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救了我的命,支架的并发症却要了我的命

冠心病支架植入现已成为广为人知的冠心病治疗手段。然而,随着实践增多,支架植入后的并发症也多了起来。支架内血栓形成,就是其中一个危急的并发症,是介入医生和病人的“噩梦”之一。

支架救了我的命,支架的并发症却要了我的命


支架内血栓即在植入的支架内形成了血栓,导致血管部分或者完全堵死,可通过造影发现,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心脏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等。

一般的分类方法是按照支架植入后血栓发生的时间分为急性(<24小时)、亚急性(24小时~30天)、晚期(31天~1年)和极晚期(>1年)血栓。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低, 1 年内< 1%,随后每年的发生率约为 0.2%~0.4%。但其可引发血栓形成段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死亡率可高达 20%-40%。

那么发生支架内血栓的原因有哪些呢?

急性血栓形成是指支架植入术中至术后24小时内形成血栓,其较为常见的原因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时间不够长、血管内血栓很多等。所以,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在冠脉造影和植入支架前,医生会让患者口服足够量的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并大体评估是否已经到了足够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

支架救了我的命,支架的并发症却要了我的命

亚急性血栓形成是指支架植入术后24小时至术后1个月内发生的支架内血栓。其大多与支架贴壁不良有关,即植入的支架与血管壁贴的不够紧密。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在植入支架后都会应用球囊对植入的支架进行充分扩张,使支架与血管壁紧密贴合,以防出现此类血栓。

晚期血栓形成是指支架植入术后1个月至术后1年内发生的支架内血栓。这次血栓的形成大多和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有关。支架植入后,血管内皮细胞会逐渐爬行生长,像一层膜一样覆盖在支架内,避免血液与支架直接接触,即再内皮化。

目前应用的支架多为药物支架,因此这层内皮细胞形成完整血管内膜的时间约为1年,即支架植入1年内,这层内膜是不完整的,特别容易引起血栓。所以医嘱中会要求支架术后1年内要口服两种抗血小板的药效,一般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会私自停药或者换药,抗血小板的力度不够充分,引起晚期血栓形成。

支架救了我的命,支架的并发症却要了我的命


极晚期血栓形成指支架植入术后1年以上的血栓形成。这类血栓形成抗血小板治疗一年后停用两联抗血小板药物是极晚期血栓形成的常见因素。

当然,支架内血栓的形成很少是单因素的,是上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无论原因如何,支架内血栓是一种很很严重的并发症,极易导致心肌梗死和死亡。支架植入后患者需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和随访,不能马虎大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