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海湾战争,伊拉克精锐军队伤亡10万,为何只打死了27名美军?


简单地说,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的细节做到了极致,才造成了伤亡如此大的悬殊。

伊拉克和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期间投入的总兵力几乎是差不多,都是70-80万之间。而战后根据多国部队统计的数据,伊拉克军队伤亡的人数在8万5千至10万人,被俘虏17万5千人,并被击毁和缴获的坦克在3500辆,2000辆装甲车和2000门火炮,97架战斗机和直升机,以及所有的舰艇。而多国部队只有145人阵亡,其中美军79人,沙特军队51人,英军15人,美英军分别伤213人和31人,损失战机45架,这与伊拉克声称的击落多国部队180多架战机的数字有较大出入。但是这并不影响以美军为首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创造的奇迹。

后勤补给到位

外行看武器,内行看补给。所谓兵马未到,粮草先行,现代战争离不开巨大的装备与物资的支持,特别是美国兵,似乎只有把美国的生活方式带到前线他们才能舒适地作战。从美国的本土到海湾要绕半个地球,超过万里的物资运输确实是个挑战。

美军动用海运和空运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物资运输。美国的三个航母战斗群分别由独立号,艾森豪威尔号,和萨拉托加号各带有军火,油料和部分战斗人员,成为连接美国本土和海湾的平台。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在美军进入沙特的前两个星期,海运物资达80亿磅,其中随航母编队进入海湾的物资占三分之一。美军派出了C-5等远程运输机300余架,每天在沙特的起降达到30余架次,美军一律只带随身的轻武器,重装备通过海运和大型运输机运抵,在一星期内海空运输总计45万吨物资。

海湾战争期间美军的物资运输从来就没被切断过。反观伊拉克则在其吞并科威特后,一直被联合国经济制裁,实行贸易禁运。伊拉克国内的食品价格飞涨了7到8倍,不得不实行定量供应。尽管如此,伊拉克军队基本的生活所需物资也很难完全满足。从美军俘虏的伊拉克战俘中得知,伊拉克在被全面封锁后,伊军出现了惶恐情绪,士气低落。

四次中东战争之后,萨达姆为了抵消和以色列的军事优势,利用二战后残存的民族对立情绪,请德国科学家帮助建立了化学武器工厂。两伊战争中,伊朗曾经深受毒气弹的危害。由于伊拉克拥有相当数量的地对地导弹,所以毒气弹的投送不成问题。美军为了应对伊拉克可能使用化学武器,建立了立体医疗保障体系。

为了解决伤病员快速医疗救护和护送的需要,美军加强了海湾地区军级和师级医院的建设,仅师级后勤的野战医院就有500张床位。同时拥有护送伤员的直升飞机连,师级野战医院要求在离前线5公里的地方开设,并配备有手术台的装甲救护车,则可开进到距离前线800米的地方进行救治。每辆装甲救护车有八张床位,2个手术台。美军还部署了由C-5银河运输机改装的空中医院,随时待命。美军的医疗体系使得多国部队的士兵受伤后可以提高救治率,减少死亡人数的增加。

美军不打无准备之战

伊军曾经在海夫吉发动地面突袭,利用沙特军队战斗力不足以及多国部队的配合不娴熟的弱点,一度占领了海夫吉,在美军的海军陆战队增援后才击退了伊军。在海夫吉战斗中,美军总共阵亡了11人,其中7人是被自己的导弹炸死的。海夫吉所暴露出的弱点让美军不敢贸然进行大规模地面进攻,这时对美军来说考虑的不是有没有取胜的把握,而是要以尽量减少伤亡来取胜。

美军强调要在武器装备和人员充分适应了沙漠环境,缩小了与伊军环境方面的差异,能更有效地组织起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指挥才能发起进攻。美军在武器装备上存在优势的情况下,还继续进行各国部队的磨合,和对沙漠环境的适应,摁住性子硬是在枯燥的沙漠里练习了几个月。

参加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有20多个,军队有70多万,3000多架飞机,4000多辆坦克,247艘舰船。如此庞杂的兵力胁从,如果没有完善的指挥机构将无法完成以最低代价战胜伊拉克。为解决统一指挥问题,美军在大规模空袭战中首次使用C3I指挥系统,证明有效后在地面战中推广。这种指挥系统由侦察卫星,通信卫星,预警飞机,战场监视指挥机,战场指挥控制机,地面雷达,矩阵计算机,显示控制设备,抗干扰通信线路和数据库共同构成的。它将情报处理,通信,控制集于一身,使统一指挥下的火力产生倍增效果,是战争力量的倍增器,与伊拉克的指挥系统有着天壤之别。

美军武器的优势

美军在海湾战争期间使用了众多开挂式的新式武器,使得伊拉克军队毫无招架之力。

F-117隐形轰炸机投入使用,它可以用激光锁定红外辐射目标,然后投入激光制导炸弹。F-117的隐身技术使得伊拉克在F-117都已经完成打击任务后,其雷达还在搜寻目标。伊拉克空军在当时世界排名第六,但其老式米格机和法国的幻影系列无法与美军的新式飞机所抗衡,有90架伊拉克战斗机直接飞到伊朗避难,甚至为了减少损失,还有些伊拉克战机被掩埋,未战先怂。伊拉克丧失制空权后,多国部队的战机如入无人之境实施空袭。

海湾战争中,美军首次拿出了过去从未使用过的战斧巡航导弹。它的特别之处是具有极为先进的计算机储存,地形鉴别,敌我识别,自动导航和目标搜索系统,可以根据地形避开障碍物,锁定目标后可以在末端加速突防。美军一共发射了288枚战斧巡航导弹,它变幻莫测的飞行轨迹令伊拉克军队很难拦截。

由于沙漠的地面太软,火炮难以行进,美军没有部署专门的炮兵部队,地面作战所需火炮主要由M1A1坦克和自走式火炮提供,充分利用了其灵活性,避免无用武器的部署。这些火炮的行进速度是伊拉克坦克速度的五倍,以高速冲击伊拉克阵地令其措手不及。M1A1所使用的贫铀弹能穿透70毫米的装甲板,伊拉克的苏制坦克在与美军对轰时几乎就是被屠宰的一方。

步步为营

诺曼·施瓦茨科普夫担任海湾战争期间多国部队的总司令,他长期研究海湾问题,并且经常组织美军与埃及军队在海湾地区进行军事演习,深知在沙漠作战的规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诺曼·施瓦茨科普夫)

美军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从大规模的空袭开始。美军为此制定了严密的空袭计划,对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内目标轰炸30天后再进行地面战争,尽可能地减少地面作战的伤亡。美军把轰炸的目标分为12个方面,并按照优先顺序进行轰炸。它们依次是轰炸伊军的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防空系统和雷达,适用的飞机场,飞毛腿发射场,核反应堆,化学和生物武器的生产和储存设施,伊拉克共和卫队,包括仓库,弹药库,交通枢纽,桥梁和铁路的补给网络,主要的石油和化工设施,电力系统,其他支援战争的工业设施,以及占领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美军的空袭并不是漫无目和主次不分,而是以解除对美军的伤亡威胁进行精确轰炸。

五角大楼事先秘密计算美军对伊军地面作战中的损失人数为1000人左右。根据原作战方案,多国部队分三路攻入科威特,中路从科威特突入,西路从科威特以西迂回,东路从海路发起登陆战。在原计划中,中路是主攻方向,西路是包抄方向,目的是切断科威特与巴格达的联系,东路的海上进攻则为策应,主要是用来佯攻,吸引伊军的分布。

但萨达姆已经充分估计到美军主要的突击方向,在入侵科威特之后的5个多月间,建立起一个倒三角的防御体系,主力部队将被顶在科威特南部。如果美军还按原计划进攻,那就是直接硬碰硬,增加伤亡。

施瓦茨科普夫当机立断,针对伊拉克在西部的沙特与伊拉克边境没有配置重兵的弱点,于1991年2月22日突然将主力部队快速向西调遣,改为向伊军防线西侧作为主要突击方向。目的是在伊军防御薄弱的地段一举突破,形成大迂回包抄,与在中路正面攻击部队形成合围态势。这种临阵变动部署,让伊军很难察觉,即使察觉了也来不及重新调整伊军的部署以对付美军。美军向西移动后,仍然按兵不动,致使萨达姆深信多国部队将在正南发动主攻,美军也因此降低了遭到伊军的抵抗力度。

地对地导弹和强大密集的地面炮火剥夺了伊军的作战能力和意志。天上遭到多国部队的武装直升机和攻击机的空袭,地上又遭到从南面压过来的阿拉伯联军,美海军陆战队,以及从西面组织过来的美英部队的夹击,伊军成了瓮中之鳖。仅一天之内伊军的三道防线顷刻瓦解,美军此时令他们头疼的不是如何穿过雷区,而是如何把成千上万的伊拉克战俘运到后方去。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正面交战的中路。美第7军在推进过程中,与伊军共和国卫队久战不克。以至于美军动用了从航母直接起飞的空中火力支援,方才击溃伊军。

26日上午,多国部队上午完成了对科威特的钳形包围,除东面的大海外,科威特所有的出口都被封死了。但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并没有急着进城,他们驻守郊外,等待后面的阿拉伯军队先进城。除了政治和宗教原因外,美军不会说阿拉伯语可能会引发沟通上的误会,而且科威特城内还有没来得及撤退的小股伊军,美军也担心伊军在城内留下的地雷和陷阱。一名美军士兵曾经直言不讳地说:“为了减少伤亡,我们准备让科威特军队先进城,因为他们最熟悉城内的情况。”直到26日傍晚,科威特军队才赶到城郊,在27日科威特举行了欢迎仪式,科威特民众在瓦砾碎片中迎接科威特军队进城。美军把先进城的荣耀让给了科威特军队,也把潜在的伤亡风险降到了最低。

正当伊军向北溃退时,施瓦茨科普夫请示老布什总统,要求授权他指挥美军继续乘胜追击,越过幼发拉底河彻底消灭剩余的20到25个师的伊军。老布什并未采纳其建议,并于2月28日下令美军及其他多国部队暂时停止军事行动。老布什深知穷寇莫追的道理,在控制科威特后如果再继续追击萨达姆,那就师出无名了,必然会遭到当时国际社会的谴责和伊拉克军民的强烈抵抗,也避免了美军伤亡的继续扩大。

综上所述,美军在拥有明显的武器代差优势前提下,后勤补给得到美国国力的保障,算无遗策,表现出了高于伊军的战术素养,使其以最小的代价获胜。海湾战争可以说是美军少有的正义之战,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赞誉。而同样的条件下,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再也无法复制这种神迹。理由很简单,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当美军目的不纯时,迎接美军的不再是箪食浆壶,而是猎枪。


梓蕤


海湾战争发生的那一年都是多少年前啦,刚刚是我读初二,初三的那一年。很老实的说,当年还是青涩少年的时候,真的只是在新闻里面看到这样的事情,觉得还是离我们挺遥远的。不过这几十年来我们还是陆陆续续的听到关于这些已经过去的事件的一些东西。

当时的美国是怎么样的强大,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现在的美国虽然还是强大,但是跟以前来比,真是今非昔比啊。不是因为他们变弱了,而是还有很多的国家,像中国这样子崛起了。当年海湾战争的时候,除了苏联之外,根本上就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跟美国抗争。而且当时美国跟欧洲各国的联盟正处于蜜月期。他们是联合起来,一起去欺负那些小国,掠夺资源的。

对于美国在战争上的武器方面的高科技,我们是非常肯定的。们在军事武器方面,这几十年来都是一样的强大,不要说在1990年的时候了。而最大的问题就是1990年的时候,虽然各种各样的武器已经是非常的成熟,但是在军事上的通讯科技以及高科技军事武器精准打击方面的技术,不是,那一个弹丸小国可以跟美国相比的。而且美国打仗最大的一个原则就是,尽量少的牺牲士兵。因为人命在战争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武器打光了,也只是烧钱而已,但是牺牲人命不单是牺牲了一个智慧的生命体,而且还需要国家对这些牺牲的士兵家属提供一笔很可观的抚恤金。所以美国无论在电影还是真实的情况,都是非常珍惜士兵的生命呢的。

不过就有一些报道说,美国在很多战争当中,由于过分依赖高科技,也出现过攻击自己盟友的情况。虽然这些都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事情,但是,过分依赖高科技,出现这样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想一想,在1990年的时候,那些小的国家的侵略行为,他们的军队只是拥有一些比较强大的武器,但是面对美国的精准打击和地毯式的轰炸,无论你有多少的军队和大量的武器都是无济于事的。


教你孩子学英语


1990年8月2日凌晨,10万伊拉克军队在夜幕的掩护下,以300多辆坦克为先头部队,在飞机的刺耳轰鸣声中,向着仅有2万军队,国土面积不到2万平方公里的科威特冲杀过去。

从未亲历过战争的科威特士兵,在骁勇善战的伊拉克军队面前,犹如待宰的羔羊。大多数人还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就已束手就擒。5000多名科威特士兵狼狈逃窜,躲进了南方的沙漠里。

战争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仅仅14个小时后,科威特就全境失守。狂傲的萨达姆宣布将科威特并入伊拉克,划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

(萨达姆旧照)

萨达姆的张狂,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联合国安理会空前一致地通过了660号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从科威特撤兵。

但萨达姆置若罔闻,反而向沙特边境增兵数万,作为强硬回应。

萨达姆的嚣张,让美国人既愤怒,又窃喜。

美国人之所以愤怒,是因为萨达姆居然将他这个世界老大视作空气,公然伤害他在中东的战略利益。窃喜的是,他终于找到机会重振越战失利的士气,并借此重返阿拉伯世界,强化其在中东的军事存在。

于是,美军迅速联合北约盟友和一部分阿拉伯国家,组成了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了攻击,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

战争的结局出人意料。在短短40天的战斗中,伊拉克损失惨重。伤亡士兵10多万人,损失飞机300多架、坦克近4000辆、火炮3000门、舰艇140艘,直接经济损失2000亿美元。更要命的是,伊拉克的石油工业和基础设施损毁殆尽,失去了经济支柱。

而美国方面只是阵亡了不到200人,这其中真正死于战斗的不到100人。损失飞机35架、舰艇2艘,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这场战役的完胜。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场战争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呢?

(海湾战争旧照)

一、双方实力悬殊。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美军就开始了名为“沙漠之盾”的防御行动。在短短的7天时间内,美军就向中东地区投送了大约5万兵力、100余架战机和38艘舰艇,其快速反应能力和高机动性能可见一斑。

在整场战役中,多国部队还源源不断地向海湾地区增兵,最终达到76万兵力,3000辆坦克,1700架飞机,同时还拥有包括6艘航空母舰在内的200艘舰艇。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武器装备中,很多都拥有高科技设备。空中的飞机有诸如E-3D空中预警机、EF-111A电子干扰机、E-8A联合监视机等最先进的信息化战机。还包括F—117、B—52等战略轰炸机。海上的舰艇装备了“战斧”巡航导弹和各类精确制导炸弹。

伊拉克虽然也有近120万军队、4000多辆坦克、3000多门火炮、1000多架飞机。但其高科技性能和美国相比,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存在着明显的代差。

二、美军拥有电子战绝对优势。

海湾战争中,美国出动了多架次电子战机,对伊拉克的电子设备进行了强力干扰,直接瘫痪了伊拉克的无线电通讯系统和导航系统,使得伊拉克成为了战争中的瞎子,被动挨打。

在名为“沙漠风暴”的大规模空袭开始前,美国首先动用了高空卫星,对伊拉克的军事设施和指挥系统进行了侦查。而后,又再次出动高空无人机,诱使伊拉克的雷达预警系统暴露。相关数据传回后,美军发射了“战斧”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成功地摧毁了伊拉克的大部分机场和雷达,伊拉克的1000多架飞机顿时成了摆设,惨遭美军轰炸。

(沙漠风暴)

三、美军拥有强大的制空优势。

美军出动“阿帕奇”直升机、F-117A攻击机、B-52战略轰炸机等,在预警机和侦察机的配合下,对着伊拉克的军事设施一阵狂轰滥炸。在第一天的空中打击之后,伊拉克的防空体系就已基本瘫痪,地面指挥系统和导航设施也损毁大半。伊拉克的飞机就像无头苍蝇,在天上到处乱窜,任由美军战机截杀。

当美军在夺取了制空权后,伊拉克的地面部队,就完全暴露在了美军的空中火力之下,成为了美军战机的活靶子。所谓的百万部队和钢铁洪流,也只有挨打的份儿了。

仅仅在“沙漠风暴”开始十多天后,伊拉克就已经损失了400多辆坦克、380辆装甲车,以及数百门火炮。

空袭持续了近40天,伊拉克的空中力量遭受重创,部分飞机甚至逃到了伊朗。伊军的地面装甲部队也损失大半,人员死伤一半。

四、萨达姆的战争理念落后。

海湾战争开始前,萨达姆非常自信,自以为手中拥有经过8年两伊战争洗礼的百万雄师,同时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战胜美军是没有悬念的。

他甚至在视察部队时,还自信满满地说:“美国的空中优势是无法赢得地面战争的,这是经过越战证明的道理。”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代战争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接触式机械化战争,而是超视距、信息化的综合战争,是高科技、现代化的全面对抗。

因此,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的空中打击持续了近40天,而地面攻击只进行了两天,伊军就不得不宣布停火,撤出了科威特。


张生全精彩历史


我是长安视界,我来回答:

海湾战争是近年来国际上爆发的最大也最惨烈的战争,据统计整个海湾战争,伊拉克精锐军队伤亡人数为十万,但是却只打死了27名美军,这又是为什么呢?

据战后统计,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精锐部队有2.5万人死亡,7.5万人受伤,伤亡总人数高达10万,可是真正死于伊拉克军人枪下的美军却只有27名。数字相差之悬殊令人震惊,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伊拉克军人伤亡惨重,而美军却伤亡较小呢?

首先,伊拉克和美国的战略差别。美国是现代化先进的军事理念,直接通过海军和空军对伊拉克进行封锁和打击,因此伊拉克军人想要接触到美军的机会是比较少的,更别说击杀美军。美军采用的狂轰乱炸的方式令伊拉克的军人深受其害,许多人都在这强大的火力面前失去生命。

其次,伊拉克和美军军事装备上的差别巨大。虽然当时的伊拉克号称世界第四大军事强国,但是在武器装备方面和美国显然不是一个档次的。因此当美国军人拿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去攻打伊拉克的时候,伊拉克军人是很难有还手之力的,况且美军的防御装备也比伊拉克军人的防御装备好上许多,这样一来,伊拉克军人就更难击杀美军了。

在海湾战争时期,真正被伊拉克军人击杀的美军仅有27人。可以说海湾战争,美军对伊拉克军人是单方面的屠杀,压倒性的胜利,虽然美国为海湾战争花了不少钱财,但是结果是美国获胜。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所采取的的现代化作战方式给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变了这些国家的战争方式,全世界都因为海湾战争进行了军事革命。

欢迎关注长安视界。更多纪录片、知识推送给您


长安视界


海湾战争,是现代化高科技战争的试验场,不仅打得萨达姆元气大伤,而且更是将那些战争观念尚停留在传统视距内机械化比拼的人群,着实打了个头脑清醒。

战争的导火索,是萨达姆于1990年8月2日侵占科威特的军事行动。仅仅14个小时,10万伊拉克军队便占领了科威特全境,被眼前胜利冲昏头脑的萨达姆随后宣布,把科威特合并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

此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联合国安理会随之出台协议,要求伊拉克立刻从科威特境内撤兵。

对于中东的剧变,“世界警察”美国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一个列国林立,又掺杂着什叶派、逊尼派、库尔德人纷争,还有美国中东代理人以色列的阿拉伯半岛,才符合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

如今,萨达姆竟然想用武力吞并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开启统一阿拉伯世界的进程,自然会将整个伊拉克推向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对立面。

美国迅速联合北约,以及中东的沙特阿拉伯等盟友组成多国部队,向伊拉克的军队和军事设施发起代号为"沙漠风暴"的空袭,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海湾地区前后投放了将近80万兵力、3000辆坦克、1700架飞机,以及包括6艘航空母舰在内的200余艘舰艇,战斗实力已经远超伊拉克的军队。

战争一打响,多国部队便对伊拉克境内的电子设备进行强力干扰。先派出EF-111、EA-6B和EC-130H等电子战飞机瘫痪伊军通讯,继而在F-14、F-15C、F-16和F/A-18等作战飞机护航掩护下,由F-117、F-117A、AV-8B、F-15E、B-52等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摧毁萨达姆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能力。

美军的“战斧”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将伊拉克的机场和雷达大部分摧毁,使对手的通讯指挥系统陷入瘫痪,失去联系的伊军各部队之间呈现各自为战状态,根本组织不起统一的防御与反击。

伊拉克彻底暴露出在现代化高科技战争面前的短板,随着防空体系、地面指挥系统和导航系统被一一炸毁,伊军的坦克、火炮、飞机、飞毛腿导弹等武器,以及人数多达120万的大军完全沦为了摆设。

更可悲的是萨达姆的作战理念,此时还停留在朝鲜和越南这两场让美军折戟沉沙的战争上,以为凭借广袤的战场、在家门口作战的优势,即便己方付出些较大的损失,也能将战争拖成持久战、消耗战,直到最后美国人主动撤兵退出。

但是,令萨达姆措手不及的是,在多国部队随后推进的地面战争上,伊拉克的军队仍然表现出一如既往的不堪一击。

与越南战争不同,现代化的战争早已经告别了火炮对射、坦克互冲、士兵扣动扳机杀敌的接触战模式,在信息化设备普遍列装的多国部队跟前,很多情况下伊军还未看到敌人的踪影,就已经被视距外的攻击给打残。

在整场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的空中打击足足持续了40天,而地面攻击只开展了短短2天。换句话说,美军的地面部队只是去打扫了一下战场,因而不必暴露在伊军的直接攻击之下,才能取得歼敌10万自损27人的非对称战绩。


剧透历史


伊拉克曾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控制蠢蠢欲动的狂妄之心,在与伊朗大战8年之后,又冷不丁将战争矛头指向科威特。

伊拉克能对邻国发动战争,这必然与其拥有一支精锐军队不无关系。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两次海湾战争,伊拉克的精锐军队伤亡10万,仅仅打死美军27人,这样的比例也太不协调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极大的反差呢?

想来这应该与战术理念、军事实力以及战斗作风有关。

就战术理念而言,伊拉克在1990年攻击科威特时,凭借传统作战方法,倒也能很快将其占领,然而在面对老布什发动军队回击以及10年后的小布什再度实施军事打击时,这种打法早已不堪一击,美军不搞人海战术,而是无人机大行其道,这样再厉害的伊拉克精锐军队又怎能奈何得了美军?相反只能充当美军无人机的炮灰。

就军事实力而言,伊拉克名义上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位列美苏之后,然而这样的军队竟然连伊朗都打不过,足见其实力逊色至极。不但没能战胜伊朗,相反在两伊战争、入侵科威特战争中还减损不少,自然在面对世界第一强军美军时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就战斗作风而言,由于萨达姆一味地发动战争,导致军人失去了“一鼓作气”的精神和品质,而代之以“再而竭,三而衰”,这样势必引起军人消极怠战,斗志低落,何况军人都非常清醒自己的军队几斤几两,不像萨达姆“当局者迷”,犹如《皇帝的新装》中一丝不挂的皇帝很是自恋。而作为拥有一流军事武装、待遇特好、有着大国优越感的美军自然在气势上压倒萨达姆军队,这样两军对垒,胜负早有定论。

鉴于上述分析,伊拉克精锐军队伤亡10万,而美军仅被打死27名也就不足为怪了。这对萨达姆而言,应该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遭遇的“错误的战争”,不仅葬送了伊拉克,还把自己埋进了坟墓,怎一个“悲”字了得!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江淮圣手


伊拉克军队只打死27名美军,这个数字未免太夸张了吧?要知道整个海湾战争期间联军一共投入50万的兵力,其中美军43万人。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光非战斗减员就不止27人,怎么可能只被打死27人呢?



海湾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主要军事行动有:沙漠盾牌行动、沙漠风暴行动和海上拦截行动。至1991年2月28日停火,双方的伤亡和损失统计如下:



联军:伤亡4232人,其中美军阵亡148人,战斗受伤458人,非战斗死亡138人,非战斗受伤2978人。其他参战国部队阵亡192人,受伤318人。损失飞机68架(美军共56架)、坦克35辆、舰艇2艘。

伊军:伤亡人数大约10万人(其中2万人死亡),8.6万人被俘,损失飞机324架,坦克3847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舰艇143艘,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

提问中所说美军27人的阵亡人数应该是海湾战争期间某次作战行动中的伤亡人数,而不是整个海湾战争期间的所有伤亡。



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迅速溃败最根本的原因是实力悬殊太大了,我们先来进行兵力和装备上的对比:伊军总兵力达到77个师、120万人。同时加强了科威特战区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线共部署42个师, 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



联军坦克3700辆,其中美国2000辆;装甲车5600辆;作战飞机1740架,包括了美国F-117A隐形战斗机59架,B-52轰炸机40架;战舰247艘,航空母舰9艘(美国的“萨拉托加”号、“肯尼迪”号、“中途岛”号、“罗斯福”号、“突击者”号、“美国”号、法国的“克里孟梭”号、“福煦”号和英国的“皇家方舟”号。



海湾战争颠覆了人们对现代战争的认知,开战以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军事专家仍然以冷战思维去预测这场战争,大家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地面部队出动前为了夺取制空权会在中东上空与伊拉克空军展开大规模空战,然后出动轰炸机对伊军防线进行越战时的那种地毯式轰炸,随即在地面与伊军发生野战,待击溃伊军以后转而陷入巷战泥潭。



然而实际情况却让军事专家们大跌眼镜,那场大家翘首以待的苏式战机与美式战机“大规模空战”并没有发生,美军率先使用的武器竟然不是飞机,而是战斧式巡航导弹。美军的巡航导弹从空中、海上对伊军空军基地目标进行首轮打击,随后出动电子战飞机对伊军进行电子干扰,然后出动F-117隐身轰炸机对伊军的警戒雷达、防空导弹阵地逐一点名,战斗机则在预警机指引下对刚刚升空的伊军飞机进行打击,最后才轮到轰炸机、攻击机、武装直升机对地补刀。



伊军飞机大部分还在地面上就被击毁,没有击毁的战机则刚刚升空就被击落,伊拉克人不是打不赢美军,而是根本没有打的机会!在美军立体打击下,伊军设置的三道防线还没等到美军地面部队赶到就已经崩溃了(由于没有夜视能力,伊军装备的T-72主站坦克在白天挨飞机打,晚上挨M1A2打,简直就是活靶子)。



所以在这种一边倒的战争中联军只付出几千人的伤亡代价,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战争胜利;而伊军伤亡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十多万……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具体体现,这场战争不但教会了萨达姆怎样做人,也给我军将领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课,毕竟在海湾战争爆发的时候我们也刚刚结束了一场伤亡不小的战争。



值得一提的是,密苏里号战列舰也参与了海湾战争,而且还使用了它的六门406mm巨炮轰击伊军阵地,海湾战争结束以后密苏里号战列舰正式退役,从此世间再无战列舰。


兵器知识谱


武器水平决定上限,人员素质决定下限。上世纪末的海湾战争和上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几乎是一模一样。都是一场在全方位都差距巨大的战争。



首先,联合国军在气势上就压了伊拉克军队一头。当时安理会投票,五大流氓有四个赞成一个弃权,其中苏联这个给卖武器装备和训练给伊拉克的流氓,都在利益面前投了赞成票。而投弃权的流氓甚至还能得到观察员身份派人去观摩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许可。

这也就是说,安理会关于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的投票,五个常任理事国是全部赞成的。

因此从国际关系上来说,伊拉克没有任何斡旋余地。伊军只能跟联合国军单挑。甚至可以这么说,伊军是在跟全世界对抗。这对于伊军的士气打击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伊拉克作为一个没有完整工业基础的资源型国家,做为一个需要从美苏中法美英进口武器的国家,怎么可能在五大常任理事国都不支持的情况下,与联合国军对抗?

当年打越战,越南人能坚持,在于有中国和苏联这样的大国支持,也在于越南雨林的特殊地形。这两样,伊利克一样都不占。因此后来在海湾战争中,有些伊军二线部队一击即溃,这其实就是伊军部队的心理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战争压力导致的。




第二,伊军和美军在训练上的差距巨大。当时参战的美军王牌部队,是原本在德国对付苏联的第七军。这个军下辖三个装甲师,两个机械化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和一个英军装甲师,总计共计七个师旅级单位,约十几万兵力。这个军的战斗力别说是揍伊军了,就连当时苏军的一个集团军估计都能吊打。

并且,美军当时的王牌有一大部分都是从欧洲前线调到海湾地区的,其训练程度何止几倍于伊拉克军队。虽说伊拉克之前与伊朗打了八年的战争。但是战争水平不行,用后来人评价两伊战争的话来说,伊朗和伊拉克用最先进的武器打了一场最原始的战争。同样的武器,美军用,能发挥出百分之一百的战力;给伊拉克军用,就发挥出百分之负二十的战力。这么大的人员素质差距,伊拉克要是能打出漂亮仗,就是见鬼了。



第三,联合国军准备充分。虽然伊拉克是本土作战,但是联合国军反客为主。具体的战场表现来说,就是联合国军行动时,提前意识到了沙漠作战就如同海洋作战。因此提前用卫星和武装直升机做了地形测绘,掌握了战争的主动的权。

战争开始后,联合国军先用无比强大的空中力量狂轰滥炸了42天,把伊拉克军炸的是元气大伤。紧接着地面部队开入战争,也就是所谓的100个小时的地面战。当联军的地面部队踏上浩瀚的大漠中后,迅速进行有目的的推进。

尽管伊军也在大漠中建立支撑点,并将坦克半埋在沙丘反斜面(只露一个头),以求最大限度上拉低双方装备、训练的差距。但是收效甚微,联军仍然是迅速推进。其中较成功的算麦迪娜岭战斗,但只是多阻挡了几个小时而已。



第四,武器装备也有差距。俗话说,有钱难买战斗力。阿拉伯国家普遍有钱,伊拉克在战前也有很多先进武器。但伊军打仗就是很弱。为啥打仗弱?说到底,其实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没有技术全靠买的问题。

最可怕的是,世界上的先进武器都被欧美国家和苏联给垄断了。第三世界国家,买到的技术永远也只能是猴版。美苏敢卖武器,就是想让伊拉克这种冤大头替自己充当武器试验场。包括训练也是如此。

要说阿拉伯国家不肯掏钱肯定是假的,奈何掏了钱,也不可能直接买到战斗力。咱们清朝当年不是也是这么一回事么?武卫军的轻武器和火炮比八国联军都要先进,但是打起仗来就是发挥不出武器本身的威力。

第五,战争理念不在一个纬度,联合国军比伊拉克军要领先至少一个时代。

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国非常有自信,允许世界各地的人可以直接在电视前看到导弹击中它们的目标或从军舰上发射的实况转播。盟军非常愿意显示他们武器的精确性。

安理会投票时,我国当时投的是弃权票,但是获准了以观察员身份派人去观摩联军军事行动的许可。在一个多月的战争过程中,观摩联军军事行动的我军观察员,惊讶的连下巴都快掉来了了。



这里额外插一句,海湾战争对我军的冲击有一个小小的背景。

当时,两山轮战刚结束。我军在两山轮战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从战损比来看,我军跟美军殴打越南的战损差不多,都是吊打。再加上咱们殴打的还是完全体越南,比美国吊打北越的难度要高一些。

因此,当时很多人就认为我军似乎比美军还强一些。再加上我军有四十年战无不胜的神话加持。所以当时军中颇有一些骄傲自满情绪,自认为天下无敌,想揍谁就能揍谁,就算打美军苏军吃不了什么亏,平苏镇美也不在话下。不仅是中下级是这么认为的,军队的不少高层也是这么认为的。

结果海湾战争一役,高层受到了震动,开始大力引进的先进俄式武器。另外,我军的指挥体系也开始扁平化发展,师改旅,部队合成化也是在海湾战争之后开始的。但是军中不少人受限于眼界,仍然还是很自负,认为伊拉克溃败的因素,是伊军的素质不行。没有引起该有的重视。



一直到五年后的台海危机,才在全军上下都产生了极大的震动,而台海危机之后才是我军开始真正的正视差距,快速发展海军和空间技术的开始。

好在当时美军也只是刚刚从机械化转为信息化作战,我军追赶的差距还不大。通过这二十年的狂追猛赶,现在中国军队也逐步赶上了世界一流水平。




所以,联军在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摧枯拉朽的击垮伊拉克,这固然有伊军水平不行的原因,但根本还是联军太强大了。

不夸张的说,美军当时是拿打世界大战的劲头在打伊拉克。美军的各军兵种的主战装备完成换代更新,并训练充分,军队也齐装满员,即使现在来看也是美军战力的巅峰。而当时的国际环境是冷战胜利基本已经握在手中,苏联已经不构成威胁。伊拉克死的一点都不冤,如果换成当年没有核武的我兔,估计也是没悬念。


Mer86


美军曾经先后两次在海湾地区发动战争,从问题的表述来看,应该是指爆发于1991年一、二月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在这场局部战争中,伊军投入43个师、近100万部队进入伊科边境地面战场,结果42天过后,近15万部队灰飞烟灭,这其中的大多数均为像“共和国卫队”这样的历经8年两伊战争洗礼的精锐部队。然而,换来的战果却是,美军仅有175人阵亡,这其中还有148人是被美军自己误伤致死的,也就是说,整场战争下来,被伊军打死的美军士兵仅有27人!

为什么伊军平均阵亡3000人,却换不来美军士兵的一条命?慕什塔戈认为,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作战观念存在代差。伊军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机械化战争时代,幻想着通过陈兵百万、严密设防,就可以阻止美军进攻;美军却早已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率先完成了作战观念向信息化时代的转型,并且完全是按照信息化战争的套路,来打这场战争。所以,从开战第一天起,战场就完全呈现“一边倒”态势,美军依靠信息主导优势打赢了这场战争。

二是武器装备存在代差。伊军虽然也不乏T-72坦克、米格-29战斗机、“飞毛腿”导弹等当时比较先进的武器,但由于忽视信息共联共通,战场上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一旦受到美军攻击,只能各自为战,无法相互策应。而且,这些武器装备都是自己花钱从国外买来的,战前约有60%的装备都缺少零部件,遇有故障便形同废铁一堆;反观美军,空中有预警机、太空有侦察卫星、海上有航空母舰、地面有传感器,整个战场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网络,完全掌握了制信息权和战场主动权。

三是空战能力存在代差。海湾战争历时42天,“重头戏”是为期38天的空袭,可以说,是空袭确立了美军的胜局,也彻底摧毁了伊军的抵抗意志。美军从开战之初,就牢牢掌握着制空权,共计出动11万架次飞机对伊军实施狂轰滥炸,相继投放了9万吨炸弹和288枚“战斧”式巡航导弹,使伊军地面部队优势丧失殆尽。由于伊军在空袭中完全处于被动挨打,根本没有机会在地面遇到美军,所以,出现“自己损失十多万却仅仅打死27名美军”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解开您的疑惑。

关注慕什塔戈,领略军事百科!


慕什塔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国际国内形式对比

西方国家在科威特有着重要的利益,如果这些资财被伊拉克抽走,将给西方经济造成巨额损失。出兵科威特直接导致伊拉克站在了世界主要力量的对立面,造成孤立无援,四面受敌不利境地。其次,出兵科威特主要是希望免除“两伊战争”造成的巨额债务和解决长期困挠的出海口问题,可以说此时的伊拉克国内环境并不乐观,希望通过吞并科威特转移内部矛盾。



战争性质对比

伊拉克是侵略者,其行径本身就是非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迅速在联合国取得绝对法理优势,并在安理会授权下,组成的反伊联盟高举“正义”大旗向伊拉克发起攻击。因此,外交上美国一呼百应,伊拉克孤立无援。


武器装备差异

双方武器装备不是一个级别。武器差距是伤亡的最大原因。当时萨达姆的主要作战武器还是2战时期遗留的装备,但美国已经是现代化信息战了,美军的武器可以精确地给伊拉克造成重大伤亡。在某种程度上,伊军的装备就是一团废铁,美国无异于屠杀。虽然当时在科威特的86万伊拉克部队都是精英部队,但所持有武器装备与美军相差了几个级别,人员的优势无法弥补武器装备的代差。



战略上差异

战争打响前,伊军就幻想着利用大规模的陆军与盟军在地面上一决雌雄来弥补海空军的不足。即使不能在挡住盟军进攻,也可以在谈判桌张争取更多筹码。但是,美国就没想占领伊拉克,因此压根就不需要登陆,直接海上,空中封锁,战机起飞狂轰滥炸。因此,不管伊拉克军队再厉害,连美军在哪都不到,根本发挥不出任何实际的作用。譬如,伊拉克当时是重军屯驻科威特,美军一枚制导导弹下去,基本上就是大伤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