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飞贼帮凶”,八路军一见就集体开枪击毙,不然后果严重

人类驯化了许多飞禽走兽,其中有不少被运用到战争中,人们熟悉的就有战马、狼犬,还和一系列成语紧密相关,如“犬马之劳”“鹰犬爪牙”,等等。

如果要说有一种人类驯化出的动物,能够凭一己之力就可能决定战局胜负,是不是难以置信?其实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因为有一种传递信息的动物就有此作用。

古往今来,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中,信息往往是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战争关键时刻,一条重要信息被及时传出去,就有可能左右战局胜负。

比如战争史上著名的“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在最后时刻,就是因为联系不上他事先派出去的克鲁西将军,手中再无兵力可用,才致使一代雄杰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法国人对拿破仑关键时刻未能有效将信息传出从而兵败滑铁卢深深遗憾。后来法国人贝尔在几十年后发明了电话机,他和助手在试验接通电话的一瞬间,发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克鲁西吗,我是拿破仑,我命令你带兵立即向我靠拢!”

那么,在没有电话电报的古代,军队是怎样传递命令和各种信息呢?派传令兵是最常见的。但如果距离过于遥远,那么就需要一种会飞的助手来完成这一使命。本文介绍的在战争中具有特殊作用的神奇动物,就是信鸽。

日军“飞贼帮凶”,八路军一见就集体开枪击毙,不然后果严重

人类在古埃及时期就发现,鸽子有非常高超的导航识途能力,能够从很远的地方准确无误飞回自己的巢穴。这种能力经过不断驯化后,孕育出不少新的信鸽品种,它们被用于远距离传递信息,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从中世纪开始,西方军队就有了专门传递军事情报的军鸽。

中国同样在隋唐时期,就驯化出信鸽,并被来华取经的日本遣唐使学会驯化技术,并把信鸽带回了日本。在日本战国时代,开始出现传递情报的军鸽。近现代日本走上侵略扩张道路,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按照西方制度建立了近代日本军队,不仅武器装备完全采用西式,就连军马、警犬等军用动物也引入了新的品种,进行驯化和培育。明治26年,日军开始建造第一个军鸽鸽舍,标志着日军开始运用现代军鸽。

日军“飞贼帮凶”,八路军一见就集体开枪击毙,不然后果严重

日本军鸽为日军立功最重要的时期,当属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当时尽管已经发明电报,但并不能普及到每一支部队,所以每一支日军部队,都会配备自己的军鸽饲养员和训练员。他们负责军鸽的饲养调教,并与通讯部门携手,将信息纸条绑在信鸽腿上,进行放飞和接收。这种方式非常有效,使日军信息传达畅通,在日军上述两场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到了侵华战争,日军已经完全普及了军用电台,但仍会在战争中使用军鸽,依旧像日俄战争时期一样配备军鸽饲养员。抗战时期,日本民众被动员起来,做各种名义的“报国行动”,如“军刀报国”“勤劳报国”,其中就有一个“军鸽报国”,就是那些饲养优良品种信鸽的日本家庭,奉献出自己的信鸽作为军鸽,让日军的军鸽数量始终很充足。

我军很快也发现日军有这样一种小小的“飞贼帮凶”,发现它们的危害其实比那些“东洋大马”和日本狼狗还要严重。因为一只小小的飞贼,就可能引来千百名凶恶的日军,扑向准确的攻击目标。

八路军对此非常重视,他们的办法是,一旦发现日军中有背着鸽笼的饲养员,就优先重点消灭。如果发现日军放飞军鸽,就命令战士用密集排枪,将信鸽击落!

日军“飞贼帮凶”,八路军一见就集体开枪击毙,不然后果严重

当然,这些方法并不十分奏效,最好的方法,还是摧毁日军饲养军鸽的基地。日军在南京建有最大的军鸽培育基地,防卫严密。南京的老百姓刚开始还以为这是饲养的肉鸽,后来知道这是日军的罪恶小帮凶时,南京人就自发地用弹弓和鸟枪,试图打死它们,但军鸽被训练得机灵警觉,非常不容易击中。

南京居民华荣龙,因为其小舅子经常要为日军运送新鲜事物,所以一次华荣龙就跟着小舅子来到日本军营,在军鸽饮水水源中撒下毒药,当天,日军鸽笼里的军鸽就死去大半。立下大功的华荣龙带着家人连夜逃走,气急败坏的日军把他家房屋烧成白地。抗战胜利后,南京市民涌入日军军鸽基地,将笼子里的飞贼一网打尽,抓回家美美吃了一顿军鸽肉。

日军“飞贼帮凶”,八路军一见就集体开枪击毙,不然后果严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