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寺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唐代文物

青龍寺位於西安東南郊,鐵爐廟村北,樂遊原南坡。它是唐代長安城裡著名的寺院,北宋以後,逐漸衰落,變成田野。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此發現青龍寺遺址,讓這座消失的寺院重新興盛起來——

青龍寺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唐代文物

申威隆:90後“陝西文博一哥”

2012年5月18日,在青龍寺的旁邊,青龍寺遺址博物館正式開館。它由仿唐式樣的主樓、東西配樓和古原樓廣場組成,坐南朝北,共分三層。結合青龍寺遺址出土唐代文物,講述了青龍寺的歷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故事。

青龍寺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唐代文物

196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西安唐城隊在鐵爐廟村北的高地上,發現唐代磚瓦等建築材料,以及燈幢、佛像、小塔等文物,初步判斷這裡便是青龍寺遺址。

1973年、1979和1980年,先後在青龍寺遺址進行三次考古工作,發現方形塔基和殿堂臺基等多處遺址。走進青龍寺遺址博物館的一層大廳,可以看到一座唐代青龍寺全貌模型,便是根據考古發掘資料復原出來的景象。

青龍寺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唐代文物

1、磚瓦

在青龍寺遺址之上,有殿宇毀後的堆積,出土大量磚瓦等建築材料,以及鴟吻、鴟尾、垂獸等裝飾構件。其中,磚分為長方磚、方磚和脊頭磚,瓦分為板瓦、筒瓦和瓦當,瓦當以蓮花紋為主。鴟吻、鴟尾和垂獸大多破碎嚴重,很難進行復原。

青龍寺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唐代文物

青龍寺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唐代文物

2、陶瓷器

青龍寺遺址出土很多陶器和瓷器,均為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器,大多殘缺,完整者少。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包括甕和盆等殘片;瓷器有白色和黑色兩種,白瓷有碗、壺、盒等類型,顏色發黃,不太潔白。黑瓷有小碗和罐子等類型。

青龍寺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唐代文物

青龍寺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唐代文物

3、佛像

在青龍寺遺址周圍,零星發現了一些小佛像,包括鎏金小銅佛、銀質小佛、銅質小佛、三彩佛像和陶質佛塔等。其中,在塔基遺址北側10餘米處,王家村的農民進行掘土時,發現的一件鎏金銅片,上面有兩鋪佛教造像,非常精美。

青龍寺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唐代文物

青龍寺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唐代文物

4、石刻

在青龍寺遺址出土的文物之中,石刻最具代表性,不僅體量比較大,而且數量比較多,共有大大小小的殘石84塊。其中,銘文石刻16件、造像9件、蓮花形石座3件、石燈頂蓋1件。

青龍寺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唐代文物

青龍寺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唐代文物

5、三彩

參觀完青龍寺遺址博物館,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件三彩象座,長約15釐米,高約10釐米。大象四肢較短,鼻子捲起,眼睛凸起,耳朵緊貼在脖子上。大象的身上共有深綠、淺綠和黃等三種顏色,背上馱著一個橢圓形的座子,曾經可能放置著經幢、燈或塔。

青龍寺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唐代文物

在青龍寺的考古過程之中,沒有出土比較珍貴的文物。因此,在考古界的影響不大,很快就被大家忘記了!如今,青龍寺出土的部分文物,在這座遺址博物館展出,讓大家瞭解到曾經的考古收穫,一窺唐代青龍寺真實的歷史信息。

但是,這些文物並不是全部,還有很多青龍寺遺址出土的文物,被放置在文物庫房,或者其他博物館內。日前,我在西安博物院的佛教文物展廳裡,偶然看到一件“一佛二菩薩”龕式造像,竟然也出土於青龍寺遺址……

青龍寺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唐代文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