酷法律。

淡然过去,七十古来稀的俗语也不复存在,曾经记得有一篇关于‘年龄现代版’的评价语,但不一定正确,仅供大家娱乐分享。襁褓是苗品,10岁是料品,20岁是材品,30岁是次品,40岁是半成品,50岁是成品,60岁是精品,70岁是极品,80岁是荣品,90岁是残品,100岁是纪念品。

诚然40岁正好是风华正茂、事业有成,那么50岁更是成熟富有的年龄,历尽过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正当是干事业的冲锋年,就此打住不能继续提拔,是不是对不住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年龄"呢。


物华天宝864


这个问题本身有许多问题。缺少定语,即在什么地区,提拔什么岗位。就问题本身而言,我猜测不是非常高的岗位,如果是企业,应该中层,在体制内,很可能是副处级干部。

提拔干部一般有两个考虑,一是更好的服务当前工作,另一个是为更高层次贮备干部。40岁,正是人走向成熟,最好的年龄,如果你是副处级,提拔正处级,是刚刚好。你如果副处以下,干好当前工作没问题,但作为更高层次贮备干部就年龄偏大了,按照一般干部晋升的规矩,你到正厅就是天花板了(这还是非常顺的情况),而正厅以上,还有副. 正省,副,正国四个级别。所以,有年龄要求是合理的毕竟,干部提拔的高淘汰率必须考虑。至于,学历,国家自大学扩招以来的第一批人,基本也40岁左右,连本科都上不了的人,年轻时候知识储备就在及格线一下了,一刀切是会遗漏一些明珠,但组织选拔人才时是留有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提拔,所以,有这样限制基本是合理的,但世界没有完美,不是吗?


大海166709577


这样做不能说不对,有利于选拔年轻的,学历高的进入干部队伍,提高领导干部队伍学历,年轻化,也有利于选拔操作。弊端是如单纯强调学历和年龄,容易把一些德才兼备,非常优秀,但学历不高或年龄略大的划到线外,反而让硬件好,软件一般的沾光。再就是让一些过了40岁,学历偏低的一棍子打死,没有奔头,造成一些有素质,有能力的只能平平淡淡在一般岗位,优秀的潜力发挥不出来,也能挫伤很多人的积极性。


黑咖啡56789


我只想反问一句,就算领导这样提拔人员不合理,作为下属员工又能把领导怎么样呢?很显然,拿领导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领导在上,领导掌握职权,所以领导想怎么规定提拔人员的要求都由领导说了算,做员工的只有服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领导规定提拔的人员必须符合40周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学历没有错,做法是合理的。

其实,从岗位资格和工作要求来看,领导限定员工提拔的要求也没有错。因为40周岁以下的员工都是年富力强的职场中坚力量,抗压能力超强,工作经验丰富且高端,确实最适合被提拔和重用。而另一个,领导要求被提拔的人员要全日制本科学历,这个也是很普遍的提拔资格要求,因为社会普遍认为学历越高能力越强,而本科学历是区别学历高下的一个分水岭,一般都认本科以上学历为高学历,所以领导提拔员工才有这个学历要求。总之,年龄在40岁以下,可以保证提拔的员工体力和精力上最旺盛,最符合做重要的工作要求,而学历要求可以保证提拔的人在经验、知识、技能方面胜任工作。所以领导对需要提拔的员工有年龄和学历的限制要求也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没错的。

再者,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来说,如果在40岁以前不能被提拔,那么40岁以后被提拔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所以即便一个员工的学历可以达到要求,但如果年龄超过40岁,也很难得到领导重用。因为在领导的眼里,40岁以上都没有当上管理者,说明员工本身的工作能力是很一般的,而提拔员工都是要做很重要的工作,必须具备很强的工作能力才行,所以领导自然不会考虑能力一般年龄又大的员工,因为领导会认为这种员工已经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下行阶段了,只会选择40岁以下在职业生涯处于上升期的员工。所以,40岁是区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是处于上升期还是处于下行阶段的一个重要分界线,领导当然只会提拔职业上升期的员工,所以有这样的年龄限制要求也不足为奇。

总之,领导提拔谁,领导对提拔员工的要求有什么规定,这都属于企业用人自主权,只要不违反法律,都是合理合法的。


Sir聊HR


学历要看年份,98年以前大专生含金量等同于今天的普通一本,98年以前本科等同于今天的普通211。10年一个周期,08年以前普通本科等同于现在的普通一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